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作业_金融学作业和答案
金融学作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金融学作业和答案”。
金融学课外报告
题目:结合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谈谈你对利息和利息率的理解。
利息与利息率
一、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1、定义:利息是信用关系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它随着信用行为的产生而产生,只要有信用关系存在,利息就必须存在。在一定意义上,利息还是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
他们认为,利息是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是借款人为获得非自己的货币而付出的代价。贷款人承担了风险,把货币借给他人所得得报酬。贷款人在规定时间内,无法使用他自己的货币,即使自己急需货币,也不能使用他自己的货币,造成的某种损失所获得的补偿。凯恩斯对利息的解释则是人们在一特定时间内放弃货币的周转灵活性的报酬,即利息是放弃货币流动性偏好的报酬。
马克思对利息有深刻的理解,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货币资本家将货币贷给只能资本家,经过一段时期,只能资本家将所借资本归还给货币资本家。只有资本家分为货币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才使一部分利润转化为利息,一般的说,才创造出利息的范畴,并且,只有这两类资本家之间的竞争,猜创造出息利率。马克思揭示利息本质的意义在于:
(1)利息来源于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2)利润分割为两部分:企业主收入、资本使用权的报酬和利息(资本所有权的报酬)。资本家作为一个阶级与劳动者对立,共同瓜分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3)利息的形式与利息内容之间的关系,利息表现为借贷资本商品的价格,实际上则是借贷资本商品特殊使用价值的价格。
3、资本和收益的一般形态
在现实生活中,利息通常被人们看作是收益的一般形态。如果投资额与所获利润之比低于利息率,就不应该投资。如果扣除利息,所余利润与投资的比甚低,则说明经营的效益不高。在会计制度中,利息支出要列入成本,因此,利润中不包含利息支出。
4、收益的资本化
收益的资本化是指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使一些本身无内在规律但可以决定其资本数量的事物,也能从收益、利率、本金三者的关系关系中套算出资本金额或价格。
公式:收益(B)=本金(P)*利率(r)
本金(P)=收益(B)/利率(r)
例:已知一笔期限为以你那额贷款利息收益是100元,而市场年平均利率为5%时,求本金。
本金=收益/利率=100/5%=2000
收益资本化是商品经济中的规律,只要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态,这个规律就起作用。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这一规律日益显出它的作用。如在土地的买卖和长期租用、相对工资体系的调整,以及有价证券的买卖活动中,价格形成都受这一规律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收益资本化”规律的作用还会不断扩大与深化。
二、利率(利息率)的含义、种类
1、定义: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它是计量借贷资本增值程度的数量指标,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2、利率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类,主要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照方法不同,利率乐意划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
年利率=12*月利率=365*日利率
日利率=(1/30)*月利率=(1/365)*年利率
(2)按照计算方法不同,利率分为单利和复利。
利息额(I)=本金(P)*利率(r)*借贷期限(n)
本利和(F)=本金*(1+利率*借贷期限)
(3)按照决定方式的不同,利率分为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
(4)按照借贷期内利率是否浮动,划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5)按照利率的制定,可划分为基准利率与差别利率。
(6)按照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可划分为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
(7)按照利率的真实水平,可划分为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3、利率变化的影响因素
(1)平均利润率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利息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利润,因此,利息只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要受平均利润率的约束,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利息也从利润中来。
(2)预期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越严重,物价上涨率越高,贷出者的损失就越严重。
(3)银行成本
银行成本主要有两类:一是借入资金的成本,即银行吸收存款时对存款人支付的利息。二是业务费用。
(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5)税收
(6)借款期限和风险
(7)国际利率水平
三、利率的功能和作用
1、宏观调节功能
(1)积累资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资金短缺。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资金本身的活动规律、生产季节性变化、相对于收入来源的个人消费滞后等原因,虽然个别企业和个人在某些时候会出现资金紧张的局面,有时甚至是严重的资金短缺,但从全社会来看,在任何时候都存在有一定数量的闲置资金和个人收入。
(2)调节宏观调控
(3)分配收入
(4)促使媒介货币向资金转化
2、微观调节功能
从微观角度考察,利率作为利息的相对指标影响了各市场主体的收益或成本,进而影响
了他们的市场行为,利率杠杆的微观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激励功能
(2)约束功能
四、利率结构
1、利率的风险结构
(1)违约风险
违约风险是指由于债券发行者的收入会随经营状况而改变,因此债券本息的偿付能力不同,这就给债券本息能否及时偿还带来了不确定性。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因资产变现速度慢而可能遭受的损失
(3)税收风险
2、利率期限结构
(1)利率期限结构的定义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在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及税收风险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利率的大小与其到期日时间长短之间的关系。
收益率曲线是在假定证券市场上证券价格、证券面值及各期收益等已知的条件下,反映证券的收益率随证券期限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2)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包括预期理论、偏好理论和市场分割理论等。
A、预期理论
预期理论是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中最主要的理论。
B、偏好理论
C、市场分割理论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二、利率市场化的作用
1、利率市场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2、利率市场化是优化资金配置的客观要求(优化资金配置是利率的主要功能)
3、利率市场化是完善利率体系、顺利实施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在要求
4、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业开放的客观要求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1、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提出和改革准备阶段(1993年底-1995年)
(1)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2)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实现了市场化
(3)国债发行利率市场化
2、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阶段(1996年初-2000年9月)
(1)境内外币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
(2)人民币贷款利率市场化卖出重要步伐
3、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质性进展阶段(2000年9月以后)
四、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
1、微观经济主体缺乏利益的约束机制
2、金融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发展不完善
3、金融机构对利率的调控、反应不灵敏
4、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手段不健全
五、当前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思路
1、放松对商业银行的利率管制与培育货币市场并举,提高货币市场上形成的利率信号的导向作用。
2、在放松商业银行不同货币的利率管制中,应当先放松对外币利率的管制,后放松人民币利率的管制。
3、对商业银行的不同业务品种,应当依据不同市场主体对于利率信号的敏感程度,遵循先批发、后零售的顺序,先放开贷款、后放开存款。
4、对于存款,先放开大额存款、后放开小额存款。
5、在放松贷款利率管制的进程中,及时扩大利率浮动幅度、逐步简化利率种类。
6、在贷款利率制定权安排方面,先由各商业银行总行根据企业信用评级确定全行统一的利率标准,等条件成熟后,再将贷款利率制定权逐级下放。
7、在银行利率的安排上,先放开国有商业银行以外的银行的利率,再放开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率。
1、为什么说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答:利率反映银行的资本投资收益,而资本收益完全受市场或者说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因此利率水平也完全是市场决定的。利率市场化是市场......
第三次作业1.谈谈对我国个人征信系统的认识,你应该如何形成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答:个人征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又称消费者信用信息系统,主要为消费信贷机构提供个人信用分析产品......
一、单选题 (共 40.00 分) 1.反映不同时期普通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消费品价格动态指数,称之为() A.生活费用指数 B.生产物价指数 C.批发物价指数 D.消费物价指数满分:10.00......
学号:1164107班级:金融姓名:王艺霏专业:金融作业:第一次商业银行在转型期如何强化风险管理?这些年,中国银行业的生存环境正在发生巨变,大家看到,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金融脱媒程度......
《金融学》2012年春夏学期作业(2选1)从下面两道作业题中选择一道作答即可,该作业的成绩将计入冬学期期末总成绩,空白卷或抄袭答案者一律退回。1.2011年以来,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