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训练_节奏型训练
节奏训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节奏型训练”。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脉膊,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学生在学习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因此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音乐教学,而单调、乏味的节奏训练抑制了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把枯燥的节奏训练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那么,学生就能把被动的灌输转变为主动要求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率,把教学中的节奏难点逐步解决,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扎下了稳定的基础;同时,在熟练掌握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来温习,掌握所学的知识。不仅能唱读节奏,能记节奏,而且能够灵活运用节奏。
新的难的知识,对学生来讲,就象一座陡峭的高山,爬起来很艰难。而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把难度设计成一个个平缓的坡度,让学生象散步一样,轻轻松松地到达山顶。在具体操作方面,应该始终遵循一条原则: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顺势而行。具体对节奏而言,教师应该抓住人潜在的节奏意识,并加以挖掘,让学生主动地发挥出来。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节奏感,只是强弱有异。在听音乐时,我们都会不自觉地用脚打拍子;在欣赏课时,有的学生一听到欢快的音乐,就会点头、欢笑、心情愉快。这些都是人潜在的节奏感在起作用。而教师应该抓住这点,使它充分发挥出来,在生活中寻找材料,化解难度,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设计坡度,指导学生上山爬坡。下面,谈谈节奏教学中的一些探索性做法,与大家商榷。
一、低段。低段是对节奏的感知和认识阶段,在了解学生生理特点后,把所要求掌握的节奏与生活相联系,设计了下面几种方法。
1、节奏模仿练习。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从感官开始”。尤其是低段儿童,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在抽象呆板的节奏符号上,只有利用有趣的、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才能有效的诱发学习动机,激发求知欲,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到处都充满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节奏,把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让善于模仿的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轻松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例:
心脏声:2/4
×
× | ×
×||
咚
咚
咚
咚
大钗声:2/4
×
─ | ×
—||
匡
匡
钟表声:2/4
××
×× | ××
××||
嘀嗒
嘀嗒
嘀嗒
嘀嗒
知了唱歌声:2/4
×·×
了
知
了
知 汽车鸣喇叭: 2/4
嘀
嘀
母鸡下蛋后: 2/4 ||
咯
嗒
咯咯咯
机枪扫射声: ×·× | ×·×
×·×||
知
了
知
了
×
×· | ×
×·||
嘀
嘀
×××
× | ×××
×
咯咯 嗒
××××
××××||
2/4
哒哒哒哒
哒哒哒哒
这些声音都是学生熟悉的声音,所以在模仿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一直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多次反复练习后,难的、复杂的节奏对他们来说就一点也不难了。
2、节奏律动游戏
低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为爱动、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而从低段要求掌握的节奏来看,结构也比较简单,且富有律动感。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把节奏与动作相结合,使理性的东西变成感性的东西,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的效果是最佳的。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玩节奏律动游戏,看到不同的节奏卡片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
例:
×
用走表示(或敲锣等)
××
用跑表示(或打鼓等)
× -
用下蹲表示(或击钗等)
×
×
×× ×
× ××
××
××
× -
游戏可分小组、个人、男女等、卡片数量也可由少到多,也可在速度上加以变化。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能令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同时,牢固地掌握知识,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二、中高段。节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灵活运用,这就需要在中高段加以深入。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其关键年龄一般认为是四年级。因此,在低段熟练掌握基本节奏后,可以在中高段尝试学习较复杂的节奏及其运用。
1、以汉字代节奏。
朱智贤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中国的汉字在朗读过程中,也富有节奏感。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掘并加以运用,一定能事半功倍。
例: ×××;
×××;
爸爸的绿油油
× × ×;
××××;
我 和 你
哗啦啦啦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对这样生动的教学方法反应热烈,并能很快的掌握。
2、节奏的镜子练习。
教师利用手、肩、臂、腰、脚等身体的各个部位,拍击不同动作的不同节奏,请生把节奏象照镜子一样重复一遍,把单项活动变成多项活动,丰富了节奏内涵,增强了趣味性。例:师
× ×
×
×
|
×
×
× | ×
- ||
(拍手)(拍膝盖)
(踩脚)(打肩)
拍手
生
× ×
×
×
|
×
×
× | ×
- ||
(拍手)(拍膝盖)
(踩脚)(打肩)
拍手
又如:
生甲
×
× × | ×
× | × ×
× ×
|×
- ||
拍手
拍 膝
拍手 叉腰
拍 手
拍 膝
点头
生乙
×
×
| ×
× |
×
×
| ×
× ||
踩脚 拍 膝
踩脚 拍膝
踩脚
拍膝
踩脚 拍膝
3、节奏填空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填写节奏并请其他同学念或拍打。这样做,既有趣又好玩。还能对节奏进一步练习。例: ×
×× |(?)|(?)| ×
- ||
综上所述,教师利用各种方式对节奏进行练习,让学生始终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节奏,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创作能力,对我们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当然,在节奏教学这一方面还有许多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对节奏很熟练,但是写上旋律后反映迟钝,教师在教学时如何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则是我们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节奏训练》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节奏训练》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
课堂互动训练节奏我们每一个都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各种奇妙的声音的世界里,身边处处散发着音乐的气息,与之相伴的就是音乐的灵魂——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
提高800米成绩的重要手段——节奏训练(已录用)廉明河北省迁安市建昌营高中064407在800米比赛或者高考加试之后,经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体力不支,动作变形,摔倒在地,二是跑完还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