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_童谣歌
童谣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童谣歌”。
转自一位妈妈的呕心之作,有收集,又有从CD上一句一句听来写下并验证。
(1)动物植物
1、小耗子儿上灯台
小耗子儿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吱儿吱儿”叫奶奶,奶奶也不来,叽里咕噜②滚下来!
注:①耗子:北京人对老鼠的俗称。清朝人郝懿行所著《晒书堂笔》中记述“京师邸舍,鼠子最伙,俗称耗子,以其耗损什器也。”它较为确切地解释了老鼠俗称“耗子”的由来,是因为老鼠经常咬坏各种物件,耗费许多有用之物,故名“耗子”。②叽里咕噜:象声词,形容从高处跌滚下来。此儿歌另一种唱法是: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吱儿喳儿叫奶奶。
2、小兔子开铺子
小兔子,开铺子,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三根小绳子,四只小匣子,五管小笛子,六条小棍子,七个小盘子,八颗小豆子,九本小册子,十双小筷子。
注:这是教儿童练习数数的童谣。有时把小兔子说成小秃子,是对剃光头小孩的戏弄。
3、耗子娶亲
嘟嘟哇,嘟嘟哇,耗子娶亲来到啦。八个耗子抬花轿,俩个耗子放鞭炮。四个耗子吹鼓手,嘟嘟哇哇真热闹。耗子姐姐去送亲,耗子大妈迎花轿。老猫闻听来贺喜,一口一个都吃掉。
注:老北京传说,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日夜晚是耗子娶亲的日子,这天晚上,小孩儿都早早地躺在床上,熄灭灯,等着耗子娶媳妇,嘴里唱着这首儿歌。
4、黄狗看家
黄狗黄狗你看家,我到南山采棉花,一朵棉花没采到,我的亲家又来了。亲家亲家会擀面,擀到锅里团团转,公一碗,婆一碗,案板底下藏一碗,猫儿过来舔舔碗,狗儿过来砸了碗,耗子过来吱儿吱儿爬上碗。
注:这是大人对着黄狗哄孩子时,唱的儿歌。亲(qing)家:子女的妻子、丈夫的父母亲,北京人俗称为亲家。
5、水牛儿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哎,你爹你妈!给你买来烧羊肉,你不吃,你不喝,就让老猫叼去喽。
注:水牛儿:北京人对蜗牛儿的俗称。这是一种水陆两栖的软体动物,头部有两对触角,壳略作扁圆形,美当雨后常常出现在潮湿的墙壁上。小孩把蜗牛抓来,放在石条上,边唱边看蜗牛爬行,充满了童真童趣。
6、小喜鹊站树杈
小喜鹊,站树杈,开口叫,喳!喳!喳!姐姐种菜妹种瓜,哥哥插柳我栽花。
注:这是春天小孩儿看见树上喜鹊时,唱的儿歌。放映了昔日北京人在院中种瓜点豆、植树栽花的情景。
7、小耗子儿上谷穗儿
小耗子儿上谷穗儿,掉下来,没了气儿,大耗子哭,二耗子叫,一对儿蛤蟆来吊孝,咕儿呱儿好热闹。
注:《春明儿歌集》记为:“小老鼠上谷穗”。歌词为:小老鼠儿,上谷穗儿,掉下来,没了气,大老鼠哭,二老鼠叫,一对蛤蟆来吊孝,咕儿啦呱的好热闹。
8、娶了媳妇不要娘
小喜鹊儿,尾巴长,娶了媳妇不要娘; 小喜鹊儿,叫喳喳,娶了媳妇不要妈。
注:这是老奶奶拍着孙子唱的儿歌,旧社会婆媳关系紧张,互相挑毛病,这是既有对不孝儿子的抨击,也有婆媳之间不和的表演。
9、小叭狗儿戴铃铛
小叭狗儿①,戴铃铛,稀哩哗棱到集上。买个桃儿,桃儿有毛。买个杏儿,杏儿又酸。买个沙果面蛋蛋。小叭狗儿,上南山,拾大米,捞干饭。爹一碗,娘一碗。气得叭狗儿白瞪眼。
注①:这是小孩看见叭狗儿时唱的。叭狗儿也叫哈巴狗、狮子狗。
10、耗子长了一身毛
快来看,快来看!黑鸡下了白鸡蛋; 快来瞧,快来瞧!耗子长了一身毛。
注:此歌摘自《明清民歌选》,是教儿童识别事物的幽默、风趣的歌谣。
11、喜鹊喳喳
喜鹊喳喳进了宅,早报喜,晚报财,晌午饭,有人来。
注:这是一首传统童谣,以听到喜鹊不同时间的叫声来寄寓人们对喜事、财源和客人的希冀。
12、小鸽子满天飞
小鸽子,满天飞,飞到张家房,张家姐姐喂高粱; 飞到李家坡,李家大娘给水喝; 飞到刘家院,下了两个小鸽蛋,刘家大哥搭个窝,孵出两个小鸽鸽。
13、小耗子儿上灯台
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哇哇叫奶奶。叫奶奶,叫不应,叫不应,拿屁崩,崩得两支小眼红澄澄!
注:这是小耗子上灯台的又一种唱法,后两句多了些调侃的味道,但最后一句非常形象,唱完以后,总能引得小孩儿大笑,还要互相看看自己的眼睛是否变红了。
14、斗虫儿飞
斗虫儿,斗虫儿飞,虫儿拉屎一大堆!大虫儿往家跑,小虫儿后头追!
注:这是五十年代幼儿做游戏时唱的童谣。斗虫儿:也写作豆虫儿,指会飞的硬壳小虫儿。
15、拿着辣子当鸭梨
小白兔,去赶集,拿着辣子当鸭梨。咬一口,怪辣的,以后再也不买带把的。
注:这是一首风趣、幽默的童谣。小白兔把同是带把的辣椒误当作鸭梨,吃在嘴里感到味道不对,由此得出结论,凡“带把”的都不能买。北京人把植物果实的蒂叫做“把儿”。
16、小花猫
小花猫,上河西,扯花布,做花衣。不要你金,不要你银,要你花轿来抬人,四个吹,四个打,四个骡子,四匹马,咿哩哇喇抬到家。
注:这是一首以小花猫起兴,表现北京旧日娶亲场面的童谣。
17、看金鱼儿
小妹妹,上公园儿,看金鱼儿,真好玩儿,黄嘴巴,黑嘴唇儿,大红尾巴是花裙儿。
注:春天,北京的中山,北海等公园,又露天摆出了金鱼盆,各种颜色的金鱼嬉戏盆中,儿童围着鱼盆边看边唱,情趣盎然。
18、萤火虫
萤火虫,夜夜红,半夜爬起点灯笼; 灯笼低,杀只鸡,鸡肚长,杀只羊,羊角弯,弯上天,天上星星闪又闪,好象满天萤火虫。
注:夏夜,萤火虫在天空飞舞,尾部的荧光一闪一现,引得小孩儿追逐观望,把天上的星星也当作了萤火虫。
19、臭蚊子嗡嗡嗡
臭蚊子,嗡,嗡,嗡,又咬人,又传染病,我们要把蚊子打干净。臭水坑,要掏清,翻盆倒罐讲卫生,从此蚊子不能生。
注:这是解放初期,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北京儿童在除四害时唱的歌谣。
20、西瓜
西瓜,西瓜圆又圆,红瓤儿黑籽在里边。打来井水镇一镇,吃到嘴里凉又甜。
注:夏天,北京的街头有许多西瓜摊,也有沿街叫卖的小贩。把成熟的西瓜放在刚从水井中打上来的凉水中浸泡,北京人俗称为用井水“镇一镇”,这样,吃起来又凉又舔,清热去暑。
21、小白兔白又白
小白兔儿,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跑起路来真叫快。(蹦蹦跳跳真可爱)
注:这是解放初期幼儿园和低年级小朋友唱的童谣。真叫快:北京俗语特别快或者非常快的意思。
22、擗白菜
擗呀,擗呀,擗白菜呀,大车拉呀,小车儿卖呀,卖了钱给奶奶; 奶奶做了一双花儿鞋,耗子咬半截; 东屋追,西屋追,追得耗子拉拉尿; 东屋赶,西屋赶,赶得耗子白瞪眼; 东屋截,西屋截,截得耗子叫亲爷!
注:这是儿童在做游戏时唱的儿歌,一群小孩拉着手绕成圈,边走边唱。
23、胡萝卜尖儿
胡萝卜尖儿,跳花山儿,花山后,驴推磨,狼抱柴,狗烧火,兔子上炕捻饽饽。你一个,我一个,花猫呐?上树了。树呐?锹刨了。锹呐?换枣吃了。枣核儿呐?水冲跑了。水呐?和泥了。泥呐?砌墙了。墙呐?猪拱了。猪呐?剥皮了。皮呐?粘鼓了。鼓呐?小孩儿打破了!
注:这是一首以常见的植物、动物编排的既有童话气息,又层层递进的问答式的歌谣。跳花山是一种儿童游戏。
24、杨树叶儿哗啦啦
杨树叶儿哗啦啦,小孩睡觉找妈妈,搂搂抱抱快睡觉,麻猴子来了我打它!
注:麻猴子,传说中害人的怪物。另一种说狼的别称。这是大人哄小孩儿睡觉时唱的,每当听到这动听的儿歌,总会让人忆起儿时妈妈慈祥的笑容和那甜甜的歌声。
25、椿树芽拌豆腐
小椿树,棒芽黄,掐了棒芽香又香,炒鸡蛋,拌豆腐,又鲜又香你尝尝。
注: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椿树枝头又泛出了嫩芽,这是北京人爱吃的新鲜菜蔬,名叫香椿。取
一、两枝香椿芽炒鸡蛋或拌豆腐调剂口味,也是儿童观察生活,歌颂春天的儿歌题材。
26、好花儿还是月月红
三岁小孩儿会栽葱,一栽栽到路当中,过路的人儿别伸手,让它开花结石榴,石榴肚里一棵葱,早晨开花细蓬蓬,开花开到二三月,菊花儿开到九月终,荷花开夏月,牡丹伴春风,好花儿还是月月红①。
注:这是描画四季花卉的童谣,以小孩栽葱起兴,独出心裁而又充满童真。①月月红:月季花的别称。
27、一园青菜成了精
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成了精。绿头萝卜坐大殿,红头萝卜掌正宫; 江南反了白莲藕,一封战表打进京。豆芽菜跪下奏一本,胡萝卜挂帅去出征; 白菜打着黄罗伞,芥菜前面做先锋。牛腿葫芦放大炮,绿豆角子点火绳,轰隆隆三声大炮响,打得辣椒满山红。打得茄子一身紫,打得扁豆扯起棚,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黄瓜上下青。打得豆腐尿黄水,打得凉粉战兢兢,藕王一见害了怕,一头扎进污泥中!
注:这是一首典型的故事童谣,它借助比喻,夸张以及幻想等艺术手法,把各种常见蔬菜联缀一起,构成有趣的情节,溶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唱起来别有情趣。
CD1:
(一)正月正挂红灯。民俗风情、岁时节令 ============================= 1.正月正挂红灯
正月正,大街小巷挂红灯,二月二,家家摆席接女儿;三月三,蟠桃宫里去游玩;四月四,结伴去逛隆福寺;五月五,白糖粽子送姑母;六月六,阴天下雨煮白肉;七月七,坐在院中看织女;八月八,阜成门内走白塔;九月九,观菊喝杯重阳酒;十月十,天寒穷人没得吃;冬月冬,北海公园去溜冰;腊月腊,买面割肉过年啦!2.新年来到
新年来到,人人欢笑,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块大年糕,老头要顶新毡帽。
3.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4.黄城根儿
皇城根儿,一溜门儿,门口站着个小妞儿,有个意思儿。白布汗褡蓝布裤子儿,耳朵上戴着盘桓坠,头上梳的是大抓咎,擦着胭脂抹着粉儿,谁是我的小女婿儿。
5.正月歌 新春正月过大年,吃点喝点解了馋,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团转,初四吃米饭,初五的饺子要素馅,初六初七需吃鸡,初八初九牛羊肉,初十吃顿棒子粥,十一吃鱼,十二吃鸭,十三没错吃对虾,十四大碗打卤面,十五家家闹元宵,打春要吃春卷炒鸡蛋。
6.月亮谣
初一,一条线;初二,看得见;初三初四像镰刀;十五十六大团圆。7.放风筝
姐妹二人到城东,二人城东去逛青,捎带着放风筝,大姐放的是花蝴蝶,二姐放的是活蜈蚣,飘飘悠悠喜在空,好似一条龙。8.前门楼子高不高
前门楼子高不高,三丈三,六丈六,十丈不够,九丈九。9.哪屋元宵扑鼻香
月亮爷,亮堂堂,哪屋元宵扑鼻香,嫂嫂屋里吃几个,奶奶床前喝碗汤,哥哥元宵我不要,送给隔壁张大娘,面对月亮哈哈笑,又是一年春满堂。10.正月十五月儿明
正月十五月儿明,家家户户闹花灯,走马灯,凭气转,转出一片好风景,三娘推磨脚踢毽,吕布大闹凤夷亭,孔明手拿羽毛扇,刘备招亲下江东,天官赐福家欢跳,国泰民安享太平。11.买个蒲包瞧干爹
小大姐,小二姐,你拉风箱,我打铁。赚了钱,腰里掖,买个蒲包瞧干爹。干爹戴着红缨帽,干妈穿着高底鞋,走一步,嘎噔噔,毛蓝裤子鸭蛋青。12.豌豆糕点红点儿
豌豆糕店红点儿,瞎子吃了睁开眼儿,聋子吃了听得见,瘸子吃了丢下拐,秃子吃了长小辫。13.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14.一个毽儿踢两半儿
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果儿绕花线儿,以踢带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15.风筝真好玩儿
风筝风筝真好玩儿,春风一刮飘起来。大沙燕儿,小屁连儿,还有悟空戏蜈蚣。黑锅底,真爱起,一个跟头折到底。16.拉洋车
拉洋车,好买卖。大爷拉着大奶奶,大爷放个屁,蹦的大奶奶二里地。二里地下刨子,专打大奶奶的后脑勺子。17.年年有个三月三
年年有个三月三,王母娘娘庆寿诞,各洞神仙来上寿,蟠桃美酒会群仙。各洞神仙来上寿,蟠桃美酒会群仙。18.长个针眼让人家看
偷人家的针,偷人家的线,长个针眼儿让人家看!19.卖切糕
我的儿,我的娇,三年不见长得这么高,骑着我的马,拿着我的刀,扛着我的案板卖切糕!20.中秋节
月亮鞋,中秋节,吃月饼,供兔爷,穿新袜,换新鞋,跟奶奶,拉姐姐,上趟前门逛趟街。21.三轮车
三轮车,真实兴,不用脚跑用脚蹬,去前门,逛故宫,东便门外蟠桃宫,坐三轮,心宽松,不用担心打偏称。22.盖洋楼、卖窝头
我哥有钱盖洋楼,盖在前门五牌楼,楼上挂着金字匾,上写专卖窝窝头!23.北京车子真不少
北京车子真不少,汽车三轮儿满街跑,电车环行围城转,火车开到前门站。24.下雨啦
下雨了,冒泡了,老头带着草帽了,草帽尖顶着天,草帽圆当雨伞,叠只小船坐里边,飘呀飘呀靠岸边。25.东直门挂着匾
东直门挂着匾,隔壁就是俄罗斯馆。俄罗斯馆照电影儿,隔壁就是四眼儿井。四眼儿井不打钟,隔壁就是雍和宫。雍和宫有大殿,隔壁就是国子监。国子监一关门,隔壁就是安定门,安定门一甩手,隔壁就是交道口,交道口卖白面,隔壁就是大兴县。大兴县写大字,隔壁就是隆福寺。隆福寺卖古书,隔壁就是四牌楼。四牌楼南,四牌楼北,四牌楼底下喝凉水。喝凉水把头抬,隔壁就是钓鱼台。钓鱼台没有人,隔壁就是齐化门。齐化门修铁道,南行被走不绕道。26.八月十五月亮圆
八月十五月亮圆,月亮圆圆像银盘,红木桌子金闪闪,西瓜月饼共上天,海棠果,红枣鲜,当中摆个大鸭梨,红白石榴两边站,手捧(甜球?听不清)把月拜,拜的月亮爷爷心喜欢,银辉朗朗撒满地,保咱天下都平安。27.蓝靛厂
蓝靛厂,四角儿方,宫门口紧对着六朗庄,罗锅儿桥怎么那么高,香山跑马好热闹,金山,银山万寿山,皇上求雨黑龙潭。28.猜拳行令同赏月
荷花未全谢,又到中秋节。家家户户把月饼切,庆中秋。美酒多欢乐,整杯盘,猜拳行令,同赏月。29.北京粥厂
火车一拉别儿,粥厂就开门。小孩给一点,老太太给粥皮儿,擦胭脂抹粉的给一盆儿。30.九月九
九月九,好晴天,我拉奶奶上万寿山,提黄酒,拿红毡,走到山顶往下观,高跷会,什锦番,南罗小鼓打得全。31.一阵秋风一阵凉
一阵秋风一阵凉,一场白露一场霜。严霜单打独根草,蚂蚱死在草根上。32.平地茶园
平地茶园,雨来就散,刮风减半,下雪全完。33.四牌楼底下卖估衣
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底下卖估衣;四牌楼西,四牌楼东,四牌楼底下卖花生;四牌楼南,四牌楼北,四牌楼底下卖凉水;四牌楼北,四牌楼南,四牌楼底下卖大盐。34.飞雪花儿
出了门,阴了天,抱着尖,进茶馆,靠炉台儿,找个朋友寻俩钱儿,出茶馆,飞雪花,老天爷,尽和穷人闹着玩。35.银泽门拉大弓
银泽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白塔寺挂红袍,过去就是马石桥。马石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帝王庙摇葫芦,过去就是四牌楼。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底下卖估衣。打个果儿,抽袋儿烟,过去就是毛家湾,毛家湾扎根刺儿,过去就是护国寺。护国寺卖大豆,过去就是新街口;新街口卖冰糖,过去就是蒋养房,蒋养房卖烟袋,过去就是王奶奶,王奶奶肯西瓜皮,过去就是火药局。火药局卖钢针,过去就是北城根。北城根穷人多,草房破屋赛狗窝。36.腊七腊八
腊七腊八,冻死寒鸭,腊八腊九,冻死小狗,腊九腊十,冻死小人儿。
37、过了腊八就是年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花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38.褡裢搭
褡裢搭,褡裢搭,我和褡裢做亲家,亲家的姑娘会梳头,一梳梳到麦子熟,麦子磨成面,芝麻磨成油,黄瓜上了架,茄子打滴溜。39.十不弦的鼓
十不弦的鼓,十不弦的锣,一群小孩唱秧歌,唱的好来别说好,唱的不好听的打锣。
40.二十三日祭灶王
两只蜡,一股香,二十三日祭灶王,一碟草料,一碗水,泼在地下上天堂。面对灶王把头叩,爆竹三声响叮当,上天多多言好事,回来给你关东糖 41.打十不弦的不害羞
打十不弦的不害羞,挑着担子满街溜;南京收了,南京去;北京收了,北京游;南北二京都不去,汴梁城里度春秋。
42.腊月谣
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堂倌粘;腊月二十四,轻度需吃素;腊月二十五,吃鱼为大补;腊月二十六,备年炖大肉;腊月二十七,快刀宰公鸡;腊月二十八,馒头白面发;腊月二十九,顺心多吃藕;腊月三十过大年,大盘饺子庆团圆。43.打花巴掌呆
打花巴掌呆,正月正,老太太爱逛莲花灯,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二月二,老太太爱吃白糖块,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三月三,老太太爱抽关东烟,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四月四,老太太吃鱼不择刺,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五月五,老太太爱吃烤白薯,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六月六,老太太爱吃白煮肉,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七月七,老太太爱吃炖公鸡,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八月八,老太太爱吃面甜瓜,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九月九老太太爱吃莲花藕,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打花巴掌呆,十月十,老太太吃饭不择食,烧着香捻纸捻儿呀,茉莉茉莉花儿呀,穿纸莲呀,江心辣呀,海棠花呀
cd2:(中间有缺的)
1、小小子儿坐门墩儿 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嘛? 点灯,说话儿,吹灯,作伴儿,早上起来梳小辫儿。
注:门墩儿:北京的院宅门儿下,用石头
2、小辫儿刘
小辫儿刘,蒸窝头,半拉生,半拉熟,熬白菜,不搁油,吐口吐沫当香油,爸爸给他俩砖头。
注:窝头:昔日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用玉米面或混和面蒸制而成,呈圆锥形,上小下大中间空。为使它蒸起来熟得快些,底下用大拇指捅个洞(北京俗语称窝窝儿),因为它是馒头同一类的主食,所以叫窝窝头。半拉:半个,或者说一半儿。这是和梳小辫儿的姓刘的小孩取笑时唱的儿歌,后来一般是和姓刘的小女孩开玩笑时唱的。
4、杨树叶儿哗啦啦 杨树叶儿哗啦啦,小孩睡觉找妈妈,搂搂抱抱快睡觉,麻猴子来了我打它!
注:麻猴子,传说中害人的怪物。另一种说狼的别称。这是大人哄小孩儿睡觉时唱的,每当听到这动听的儿歌,总会让人忆起儿时妈妈慈祥的笑容和那甜甜的歌声。
6、小板凳儿你莫歪 小板凳儿你莫歪,让我爹爹坐下来,我替爹爹捶捶背,爹爹叫我乖宝贝。
注:傍晚,劳累一天的父亲匆匆归来,小儿子边拿板凳边唱起这首儿歌,父子亲情融融,一天疲劳顿消。
9、拉大锯,扯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今儿搭棚,明儿挂彩,羊肉包子往上摆,不吃不吃吃二百。
注:这是大人哄孩子时唱的歌谣。搭棚:过去有钱人家办喜事都要搭棚挂彩增添喜庆气氛。
11、树叶儿青
树叶儿青,呀呀儿英,我跟姐姐过一冬。姐姐盖着花花被,妹妹盖着羊毛睡。姐姐穿着绸子袄,妹妹穿着破皮袄。姐姐戴着金簪子,妹妹戴着竹圈子。姐姐骑着高头马,妹妹骑着树喀杈。姐姐抱着个银娃娃,妹妹抱着个癞蛤蟆。
走一步来咕儿呱咕儿呱又咕儿呱。
注:这是一首颇具童趣的歌谣,选自韦氏编的《北京儿歌》。歌中既有排比又富于变化,“呀呀儿英”、“树喀杈”都是北京土语。前者形容树叶繁茂,后者指树的枝杈。最后一句有声有色很富情趣。
12、小板凳三条腿 小板凳,三条腿儿,我给奶奶嗑瓜子。奶奶嫌我脏,我给奶奶擀面汤,面汤不搁油,我给奶奶磕仨头!
注:板凳是木头做成的一种小凳子,一般为长方形,下边有四条腿儿。旧时北京还有一种三条腿的圆型板凳,因其精巧独特而被编入儿歌。它表现了幼儿与老祖母的亲密关系,也充满了童趣。
13、一个小人儿 一个小人儿,不大点儿,身穿蓝布衫儿,骑着小红马,手拿火柴杆儿,单扎你的小鼻子眼儿!
注:这是大人哄逗小孩时唱的歌谣。
16、小小子儿上庙台 小小子儿,上庙台儿,摔个跟头捡个钱儿,又打油,又买盐,又娶媳妇又过年。
注:庙台:寺庙前面的台阶。这是大人哄小男孩时唱的歌谣。
24、槐树底下搭戏台 槐树槐,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姑娘都来了,我的姑娘还没来; 说着说着就来了,骑着驴,打着伞,光着屁股挽着纂儿。
注:纂儿:妇女梳在头后边的发髻。这是老人哄小女孩的儿歌。
25、小秃儿 小秃儿,咧咧咧,南边打鼓是你爹,你爹戴着红缨儿帽,你妈传着乍板儿鞋,走一步,趿拉拉,十个脚趾头露着仨!
注:红缨儿帽:一种在帽子顶上装饰有红缨的帽子。清末民初一些民间艺人在表演时所戴。乍板儿鞋:木板制的拖鞋。这是首反映昔日民间艺人生活的儿歌。
27、小小子儿
小小子儿,有意思儿,打开龙凤门儿,搬桌子儿,设椅子儿,摆上几碟儿干果子儿,核桃瓤儿,杏子仁儿,圆圆荔枝剥了皮儿,大红花,插白果,哼!哈!杂样儿!
注:小小子儿:对小男孩的昵称。这首童谣把老北京人的闲适与吃零食儿的情景作了描述。每逢节日北京人都要摆出干鲜果品、祭祖、祀神,最后由大人、孩子共食之。这里的杏仁、白果、荔枝等都属于干果类。
28、二姑娘二
二姑娘二,二姑娘二,二姑娘出门子给我个信儿。搭大棚,贴喜字儿,娶亲太太耷拉翅儿,八团褂子大开气儿,四轮马车双马对儿,箱子匣子都是我的事儿。注:这是记述满族姑娘结婚情景的又一首童谣。八团褂子:用金线绣上团龙图案的礼服。箱子匣子:姑娘结婚时,娘家陪送的嫁妆。CD3:(有缺的)
(1)动物植物
1、小耗子儿上灯台
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吱哇哇叫奶奶。叫奶奶,叫不应,叫不应,拿屁崩,崩得两支小眼红澄澄!
注:这是小耗子上灯台的又一种唱法,后两句多了些调侃的味道,但最后一句非常形象,唱完以后,总能引得小孩儿大笑,还要互相看看自己的眼睛是否变红了。
3、小白兔白又白 小白兔儿,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跑起路来真叫快。(蹦蹦跳跳真可爱)
注:这是解放初期幼儿园和低年级小朋友唱的童谣。真叫快:北京俗语特别快或者非常快的意思。
4、水牛儿
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哎,你爹你妈!给你买来烧羊肉,你不吃,你不喝,就让老猫叼去喽。
注:水牛儿:北京人对蜗牛儿的俗称。这是一种水陆两栖的软体动物,头部有两对触角,壳略作扁圆形,美当雨后常常出现在潮湿的墙壁上。小孩把蜗牛抓来,放在石条上,边唱边看蜗牛爬行,充满了童真童趣。
5、耗子长了一身毛 快来看,快来看!黑鸡下了白鸡蛋; 快来瞧,快来瞧!耗子长了一身毛。
注:此歌摘自《明清民歌选》,是教儿童识别事物的幽默、风趣的歌谣。
6、看金鱼儿
小妹妹,上公园儿,看金鱼儿,真好玩儿,黄嘴巴,黑嘴唇儿,大红尾巴是花裙儿。
注:春天,北京的中山,北海等公园,又露天摆出了金鱼盆,各种颜色的金鱼嬉戏盆中,儿童围着鱼盆边看边唱,情趣盎然。
9、小叭狗儿戴铃铛
小叭狗儿①,戴铃铛,稀哩哗棱到集上。买个桃儿,桃儿有毛。买个杏儿,杏儿又酸。买个沙果面蛋蛋。小叭狗儿,上南山,拾大米,捞干饭。爹一碗,娘一碗。气得叭狗儿白瞪眼。
注①:这是小孩看见叭狗儿时唱的。叭狗儿也叫哈巴狗、狮子狗。
12、娶了媳妇不要娘
小喜鹊儿,尾巴长,娶了媳妇不要娘; 小喜鹊儿,叫喳喳,娶了媳妇不要妈。
注:这是老奶奶拍着孙子唱的儿歌,旧社会婆媳关系紧张,互相挑毛病,这是既有对不孝儿子的抨击,也有婆媳之间不和的表演。
14、臭蚊子嗡嗡嗡
臭蚊子,嗡,嗡,嗡,又咬人,又传染病,我们要把蚊子打干净。臭水坑,要掏清,翻盆倒罐讲卫生,从此蚊子不能生。
注:这是解放初期,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北京儿童在除四害时唱的歌谣。
15、耗子娶亲 嘟嘟哇,嘟嘟哇,耗子娶亲来到啦。八个耗子抬花轿,俩个耗子放鞭炮。四个耗子吹鼓手,嘟嘟哇哇真热闹。耗子姐姐去送亲,耗子大妈迎花轿。老猫闻听来贺喜,一口一个都吃掉。
注:老北京传说,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日夜晚是耗子娶亲的日子,这天晚上,小孩儿都早早地躺在床上,熄灭灯,等着耗子娶媳妇,嘴里唱着这首儿歌。
16、小花猫 小花猫,上河西,扯花布,做花衣。不要你金,不要你银,要你花轿来抬人,四个吹,四个打,四个骡子,四匹马,咿哩哇喇抬到家。
注:这是一首以小花猫起兴,表现北京旧日娶亲场面的童谣。
17、小鸽子满天飞
小鸽子,满天飞,飞到张家房,张家姐姐喂高粱; 飞到李家坡,李家大娘给水喝; 飞到刘家院,下了两个小鸽蛋,刘家大哥搭个窝,孵出两个小鸽鸽。
18、黄狗看家 黄狗黄狗你看家,我到南山采棉花,一朵棉花没采到,我的亲家又来了。亲家亲家会擀面,擀到锅里团团转,公一碗,婆一碗,案板底下藏一碗,猫儿过来舔舔碗,狗儿过来砸了碗,耗子过来吱儿吱儿爬上碗。
注:这是大人对着黄狗哄孩子时,唱的儿歌。亲(qing)家:子女的妻子、丈夫的父母亲,北京人俗称为亲家。
19、小喜鹊站树杈 小喜鹊,站树杈,开口叫,喳!喳!喳!姐姐种菜妹种瓜,哥哥插柳我栽花。
注:这是春天小孩儿看见树上喜鹊时,唱的儿歌。放映了昔日北京人在院中种瓜点豆、植树栽花的情景。
20、小兔子开铺子 小兔子,开铺子,一张小桌子,两把小椅子,三根小绳子,四只小匣子,五管小笛子,六条小棍子,七个小盘子,八颗小豆子,九本小册子,十双小筷子。
注:这是教儿童练习数数的童谣。有时把小兔子说成小秃子,是对剃光头小孩的戏弄。
21、斗虫儿飞
斗虫儿,斗虫儿飞,虫儿拉屎一大堆!大虫儿往家跑,小虫儿后头追!
注:这是五十年代幼儿做游戏时唱的童谣。斗虫儿:也写作豆虫儿,指会飞的硬壳小虫儿。
22、喜鹊喳喳 喜鹊喳喳进了宅,早报喜,晚报财,晌午饭,有人来。
注:这是一首传统童谣,以听到喜鹊不同时间的叫声来寄寓人们对喜事、财源和客人的希冀。
28、小耗子儿上谷穗儿 小耗子儿上谷穗儿,掉下来,没了气儿,大耗子哭,二耗子叫,一对儿蛤蟆来吊孝,咕儿呱儿好热闹。注:《春明儿歌集》记为:“小老鼠上谷穗”。歌词为:小老鼠儿,上谷穗儿,掉下来,没了气,大老鼠哭,二老鼠叫,一对蛤蟆来吊孝,咕儿啦呱的好热闹。
29、西瓜
西瓜,西瓜圆又圆,红瓤儿黑籽在里边。打来井水镇一镇,吃到嘴里凉又甜。
注:夏天,北京的街头有许多西瓜摊,也有沿街叫卖的小贩。把成熟的西瓜放在刚从水井中打上来的凉水中浸泡,北京人俗称为用井水“镇一镇”,这样,吃起来又凉又舔,清热去暑。
32、擗白菜
擗呀,擗呀,擗白菜呀,大车拉呀,小车儿卖呀,卖了钱给奶奶; 奶奶做了一双花儿鞋,耗子咬半截; 东屋追,西屋追,追得耗子拉拉尿; 东屋赶,西屋赶,赶得耗子白瞪眼; 东屋截,西屋截,截得耗子叫亲爷!
注:这是儿童在做游戏时唱的儿歌,一群小孩拉着手绕成圈,边走边唱。
33、胡萝卜尖儿
胡萝卜尖儿,跳花山儿,花山后,驴推磨,狼抱柴,狗烧火,兔子上炕捻饽饽。你一个,我一个,花猫呐?上树了。树呐?锹刨了。锹呐?换枣吃了。枣核儿呐?水冲跑了。水呐?和泥了。泥呐?砌墙了。墙呐?猪拱了。猪呐?剥皮了。皮呐?粘鼓了。鼓呐?小孩儿打破了!
注:这是一首以常见的植物、动物编排的既有童话气息,又层层递进的问答式的歌谣。跳花山是一种儿童游戏。CD4:(这个缺的更多)
1、谁跟我玩儿
谁跟我玩,打火镰儿①。火镰花儿,卖甜瓜。甜瓜苦,卖豆腐。豆腐烂,摊鸡蛋。
鸡蛋鸡蛋磕磕,里面坐个哥哥。哥哥出来买菜,里面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烧香,里面坐个姑娘。姑娘出来点灯,烧了鼻子眼睛。
注①:火镰儿:北京地区古老的取火工具,用钢制成,形状象镰刀,打在火石上,崩出火星点燃火绒取火。
3、好花儿还是月月红 三岁小孩儿会栽葱,一栽栽到路当中,过路的人儿别伸手,让它开花结石榴,石榴肚里一棵葱,早晨开花细蓬蓬,开花开到二三月,菊花儿开到九月终,荷花开夏月,牡丹伴春风,好花儿还是月月红①。
注:这是描画四季花卉的童谣,以小孩栽葱起兴,独出心裁而又充满童真。①月月红:月季花的别称。
4、萤火虫
萤火虫,夜夜红,半夜爬起点灯笼; 灯笼低,杀只鸡,鸡肚长,杀只羊,羊角弯,弯上天,天上星星闪又闪,好象满天萤火虫。
注:夏夜,萤火虫在天空飞舞,尾部的荧光一闪一现,引得小孩儿追逐观望,把天上的星星也当作了萤火虫。
5、椿树芽拌豆腐 小椿树,棒芽黄,掐了棒芽香又香,炒鸡蛋,拌豆腐,又鲜又香你尝尝。
注: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椿树枝头又泛出了嫩芽,这是北京人爱吃的新鲜菜蔬,名叫香椿。取
一、两枝香椿芽炒鸡蛋或拌豆腐调剂口味,也是儿童观察生活,歌颂春天的儿歌题材。
9、大姑娘大
大姑娘大,儿姑娘儿,大姑娘出门子给我个信儿,搭大棚,贴喜字儿,牛角灯笼二十对儿。娶亲太太俩把儿头,送亲太太耷拉翅儿。
注:这是记述昔日满族姑娘结婚情景的童谣。出门子:姑娘结婚要嫁到婆家去,俗称出门子。俩把儿头:满族女子的发式。耷拉翅儿:满族妇女帽子上呈下垂状的装饰物。
42、小秃儿上庙台儿 小秃儿,上庙台儿,栽了个秃跟头,捡了个秃小钱儿,买了个秃饽饽,招来个秃子伴儿,秃子吃,秃子看,秃子打架秃子劝,秃子去告状,一告告到秃衙门,秃衙门,秃板子,单打秃子的屁股蛋儿。注:饽饽:老北京人对京味儿糕点的俗称。最普通的是“京八件”,即用面粉、糖、油等和面制皮、包馅烘烤而成的糕点,由于馅儿分为八种,故名。上四件的馅为山楂、玫瑰、白糖、葡萄,下四件为椒盐、枣泥、豆沙、青梅。
47、一园青菜成了精 出了城门往正东,一园青菜成了精。绿头萝卜坐大殿,红头萝卜掌正宫; 江南反了白莲藕,一封战表打进京。豆芽菜跪下奏一本,胡萝卜挂帅去出征; 白菜打着黄罗伞,芥菜前面做先锋。牛腿葫芦放大炮,绿豆角子点火绳,轰隆隆三声大炮响,打得辣椒满山红。打得茄子一身紫,打得扁豆扯起棚,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黄瓜上下青。打得豆腐尿黄水,打得凉粉战兢兢,藕王一见害了怕,一头扎进污泥中!注:这是一首典型的故事童谣,它借助比喻,夸张以及幻想等艺术手法,把各种常见蔬菜联缀一起,构成有趣的情节,溶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唱起来别有情趣。
数一数二数老张,老张的媳妇会打枪,枪对枪,杆儿对杆儿,不多不少十六点儿。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吗呀?点灯说话儿,熄灯做伴儿,明儿早晨起来梳小辫儿。
一年级的小豆包儿,一打一蹦高儿。二年级的小地主,一打一跳舞。三年级的耍大刀,四年级的上子弹。五年级的一开枪,六年级的就滚蛋。下雨了,冒泡儿了,老头戴着草帽儿了。
从前有个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
小耗子儿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妈妈,妈不来,叽哩咕噜滚下来。剃头打三光,不长虱子不长疮。
吃汽水,喝面包,夹着火车上皮包,下了皮包往北走,看见一个人咬狗,拿起狗来砍砖头,反被砖头咬一口。
这么好的天儿,下雪花儿,这么好的姑娘,光着脚巴丫儿。
一二三四五,山上打老虎,老虎不在家,专打大西瓜,西瓜没有籽,专打小日本儿,小日本,喝凉水儿,喝了一肚子小蚂蚁儿。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老大开飞机,老二扔炸弹,幸亏老三跑得快,炸死老四王八蛋,老五老六都来看,老七老八靠边站。
臭美臭美,一个鼻子俩嘴。
半夜三更黑咕隆咚,你们家发生了辽沈战争,你妈指挥,你爸冲锋,你爷爷奋勇当先,掉进了茅坑。
屁乃人生之气,哪有不放之理,放了轻松愉快,闻了垂头丧气。
有屁不放,憋坏心脏,没屁楞挤,锻炼身体。谁放的响,谁当校长,谁放的臭,谁当教授,不响不臭,思想落后。
从前有个屁,惊天动地,穿过铁丝网,来到了意大利。意大利的国王正在看戏,闻到这个屁,很不满意,全城戒严捉拿这个屁。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要,谁要要,掉屎窖。
奔儿头,奔儿头,下雨不发愁,人家打雨伞,他打大奔儿头
剃头师傅技术高,不用剪子不用刀,一根一根往下蒿,蒿的满头起大包。一二三四五六七,鬼子下山来抓鸡,抓了鸡还不算,还让老头下俩蛋,老头没法子,坐在炕上数麻子,一二三四五六七,坐在炕上拉泡稀。
一年级晨诵诗选 传统童谣精选: 动物篇:小老鼠 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吱吱吱,叫奶奶,抱下来。 跳花墙 羊,羊,跳花墙,抓把草,喂你娘。你娘没在家,喂你们老哥仨。 一个蛤蟆......
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飞呀.二只小耗子呀,跑到粮仓里呀,吃呀.三只小花猫呀,去抓小耗子呀,追呀.四只小花狗呀,去找小花猫呀,玩呀.五只小山羊呀,爬到山坡上呀,爬呀.六只......
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飞呀,飞呀。 二只小耗子呀,跑到粮仓里呀,吃呀,吃呀。 三只小花猫呀,去抓小耗子呀,追呀,追呀。 四只小花狗呀,去找小花猫呀,玩呀,玩呀。 五只小山羊呀,爬到山坡......
范文:杭州四季靓初一(3)班 吴江帆指导教师:楼红燕一月里,断桥旁边看雪飘,二月到,快来灵隐把钟敲,三月初,植物园内桃花笑,四月来,杨公堤旁樱花好,五月初,动漫节开孩子跳,六月了,撑着雨伞去......
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飞呀,飞呀 二只小耗子呀,跑到粮仓里呀,吃呀,吃呀 三只小花猫呀,去抓小耗子呀,追呀,追呀 四只小花狗呀,去找小花猫呀,玩呀,玩呀 五只小山羊呀,爬到山坡上呀,爬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