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意义所在_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意义所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这个重要的论断深刻揭示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突出强调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正确理解这一科学判断的深刻含义,对于我们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加强执政能力核心血肉联系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意义所在 为什么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因为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关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党发展进步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不可能取得一个又一个巨大胜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每一次战争成功背后,无不包含着人民群众给与我党最无私,最深情的帮助和支持。

1、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所从事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作用。毛泽东认为,共产党人要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不可脱离群众的多数。邓小平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同志提出,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着党执政的全局,始终关系着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始终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稳定的全局。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更进一步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要的标志,强调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初建时期的共产主义小组,发展到星火燎原,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靠的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从江西兴国一个县,可以动员几万人当红军,处处出现妻子送郎当红军的动人情景,到淮海战役,仅山东就动员民工几十万,自己带着干粮上前线的动人场面。小米加步枪能够打败飞机加大炮,这个国民党始终悟不出来的道理,其实十分简单,就是我们党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因而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

我们党已经执政66年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党,我们面临着各种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而这些考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一个关系我们党能不能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以实现共产主义和解放全人类并最终解放自己为崇高理想,坚持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问题。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党必须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核心的首要考虑。

2、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其总体目标在于,要通过全党的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是要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起种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所要建设的执政党与其他执政党既有着作为一般执政党的共同要求,更有着作为无产阶级的执政党所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本质要求。

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它充分反映了我们党除了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的政治立场,反映了我们党所做的全部工作,都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人民性要求。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十分自然地成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核心所在。作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它要求我们党要很好地贯彻执政党的科学性要求,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上来。作为一个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党,科学性与人民性是完全统一的,因为科学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因而它在本质上必然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一致性。我们党要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一定要避免执政的主观性、随意性,而要切实注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尤其是要结合中国实际,从中国国情出发,不断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更是人民当家作主、充分体现人民群众意志的表现。只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真正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使民主不仅仅作为一种执政的手段,而且内化为共产党执政的必然要求。作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更需要通过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反对任何形式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反对一切腐败行为才能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任何腐败行为,以及与任何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是水火不容的,对任何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腐败现象,必须依靠群众,开展坚决的斗争,更好地体现共产党执政的务实性、廉洁性要求。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的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3、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党发展进步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没有人民群众大力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不可能取得一个又一个巨大胜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每一次战争成功背后,无不包含着人民群众给与我党最无私,最深情的帮助和支持。淮海战役是因为,60万人民军队的背后,有数百万的人民大众的坚强支持。

今天推动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也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正因为如此,中央一直强调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党顺应从夺取政权的党到长期执政的党的历史方位的重大转变,以及对党的宗旨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根本保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做得人心、暖民心、稳人心的事,切实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始终赢得民心,筑牢执政的基础,也才能从容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钱淦荣 罗正楷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胡锦涛: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意义所在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意义所在摘要:应对新形势下党密切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面临的新挑战,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意义所在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意义所在摘要: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虽然发生了重大转变,但人民群众作为时代主体的地位、推动时代发展的历史作用并没有改变。实......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意义所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意义所在摘要:在中国,中国共产党是维护人民利益的党派,若脱离了群众,她就不是共产党,而是变质成了“独裁”党;人民脱离了共产党,就没有了政治上的领导......

如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文章标题:如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和目标来建设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自我发展壮大,走向新境界的豪迈宣言。它不仅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

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发展的支持和参与,是关系我们党能否长期执政、执好政,关......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意义所在.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意义所在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 人民群众 血肉 意义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 人民群众 血肉 意义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