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就业指导_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浅析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就业指导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浅析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就业指导
李勇奎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管理系,湖北荆州)
[摘要]大学生就业是每一个高校的重点工作,是关系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办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二者夹缝中求生存的独立学院,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更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本文在立足于分析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就业指导的策略,以便更好的分析、了解学生,给毕业生提供更准确、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关键词]就业指导就业心态职业发展
一、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市场现状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关系社会稳定,国家和谐发展的大事,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积极的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择业。据统计,到2010年全国毕业生将达到630万,2009年毕业的610万毕业生到目前还有将近200万没就业,加上离岗再就业的流动人员,2010年实际需就业人员将高达1000万,自遭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大学生就业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出现供大于求的困难局面。
二、学生就业心态分析
结合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和独立学院学生特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就业心态,通过在平时实际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了毕业生中存在的如下现象。
(一)对自身没有正确的定位。
大学生毕竟没有很多真正接触社会的机会,加之社会阅历不够,从而对自身缺乏正确的判断和认识,不能在个人能力价值和社会需求价值之间作出公正的对比衡量,导致做事眼高手低,简历只投向大中型企业,同时还想要舒服的工作岗位,一心只想追求条件优越的工作,不从个人实际能力出发,脱离实际。
(二)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学生面对就业的时候表现出来的盲目性,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都不能明确说出自己将要从事什么职业,甚至在招聘会现场都不知道该把简历投向那个企业。从这点来看,说明一部分毕业生在走入职场之前根本就没认真思考自己职业选择的问题,最后基本就是乱点鸳鸯谱,碰到那个企业就到那个企业工作。
(三)过分依赖家人关系。
在找工作的时候,一部分学生也存在着过分依赖家人的思想。特别是家里本来有点社会
背景的学生,总觉得父母、亲戚一定能替自己安排好工作,从而出现找工作事不关己的现象,且目前有这种思想的学生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习惯于听从家长的安排,缺乏主见和自我拼搏的精神。
(四)存在攀比心理。
这种现象在毕业生就业中也有一定的比例,很多学生总会抱怨自己的工作太累、太苦,而觉得别人的工作比自己的好,导致不能安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总结起来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学生们不能理性的区别看待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职业要求,不能正视自己职业发展的必备过程和发展空间,而只通过目前的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等作简单的对比。另一方面,学生们还会通过以前在学校的表现来对比各自的工作,一些在校表现不错的学生总会带着一定的优越感走到自己的工作中,会觉得之前在校有学生干部和得奖学金的光荣事迹,工作中理所当然要比一般的学生要强,说到底这也是虚荣心作怪的结果,学校的经历并不能代表今后的表现,也不会决定今后工作的成就。
(五)缺乏主动求职意识。
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现,有一部分毕业生找工作热情不高,处于被动状态,往往需要老师不断在背后做思想工作。即使在当前找工作不乐观的情况下,很多学生仍然没有感到紧迫感,对于学校平时发布的大量就业信息和招聘会缺乏主动关注和积极参与的意识,更不会主动关注社会招聘信息,会认为等到毕业后也不愁找不到工作,错失很多的就业机会。
(六)不信任学校的就业单位。
还有一些学生往往不信任学校招聘会邀请过来的部分企业,感觉学校招聘会企业在层次、区域、规模上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学生还没真正走出校门,对社会上的一些企业没有正确认识,误认为社会上都是一些大中型企业,都会有舒适的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因而对学校眼前提供的就业机会不感兴趣,想以后找到更好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们总会极端的认为学校安排招聘会就是把学生廉价的“骗到”企业,根本不会有什么好事情,殊不知,学校安排招聘会是出于对学生负责的目的,希望学生能顺利找到工作作为出发点。
(七)缺乏自信心,不敢挑战。
学生在就业中出现这种状况,表现在自信心不足,对企业招聘条件看得太过死板。例如:一些企业招聘市场营销人员,要求本科生,一些专科生对此就望而生畏,感觉跟自己无关,而一些不涉及技术的企业在实际招聘过程中,往往并不是完全按照此规定进行,关键在于发现合适的人才,一些专科生如果敢于挑战自我,用自己的长处打动企业,也许可能应聘
成功。
三、就业指导策略
毕业生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情况下,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提出了一些就业指导策略,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加强学生提前入职意识。
在当前的就业市场,找工作已成为毕业生一件不易的事情,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难的现状,从政府到学校都为毕业生付出了很大努力,而学生往往不知道珍惜机会,甚至一部分学生对学校的就业单位不屑一顾,造成学生本人不急而老师着急的怪现象。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应该对学生加强提前入职的思想意识,给学生分析清楚全国大学生就业趋势,要教育学生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尽早站好队。
(二)加强学生吃苦耐劳意识。
进入20世纪,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急剧上升和人才需求的饱和,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白领的象征,成为普通劳动者中的一员。作为一名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要抱着学习的心态走向企业,要培养从基层干起的吃苦精神,让学生懂得如何做好一件简单的事,懂得付出就有回报的道理,这样才能快速的融入企业的正常节奏。
(三)加强学生低心态意识。
当前很多学生希望一毕业就能找到令人满意的高新工作,这是不太切合实际的想法。在遭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后,目前经济才刚刚复苏,在这种背景下,社会需求萎缩,从全国最新开始出现经济复苏的广东、浙江等沿海城市来看,用工需求也主要集中在普工。面对就业,大学生应该放低心态,先找好安身之处,谋求在中小企业学习的机会,在基层学好本领,增加生存能力,再争取进一步的发展,而不能眼高手低,给自己制定不合实际的目标。
(四)加强学生稳定发展意识。
对于刚走入职场的学生来说,很多人不能静下心来深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往往干一段时间就想着跳槽,针对这个现象,我们应该提前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告知学生要能脚踏实地的在一个企业工作一定的年限,积累这一行业的经验,才能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同时也要跟学生讲明任何一个企业都不会喜欢经常随意跳槽的人,更不会浪费成本培养一个不能安心工作的员工,从而使毕业生能做好稳定发展的思想准备。
(五)加强学生抗压抗挫意识。
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会出现两方面的心理障碍:一方面,在求职中遇到挫
折会觉得受打击,另一方面,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困难会产生悲观情绪。由于大学生还没有完全具备一个社会成年人的心理素质,遇到这些情况会难以接受,因而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疏通工作,经常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时常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困难,要勇于克服困难而不是退缩不前或丧失斗志。
(六)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
学生在择业时,不能综合分析各种综合因素。在指引学生求职时,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心想法,了解工作待遇、工作区域、工作行业、发展空间这些因素中那个是学生最看重的,进而对学生一一进行剖析,给出合理的建议,加强学生对职业规划长期发展的认同感,通过权衡这几个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总结
总之,大学生就业会一直成为高校发展的重点工作,随着社会发展,毕业生也会面对不同的就业前景,这就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发现学生的新特点,同时了解社会新现象。
浅谈当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对策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不断大众化,我国各高校都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挑战。随着独立......
高校独立学院财务管理现状与对策【摘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推进,改革教育体制的力度不断加强。为了保障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改革相应的财务管理模式刻不容缓,高校独立......
安徽省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摘 要】在我国,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其毕业生就业情况备受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本文以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为例,......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一、大学生就业现状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的关键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用工市场已经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尴尬局面,大量毕业生“漂浮”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