试论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doc_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
试论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doc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
综合自然地理学论文
试论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了粮食安全危机,本文通过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了粮食价格、粮食产量、农业生态条件和环境、农业生产格局情况,并针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农业生产问题做了了解。
关键词: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粮食价格、农业
一、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也是2l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近10多年来,气候变化问题被列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事实。气候带迁移所带来的全球性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的运作和人类的发展。1994年,《自然》刊登文章讨论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内的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农业专家指出,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将加重中国农业生产的灾害风险,加剧农业产区生产力失衡,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二、粮食安全及农业的重要性
粮食,是关系居民生存需要和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性产品,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战略物资之一。是最致命的政治武器。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农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产业.不利的气候因素会造成主要粮食生产国减产,出口量大幅下降,特别是全球变暖引起气候变化,从而导致干旱、洪涝等灾害,致使粮食减产,还使得农作物及家畜疾病的增加。
一个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必须保障粮食的安全,准确的说,就是保障农业的和谐发展,注重农业,发展农业,扶持农业,也只有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国家才会繁荣昌盛。把粮食安全放在国家战略安全的第一位,因为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它的兴衰关乎着整个国家的强盛兴衰及社会稳定。国之根本,无农不立。
三、粮食价格上涨
粮食安全危机是个复杂问题。近年来的粮食市场波动和价格上涨日益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国际粮价不断大幅飙升.“全球米贵”已成为当前不争的事实,粮价上涨已在全球37个国家引起粮食危机.全球粮食上涨将使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但各种因素所催生的粮食价格已不单是纯粹的经济问题.它早已成为部分国家控制其他国家的“政治武器”和垄断国际市场的“强硬杠杆”。
世界粮食价格自2006年以来一直上扬,不断突破历史高位。2007年主要粮食价格的涨幅:大豆为75%,小麦为112%,玉米为47%,大米为12%。2008年前两个月国际粮价又上涨9%,特别是此前涨幅较小的大米价格出现了报复性上涨趋势.小麦、大豆、玉米和大米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137.5%、79.2%、36.4%、66.6%。目前。国际市场稻米价格达19年来最高点,小麦价格创28年来最高。全球粮食价格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范围最广、幅度最大的上涨。
四、粮食产量
综合自然地理学论文
作为粮食出口大国的澳大利亚连续数年遭受干旱气候,小麦出口大幅锐减.仅2007年的出口量就减少400万吨,葡萄产量比上一年度下跌30%.为2000年以来产量最低的年度。同时。水稻产量也将从2006年的160万吨跌至2007年的10.6万吨。同年.乌克兰小麦出口减少300万吨,此外,孟加拉国遭受台风袭击.造成大米减产300万吨。在美国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干旱等因素。从而导致牲畜出栏率降低,肉类价格提高了15%。在美国农业大州加利福尼亚,2006年的反复炎热使农业蒙受了较大损失。预计表明.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气温上升,山区积雪消融过快,影响了地区水源.加州农业今后几十年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在非洲,由于气候变暖,非洲部分地区特别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国家连年干旱.水资源严重不足,再加上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这些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就成为他们的最大挑战。莫桑比克、肯尼亚、马拉维、津巴布韦、毛里塔尼亚、喀麦隆等国因干旱而缺粮。导致更多的人营养不良.有的地区还发生了大规模骚乱。因此。日益变暖的全球气候显然是粮食安全危机的一大推手。
五、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
5.1
CO2和O3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农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CO2浓度增加条件下将有所增加.同时,CO2浓度升高将促进作物光合产物流向根系,从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地下部分对碳的固定以及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地下部分碳汇潜力的加强可导致农田生态系统对大气CO2的永久固定。研究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有一定的影响。增加CO2浓度对土壤呼吸有促进作用,主要是由于CO2浓度升高可促进土壤有机碳的输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更多的可降解底物,促进微生物活动,因而增强了土壤的呼吸作用。
O3是一种强氧化剂,对农作物具有较强的毒害作用,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引起植物的代谢紊乱。试验表明:O3浓度倍增,冬小麦和水稻总生物量和产量呈下降趋势,但17种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造有所增加,冬小麦减产率高于水稻。而17种氨基酸和粗蛋白的增长率冬小麦义高于水稻。自前丁业化时代以来。对流层O3浓度增加了38%。
5.2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情景下,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的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总产量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比水稻和玉米要小。考虑CO2直接肥效作用,小麦的单产将显著的增加,灌溉小麦增产幅度大于雨养小麦;雨养水稻和玉米单产增产明显,灌溉水稻和玉米影响不明显。但目前有关CO2对作物直接作用的研究大多处于作物个体水平,作物群体能否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和持续的增产潜力、CO2浓度增加对作物的负面影响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5.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使病虫害为害的地理范围扩大、程度加剧,病害发生期提前、危害加重。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害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越冬北界北移、越冬基数高、死亡率低;发生期提前,危害加重;迁入期提前,迁出期延后,危害期延长;繁殖代数增加和迁飞区域扩大。
气候变暖在全球呈不均匀性,使得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延续时间和分布发生变化,导致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加大。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国北方沙区的气温每10年上升0.30C,升温幅度比全国、全球都明显。预计21世纪初10年我国北方沙区的气候将进一步暖干化,土地沙漠化的自然过程也将进一步加快。已经过去的6年也证明了这一预测结果的综合自然地理学论文
正确性.据统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特大沙尘暴在60年代发生了8次、70年代发生了13次、80年代发生了14次、90年代发生了23次。2l世纪初,我国又频频遭受沙尘暴的袭击,仅2000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就发生了15次大范围的沙尘暴.全球变化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反过来,荒漠化又影响全球气候变化。1950—1989年,我国平均每年洪涝面积约8.0×106hm2。1990--2000年增至约1.67×107hm2。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初步统计,我国70%以上的人口、80%以上的工农业和80%以上的城市均受到多种灾害的严重威胁。
5.4
气候变化对畜牧业和渔业的影响
干旱、半干旱牧区.水分是牧草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因此温度升高对牧草生长的作用不明显。且在水分严重不足区,温度升高,会加剧蒸发,使土壤干旱。反而加重了牧草需水的胁迫,不利于畜牧业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气候变化对温带和寒带的家畜生长是有利的。对热带和亚热带家畜和牧草生长不利。渔业生产因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珊瑚白化、海温上升和海水酸度增加,而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渔业资源产量和分布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气候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渔场的位置变动、鱼群的洞游路线以及渔汛的时间早晚等。
六、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及农业发展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涉及到人类的粮食安全.这主要是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引起降水格局的变化,而降水对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处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和缺乏应对手段的第三世界国家,气候变化将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气候变暖导致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作物产量下降.1980--2000年,气候变暖引起黄淮海农业区雨养小麦全面减产,其中西部减产幅度大于东部。在水稻结实期,温度上升l℃~2℃,产量将下降10%一20%。温
度每增加1℃,玉米平均产量将减少3%。在未来100年内,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减产10.1%。在未来30—50年,气候变暖将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面临3个突出问题:粮食产量波动将增大;农业布局和结构将发生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将增加.据估算,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一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模拟结果表明,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l世纪后半期,小麦、水稻、玉米等几种主要农作物产量可能下降37%,气候变化将直接威胁我国粮食安全。
气候变暖使中国东北、西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较大改变。西北东部冬小麦种植界限向北、西、高海拔扩展,种植面积扩大10%~20%。喜热作物棉花适宜区种植海拔高度升高l00m左右。面积扩大l0倍。复种作物适宜区海拔高度升高200m左右,复种面积扩大4~5倍。黑龙汀省作物的高产中心发生移动,玉米高产中心南移2个纬度,小麦和大豆高产中心北移2个纬度。水稻的种植面积以年递增率10%的速度增长,单位面积上的产量大幅度增加。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为以玉米和水稻为主,水稻的种植区域明显向北扩展,小麦的种植区域向北收缩。
七、结尾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人类迄今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也是2l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气候不断变化,温室效应日益加剧,粮食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农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经济基础,只有解决了粮食问题,才能谈发展谈进步,只有保障农业的和谐发展,注重
综合自然地理学论文
农业,发展农业,扶持农业,才能进一步解决粮食问题,国家才能快速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大河,罗勇.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变化趋势,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16—21.[2] 肖风劲,张海东,王春乙,等.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及适应性对策.自然灾害学报,2006,15(6):327—331.
[3] 高帆.国际粮价上涨和我国粮食生产.农业经济问题,2008(4).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分析评分:《国家地理与旅游安全》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分析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工业工程 学号:201552041......
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一中段敬文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 影响 对策未来全球性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将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来自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我的说课紧紧......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周期。 2.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与 中 国 环 境 保 护 姓名:何艳玲 学号:111301027班级:2011级地理科学一班近百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明显升高,全球平均海平面高度不断上升,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