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表面处理研究_铝合金表面处理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铝合金表面处理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铝合金表面处理”。

铝合金表面处理研究

学号:20091829 姓名:刘哲 专业班级:材科09-4班

2012年07月04日

铝合金表面处理研究

摘要:主要介绍了铝合金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电镀,并对一些预处理进行分析与研究,知道了电镀过程中的一些参数的最佳数值。

关键字:表面处理、电镀、预处理

前言

金属表面复合涂层技术是指利用表面涂层工艺方法,如电镀、化学镀、真空熔覆、热喷涂、气相沉积、阳极氧化、热化学反应法、溶胶-凝胶法、离子注入以及涂装等技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或数层具有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质,并与金属表面结合良好的薄膜[1]。近年来,进行涂覆的基体金属及合金主要有:碳钢、合金钢、铸铁、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及钛合金等。金属表面复合涂层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机械、冶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及军事装备等领域,正向着多功能性和应用性的方向发展。因此,金属表面复合层作为新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铝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铝的产量在金属中仅次于钢铁的。至 19 世纪末,铝才崭露头角,成为在工程应用中具有竞争力的金属。铝合金的加工性能好,表面经抛光后具有良好的光反应能力。因此,在飞机、汽车、电器、仪表、日用品等领域,铝合金获得广泛的应用[2]。然而铝合金也存在缺点,主要是耐腐蚀性差,并且还有产生晶间腐蚀的倾向,这是一种最危险的腐蚀破坏。通过表面处理的途径,即氧化或电镀可以提高铝合金的耐蚀性,从而提高其使用性能[3 ],对铝和铝合金表面制备复合涂层意义深远[4]。国外在铝合金表面复合涂层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近年来相继出现了多种复合涂层。如美国为航空、航天应用的铝合金件开发了“TUFRAM”涂层,它是由一般阳极氧化膜层再渗入有机聚合物而成,表面性能优异,在民用产品方面也得到了推广[5]。我国在铝合金表面复合涂层研究方面也非常活跃。Li 等[6]应用化学复合镀在铝合金表面制备出了含 70vol%SiC 颗粒的 Ni-P-SiC 复合涂层。蒋驰等[7]在铝材基体上,综合应用等离子喷涂和电弧喷涂等热喷涂方法,喷涂钽、镝、铅等材料,制备具有辐射屏蔽效应的多层复合涂层,涂层与基体之间结合紧密,组织均匀致密,孔隙率低,满足了辐射屏蔽要求。黄开金等[8]采用激光熔覆在 AA7075 铝合金表面熔覆了 Zr-Cu-Ni-Al-TiC 复合粉末,制备出 Zr 基复合涂层,熔覆层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尤其是随着熔覆层中 TiC 含量的增加,耐磨性得到显著的提高。一.铝合金电镀预处理

复合电镀是在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一种或数种不溶性固体颗粒,在金属离子被还原、形成镀层的同时,不溶性固体颗粒均匀弥散地分布于金属镀层中,形成复合镀层。采用电镀法可以制备多种复合镀层,主要有耐磨、自润滑、弥散强化、耐蚀性等复合镀层以及提高有机涂层结合强度的中间复合镀层。复合电镀具有以下特点:工艺简单、镀层多样化和分散相颗粒品种多[1]。

1.1挂具

对于铝合金电镀来讲,挂具是先决条件,特别是大件,必须要保证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以保证导电良好,不要用镀过铜的挂具,因为铜触点与铝件发生铜置换而产生触点起泡。1.2碱蚀

在保障去油、去蜡清洗干净的前提下,碱蚀的浓度、温度、时间控制至关重要,由于铝在氢氧化钠中优先溶解,易发生过度腐蚀和碱蚀不匀现象。1.3酸蚀(除垢)

由于铝合金是由铜、铁、镁、硅等成分组成,通常不与碱液发生反应,所以必须通过酸蚀(除垢)工艺除掉这些氧化物,使表面裸露出洁净金属基体。酸蚀(除垢)液一定要控制温度、浓度和时间这三个要素,特别温度,这是夏季铝合金易起泡的罪魁祸首,在夏天一定要有冷冻降温设备。对于含镁较高的铝合金在除垢之前必须用以下工艺,才能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镀层。以下浸蚀工艺为:硫酸15%(体积百分浓度),时间2~5 m i n,温度80℃。以下除垢工艺为:硝酸50%,温度15~25℃,时间1~2 m i n,再沉鋅。

1.4铝合金件必须浸镀过渡金属层

如浸锌、锡、镍金属,才能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镀层,目前大多应用于大量生产的以沉锌为多,以二次沉锌工艺占主导,这是因为通常预浸锌得到的锌层粗糙多孔,结合力不好,为了进一步提高基体与镀层的结合力,常采用再次浸锌,这样得到的锌层比较平滑致密[9]。沉锌一般由市售、自配各占半壁江山,自配的以传统锌酸络合盐为基础,再加入铁、镍、铜与有机络合剂,即成了四元合金沉锌液,自配成本相应较低些,沉锌液的维护与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沉锌液温度:沉锌最好维持在15~25 ℃之间,过高由于锌等金属置换过快,得到灰黑疏松、粗糙,甚至海绵状的置换层,这种锌置换层结合力很差。而温度较低时,沉锌液反应比较温和,锌等合金析出量少,锌等合金置换层均匀致密,耐蚀性能和基体的结合力大有提高,所以很多厂家总抱怨夏天铝件总是起泡,其实铝合金电镀,夏天冷冻机是不可缺少的设备。

(2)沉锌时间:沉锌时间与沉锌液温度、浓度成反比(特别是金属离子的浓度),在沉锌液温度15~25℃,浓度20波美度时,沉锌时间第一次1 min左右,第二次30 s,过长会变得粗糙多孔,致密性、均匀性降低,影响后续工序。

(3)严格控制好沉锌的浓度,特别是碱与锌的综合比,一般N aO H 与Zn最佳比值为(10~12)∶1。当碱与锌比值过高时,置换出的锌合金结晶细致,但在铝合金表面沉积速度缓慢,对铝表面溶解速度加快,电镀后易产生麻点;当N aO H 对Zn比值过低时,在沉锌液中浸3~5 s,就会置换灰黑色的锌合金,这种置换层粗糙多孔,致密性差,电镀中途就会发现起泡,一般小型电镀厂沉锌液是市售的,没有分析条件,浓度完全靠波美计测定,据本人经验得出,低于15波美度,有的会出现起泡现象,高于25波美度,应缩减沉锌时间,当然应考虑沉锌液老化程度,比如,铝在沉锌液中会有溶解,随其铝溶解量的增加,溶液波美度也随之上升,所以会产生误差,如果带出量很少的话,应及时更换部分老液,适当补充新液。1.5预镀层

(1)铝合金电镀必须要求有一层结晶细致,厚度均匀,无孔隙的过渡镀层,避免在电镀酸铜被腐蚀而起泡。

2009年3月宁波市电镀行业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开会推广H ED P无氰镀铜工艺,取代了铝合金通常用昂贵的预镀镍工艺,这是铝合金电镀的一次革命,值得推广。(2)预镀镍 由于目前铝合金普遍采用瓦特镀镍液为基础的预镀镍工艺,作为过渡层,所以一向被人们所接受。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镀液易被铝、锌、铁等金属杂质所污染,经常需要电解或化学方法予以净化,才能保证预镀层的质量。

中性镍:由于中性镍pH 值近中性,对工件腐蚀很小,即使少量Zn溶解,因柠檬酸钠会隐蔽Zn,不影响镀层。

参考配方:硫酸镍140 g/ L、氯化镍30 g/ L、柠檬酸钠140 g/ L、硫酸铵35 g/ L、葡萄糖酸钠30 g/ L、湿润剂2 m l / L、pH 值6.8~7.2、温度50~60 ℃、电流密度2~3 A/ dm2。本人认为先镀中性镍作为预镀层,再用瓦特镍镀镍加厚,这样不但可以缩短预镀时间,减少金属杂质污染,并且可使预镀层更细致,紧密无孔隙,以保证铝合金表面结合力耐蚀性进一步提高,特别适用于汽车等高防腐耐用消费品。二.电镀参数对电镀质量的影响

铝合金的主要缺点是耐腐蚀性差,其合金容易产生一种潜在危险的腐蚀破坏———晶间腐蚀[10]。根据实验及计算结果可得出不同搅拌速度下的镀速。得知,搅拌速度对镀速影响很大,随搅拌速度的增大,镀速有很大提高; 但搅拌速度不能过 大,否则镀速有下降的趋势。搅拌速度低于 300r/min时,镀速随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增加,高于 300r/min时,镀速随搅拌速度的增大而降低。铝合金试样施镀后,在不同搅拌速度下试样的镀层是很多细的颗粒,结果表明,当搅拌速度为 300r/min 时,镀层表面颗粒最小,最均匀,颗粒之间结合最紧密,镀层质量最好。

根据试验及计算结果可得出不同电流密度下的镀速,可知电流密度对镀速影响很大, 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 镀速有很大提高, 但是电流密度过大时镀速有下降的趋势。电流密度低于 3.0 A /dm2时, 镀速随电流密度值的增加而增加, 高于 3.0A/dm2时, 镀速随电流密度值的增加而减少。一般情况下电流密度增加其沉积速度也会增加, 这符合法拉第定律, 但是当电流密度过高时, 溶液中消耗的镍离子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 因此在电沉积过程中镀层会出现烧焦现象, 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电流密度控制在 3.0 A /dm2为好。

三.铝合金电镀的应用

作为汽车安全件的铝合金轮毂,不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需要承受整车车身重量和过载压力,而且还要求具有比整车寿命更长的运行时间;同时轮毂在平衡整车外形美观方面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轮毂的表面处理技术在提高轮毂耐腐蚀性、提高抗石击能力和增加美观效果等方面,都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铝合金轮毂表面处理工艺主要分为涂装(喷漆或喷粉)和电镀两大类,过去那种单纯的阳极氧化膜处理工艺已逐步被淘汰。

铝轮毂电镀最早兴起于美国,高档汽车配上这样的轮毂显得华丽而且与众不同,主要原因是铝的轻质与装饰铬外观的完美结合。镀铬工艺主要流程为:除油→清洗→酸蚀→预镀锌→预镀暗镍→预镀亮铜→清洗→活化→镍封→镀铬→清洗→吹积水→烘干,电镀设备可采用连续通过式或步进式的电泳槽,但这样的传统电镀工艺由于使用强酸、强碱及氰化物、铬酐等有毒有害化学品,产生的废水成分复杂,对环境影响很大。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大力发展环保产品才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任何牺牲环保与浪费资源的发展都只能是短暂的,所以近几年来,国内外都加大了对铝轮毂表面处理的研究,新技术、新工艺也层出不穷。

此外,铝合金因密度小,比强度高,可以采用压铸技术高速地生产尺寸精度高、形状复杂和质量轻的零部件,从而在航空及建筑等领域获得广泛使用[11]。结语与展望 新的涂层技术层出不穷,并朝着高精密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如超声火焰喷涂、激光熔覆、真空烧结和激光诱导 WD 法等;同时也研制出了许多新的复合涂层,并向着多功能性和实用性的方向发展。金属表面复合涂层无疑具有很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①继续完善现行工艺的研究,制备出性能更佳、品种更多的复合涂层,并加大涂层的实际应用和规模化生产的开发;②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复合涂层与基体金属之间的附着力差、涂层失效机理、涂层性能测定及涂层稳定性模拟等问题;③发展节能、清洁、无污染、工序简便、成本低和生产效率高的新工艺,应是今后的发展方向;④涂层多组元、纳米化、梯度化、微叠层、无机-有机杂化及多功能化应作为以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宣天鹏.材料表面功能镀覆层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7-16. [2]冯立明,王玥,孙华等.电镀工艺与设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42 -243.[3]张宏祥,王为.电镀工艺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4-305. [4]孙万昌,张磊,张晗,卢建华.金属表面复合层研究进展[J].材料热处理技术,2011,40(16):75-77.[5]夏玉平,张之秀.铝合金阳极氧化特种复合涂层工艺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0,23(2):66-71. [6]Li L B,An M Z.Electrole nickel-phosphorus plating on SiCP/Al composite from acid bath with nickel activation[J].J.of Alloy Compd,2008,461:85-91.

[7]蒋驰,张鹏程,肖云峰,等.铝表面钽 / 镝 / 铅复合涂层组织结构的研究[J].材料保护,2001,34(1):19-24.

[8]黄开金,林鑫,李朝武,等.AA7075 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 Zr基复合涂层的组织与磨损行为 [J]. 应用激光,2006,26(6):398-403.[9]冯立明,王玥,孙华.电镀工艺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5-86.[10]安茂忠.电镀理论与技术[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279-285.[11]赵予川.铝压铸件镀锌军绿色钝化工艺[J].电镀与精饰.2010,212(11):34-35.

铝合金压铸件表面处理工艺及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总结

 铝合金压铸件表面处理工艺及铝合金表面处理方法总结发布时间:2011-7-20 9:41:27 来源:互联网文字【大 中 小】 一、铝材磷化通过采用SEM, XRD、电位一时间曲线、膜重变化等......

表面处理方法

表面处理的概念:拼音:biaomianchuli,英文:surface treatment 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

表面处理工艺

表面处理工艺:机壳漆机壳漆金属感极好,耐醇性佳,可复涂PU或UV光油。玩具油漆重金属含量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包括CPSC含铅量标准、美国测试标准ASTMF 963、欧洲标准EN71、EN1122......

表面处理工艺

表面处理工艺表面处理工艺大全表面处理工艺:机壳漆机壳漆金属感极好,耐醇性佳,可复涂PU或UV光油。玩具油漆重金属含量符合国际安全标准。包括CPSC含铅量标准、美国测试标准ASTM......

铝型材表面处理

铝型材表面处理铝型材表面处理主要分为:① 氟碳喷涂、② 粉沫喷涂、③ 阳极氧化(阴极氧化)、④ 电泳、⑤ 电镀等。这些表面处理方法间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点就是都是在型材表面......

《铝合金表面处理研究.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铝合金表面处理研究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铝合金表面处理 铝合金 表面处理 铝合金表面处理 铝合金 表面处理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