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集集镇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_新农村规划建设说明书
刘集集镇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农村规划建设说明书”。
刘集集镇新农村建设规划说明
1.现状概况 1.1地理位置
刘集集镇西邻刘园居民点,东与江溜村接壤,南靠沙北大堤,北与汪郢村相邻。大堤能抵御50年一遇的洪水。1.2自然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
刘集位于颍上县东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2.6米左右,地貌表现为黄泛河流地貌特征。该村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历年来最高气温41.6℃(1953年6月20日),历年来最低气温-20.0℃(1969年2月5日)。多年平均无霜期221天左右。年均降雨量[标记错误:920mm],年均蒸发量1650mm.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静风率为11.7%,年平均风速2.7米/秒。
刘集村地基容许承载力为120kpa。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度),本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2.规划依据、指导思想与原则 2.1规划依据
2.1.1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理》; 2.1.2《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建设管理条理》; 2.1.3建设部《村镇规划目标》; 2.1.4《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2.1.5《刘集乡总体规划》(2000-2020);
2.1.6《刘集乡基本农田调整划定分布图》(1997-2010); 2.1.7《安徽省村庄建设规划技术要点》(暂行);
2.1.8中共阜阳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2.1.9阜阳市建委《 阜阳市村庄规划工作实施意见》; 2.1.10《阜阳市新农村规划建设设计导则》; 2.1.11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 2.2规划指导思想
规划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基层村镇居民社会环境的更新与发展,力求为广大居民创造一个优美、合理、舒适、注重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居住环境。2.3规划原则
2.3.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村镇建设发展提供舒适繁荣环境,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2.3.2本着节约耕地的原则,村庄建设尽量少占耕地。
2.3.3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坚持村庄建设因地制宜,就地改造或邻近建设,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分期实施的原则。
2.3.4实用美观的原则。符合居民正常生活的使用条件,为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居住环境。3新村建设规划 3.1用地概况
集镇建设总用地面积220公顷,其中沟塘面积46公顷。该地快地形平坦,现有1356户现状和在建的住房,1所小学,一所中学,有1条东西向的排涝大沟(刘集大沟),在规划区内原有6条宽为10米的街道。3.2规划结构
规划结合该地快的地形特点,拓宽现状道路为10米宽的中心干道,形成若干个组团,由东西或南北主要道路相连接.在各组团中心布置活动中心、医疗室、小型超市、中心绿地和活动场地等设施,形成组团中心,方便周边居民。3.3.1居住建筑用地
结合农村住宅的建设特点和居民的心理特征,规划采用行列式规整的布局方法,住宅以双拼式为主。每户住宅宅基面积22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10平方米左右,布局采用前院后宅和前后院形式,院内主要布置农用车停车及生活休闲设施。居民建筑用地总面积134.2公顷,占总用地面积61%。3.3.2公共设施用地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有:居民活动中心、医疗室、小型超市、公厕垃圾收集点、配电室、活动场地等设施。
公共建筑用地总面积26.4公顷,占总用地面积12 %。有一小学。3.3.3道路广场用地
新规划住宅之间均规划 10米的街道,建筑离道路红线15米留作绿化带。规则型的花坛、树池,整齐的铺装营造出新村良好的入口景观。
新村内部道路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宅间道路三个等级,主要道路路面宽为8米,建筑红线宽度为14米;次要道路6米,建筑红线10米;宅间道路宽度3米,建筑红线4米。
新村规划为塑造型景观,增加居民的室外活动空间,在组团体活动中心设置小型广场,创造居民户外活动的积极空间。
道路广场用地总面积33公顷,占总用地面积15%。
3.3.4绿化用地
结合农村的自然条件,绿地建设分为两大部分;在组团中心各类公共建筑周边布局集中绿地;结合现在沟河水系建设滨水公共绿地。在绿地建设标准上建议种植产业及灌木为主,草坪为点缀,充分协调环境,注重营造绿色空间。绿化用地总面积8.8公顷,占地总面积4%。3.3.5其他用地
其他用地主要是现状的沟塘占地,规划范围内尽量保留的河加油站流水系,并加以整治和沟通,在水系傍边做些绿化既能丰富景观环境,又能满足防洪和排水的要求。
其他用地的总面积17.6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8%。3.4主要技术指标
附表:村庄用地汇总表
项目 数值(公顷)村庄总用地面积 2201、居民建筑用地 134.2
比例(%)100 61
人均面积(㎡人)100 612、公共建筑用地
3、道路广场用地
4、绿化用地
5、其他用地 26.4 33 8.8 17.6 12 15 4 8 12 15 4 8 附表: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 项目 计算单位 居住户数 户 户均占地面积 平方米/户 居民人口 人 户均人口 人/户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其 住宅建筑面积 平方米
公共建筑面积 平方米
中
户均住宅建筑面积 平方米/户 人口密度 人/公顷 停车位 辆 容积率 ―― 建筑结构 % 4、公共建设规划 4.1给水工程规划
数值
2100(现状 户)
1048 10000 4.76 997260 925980
31280 441 45 746 0.45 24.3 刘集集镇规划近期内居民用水主要以每户个体打井取底下水共给,远期随着迁入居民数量增大,条件成熟后规划建设深水井及水塔连接给水管道实现集中供水。4.1.1需水量预测(1)人口规模
根据规划,刘集集镇总户数为2100户,按每户4.8计算,共计10000人。(2)规划用水量
规划用水量主要包括居民生活、消防、浇洒道路和绿化、管网漏水和未预见用水量,综合用水量用水指标按200L/人.d考虑,总用水量2000立方/天。远期计划供水标准将达到每人每日200-250升。4.1.2给水管经
根据用水量预测,新村生活给水干管管经为110㎜,支管经为63㎜。4.1.3给水管网布置
新村采用生活消防相统一的供水管网系统。室外消防栓采用地上式,沿新村主要道路布置,消防栓间距不大于120米/个。在新村干管与水塔供水主管接口处及干管与支管接口处设置闸阀井;给水管埋深不小于0.7m。4.2排水工程规划 4.2.1排水体制
考虑刘集的经济发展水平,规划新村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4.2.2雨水工程规划
新村雨水计算采用阜阳市暴雨强度公式
I——降雨强度(毫米/分钟)p——设计重现期,取1年 t——地面积水时间,t=t—
t——流到雨水口的集水时间,取10分钟 L——上游各段长度 V——上游各管段设计速流 设计雨水流量Q=166.74ψ·i·F ψ——设计径流系数,取0.65 F——设计汇水面积(公顷)4.2.3污水工程规划
污水量按总用水量的80%计算,新村污水量:1600m³/d。 4.2.4排水管网
新村雨水经排水支管收集汇集排水干管,分区就近排入现有沟渠。生活污染水经净化处理后,经排水支管收集后,排入现有沟渠,排水干管管经为600㎜,坡度为2‰,支管管经为300㎜,坡度为3‰。4.3电力工程规划 4.3.1用电负荷预测
根据《阜阳市新农村规划建设设计导责》要求,生活用电指标每户不小于3000瓦,以及新村的实际情况,规划生活用电指标户均按3500瓦考虑,新村用电总量7350千瓦/天。4.3.2供电规划
(1)供电电源、电压的选择
新村电源采用城镇系统进行供电,由城镇供电系统引入电力线,供电系统输入电压为10KV,输出电压为380/220V。(2)供电服务半径分区
380/220V电压供电服务半径为300m以内,一般宜200-250m为宜。规划在新村设置1座箱式配电房,以方便区内供电。(3)供电线路
考虑到现实情况现有规划新村供电线路采用地埋方式和空架相结合。4.4电讯工程规划
根据有关规范要求,住宅按每户1部电话计算,公共建筑按每户100㎡配1部电话计算,电讯线路从镇区引入,在新村设置1个电话交换箱。区内电讯线路均采用地埋敷设方式和空架方式,在住宅每个单元和公共建筑内设置相应容量的电缆线盒。
符表:规划电话量指标表 项目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合计
5、其他 5.1抗震
根据国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华定该地区属于地震烈度6度,因此建筑需按7度设防。5.2建筑设计
综合指标 1部/户 100㎡/部
数量 2100 户 71280平方米
电话量(部)2100 713 2813 本规划遵循简洁、美观、实用的原则,在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居民生活的实际需求。建筑以二层为主,并带有前后院落解决农机具停放和农作物晾晒。建筑风格上以现代式为主,争取平面布局合理,功能明确,方便农民生活。立面设计保持统一协调,外墙色彩、材质与地方环境相和谐。建筑造型强调自身比例的完善,外观清新大方,同时也考虑地方上的传统建筑形式,屋面采用坡屋顶,有利于隔热保温。
5.4防洪:房屋建筑结构可抵御50年一遇的洪涝灾害。
(二)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科学指导 深入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发展现状与问题,立足郝村特点,突出区域特色,理清发展思路,提高规划的针对性。2.突出产业,全面发展 以生产发展为主......
新农村建设规划(可行性)实施方案报告(2006年——2020年)一、基本情况 1、区位概况:岭回村位于垣曲县西北部,县城以东,北依天盘山下西河村,南与皋落相接,西邻张家庄村相望,东壤寺儿山......
西岔河镇三教殿村2011年新农村建设规划一、基本情况三教殿村,地处秦岭南坡腹地,椒溪河两岸,位于佛坪县城向南7公里,108国道佛两公路及西成光缆纵观全境,总面积12.68平方公里,辖6个......
一、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双溪村位于双溪桥镇中部,是双溪桥镇集镇所在地,距咸安城区仅20余公理,沿横公路纵贯全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水......
前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内函和途径。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经济新发展、生活新改善、社会事业新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