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北京市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工作办法(试行)_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章程
2北京市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工作办法(试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章程”。
北京市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工作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北京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行动方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社会领域党组织工作体系,不断加强和改进街道区域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推进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京发[2008]17号)、《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意见》(京发
[2008]19号)以及《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社会领域党建试点工作的意见》(京社发
[2009]2号)等文件精神,在总结我市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建设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街道社会工作党委是党在城市街道社会领域中的工作机构,在区(县)委组织部、社会工委指导下,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负责开展社会领域党建工作。
第三条街道社会工作党委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扎实开展基层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不断完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不断提高社会领域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
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努力为建设繁荣、和谐、文明、宜居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
第二章组织设置
第四条街道社会工作党委由7至11人组成,设书记1名,原则上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或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设副书记1至3名,其中专职副书记1名;委员应从街道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辖区社会领域党组织负责人及驻区单位有关党组织负责人中产生。
第五条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委员由街道党工委任命。
第六条街道社会工作党委设办公室,配备2至4名专职人员,负责开展日常工作。
第三章 工作职责
第七条街道社会工作党委主要职责是:
(一)具体负责领导本街道区域内社会组织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和商务楼宇党组织、商业市场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
(二)具体负责指导社区党组织在区域内社会组织、个体工商户和流动党员中开展党建工作。
(三)具体负责指导协调本街道社会领域党组织开展社会
建设工作。
(四)协助有关部门在本街道社会领域开展党的宣传、统战、纪检及工、青、妇、群团组织工作。
(五)协助有关部门深入开展本街道社会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党风廉政教育等工作。
(六)完成街道党工委和上级党组织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四章机制保障
第八条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在严格落实党的各项制度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下列工作机制:
(一)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本街道区域内社会领域党组织负责人工作例会,认真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指示精神,总结、分析区域化党建工作形势,研究、部署本区域党建工作任务。
(二)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根据有关规定和工作需要,及时向本级党委成员、所属党组织、党员通报重要会议、文件精神、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及其他重大事项。
(三)联系群众制度。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委员通过建立联系点、定期走访、召开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加强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商务楼宇及商业市场党员群众的经常性联系,畅通沟通渠道。
(四)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街道社会工作党委通过座谈、问卷、电话、网络、接待来访等途径,广泛收集社情民意,虚心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对党员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办理,及时反映和回复。
(五)总结报告制度。对完成阶段或年度工作、落实重大任务、加强辖区社会领域党的建设等情况,街道社会工作党委和党委委员个人要认真总结,及时向街道党工委报告。
第九条街道社会工作党委的工作经费,纳入街道办事处财政年度预算管理。
第五章附则
第十条乡镇(地区办事处、社区)社会工作党委可参照本办法开展试点工作。
第十一条各区(县)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巡视工作办法(试行)第一条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民银行党内监督机制,加强对分支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规范巡视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
北京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试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工作,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制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
北京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试行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试行办法》的通知 京政办发〔2002〕50号各区、县人民政府,......
北京市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设置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根据《高教法》、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北京市社会力量办学若干规定》以及有关规定,为了全面贯彻国家对......
北京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试行)第一条 为保障因预防接种引起异常反应的接种者权益,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工作,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