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预警机制_重大医疗纠纷预警机制
医疗纠纷预警机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重大医疗纠纷预警机制”。
医疗纠纷预警机制(试行)
针对目前医疗纠纷逐步上升的趋势,根据“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及环节,或医疗工作确实存在某些缺陷并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时,要及早发出医疗纠纷预警。使医疗纠纷在萌芽状态下被及时干预,从而起到从源头预防作用。经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依据“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的工作思路将医疗纠纷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严重程度将预警级别分为三级,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具体如下:
一、总则
(一)目的为了进一步增强全院员工特别是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保障意识和医疗风险的防范意识,强化医疗安全的监控机制,更有效的防止医疗缺陷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二)预警的范围
全院职工,尤其是医务人员,在实施诊断、治疗和其他服务的过程中,由于“作为不规范”或“不作为”而发生的任何有可能导致医疗事故出现的医疗实践,无论患者与家属有无投诉,都属于医疗安全的预警范围。
(三)预警的原则
要遵守“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为主要内容,以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为标准,以认真查找医疗过程的各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主要手段,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警世责任人从而确保医疗安全为目的。
(四)要求
医疗安全预警工作分级进行。医院及各职能部门、各临床科室,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面抓好落实。
二、医疗安全预警分级
根据在工作或医疗活动中责任人因失误造成的医疗缺陷的性质、成都及后果,将医疗安全预警项目分为三级。
(一)一级医疗安全预警项目
一级医疗安全预警项目主要是指违反各项规范要求,但是尚未造成患者投诉等后果的行为。1.医疗文书
(1)门、急诊医师未书写门诊或急诊病历。
(2)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例中未记录药物过敏史,输血患者未记录输血史。(3)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及其它记录。(4)凡决定转出的病人,经治医师未书写转科、转院纪录。(5)意外死亡病历未当天及时讨论并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6)手术前未进行术前讨论。
(7)未及时签定医院规定的各种知情告知书。(8)未认真保管病历资料导致病历中各种资料丢失。2.劳动纪律
(1)工作人员擅自离岗。
(2)对于疑难危重病人需急会诊,会诊科室和辅助检查科室医(技)师在接到急会诊邀请后,未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诊查患者。(3)医务人员在为患者诊治、发药过程中聊天、打手机。(4)门、急诊护士未及时将门急诊危重病人转送至急诊科、病区。
(5)首次开展的新手术、新疗法、新技术,未通过论证和医院专家委员会讨论并经医务科批准而擅自实施。
(6)违反相关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放射性药品。(7)将院内讨论的有关病人的情况等擅自不负责任地向病人或家属透露。(8)不负责任地解释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患者或家属误解。(9)违反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10)出现医德医风问题。3.诊疗规范
(1)门、急诊医师对于经三次就诊仍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未请上级医师复诊。(2)危重病人到达急诊科后,未在五分钟内开始抢救。(3)会诊医师未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或未请上级医师复诊。(4)门、急诊医务人员对危重病人未执行首诊负责制,推诿病人。(5)门、急诊医师或病房医师不看病人即开医嘱。(6)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或记录签字不及时。
(7)病情突然恶化且初步处理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8)对疑难病例未按规定及时提请科内、科间、全院、院外会诊。(9)需马上执行的医嘱未向护士交待清楚,导致延缓执行。
(10)对病危病人未作床旁交接班或为未将危、重病人的病情、处理事项记入交班纪录。
(11)临床医师迟报、漏报传染病,或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未就地隔离、按规定消毒或转入传染科、隔离病房。
(12)输血前未按规定进行告知、血清学检查而输血。
(13)麻醉师术前及术后未及时诊查手术病人返回病房24小时内未诊查病人。(14)手术医师在术后24小时内未及时诊查手术病人。(15)错发、漏发药物。
(16)医务人员的原因导致择期手术前准备不充分,延误手术进行。(17)供应过期灭菌器械或不合格材料。(18)护士未正确执行医嘱。(19)采取体液标本时,采错标本、贴错标签、错加抗凝剂、非因患者原因导致采集量不够而需重新采取。
(20)不合理用药,出现不良反应或病人投诉;医嘱或处方中出现用法错误、用药禁忌、配伍禁忌或用量超过极量而未注明,但尚未造成患者人身损害。(21)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大批中毒等必须动员全院力量抢救的病员时,未及时上报。
(22)术后病人观察不细致,未能及时发现出血、异常渗血。
(23)因治疗需要且病情允许需要转科,转出科室未及时联系转入可是无正当理由拖延转入。4.医疗保障
(1)抢救药品、材料未及时补充、更换,出现帐物不符或过期药品、材料。(2)设备、器材出自按故障,未定期检测或维修不及时而影响使用。(3)医技科室对于仪器、设备疏于检测维护,导致结果失真。(4)医技科室疏于查对,弄错标本或项目、部位。(5)血、尿、粪等检查遗失标本。
(6)特殊检验标本、病理标本的保留(存)时间短于规定时间。
(7)检查结果与临床不符或可疑时,未与临床科室及时联系并提议重新检查;发现检查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未主动报告。
(8)药剂科未能及时发现处方中药物用法不当、用药禁忌、配伍禁忌、用量超过基线量等。
(9)调剂人员对中药方剂中需先煎、后下、冲服等特殊用法的药物未单包注明。(10)调配中草药不用计量器具而估计取药。(11)营养餐有异味。
(12)造成患者投诉的医疗收费错误。
(13)计算机网络因疏于管理和维护,导致运行障碍。
(二)二级医疗安全预警项目
1.因发生一级医疗安全预警而引起病人投诉。2.一年内被两次医疗安全预警。
3.由于责任人的过失造成非事故性医疗缺陷,经协商或调解或判决,给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赔偿金额低于2000元人民币。
4.严重医德医风时间,被新闻媒体曝光,造成医院声誉的毁损。
(三)三级医疗安全预警项目
1、因发生二级医疗安全预警,未及时整改导致病人损害加重。
2、滥用药物经查处后仍不改正的,无适应症使用药物导致病人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可疑有接受药品贿赂者经批评通报后仍不改正者。
3、诊疗护理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核心制度及诊疗护理规范等,病人病情出现恶化可能导致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
三、医疗安全预警程序
(一)立案
1.自查立案: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门诊办及其大部门均有权利和义务在日常工作中检查、发现医疗安全预警项目内容,并交相关部门处理。2.接受投诉立案:行风办、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接到患者投诉,经核实确有医疗安全预警项目之一的,于接到投诉后24小时内立案。
(二)处臵
1.自查立案的,立即下达医疗缺陷限期整改通知书。
2.接受投诉立案的,于接到投诉后72小时内下达《医疗事故争议投诉通知单》和《医疗缺陷限期整改通知书》。
3.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办理。
4.被二、三级医疗安全警示的责任人,在接到警示通知后的48小时内到发出警示牌的部门接受谈话,参与谈话后根据本人的表现,10个工作日内给予处罚。5.经各级医学会鉴定为医疗事故者参照医院相关文件进行处理。
四、处罚
1.根据警示等级,参考情节轻重、本人态度和一贯表现,确定处罚额度。2.区别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在复合原因造成的后果中应承担责任,并给予相应处罚。
3.对于受到医疗安全警示的个人、科室和部门,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对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积极设法补救者,给予一定的精神(全院通报表扬)和物质奖励。
以上预警机制请全院医护人员及全体员工认真组织学习讨论,针对本科的实际情况情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早解决。避免或减少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3.17医疗纠纷预警制度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并在纠纷可能发生之前解决纠纷隐患,特实行以下医疗纠纷预警方案。 3.17.1医疗纠纷预警内容医护人员......
医疗预警机制及投诉管理一、医院建立医疗纠纷的预警管理机制(一) 建立三级预警及应对方案 临床的医护人员一旦发现了病人和家属对医疗服务质量存在意见和分歧,或者护理和医疗的......
医疗纠纷预警制度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防范和减少医疗纠纷,在纠纷发生之前解决纠纷隐患,实行以下医疗纠纷预警方案。1.医疗纠纷预警内容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发现病......
医疗纠纷预警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纠纷隐患,防范和减少纠纷的发生,特制订纠纷预警方案。一、目的医务人员在医......
襄垣县职业技术学校预防职务犯罪预警机制我校根据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建立预防腐败风险预警机制的要求,积极探索开展预防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