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技术工业革命_科技成就和工业革命
科技技术工业革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科技成就和工业革命”。
1.为什么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
发生在 18 世纪 60 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并非偶然 ,它是英国社会政治、经济、生产技术以及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英国之所以能够首先完成工业革命而成为建立现代工业的伟大先驱,是因为其经济、工业技术等条件最先发展到了革命的爆发点。
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内阁制的形成和近代议会制度的确立 ,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成为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和进行工业革命的根本保证。
二.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量的只有人身自由而无生产资料的雇佣劳动者;二是将大量的生产资料和货币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创造这两个条件的过程 ,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三、1.圈地运动。到 16 世纪初 ,由于毛纺织业的发展和羊毛价格的上涨 ,圈地运动得到进一步加强。2.殖民掠夺。1713 年双方签订《乌特勒支和约》,英国取得直布罗陀海峡及地中海的通航权,与西班牙殖民地进行贸易和贩卖奴隶的权利。另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 1756 年到 1763 年的七年战争。在七年战争后的十年间 ,英国从印度掠夺的财富高达十亿英镑之多 ,为英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3.在国内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1)国债制度。即英国商人向政府放贷资金 ,从而获取高额利息。这也是英国资产阶级积累资本的主要途径之一。(2)创建银行和股份公司。(3)严密的税收制度。
三、对外贸易
由此可见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 ,从 17 世纪中叶到 18 世纪近一百年间 ,英国政府通过圈地运动、海外殖民掠夺、强盗式贸易、贩卖奴隶和对国内人民的剥削 ,完成了扩大资本主义生产的两个先决条件 ———大批的自由劳动力与大量资本。
四.生产技术已经成熟
早在 15 世纪 ,英国农村的半农半工的手工业就非常普遍 ,最初主要是毛纺织业。这种手工工场有分散的和集中的两种形式。手工工场分工的发展 ,把工具改良成为许多只适合专门动作的工具 ,因而提供了把这些工具联结在一起成为机器的可能性。此外 ,手工工场训练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 ,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也直接推动了各种机器的发明。所有这些 ,为发明机器创造了物质前提。其次 ,当时英国手工工场的生产尚不能适应广大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技术改革成为迫切需要 ,这就提出了发明机器的历史任务。
五、自然科学的进步
机器的发明必须以自然科学的进步为基础。培根提倡认识自然要通过科学实验。他认为 ,实验是观察、认识和形成知识 ,得到新发现的最有效方法。培根的思想对英国自然科学家产生积极影响 ,活跃了 17 世纪英国自然科学领域 ,解放了生产力。在这些科学成果中 ,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 ,对自然科学的发展 ,对工业革命的兴起都产生了巨大和直接的影响。这个时期取得的自然科学成果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六、指导变革的新经济学理论
在工业革命开始之前和开始之初 ,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就已经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到来做了大量的舆论工作。中世纪末期 ,由于英国商业资本的发展 ,扩大了国内外市场 ,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资本 ,从而带来了手工工场的繁荣。,工业资产阶级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和限制生产。斯密认为社会财富来源于国民劳动的创造。国民生活的必需品包括国民劳动创造的直接产物和以国民创造的财富为基础的贸易产物。它对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成为工业革命时代到来的号角。
七、新兴产业的出现英国的毛织业是十三四世纪由尼德兰工人引进的。此后几百年间 ,毛纺织业在英国城乡广泛地发展起来 ,成为英国的民族工业。16 世纪中叶 ,英国羊毛织品的输出占全部输出商品的 80 %。到 17 世纪初 ,羊毛品的制造业已普及到全国 ,大约有 1/ 5 的人口从事这项事业。此外 ,有一些与行会无关的新企业 ,如棉纺织业、采煤、制铁、玻璃和造船等行业也都发展起来。
3.棉纺织部门机器的发明与应用有怎样的规律?
工业革命的过程是发明促进发明 ,各工业部门发生连锁反应。从轻工业到重工业 ,从工作机到发动机 ,互相促进、互要推动 ,最后形成一个机器生产的完整体系
2.为什么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棉纺织部门?
(一)棉纺织品市场的扩大。工业革命前,国际市场对棉织品的需求量激增,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第一,随着英国在北美洲殖民以及北美种植园的拓展,美洲成为了棉织品的新市场。同时,棉织品成为了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用来交换黑奴的重要贸易手段;第二,欧洲生活方式的变化为棉织品在欧洲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在 18 世纪 ,虽然毛织业在英国是最发达的工业 ,但这种工业是从封建社会后期发展起来的 ,受政府严格控制 ,旧的行规束缚的也很紧 ,行会对每一匹毛料的长度、宽度、折叠、打包、生产过程中的配料、印染、拉长、起毛、整饰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严重阻碍了毛纺织业技术的更新。使这个行业的生产过程僵化、定型 ,成为一个保守的、毫无生气的、传统的生产部门。而英国棉纺织业则不同 ,它是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英
国棉纺织业是 1588 年由尼德兰技工引进的。在此之前 ,它的生产基地散布于农村 ,不受行会和政府法规的约束 ,也不存在生产上的清规戒律 ,没有传统的阻碍。因此 ,棉织业具有良好的技术改新环境。18 世纪以前 ,英国棉织业的原料主要靠进口 ,生产技术相当落后 ,在国际市场上产品质量不及印度 ,同类产品的价格比印度的贵 50 %-60 % ,英国棉织业的处境十分艰难。英国棉织业为了求得生存 ,为了抵制印度棉布 ,就只有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因而 ,进行技术革新势在必行。其次 ,棉织品适宜于普通大众日常穿着 ,且价格较毛织品低廉 ,属于低档商品 ,国内外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可见 ,棉织业更适合于发明新机器 ,推广新技术 ,创造新产品。所以 ,到 18 世纪 60 年代 ,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新兴的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开始了。创新发明的激励。棉纺织工业作为一种新兴工业,受到的封建行会以及政府法规等约束相对较少,加之可以自由雇佣工人、应用机器生产各类产品,新技术和新发明能够更加容易地在棉纺织工业中得到应用与发展。1764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1768 年阿克莱制成了水力纺纱机,取得了技术革命的关键突破,从此纺纱机转动不再依靠人力;1779 年克隆普顿发明了综合纺纱机;1785 年卡特莱特在木匠和锻铁匠的帮助下,发明了动力织布机,从此将织布效率提高了近40 倍。棉纺织工业的技术革命加速并带动了其他工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反之又促进了棉纺织工业在英国的蓬勃发展。
(三)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护。
三、棉纺织业战胜毛纺织业成为工业革命起点的原因
第一,强大的社会需求。18 世纪初,英国伦敦和其他各大城市出售的棉纺织品已经成为英国上流社会十分时髦的东西。上至王后下到普通商人,都以用印花布和白洋布做窗帘、垫子、卧具等为典雅美观和时尚。这种崇尚棉织品的社会风尚
第二,棉纺织品利润高,收入多,政府大力支持。
英国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全力支持和保护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并采取关税保护政策,提高棉布的从价税,以保证英国本土制造的棉纺织品对国内市场的绝对垄断 第三,要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须大范围地采用和普及新技术,实现产业的机械化和工业化。
4.机器大工业是工人创造的,现在成了奴役他们的工具、机器的改进增加了社会财富,它又使生产者变成 需要救济的贫民。。如何看待科技时代人与机器的关系?
因为机器的发明和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导致了一批工人的失业。机器可以大批量大规模的生产,如果机器一旦发生故障,产品的生产就会停滞,影响收益。
5.工业革命中形成了以大机器生产为特点的工业体系。蒸汽机技术的发展与钢铁工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什么逻辑关系?
牛顿力学运用为机器生产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蒸汽机的改良正是在这种理论的支持下进行的。
1733 年棉纺织业中出现凯伊飞梭的发明应用,1738 年出现怀亚特机器纺纱机的发明应用,从此开始了棉纺织业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和巨大进步,使各个工业部门都呼唤着期待着一种功率大、能耗低、效益好、能通用、既能往复运动又能旋转运动的新型动力机。蒸汽机技术的出现就是为解决动力问题。瓦特使原来只能提水的机械,成为了可以普遍应用的蒸汽机,并使蒸汽机的热效率成倍提高。
从工业革命史本身来讲,蒸汽机促进了机器本身的发展。使机器制造业由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在此以前的机器基本上是木制的。制造机器的技术依然是工匠视力的敏锐和手艺的灵巧,机器制的基础依然是手工业者个人的力量和熟练程度。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木制的机器不能承受蒸汽动力的震动和巨大的推力。因此改为铁制的。铁制机器的钢铁重量和坚硬程度明显地超出了人手所能的负荷范围。另外,铁制机件的结构和精密程度也必须需要有几何学数学的准确性以及合乎物体运动的力学规律要求。这样,机器就一般不能再由手工业者的双手来制造了,而一般得由机器来制造。到蒸汽机出现后,也才有用机器制造机器的可能。16 世纪以来欧洲数理化科学的发展为设计出新型先进的蒸汽机做了理论准备。采矿、冶金、机床、机械制造业的进步则为加工制作出精密的质量过关的蒸汽机零部配件提供了可能, 并相互促进, 可批量生产。在这这种交叉需求的情况下,机器制造机器的生产方式应运而生。
钢铁作为机器的制造原材料,成为当时需求最为巨大的资源。因而,需求拉动生产,钢铁工业蓬勃发展起来。蒸汽机工作时,先把煤燃烧,把它转化为热能。因而能源燃料“煤”也成为了工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而产业链的延伸自然会导致冶金采矿业的迅猛发展。大量的资源由原产地运往工厂需要便捷的交通工具。
而原始的畜力已不堪重负,作为最新动力的蒸汽机自然被考虑在为交通运输工具提供畜力或自然力所无法实现的强劲动力。而马车轮船作为当时最为平常的交通运输工具,则首先被考虑在改造范围。1771年,法国的居纽研制开发成功公路蒸汽马车。1807年,美国发明家富尔顿研制试航成功第一艘实用的蒸汽轮船“克勒蒙特号”。1814年斯蒂芬森研制成功第一辆实用的蒸汽机车——火车头。
在蒸汽机的推动下,不仅纺织业,而且机械制造业、冶金采矿业、交通运输业、钢铁工业都发展起来了。蒸汽机需要煤与钢铁,而采矿与冶金大量出产都需要更为先进的机器。可以说蒸汽技术的出现促进了机器制造业,钢铁工业,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而这诸多工业同时反补蒸汽技术,促进其不断改良,直至新的动力装置出现。
科技技术工作报告北京1月29日电2010年是“十一五”各项科技工作深入实施的关键一年,科技技术工作报告。在今天召开的2010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作了题为《狠抓......
公开课7课秦雁遵义县第二中学 第 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或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工业革命》教案姓名:谢莎学号:200704301106教学题目:第三章第一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讲课人:谢莎一.教学分析和教学策略第一课时采用幻灯片设计教学,通过呈现首张......
纪录片观后感——英国工业革命班级:电商一班学号:1222381姓名:徐英工业革命,首发于英国,而这绝非是偶然的,这是有着深刻的政治、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前提的。在17世纪中期的英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潘江涛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150150126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背景及简介第二次工业革命(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开始于19世纪七十年代,结束于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