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健全农村路、水等公共设施管护_农村水体的治理和管护
如何建立健全农村路、水等公共设施管护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水体的治理和管护”。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设施管护机制浅见
近几年来,中央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扶贫开发,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市、县委提出 “打好老区扶贫攻坚和发展翻身仗”,特别是“5.12”地震灾后重建工程的全面实施,使全县上下迎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如何建立健全对村级公共设施的管护与使用,充分发挥其最大功能,持续永久地服务农村、惠及农民,是我们急需解决的新课题。
一、xx村基础设施的现状
xx村是一个仅有5个村民组,96户,305人的山区小村,位于xx景区公路的末端,与xx国家森林公园相邻。2008年以来,实施重点扶贫新村建设,建设和改造村道公路2.5公里,新建文明路2条,长1100米;新建集中供水池4口,蓄水52立方米,安装引水管道2320米,入户支管3870米,解决84户,294人饮水困难;整治石合堰3条3600米,维修病堰4条3100米,全村有效灌面达95%以上;新建村办公室、活动室、卫生室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室90平方米,公厕12平方米;农村电视、电话入户率分别达到75%和80%;农网改造88户,293人。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二、公共设施使用与管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村级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与管护情况总体上较
好,但也存在制度不健全、管护意识淡薄、责任不到位、分工不明确等问题。
一是管护措施不力、使用不善。村道公路和入户文明路管理不到位,养护不经常,多处被人挖沟放水,路面遭到破坏,背水沟不通,堆码占道严重,存在晴天一层土、雨天一层泥的现象;文化活动室没有专人看管和维护,使用率低,设施损坏严重;自来水管也发生多处堵塞和断裂,其余公共设施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降低了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益。二是管护意识薄弱、不到位。干部重建设轻管理,将主要精力用在争项目、跑资金、搞建设上,忽视公共设施建后的管理和维护;部分群众主人翁责任意识不强,认为农村公共设施的管护是政府和干部的事,见到损坏公益设施的现象也不制止,有的村民为了方便省事,在公路和文明路开沟挖坑的想象屡见不鲜。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操作性。村两委虽然制订了公益设施管理制度,但由于缺乏经验,制度建而不全,缺乏可操作性,无法逗硬落实。四是缺乏管护资金。没有建立公益设施有偿使用的良好机制,管护所用资金无来源,使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负担加重,如自来水管的维修、道路养护等所需费用无法解决。
三、加强农村公共设施使用与管护的几点建议
农村公共设施使用与管护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工作,需要从推进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着眼,从农村公共设施长远永续使用的目标出发,深入研究探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使
用和管护工作。
(一)转变干群思想观念,树立管重于建的意识。一是在党员干部队伍中根除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把农村公共设施管护与建设摆上同等重要位臵,建管并重,同步安排部署,确保新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管护、运营均衡发展;二是在农村基层组织中,应切实摒弃缺少资金不好管的畏难情绪,切实把公共设施管护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摆上突出位臵,着力探索新路子、解决新问题;三是在农村群众中,应切实摒弃只享受不管护思想,强化主体意识,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向农民群众说明“公共基础设施是农民受益,农民自然也应成为管护的主体”的道理,使农村群众彻底根除“大家都在用,与我不相关”的错误思想,不断强化农民树立主人翁意识,确保公共设施管护好、使用好。
(二)建立健全机制,积极探索有效管护途径。新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工作,是长期有效使用的保障,借鉴各地成功经验,积极探索符合村级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新途径、新办法。一是专业管护。对管护难度较大的农村公共设施,可由村民委员会按照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原则,召开村民议事会,设臵专门管护人员,筹集管护资金。二是社会管护。把农村公共设施管护作为一项农村重要工作纳入《村规民约》,使其成为村民自觉行动,实现村委会、养护人员、全体群众“三级联动”,体现群众参与管护的主体地位。三是研究机制,成立公共设施管护机构。选举
公共设施管护机构,制定章程,落实管护措施,建立健全监督制度。由公共设施管护机构领导成员负责资金筹集和争取,日常维护费用开支及对破坏道路的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四是义务管护。落实党员设岗定责,设立党员公益设施管护岗,积极发挥农村“四老”(老干部、老党员、老退伍军人、老教师)人员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优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行义务管护。
(三)加强教育引导,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素养。无论是重点村建设,还是公共设施管护,农民是建与管的主体。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农村群众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是搞好农村公益设施管护的基础。一是教育方式多元化。加强形式创新,紧贴农村基层实际,采取鼓励群众学文化、学技术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促进农村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切实利用好农家书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室等文化活动设施,使之成为农民学习、娱乐、交流、沟通的阵地和场所,发挥其最大效用,真正做到农村文化设施“物有所用、物尽其用”。三是强化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在提高群众素质提高的同时,应充分认清形势,创新教育内容,把“产业立村,产业富民,产业兴民”的理念带到生产实践中去,把群众身边的成功人士和先进事迹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农民、感染群众,使广大群众人人思建设、个个谋发展、家家争致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相继建设......
强化农村公共设施使用管护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强化农村公共设施使用管护调研报告2010-06-29 19:09:11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强化农村公共设施使用管护调研报告强化......
农村管水员管护效果调研分析【摘 要】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各行各业也发展迅速。由于现今社会水资源浪费严重,造成水资源短缺,国家逐渐重视对水资源的管理工作。鉴于此,论文对农村......
目 录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
农村水利工程管护责任书根据省市县对“三万”活动工作的具体要求,为巩固“三万”活动水利设施建设成果,加强工程维修、养护和用水、节水保护,确保工程充分发挥效益,切实维护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