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_人民版必修一辛亥革命
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民版必修一辛亥革命”。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一历史教学案:《辛亥革命》 人民版必
修1
一、学习目标
本课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兴中会与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思考一: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思考二: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既是胜利了的革命,又是失败了的革命”?
二、预习效果检测
(一)、武昌起义
(1)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何时由何人在何地成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又是是何时由何人在何地成立的?
(2)简述武昌起义的过程及影响。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性质、及意义。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袁世凯为什么会篡夺革命果实?简述其过程,三、课堂目标检测
完成课文50页“学习思考”和53页“史学争鸣”
四、配餐练习 A组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A.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B.无产阶级革命团体
C.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D.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3下列有关三民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 A.是兴中会的革命纲领
()B.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C.最早是由孙中山提出的D.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4下列有关黄花岗起义的表述,不正确的 A.1911年4月在广州爆发
()B.黄兴亲自参加了这次起义 C.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D.成为辛亥革命成功的标志
5四川保路运动发生在()A.1894年B1905年 C.1911年D.1912年
6下列事件发生在1911年的是()A.兴中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 C.武昌起义
D.黄花岗起义 7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告()A.同盟会成立
B.中华民国成立 C.武昌起义成功 D.湖北军政府成立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在()A.1911年10月
B.1911年12月 C.1912年2月
D.1912年3月
9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B.规定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 C.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 D.是中国第二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0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是A.1912年2月 B.1912年3月()C.1912年4月 D.1912年5月
二、非选择题 B组
阅读下列关于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几则材料: 材料一:
(一)驱除鞑虏。今之满洲……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奴隶…满洲政府穷凶极恶…
(二)恢复中华。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军政府宣言》
材料二: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
三、凡革命前满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
种之权利,民国亦照旧尊重之,其在革命军兴以后则否。
——孙中山《告各友邦书》
材料三:
(一)一切不平等条约,如外人租借地,领事裁判权,外人管理关税及外人在中国境内行使一切政治的权力侵犯中国主权者,皆当取消,重订双方平等,互尊主权之条约。——《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宣言》
(1)据材料一说明孙中山当时的民族主义宗旨是什么?这种看法有何局限和失误?(2)依据材料二、三,说明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态度有何变化?(3)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变化说明了什么?
C组 请结合有关史实,分析说明辛亥革命为什么被称为“中国近代一场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高中历史教案 必修一(人民版)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通史概要: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
第17课 解放战争【思维激活】右面1955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蒋介石,名字前面没有任何头衔。背景是一个国民党的士兵孤单的守望着大海,对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蒋......
【备课参考】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同步学案:9.3 走向多极化
走向多极化 学案【条目解析】1.两极格局的崩溃 标志是:苏联解体标志:《阿拉木图宣言》签署。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战后存在40多年的两级格局崩溃。 2.“一超多强”世界格......
解放战争【知识拓展】1、解放战争时期划分战略防御阶段:1946年夏,蒋介石撕毁政协协议,国民党军队在美帝国主义的援助下先后向中原、华东、晋冀鲁豫、晋绥等解放区大举进攻,全面......
高中历史必修三导学案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百家争鸣(2课时)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