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通知_艾滋病预防培训通知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通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艾滋病预防培训通知”。

各级部及教学班:

根据上级教育部门转发《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与要求,制定我校艾滋病宣传防治措施,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培训学习,为了工作学习(培训)两不误,现于OA网发布《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希望各级部及时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要求人人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

附: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各教职工务必手工答题签名,以级部为单位将答卷于2017年12月9日统一交至预防保健科。

诸冯学校预防保健科

2017年12月1日

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为了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加强宣传教育,采取行为干预和关怀救助等措施,实行综合防治。歧视艾滋病病人和病毒感染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也不利于社会安定。家庭和社区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和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帮助他们改变高危行为,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命质量。艾滋病就在你我身边,人人都应懂得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避免高危行为,加强自我保护,并把知道的预防知识告诉别人。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是AIDS),是由艾滋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艾滋病的病死率极高,目前尚无彻底治愈方法,但是完全可以预防。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血液传染:①接受了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器官②使用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医疗器具③共用针具静脉吸毒

2、性传染:①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男性或女性发生性关系②患有性病会增加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机会

3、母婴传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在怀孕、分娩及哺乳时会传染给孩子

三、在日常工作生活接触中,以下途径不会造成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1、一般接触、拥抱和握手

2、同一泳池游泳、一同乘车、上课、工作

3、空气(说话、咳嗽、打喷嚏等)、蚊虫叮咬

4、共用茶杯和餐具、共用电话和办公用品、共用手巾、马桶

四、如何预防艾滋病?

1、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

2、不吸毒、更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进行静脉吸毒

3、不要在无保护下接触他人的血液或伤口

4、不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5、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到消毒不可靠的医疗单位打针、针灸、手术、拔牙

6、不用没消毒的器具穿耳、纹刺、美容,不与他人共用剃刀、牙刷

五、如何对待艾滋病病人及HIV感染者?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难以治愈性的传染病,有多种传播途径,但研究证明:一般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因此,当我们周围有艾滋病病人时,首先不必恐慌,不应歧视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全社会都要关心和帮助AIDS和HIV感染者,妥善解决他们的医疗生活和工作问题,医务工作者有责任为就诊的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保密,但应劝导他们注意保护自己的性伴侣以及他人免受感染。

六、艾滋病病病毒感染者应该注意什么?

明知自己感染了艾滋病,不能去献血、捐献精液和器官,不能到游医处拔牙、针灸、修脚、也要避免没有保护措施的性活动、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主动向医务人员说明自身的感染情况,防止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否则,将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

2.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

3.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

4.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

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

八、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三大目标

1.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发生

2.给感染者以良好的照顾,减少发病率和病死率

3.将国家和国际的努力统一,使全球防治工作得以落实

九、预防艾滋病应遵循的七项原则

1.必须保护公共健康 2.必须尊重人权,防止对HIV感染者的歧视 3.目前尚无疫苗,但已有足够方法防止HIV扩散,应充分利用 4.宣传教育为预防的关键措施 5.HIV的控制需得到社会与政府的持久性支持 6.所有国家均须制定本国完善的防治计划,纳入国家卫生体系,并与全国网络相联 7.加强系统监测和评价,以使全球性战略得到改进与完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以及关怀和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社会环境。

十、国家为艾滋病病人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

1.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

2.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3.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

4.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

“一关怀”指的是: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人,避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

科室:

姓名:

得分:

1.“世界艾滋病日”为每年的那天?

A、4月1日

B、9月1日

C、12月1日 2.2011年我国“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

A、关注妇女、抗击艾滋

B、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C、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

3.下面哪种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

A、卖淫嫖娼

B、纹身、穿耳环

C、在街边摊档拔牙

D、与艾滋病病人面对面谈话

4、下面哪类人群不属于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A、同性恋者

B、性乱交着

C、静脉注射吸毒者

D、无偿献血人员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艾滋病不能治愈,也没有有效的疫苗,所以艾滋病是不能预防

B、安全套可以避孕,但不能预防艾滋病

D、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艾滋病

C、共用注射器吸毒可以感染艾滋病,是因为毒品中有艾滋病病毒 6.下面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A、性传播

B、母婴垂直传播

C、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

D、蚊虫叮咬 7.下列哪项不是急性HIV感染的临床表现?

A、发热

B、咽痛

C、淋巴结肿大

D、口腔真菌感染

8.下列哪项检查能够最终确定病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A、血常规

B、HIV抗体确诊试验

C、HIV抗体筛查试验

D、尿常规

9.最容易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几个高危人群是:

A、性乱人群、男性同性恋、吸毒人群

B、高收入人群、青少年人群

C、贫困群体、白领阶层

D、社交活动较多人群 10.下面哪种不是控制艾滋病有效的方法?

A、全民动员开展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广大民众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B、将艾滋病感染者隔离

C、洁身自爱,避免高危行为

D、正确使用安全套,及早治愈性病可大大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11.某人到疾控中心进行检测,初筛结果HIV抗体呈阳性,则可以断定为:

A、感染了HIV

B、没有感染HIV

C、怀疑感染了HIV,需要确认实验才能判断

D、不能确定 12.以下哪种方式可以感染上HIV?

A、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接吻

B、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吸毒

C、蚊虫叮咬

D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共用马桶、浴缸,拥抱等

13.艾滋病病毒(HIV)主要存在于人体的那些组织中?

A、血液

B、精液、阴道分泌液

C、乳汁

D、以上都是 14.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A、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

B、阴道分泌物传播、血液传播 握手

C、共用卧具、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D、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15.我国目前AIDS传播方式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

A、异性接触

B、母婴传播

C、输血

D、共用针具注射毒品

16.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A、可以将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姓名、住址等有关情况公布或传播

B、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隔离起来

C、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能参加工作

D、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属 17.对于HIV/AIDS的诊断最重要的依据是:

A、临床表现

B、经确认HIV抗体呈阳性

C、具有高危行为

D、免疫功能下降

18.艾滋病医学全名为:

A、免疫缺陷综合症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C、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19.艾滋病是由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

A、人类乳头瘤病毒

B、1型人类嗜淋巴细胞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0.艾滋病主要损害人体的哪个系统?

A、免疫系统

B、造血系统

C、消化系统

21.下列哪种行为有传染艾滋病的危险?

A、共用剃须刀

B、共用化妆品

C、共用餐具

22.下列哪种行为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

A、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卫生间 B、与艾滋病病人一般接触 C、患艾滋病的母亲哺乳婴儿

23.以下关于避孕套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A、使用质量合格、不过期的避孕套

B、使用前要检查外观,如果发现粘、破损不要使用

C、重复使用避孕套 24.预防经行途径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是:

A、青年人克制过早的性关系

B、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

C、性自由,婚前和婚外性行为

25.对待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是:

A、远离他们,防止传染给自己

B、肯定感染者有不良行为 C、不要恐慌,不歧视他们,要关心帮助他们

26.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什么途径将病毒传染给婴幼儿?

A、妊娠、分娩、亲吻

B、哺乳、亲吻、妊娠

C、妊娠、分娩、哺乳 27.艾滋病是可以遗传的疾病吗?

A、是

B、不是

C、不确定 28.青少年因为年龄小,不可能得艾滋病吗?

A、是

B、不是

C、不确定 29.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

A、AIDS

B、HIV

C、HAV

D、HDV 30.那些人具有感染HIV的高危险性?

A、有多个性伙伴者

B、进行不安全的性行,如:性交时未使用安全套

C、注射毒品者

D、以上都是

31.艾滋病传播途径有哪些?

32.如何预防艾滋病?

答案:1.C

2.B

3.D

4.D

5.D

6.D

7.D

8.B

9.A

10.B

11.C 12.B 13.D

14.D 15.A

16.D 17.B 18.B 19.C

20.A

21.A

22.C

23.C

24.B 25.C 26.C 27.B 28.B 29.A

30.D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在县妇联和县疾控中心的高度重视和指导下,11月9日,道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针对本单位女职工举办了一期以防治艾滋病为主题的培训班,参会人数46人,参会率100......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简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简报,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开展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工作,是迅速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认识的有效手段,是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依法规范开展。也是实现《中国遏制与防治艾......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小结开展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讲工作,是迅速提高广大职工及村级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认识的有效手段,是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依法规范开展。也是实现《中国遏......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总结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总结 根据上级疾控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和指示,为认真做好本辖区内的艾滋病防控工作,提高我中心防保及医务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业务水平,我中心于2010年10月1......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通知.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通知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艾滋病预防培训通知 培训通知 艾滋病防治 知识 艾滋病预防培训通知 培训通知 艾滋病防治 知识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