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_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

甘肃省民乐县第三中学 安维祥

[摘要]中学生健康不仅指生理、身体方面的,而且包括心理方面的。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青春期、挫折、家庭、社会环境等是产生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学校、家庭、社会要转变教育观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健康 原因 对策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文化知识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长期以来,学校关心中学生成长的热点大多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上。忽略了与每个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给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学校,教师应适时适宜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宣传与教育,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

一、认清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学生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阶段,他们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时期,因此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大变化的转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作为这特殊阶段的反应,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既丰富又矛盾的特征,主要有如下三点:

1.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

中学生自尊心很强,但自制力等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在生活中一帆风顺和得意时,常有明显的优越感和盲目自信,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易转向反面,产生自卑感甚至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反应。

2.情绪和情感不平衡

中学生情感丰富而复杂,情绪变化急剧而强烈,常常动荡不定,为一点小事可显得非常激动,热情,却有时又会转向反面陷入极端的苦恼悲观的情感状态而泄气、绝望。故有人把青少年这个阶段说成是“疾风怒涛”时期。

3.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能力的差异

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思维活跃,尤其大量的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中学生,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但由于中学生认识能力跟不上,对各种信息不能过滤,就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危害。如果注意加以引导培养,就能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是非观念。

二、如何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前,学校虽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有了认识,但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形成心理问题成因的分析、调查研究不深入,流于形式。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维护初中学生的健康心理,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1.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在具体实施时,教师首先要认清常见的心理障碍种类和形式,如自卑、好高、逆反、封闭、虚荣、妒忌、冷漠、厌学、趋向、求刺激、性差异、早恋等心理,以便对症下药,及时疏导,其次寻求心理障碍防治的措施与途径。

2.合理的家庭教育是必要条件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学校,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最根本的。家长不但要生活中关心爱护孩子,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家长要做不溺爱和娇宠孩子,而应尊重和理解孩子,正确认识和估价自己的孩子,有时还可以创设条件,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有着健康的心理。

3.正确的学校教育是重要因素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阵地,学生知识的掌握,健康心理的形成,绝大多数是在这时得到完成的。因此学校不能划分班级等差,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要平等、尊重、信任、理解,提倡疏导,忌用堵塞,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同时,要把心理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

4.加强学生的修养是关键

要让学生有着健康的心理,必须加强学生自身的修养。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目标,适应各个年龄段的过渡,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在行动上要善于自我激励和反省。其次,教育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尽快适应、关心和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与大家建立真诚的友谊,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会辨别是非、美丑、真假、善恶,懂得坚持真理,抵制不良影响。最后,告诉

学生每当遇到烦恼、苦闷、失意时,要坦诚向老师、长者、朋友倾吐,求得理解和帮助;遇到表扬批评要自警和自省,遇到诱惑要自控,要使自己保持开朗和愉快。

5.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主任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教育活动,仅仅靠几堂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将其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生活动中,而班主任是联系班组最紧密的纽带。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主任工作势在必行。班主任要把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教会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培养他们自我排除烦恼、保持健康情绪、避免消极心理、保持积极心理等能力,从而积极主动地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6.全员参与,共建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在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时,伴随此项工作的普及,它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必将成为每位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专业从教人员的事情。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的优化、学科教育的渗透、课外活动的熏陶和学校教育的作用,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另一方面,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教合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共铸整体教育合力,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氛围,摒弃德育化、课程化和医学化的倾向,使心理健康教育向良性方向发展。

总之,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更好更快地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体魄,使青少年成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全面

和谐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维康.青少年心理咨询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东方出版中心,2002.[3]王浩.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思考.教育与管理.

直面中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

直面中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问题南漳县霍效菊摘 要: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被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厌学、考试焦虑普遍;其次,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现在中小学生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家长对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关心,中小学生的学习问题常使广大家长和教师非常烦恼和担心。学习动机不正,学习习惯不良......

上海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反思

上海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反思对中学生心理障碍预防对策的一些建议:心理健康是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学校促进学......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一)发展态势1.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只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有所了解,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大学生......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