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课改理念于常规教学之中_新课改课堂教学理念
寓课改理念于常规教学之中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课改课堂教学理念”。
寓课改理念于常规教学之中
新课程理念,是对传统课程观的根本性突破和变革。这些年来,我们更多看到是一些理论、概念、经验、公开课、“样板课”,这无疑对我们的课程改革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开启思路的作用,也代表着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但是,这些经众人精心打磨出来的先进的甚至超前的“精髓”,在我们普普通通教师的实践中还很难一下子落实到位。理念和变革必须通过一线教师的实践环节才能落实,必须通过踏踏实实的常规教学才能实现。游离于常规教学活动之外的所谓课改,只能是“空中楼阁”。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城镇小学,原名为东丰镇西门小学,虽然后来更名为东丰县第二实验小学,但仍然是原来的办学条件和“原班人马”,办学内涵不会因为更名而提升,师资队伍也不能因为更名而具优势。面对课改洪流,我校不盲目跟风,而是根据学校实情,摒弃浮躁办教育,立足常规抓课改: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抓起,从每一节课抓起,从每一个教学细节抓起,在平平常常的常规教学中,力求不平凡。
一、在备课上“大动干戈”,让预设成为高效课堂的起征点
课改的课堂,必须是高效的课堂。高效课堂的直接来源是教师课前的准备,直接来源于精心、科学、高效的备课。
我校沿袭多年的备课模式,教师把大量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书写文本上,教案往往是为了应对检查,备出的课没有实用性,就更不用说“高效”了。于是我们从最基本的备课环节入手,大胆改革备课模式,借鉴外校经验,实施“电子化集体备课”,让教师把宝贵的时间集中在备课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艺术上。
1.落实任务,重点突破。
电子化集体备课的第一个步骤是“分块备课”,它以年组(学科组)为单位,根据教师的能力和特长进行具体分工与落实备课任务,责任到人。“主备”教师对自己所承担某一章节、某一单元的备课内容进行深入钻研,透彻分析,通过网络和教材的解读对课堂教学精心预设,形成电子版教案。
2.集中攻关,提升质量。
每周二集体备课时间年组内进行集中研讨,发挥集体智慧,对“主备教师” 1的教案进行修改完善。集体电子教案稿送交教务处,学校统一打印,返回教研组内每一名任课教师。
3.个性修改,“量身制衣”。
任课教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对集体教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整理,加入本人的教学思路与教学创新,根据自身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教案,上课时携带教案走进课堂。我们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特色,不得机械照搬,让自己的每一分劳动都发挥作用。
电子化集体备课发挥了团队的整体优势,汲取了网络中精华的教学资源和信息,丰富了教学视野,弥补了传统备课中个人狭隘与局限,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打造高效课堂上,为课堂教学落实课改理念奠定了基础。
二、在教研上“大做文章”,让教学研究把常规教学带入课程改革的深水区 教研是推进教学的直接生产力,也是我校“让常规教学不平常”的重要方法。常规教学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才能给常规赋予灵魂,才能让课改理念在常规中得到深层落实。
1.教师读书,提升教研。
学习东丰县实验小学经验,引领教师读书,打造书香教师。要求教师认真读好丰富文化底蕴的书、夯实专业基础的书、拓宽教育视野的书等三类。学校推荐阅读书目,学期末进行评比,记入教师业务要案。目前,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初步形成,为抢占教研的制高点创造了条件。
2.校本教研,瞄准课堂。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堂是常规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是落实课改的核心环节。我校通过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大家的智慧进行教学研讨,提升教师常规教学中践行课改理念的能力。今年10月,我校开展了“骨干教师展示课”教研活动,12位青年骨干教师分别展示了数学、语文、英语各年级的研究课例,侧重研究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角色转变、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常规教学中落实和实现的方法和策略。这12节教研课不是评优课、“表演课”“作秀课”,而是常规课,不搞评比,不搞甄别选拔,而是基于问题,注重实效,教师需要在“常规”中发现,问题需要在“常规”中解决,规律需要在“常规”中 2
寻找。各年组要进行充分“议课”,以“课例”为研究范例,对“课例”进行剖析,在思维碰撞中增长智慧,探索规律、掌握规律,进而遵循规律,促进教师在今后的常规教学不断积累经验,在常规教学的实践中促进课改理念不断生长。
3.借助平台,助推常规。
我校是东丰县研修协作组织“西片五校研修校”理事校。借助这个平台,我校以“践行新课标理念,构建生本高效课堂”为主题,在各校之间架设桥梁,围绕各学科、各课型等深化常规教学研究。每学期举行一次大型研究活动,形成研究专题系列。活动中以课例为载体,对常规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中的难题和困惑进行交流研讨,聆听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立足课堂,抓住本质》的讲座等等。每次活动都是“聚而有收,离而有获”,使常规教学得到有效提升。
三、在激励上“大张旗鼓”,让教学管理离真正的课改更近些
管理不是约束人,而是激励人。在课程改革大力倡导以人本的背景下,我校的教学管理不再主张那种刻板冷酷的“刚性管理”,而是努力与课改脉博贴进,向更富于人性化、更具激励性的“柔性管理”转化。
1.以“展”代“评”,师生共成长。
就是把师生的作品、作业、成果等在全校展示、展出,来取代或部分取代传统的“检查”“纪录”“评分”。“展”与“评”的区别在于:“展”,是推进人们主动、积极的把事情做好;“评”,是逼使人们被动地去完成。“展”也是一种评价,一种促进成长的评价。
管理实际上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这个“人”既包括老师,也包括学生。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学生不愿意写,老师批改困难大。而恰恰是作文教学最能体现师生平时教学的面貌。于是我校以作文展览为突破口,开学之初就宣布展出计划,给师生以充分的“准备”时间。学生的习作水平、教师的批改功底,都是常规教学中日积月累的结果。所谓的“准备”,正是师生们在常规教学中扎扎实实抓好作文教学的过程。
我校3——6年级学生的作文全部参展,以班级为单位“集体亮相”,每一名学生的作文都登“大雅之堂”,使习作较差的学生感到自己也是被重视的,决不能为集体拖后腿,努力学好作文;作文较好的学生更加有自信心和荣誉感,在展评中更加积极上进。因此大多数学生才能书写认真,字迹工整、端正,标点正确,格式规范;作文内容较充实、具体,条理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句通顺。教师批改也更加详细、认真、准确、规范,富有针对性、指导性和鼓励性。通过作文展览,学生学有榜样,教师做有目标,增强了师生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规范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2.以“验收”代“管制”,破解常规管理中的难题。
我校学额多,操场面积小,人均面积只有2.5平方米。体育课最多的时候有7个班级350多名学生同时上课。面对这一实际情况,我校本学期以期中考试为界把体育教学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以学生队列、广播体操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兼顾《体育与健康》教材教学内容,学期中考核验收,进行阶段总结。下半学期进入冬季,在完成常规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各班开展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学生喜欢的冬季体育项目,学期末学校统一验收。这样,踢毽子、跳绳等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素质教育的体育活动,在我校校园里蓬蓬勃勃地开展了起来。
以“验收”代“管制”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多年来上好“管”好体育课的难题,让体育教学规范起来,更主要的是促进了体育老师们创新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推进了课改理念的落实和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升。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教学之中,不是新课题,不少学校也曾有过探索和总结。但问题是这项工作难以持久;难以落实。原因有三:其一,不少人认为知识和能力的落实是硬任务,升学成绩......
论中专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
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之中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对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的操作有极大的好奇心,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将德育寓于物理教学中,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培......
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之中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是物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寓德育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是每一个物理教师的职责。物理教学中......
寓德育教育于初中化学教学之中湖北省汉川市南河乡初级中学 余三平中学生肩负着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繁荣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历史重任,他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与国家的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