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月考试题_二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题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月考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二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

(二)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侍候(shì)波澜(lán)屏障(píng)琴弦(xián)....B.簇新(cù)庇护(bì)间或(jiàn)慰藉(jiâ)....C.舟楫(jì)怠慢(dài)始龀(chân)穷匮(kuì)....D.驾驭(yù)炽热(chì)沉湎(miǎn)箴言(zhēn)....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急燥 纯粹 奋不顾身 改斜归正 B.暑假 狭隘 相形见绌 择善而从 C.松弛 盘缠 忧心仲仲 孜孜不倦 D.桑梓 胆怯 挥洒自如 迎刃而解 3.古诗文默写(6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2)可怜后主还祠庙。(杜甫《登楼》)

(3)孟子有一句表达了居安思危的思想,这句话是:。

(5)在《曹刿论战》中,交待齐鲁长勺之战背景的句子是: 4.市政建设部门要在一古镇修建一家豪华宾馆,欲将一处古代民居拆除。市民们闻讯后,纷纷要求政府修改方案,保留这一古迹,他们推荐了三位代表去反映情况。这三位代表是:土生土长的王大爷,建筑学家李教授和历史学家周教授。请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各拟一句话,表明反对的理由。(3分)

(1)王大爷:(3)周教授: 5.我国名著和神话传说中的经典故事非常具有生命力,在生活中演化了许多俗语被人们广泛使用,根据下边的俗语按要求答题。(2分)(1)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3)孙猴子翻跟斗——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4)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请选取其中一句俗语,说出它的出处及与这个人物相关的另一个情节。

出处(书名): 情节: 二.综合性学习(9分)(4)从《论语》中选一句勉励自己学习的话:

(2)李教授:

今年5月30日,资阳市“牵手文明、共建和谐”文明礼仪传递活动全面启动。学校是传播文明礼仪的重要阵地,作为一名中学生,有义务积极参与这项活动。

6.请用简略的语言叙写一则你所搜集到的文明礼仪历史故事。(2分)7.请指出校园内的一种不文明现象,并提出整改措施。(4分)

(1)不文明现象:(2)整改措施:

8.为了发挥班级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的作用,班委会决定开展一次以“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这次班会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话作为开场白。(3分)

三.阅读理解。(共46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12分)

中国,挺住

5月18日,在四川省什邡市灾情最严重的蓥华镇救援现场,胡锦涛总书记用洪亮的声音坚定的喊道:“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洪亮的声音,回荡在救灾现场!

坚定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民族的信心!

是的,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们!难不倒我们这个英雄的民族!

当坚强的母亲临死前给怀里的孩子留下“宝贝,记住我爱你”这样的短信,当英雄的老师用自己的身躯死死挡住倒下的水泥板护佑身下的学生,当深埋废墟100多个小时的幸存者被连姓名都不曾留下的志愿者用一双双血淋淋的大手托起,当人民子弟兵冒着生死危险突进一座座孤城、筑起一条条生命道路„„我们眼前耸立的,是一座巍峨的高山——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地震发生后的这些天里,我们每天都被无数的画面感动着。透过这真是的一 幕幕,我们的耳畔想起的是这样的声音——

孩子,别哭!母亲挺得住!

汶川,别哭!中国难不倒!我们难不倒,是因为我们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地震无情人有情,党心紧系万民心。灾难发生后,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首要工作,把抢救被困群众放在第一位。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亲赴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从12日下午赶赴四川,温家宝总理一连5天奔波在灾区。正是因为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沉着应对、靠前指挥,一场抗击特大地震的攻坚战正在有力有序有效的展开。

我们难不倒,是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挺立着一大批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关头过得硬的共产党员。

我们难不倒,是因为在我们的面前,始终有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吹响了中国军人的冲锋号。在10万平方公里的重灾区,奋不顾身的救援官兵与死神展开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疾进,疾进!突破,突破!抢救,抢救„„正是她们的舍身忘死,让灾区的群众增强了信心,增添了力量。

从98抗洪到抗击“非典”,从抗击冰雪到抗震救灾,每一次灾难降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总会火山般迸发出来。地震后的每一天,灾区的人们时刻都能感受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暖流;在震后的残垣断壁中,到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芒。

那带着希望小学的学生冲出震中的教师,那救了别人的孩子却顾不上救自己孩子的警察,那省下干粮留给邻居的工人,那互相搀扶逃出区的灾民,以及全国各地数也数不清的志愿者、献血者、捐款捐物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并没有过分关注过他们,但正是他们,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用平凡而夺目的光束,汇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光芒。

灾难,不可避免;灾难,让我们在悲痛中更加坚强。

正如俄罗斯新闻社在汶川地震后的一篇文章中所写到的那样;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但未在磨难中倒下!

我们记住了这篇文章的标题:中国,挺住!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10.汶川大地震为什么难不倒我们中国人民?(分点作答)(3分)

1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说明理由。(3分)

灾难发生后,党中央迅速作出部署,把抗震救灾作为首要工作,把抢救被控群众 放在第一位。12.阅读下列链接材料,写出你的探索结果。(3分)

材料一:北川县县长金大中,在这次地震灾难中,6个亲人,3个死亡,3个下落 不明,他从废墟中爬起,顾不上悲伤,毅然走进了前线指挥中心,夜以继日地指挥着抗震救灾工作。

——摘自5月17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映秀镇11岁女孩康洁,地震时被压在倒塌的校舍下,几经艰辛爬出。当 时他右脚骨折,并被瓦砾割开了8厘米的伤口,但他未流一滴眼泪。

——摘自《中新网》

材料三:四川什邡的一个小女孩,从废墟中挖出来时双腿已被压断,双手也被砸伤。但她被救出来到救助站一直都没哭,大家挪动她的时候她也只是咬了咬嘴唇,甚至面对照

顾她的志愿者露出了美丽的微笑。

——摘自5月17日《工人日报》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8题。(19分)

年的召唤

(1)酒水长,田野黄,老树望,糕点香,年关里飘着浓浓的暖意。

(2)年就像一个蹲在时间深处的老者,发如雪,须如弦,眼如泉,依偎在村口的老树下,久久守望。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天推着车,在寒风中缓缓前行,伴随着的是由远而近的亲切的乡音。道道桃符红光满面,杯杯热酒倾诉衷肠,远走他乡的人,背着行囊,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辗转南北,回到他们魂牵梦萦的家园。没有了羁旅他乡的牵绊,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匆匆的脚步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的射向故乡的靶心。喜鹊以佛的慈悲心欢喜心,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脱了毛的老狗摇着尾巴,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久违的家人的裤脚。听到门的响声,窝在炕角的老花猫,跳起来,冲到门外,跟一别经年的亲人撒娇呢喃。就连那些木纳地反刍甘草的牛羊也不甘落后,停止咀嚼,深情的眼眸里盛满泪水,凝望着回家的亲人是否瘦了。这些生灵,都是我们家族重要的一员。它们总能最先感知到亲人归来的信息。这一幅幅灵动的红剪纸,是安静的故乡有了年的红晕。

(4).年是在岁月深处汹涌成的一股潮水。它负载着背井离乡的人,穿过远方的河流、山川、田野、站台、人流,顺着故园的呼唤踏上归程,让游子将酝酿了很久的故园之恋,像酒精一样一次性燃烧。端起酒杯喝干,放下筷子唱歌,吼一声故乡,泪流满面;叫一声母亲,哀肠百结。所有的愁绪,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欢喜,都盛在“年”这个被时间打造的情感酒杯中,无所顾忌地与大家尽情分享。

(5).故乡如佛,年关如庙堂,让每一个皈依家园的游子都感受到平静、安详、幸福、醉倒在家的胸襟里。只要回到故乡,他乡的秩序、规则、面具统统远去,只有熟稔的风景,(A)方言,(B)的故人,(C)的脸宠,一切没有了距离,只有浓如酒、醇如蜜的真情。一直以来,我都把故乡当作自己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每当过年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体内有一股火在燃烧,我知道,那是潜伏在我心灵深处的情感雷达,在时空深处感应着故乡的召唤,我在尘世间喧嚣孤单的心,才能归于安详。(6)年,只是一种文化符号,情感标记,是岁月长河浣洗后让我们回归传统的生命节点。是年,激活了我们压抑在他乡被各种面具覆盖遮挡的心灵。在他乡,你只能将泪水咽下,但顺着年的召唤,回到生你养你的地方,即便你泪流成河,你也会觉得,这是很幸福的事;在他乡,你孤寂如地下沉默的煤,只要回到与你血脉相连的家园,你便不再孤寂,不再寒

冷。

(7)年,是穴居在我们生命深处的一个圣物,它是一种情感的召唤,文化的召唤,传统的召唤。顺着这声悠长的召唤,你会发现人世间最美丽恒久的爱恋,最温暖宽容的情怀如花蕾一样,被年举在手中,在岁月的长河中,让你生命的原野芬芳遍地,美好丛生。

(8)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年”是幸福的始发车站,携着眷恋上车,背着欣喜落座,这幸福的回归列车让你挥别尘世烟云,不觉悲凉,温暖久长。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2月,有删改)13.根据文章内容,从“熟识、熟思、熟悉、熟透”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第5段的横线处。(3分)

A处填写 B处填写 C处填写 14.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4分)

(1)匆匆的脚步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2)一直以来,我都把故乡当作自己的圣母,当作灵魂的佛门。

15.在第3段中,作者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来写各种动物?(3分)

16.这是一段感情丰富的散文,在行文过程中,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的感受和在故乡 的感受。(3分)。17.请简要说说第8段划线句“一声召唤,一腔爱恋”在文中的作用。(3分)

18.阅读下面材料,结合选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年”的认识。(3分)

材料一:2007年12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日成为国家法定节日,春节放假起始日由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

材料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年”的传统功能和内涵被冲淡,一些家庭的年夜饭不再在家里吃,部分年轻人对“年”很淡漠。

材料三:“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但2008年年初,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致使许多热人无法返乡,“留在他乡过年”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

(三)阅读下文,完成(21-25)(15分)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

是:,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游子在他乡

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公将驰之 驰: .(2)小惠未徧 徧: .(3)再而衰 再: .(4)彼竭我盈 盈: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文: 21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1)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2)第一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是:

22.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来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3分)

答: 23.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2分)

答:

四、写作。(50分)

美丽的细节是一滴滴润物无声的露珠,是一缕缕清爽怡人的春风;美丽的细节,是一串串拨动心弦的音符,是一行行感动生命的诗句。美丽的细节,充盈这爱意,传递着真情,散发着馥郁的芳香„„珍视那些美丽的细节,就是在珍视你的人生。

请以“细节的美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你可以大胆选用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⑤不少于600字;⑥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表达你的真情实感,不得抄袭;⑦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题

(二)1.C 2.D 3.(1)直挂云帆济沧海

(2)日暮聊为《梁甫吟》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引用正确即可)(5)十年春,齐师伐我 4.(1)我们更喜欢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

(2)这处居民是研究我们民族古建筑特点的样本。

(3)它能展现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5.略

6.孔融让梨、程门立雪之类均可。

7.(1)不文明现象:随地吐痰、口出脏言、起绰号等。

(2)整改措施: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加强班级管理;设置文明礼仪宣传牌等。8.开放题。开场白要点:称呼、问好、开班会的目的,激励的话,祝辞。(语言顺畅、文采飞扬更佳)

9.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10.①有党中央的坚持领导。

②有一大批关键时刻冲得上,危难关头过硬的共产党员。

③有一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

④有灾区勇敢、坚强的人民。

⑤有全国人民的支持。

(答出其中3点即可)11.不能。“迅速”表明党中央部署抗震救灾工作之快。12.灾区人民意志非常坚强。13.熟透 熟识 熟悉

14.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示例

(一)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写出了游子归家心切,归心似箭,对回家过年的渴盼。

(二)形象的写出了故乡在“我”心中的重要性地位和“我”对故乡的崇敬之情。

15.通过对动物的描写来烘托(突出、强调)故乡的温暖和亲人的喜悦。(符合题意,语句通畅即可)

16.对故乡亲人的爱 落寞(忧愁、孤单)温暖(快乐、安逸)17.篇末点题,揭示中心。(答要点即可)18.略

19.(1)驱车(追赶)(2)通“遍”普遍,遍及(3)第二次(4)充满 20.(1)穿的吃的这样一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2)(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仗。

22.大国难测,怕有埋伏:通过考察敌情,弄清齐军退却真相,再决定是否追击齐军。23.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技术和把握战机。

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九年级月考语文试题A卷 (100分) 一、(17分)1.依拼音在田字格里写出汉字,书写要规范,标点要占格。(2分) ɡěizìjǐyīdiǎnxìnxīn,qiántúhuìwúxiànɡuānɡmínɡ。2.默写(7分)(1) ,春风不度玉门关。 (2)欲......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请仔细审题,认真书写,愿每一位同学考出好成绩!)一、积累与运用(26分)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人生旅途上有书相伴,成长就多一分r u ì( )智,走进名著世界,......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第I卷 (选择题 共30分)一、(共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阳夏jiǎ社稷jì崩殂cú陈胜王wángB、辍chuò耕缟gāo素陟zhì罚以数......

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题(一)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孱孱汉江水甜静护城河 2.给下面语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九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题

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请仔细审题,认真书写,愿每一位同学考出好成绩!)一.积累与运用(26分)1.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人生旅途上有书相伴,成长就多一分r u i()智,走进名著世界,我们......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月考试题.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月考试题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二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题 下册 九年级 月考 二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题 下册 九年级 月考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