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教育的现代化历程_伊朗教育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伊朗教育的现代化历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伊朗教育”。

付国凤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摘 要:在世界历史上,伊朗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国家,伊朗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革,其文化和教育在变革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恺加王朝、巴列维王朝以及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这三个时期的教育现代化改革出发,简要概述了每一时期教育的发展变化,以此得出伊朗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特征。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伊斯兰传统教育;民族主义;西方化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1-0216-03 伊朗拥有悠久的历史,在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政府就开始大力推进国家的教育发展,在经历了外族入侵、宗教信仰的改变之后,伊朗由传统的波斯教育转化为伊斯兰宗教教育。但是,世界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伊朗传统的教育已经跟不上世界教育发展的步伐。经历了恺加王朝的衰败、西方列强肆意凌辱,伊朗后来的领导者,在执政时期就特别重视伊朗的现代化发展,尤其是进行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教育,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伊朗教育的现代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恺加王朝时期为其起步发展阶段,该时期伊朗的教育有一些变化,但还是以伊斯兰式的传统教育为主;巴列维王朝时期是现代化教育体制正式建立时期,但是这一时期教育现代化之路充满了西方化与民族化两种思想;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时期是其全面改革,推行伊斯兰化教育发展的时期。

一、恺加王朝时期——伊斯兰传统教育

自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军队毁灭之后,伊斯兰教在伊朗境内开始传播,加之阿拉伯人和伊朗人在抵御中亚的突厥人和口厌哒人①有着共同的利益,在这种形势下,特别有利于阿拉伯、伊朗文化在伊斯兰框架下进行融合。②伊斯兰文化开始渗入到伊朗的教育、文化、宗教等方面,从此之后,伊朗开始了其伊斯兰教育之路,并且逐步变为其主要的教育模式,一直持续到恺加王朝时期。

在17世纪恺加王朝时,虽然伊朗的教育是以伊斯兰传统教育为主,但是也已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伊朗的教育开始与一些欧洲国家发生联系,主要的标志是19世纪在伊朗按照西方学校的模式建立了一些教育机构,最著名的就是道如福农技术专科学校(Daralfonum),这是由政府建立的第一所西式学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代表着伊朗向西方学习的成就。③但是教育在这一时期仅仅是贵族与当权者提升社会地位的一种途径。这一时期伊朗主要的教育是由阿訇在宗教小学(古兰经私塾,MAKTAB)中完成,并且以宗教教育为主,阿訇只教授少量的陈旧的与商业有关的知识。在这一时期没有一所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只在库姆和伊斯法罕有宗教方面的高等教育机构——神学院。

在恺加王朝时期,伊朗的教育开始由传统的宗教教育转向西方式的现代化教育,但是仍以传统教育为主,从其设置的课程中就可以看出,主要是以传统的伊斯兰教育课程和军事科目为主,而且此时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年轻人成为家庭领导者,而且新式学校并不是向所有的人开放,在这一阶段宗教学校仍然在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大部分的小孩仍然是通过宗教来获得知识。

二、巴列维王朝——民族主义与西方化并存

巴列维王朝时期,经过巴列维父子二人的努力,伊朗的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现代化的教育体制最终建立,但是在这一时期民族主义与西方化的思想一直伴随着伊朗教育的发展。1925年底伊朗立宪议会宣布礼萨汗为伊朗国王,标志着巴列维王朝的正式建立。在巴列维王朝时期,礼萨汗与其子一直在努力推进伊朗各个领域的改革,如教育、经济、工业等。礼萨汗时期所推行的世俗化改革,伊朗的现代化模式定型;而巴列维国王的白色革命,则让伊朗进入了全盘西化的模式之中。

民族主义,亦称国族主义、国家主义或国民主义,为包含民族、种族、与国家三种认同在内的意识形态,主张以民族为人类群体生活之“基本单位”,以作为塑造特定文化与政治主张之理念基础。

礼萨汗从一开始就在教育政策中强调国王与安拉并存,在许多方面宣扬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并且试图通过道德教育来强化伊朗人的民族主义。1928年,随着礼萨汗政权的稳定,民族主义在国家生活中逐渐成为主导思想,外国教育在伊朗的角色和地位都受到了影响。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法令来管理外国学校和本国的私立学校,1930年,政府出台命令要求非波斯的学校必须将校名改为波斯校名。1941年,巴列维国王执掌伊朗政权之后,为了让教育推行的改革,恢复伊朗光荣的梦想,也为了研究伊朗教育现代化体制,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该委员会制定了自己的计划,通过对教员和教育专家的调研,研究学校组织、教学计划、学习期限和理论、技术及专业学习方法,从而制定整个国家的教育方案。在1927年,政府开始施加压力给那些主要使用非波斯语进行教学的学校,要求他们必须将波斯语作为教学的主要语言。在教学的内容上,宣传伊朗过去的光辉灿烂(波斯帝国时期)的文化占到了25%,爱国主义占到了23%,④波斯文化以及阿拉伯语言的学习贯穿于整个初级教育和中级教育的课程之中。民族主义在留学上也有所体现,在选拔留学生时,首要要求就是必须为伊朗本民族,且要通过相关的测试之后才能被选派出国,对留学生的所学课程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巴列维国王时所推行的白色革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扫盲教育,国王试图通过这种做法,来让伊朗人民热爱这个国家,以巩固其政权。

西方化,又称西化、西洋化、欧美化,是指社会在产业、技术、法律、政治、经济、生活方式、饮食、语言、字母、宗教、哲学及价值方面西方化。西方化通常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受到影响的社会驱使西方的影响力使之变成更加西方化的社会,以希望获得西方的生活或它的某部分。

西方化是巴列维王朝推行改革的一个特征之一,也是伊朗教育现代化历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巴列维王朝时期,由于历史原因和国际形势,伊朗教育从教育体制、课程设置以及师资方面都存在着照搬西方模式的问题。新政权在教育方面的第一次立法的活动是在1921年成立了高级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就是“认真思考关于欧洲的学校课程”。1921年,伊朗教育部制定了第一个完整的初级教育和中等教育规划,该计划还包括了从初等教育到中级教育的12年的课程规划,这与现代教育体系很相似,12年的教育被分成了基础教育(6年)和中级教育(6年)这两部分。初级教育主要是沿袭了恺加王朝的课程设置,而中等教育主要是模仿法国Lyee⑤的课程设置,改变了伊朗传统的课程设置,引入了新的课程,如建筑几何学、动物学、基础经济学等。在师资方面,伊朗派遣留学生前往欧洲和美国专门学习教学法以及后来的教育学,并且模仿法国的ecole师范学校,建立了伊朗历史上第一所男女分校的师范学校,并且引入法国教师来进行监管。到1934年止,这也是伊朗唯一一所培养教师的学校。在巴列维王朝时期,德黑兰大学的建立是教育现代化的最明显标志,同时,也体现出了伊朗教育现代化中的西方化特征,模仿外国大学设置院系,培养学生,教师几乎都在国外接受过培训教育。在后来,伊朗大力发展专业教育,模仿外国专科学校设立了采矿、畜牧等专科学校,学生人数从800多人增加到15000多人。⑥伊朗政府计划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以此来继续发展专业教育。伊朗教育的西方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妇女也能进入课堂,接受教育。

三、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时期——全面伊斯兰化的充满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教育 伊朗脱离传统教育体制,建立起充满民族主义的全盘西化的现代教育制度之后,伊朗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1979年,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伊朗伊斯兰共和成立,伊朗的教育转变成全面伊斯兰化的充满民族特色的教育模式。巴列维王朝强调伊斯兰之前的波斯传统,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以该文化终结的时间作为伊朗伊斯兰历史的开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强调其原始状态的信仰,以保护其重新恢复的原始的伊斯兰信仰。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宗教仪式成为了国家生活的一部分。宗教教育成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教育中的一大特色,课本的体系和内容设计是相当严肃和谨慎的,伊斯兰之前的传统已从课本中消失,伊朗的教育进入阿拉伯穆斯林的掌握之中。⑦波斯特点转换为阿拉伯特色,且更加强调伊斯兰信仰问题。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课本中多次提及宗教的主旨、对安拉的赞美以及对殉道的推崇(10%)。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伊始,其领导人霍梅尼一上台就开始纠正巴列维王朝时期过度西化的风气,恢复伊斯兰国家的传统,培养伊斯兰式的民族特色。因此在1980年伊朗的大学开展了清校运动,废除学校里与马克思主义有关的课程,关闭了以德黑兰大学为代表的现代化教育机构,并努力将大学伊斯兰化,而且对大学的教授和大学生进行审查,考察他们对宗教和政治的看法。在此之后,中等教育和初级教育也实现了伊斯兰化,在中小学教育中努力的灌输伊斯兰思想,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宗教拥护者,提升宗教忠诚度。

伊朗教育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之后,成为充满伊斯兰特色的,独具民族特色的教育体制。教育的目标被描述成不仅是为了本民族,而且还是为了全世界。两伊战争之后,伊朗民族凝聚力得到提升,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得到了空前巩固,这就为伊朗推行全面伊斯兰化民族主义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伊朗实行中、小学免费教育,重视高等教育,并于1989年制订高等教育5年发展计划,通过提供贷款和给予物质、政策支持等措施鼓励民办高等教育。当前,伊朗教育部计划对教学中人文学科进行伊斯兰化改造,使伊斯兰思想贯穿教育全过程,树立起伊朗教育的民族特色。著名学者阿亚图拉穆罕默德?亚兹迪说:“伊朗的高等教育,必须再来一次思想清理。教学整顿的目标是使各种思想认识达到可以控制的水平。你们看看,有多少青年在入学和毕业之后还对宗教文化﹑伊斯兰和敬畏真主有浓厚的感情?”从2006年开始,根据伊朗总统艾哈迈德·内贾德的要求,对大学中的自由化和世俗化思想内容进行一次审查和清洗,清理工作主要在一些重点大学中进行,并改换课程,劝退一些教授。

伊朗的教育现代化充满了波折和坎坷,但是却在波折中不断前进。综观伊朗的教育现代化历程,可以发现伊朗的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伊朗的教育改革是与国家的政治紧密相连的。恺加王朝及以前的朝代,都是以传统的伊斯兰教育为主,而巴列维王朝时期则与国王的世俗化现代化改革紧密相连,因此出现了民族化与全盘西化的矛盾特征。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时期,由于国家的性质,转变为具有全面伊斯兰化的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模式。

第二,伊朗的教育现代化同伊斯兰教育紧密相连。伊朗伊斯兰教育在伊朗已有超过1000年历史,要对该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那么教育现代化同传统教育模式的冲突就必然存在,怎样平衡二者的关系,使教育既能实现现代化,又能保持自己的特色,这是伊朗教育现代化中的一个障碍。

第三,伊朗教育自恺加王朝起就开始进行改革,但在经过巴列维王朝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改革之后,伊朗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仍然非常不平衡。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不同社会阶层所接受到的教育的质量差异很大,教育中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

第四,伊朗的教育现代化,同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步调基本一致。在恺加王朝的末期所进行的教育改革与当时的国际形势是紧密相关。西方列强的入侵,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这些都影响到后来的伊朗教育的改革。巴列维王朝的全盘西化与民族主义的发展,也与欧美列强的影响有关。但是伊朗的教育现代化在巴列维王朝及以前一直都是持续发展的,但是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之初,伊朗教育现代化却出现倒退,在经过近10年的停滞不前之后,伊朗的教育现代化之路终于迈出了新的步伐。在已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伊朗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很快,伊朗与外界的联系逐渐增多,由一个封闭的伊斯兰国家逐步发展到现在的较开放国家,但是伊朗的教育体制并没有因为其近100年来的改革而真正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因此,伊朗的教育在21世纪存在很大的机遇与挑战。注 释:

①口厌哒人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中亚古国。口厌哒人是古代中亚游牧部族。

世界现代化历程

世界的近代化与现代化历程一、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过程1、17——19世纪:亚非拉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奴役,只有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一种模式。但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先发内生型,如英法美;后......

教育现代化

概念: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

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 我国教育现代化研究述评 1.关于教育现代化内涵的研究对于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学术界众多学者大都从教育现代化的内容、过程、结果、功能及特点等多个角度加以界定,......

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定义: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

《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历程》的教学设计

《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历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过程》两个专题内容进行重新的整合,加深对中国经......

《伊朗教育的现代化历程.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伊朗教育的现代化历程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伊朗教育 教育 伊朗 历程 伊朗教育 教育 伊朗 历程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