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劳动法学形成性考核册
劳动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劳动法学形成性考核册”。
第一部分课堂讨论
课堂思考题讨论记录表11、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印刷厂与张某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是否受劳动法的调整?
2、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张某与印刷厂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其中的免责条款是否有效?为什么?
3、请根据所学知识和相关法律规定分析张某能否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本案应如何处理?
答:
1、张某与印刷厂之间系劳动法律关系,此关系受我国《劳动法》的调整。
2、张某与印刷厂签订的劳动合同部分有效。其中一条“若发生死伤事故,企业概不负责。”条款无效。
对劳动者实行劳动保护,在我国宪法中已有明文规定,这是劳动者所享有的权利,我国《劳动法》第一条同时也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劳动法的原则和宗旨之一。而本案中,印刷厂在与张某签订合同中,都利用本身优势,将此条款强加予劳动者,这很明显是违法的,也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公德,应属于无效。该条款的无效不影响劳动合同中其它条款的效力,根据我国《劳动法》第18条的规定,其余条款仍然有效。
3、张某有权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这符合我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受理本案后,应先行调解,对企业的负责人进行法制教育,说服其依法给予张某工伤保险待遇,如调解不成,应裁决印刷厂向张某支付其花去的6700多元在内的全部工伤保险待遇。
课堂思考题讨论记录表2
许多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因拿不到辛苦一年的血汗钱,不得一次又一次推迟归乡的日期。到底是谁给了黑心老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胆量?拖欠工资问题到底有没有彻底解决的方式?
预先垫资、层层转包是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众多的案例来看,目前的建筑市场上,在层层转包的过程中,出现的“猫腻”是非常多的,一些有关系的人从开发商手中拿到工程,转手给包工头,包工头再把活分给农民工做。这样一层层下来,一个工程可以转四五个圈。中间转手的大多是“皮包公司”,靠转包牟取暴利,出现问题就一走了之。而农民工是“工程金字塔”的最底层,一旦承包商出现资金困难或携款逃跑,最终倒霉的还是农民工。预先垫付工程款的行为让可以垫付一定资金的工程队能揽到活,而不能垫付资金的工程队被排除。这不仅损害了工程招标平等的要求,违反建筑法规,而且发包方在工程已经或快完工的情况下仍然不给钱,恶意拖欠工程款,造成承包方无力支付民工工资。
要想解决日益突出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必须遏制愈演愈烈的层层转包现象,对工程的承包商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此外,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法规,强制用工单位和个人必须签订公平有效的劳务合同,让欠资遭遇不再重演。
导致农民工工资拖欠的原因除了拖欠方违法乱纪外,农民工求职心切、法律意识淡薄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希望能给广大农民工提防四大用工陷阱。
1、合同陷阱 很多农民工在被雇用时没有签合同或合同不规范。为防后患,农民工必须要与发包单位签订合同,写明工程名称、发包单位、工资结算日期、支付方式等。
2、转包陷阱如果打工者承建的工程是被人转**一手、二手,甚至是三手的,那就要特别小心。老板的资产状况以及联系方式都要清
楚,以防工资无处索要。
3、时效陷阱 追索劳动报酬的法律时效只有两年,而老板拖欠工资常采取的一招就“拖”,打工者应及时向劳动部门反映。
4、证据陷阱,想通过法律途径要回工资,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最好是劳动合同、工资单、欠条、人证等一应俱全。
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之所以演化成为涉及全局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法律角度看主要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有法不依,劳动行政部门执法不严,解决欠薪的法律程序不适应农民工等。因此,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治理,在法律方面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建筑法》、《劳动法》的落实,加大对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设定“拖欠工资罪”等。
第二部分小论文
作业
3、小论文
多种用工形式细思量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三种期限,又规定了一些灵活用工的条款。企业对这些条款如果运用适当,采取多种形式的劳动用工,亦可以减少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第一,采用“工作任务合同期限”制用工。企业适当采取这种劳动用工方式,一是可以在终止劳动合同时,减少支付经济补偿;二是可以在连续订立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时,减少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约束。
第二,依法接受劳务派遣用工。法律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要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而且一签就是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通过劳务派遣协议将劳务工派遣出去。在被派遣员工无工作期间,派遣单位还要向劳务工支付最低工资。另外,因劳务工和劳务派遣单位已经签定劳动合同,并由派遣单位发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所以,从《劳动合同法》“特别规定”的角度来看,实际用工单位通过劳务派遣形式一旦使用劳务工,就成为用工不建立劳动关系。由此推定这种用工形式不承担因劳动关系而产生的一些法律后果,即对用工单位来说,使用劳务工不存在经济补偿和劳动合同期限的问题。企业依法在一些岗位上接受劳务工,可以减少一定的用工成本。
第三,灵活使用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定了非全日制用工可以定口头协议,并且允许劳动者在两个以上的单位工作。对于非全日制用工,还规定不得约定试用期,双方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不支付经济补偿等。对于这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实际上企业可以对有些手工活、技术性比较高但能个人独立完成的工作,如设计、市场营销以及策划等之类的工作,也可以采取这种用工形式。
多种灵活的劳动用工形式提供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广阔的空间,但是也要注意多种用工形式所需要承担的连带责任,在《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一条、第九十二条等有相关规定,企业用工时一定要注意。
总之,用人单位需要冷静、理智地看待《劳动合同法》,不要想钻法律的空子。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认识到一点:依法管理也许会增加一点成本,但是违法管理,增加的成本更高。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当看重从增加一定的人工成本中设法促进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譬如在提升劳动者技能上增加投入,提升其技能,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
实施《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既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提升自身管理的绝好机遇。
第三部分计分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B3、C4、B5、C6、D7、D8、D9、D10、A
二、多项选择题
1、CDE2、BCDE3、ABDE4、CDE5、ABCDE6、ABCE7、ABCDE8、CDE9、ABD10、BD
三1、192、60天
3、职业介绍服务
4、货币/直接5、90日/180日
6、劳动行政
7、工会委员会
8、行政/工会
四、名词解释
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指调整劳动关系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2、竞业限制,是指雇主与雇员通过合同约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和劳动关系解除后的一定期限内,雇员不得从事雇主有竞争关系的工作。
3、职工培训,也称职工教育或在职培训,是指在职职工为了更新文化知识的提高劳动技能而接受的一种训练方式。
4、探亲假,是指与父母工配偶分居两地的职工,在一定期限内所享受的一定期限的带薪假期。
5、行政责任,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行政部门实施了劳动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引起行政上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制裁。
五、简答题
1、简述我国劳动法的渊源
劳动法渊源是指劳动法在法律体系中的表现形式。我国劳动法的渊源具体表现如下:
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4)部门规章。5)其他法律规范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
6)地方性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7)地方规章.8)国际法律文件。9)国际惯例。
2、简述社会保险具有那些基本特征
社会保险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基本保险性。2)国家强制性。3)互助互济性。4)主体特定性。5)待遇的差别性。6)补偿性。7)社会福利性。
六、论述题
试述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1、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
劳动法律关系一方主体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要劳动法律关系建立之前,劳动者和
用人单位是平等的主体,双方是否建立劳动法律关系及建立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由其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依法确定。
在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确立劳动法律关系之后,双方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
2、劳动法律关系具有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
劳动法律关系是按照劳动法律规范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形成的,即体现了国家意志,又体现了双方的当事人的共同意志。劳动法律关系体现的国家意志和当事人并不是平等的,当事人的共同意志必须符合国家意志并以其为指导,国家意志居于主导地位。
3、劳动法律关系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实现的。
劳动法律关系形成的现实基础是劳动关系。只有劳动者同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实现社会劳动过程,才能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劳动法律关系。
因此说,劳动法律关系是在社会劳动中形成和实现的。
七、案例分析题
1、答:(1)医药公司不计发谢河的工资不合法。
《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法》第48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劳动者付出劳动的,有权获得相应的报酬,谢河虽然没有能够完成承包任务,但享有获得报酬的权利。医药公司应按一定的工资标准支付给谢河工资。
(2)医药公司应补发谢河2月至6月欠发的工资,并纠正医药公司与职工的霸王合同条款。
2、答:(1)该厂制定的劳动规章不合法。
《劳动法》第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法》第8条规定:“女职工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企业劳动规章不得与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相冲动突,该企业制定的劳动规章中的特殊产假制度是不合理、不合法的。
虽然该规章的制定征求了过半数职工的意见,但是不能因此使企业规章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2)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由该服装厂补发给周红被停发的工资:周红享有国家规定产假期限,即90天。因周红生育双胞胎,产假应当增加15天。
劳动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9世纪初期颁布的劳动法规出现的形式工厂立法。2、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自19世纪初大工业生产后,由于国家对雇佣关系的......
劳动法学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19世纪初期颁布的劳动法规出现的形式(C)A、工会立法B、政府立法 C、工厂立法 D、议会立法2、劳动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19世纪初大工业生......
劳动法学作业答案作业1:案例分析:2008年9月,某工艺厂与吴某签订合同,约定由工艺厂提供原材料和花样图案,吴某为工艺厂制作藤编工艺品,工艺厂每月按照吴某交付的工艺品数量给付报酬......
《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民事诉讼:是诉讼的一种,根据诉讼的性质不同,还有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统属 于诉讼的范畴。2.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受民事......
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一、案例分析1、答:(1)有两种做法: ①本案中被害人杨凤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中级人民法院] ②杨凤可以自收到判决书后5日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