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现状及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分析_中国互联网络发展

2020-02-29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互联网发展现状及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互联网络发展”。

互联网发展现状及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分析

深圳市泰丰科技有限公司

2012年1月16日

部门:市场部

作者:蒋勇利

电话:0755-8146189

3移动电话:135 10030073

邮件:j.yl@msn.cn

一、互联网发展现状

互联网的发展受限制于IP承载网。因此对目前的承载网进行了解是了解中国网络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很关键的一点

IP(Internet Protocol)是为了满足计算机网络互连需要的一种异构网互连通信协议,是在开放系统互连模型的第三层网络层实现互连,目的是无缝连接不同硬件结构的网络,使网络技术和低层的软硬件技术能够相应独立并行发展。IP网络是面向无连接的分组传送网。IP网络的早期发展依托于公用通信网和专线网(STM体制)来建立骨干网,其数据速率为56Kbps-50Mbps。随着数据业务量的增加,90年代起又依托ATM技术建立骨干网,其数据速率为155.52Mbps/622.08Mbps。1997年以后随着吉位线速路由交换机的商品化,IP网络开始独立发展承载网,由吉位线速路由交换机和专线组成的骨干网(底层仍采用STM体制)线速为2.5Gbps。

我国现阶段的IP骨干网主要还是STM-16(2.5Gbps)和STM-64(10Gbps),正在向以10GbpsTDM为基础的40Gbps(40×10GTDM)、80Gbps(8×10GTDM)和320Gbps(32×10GTDM)发展。美国等发达国家的IP骨干网已经开始应用高达1600Gbps(160×10Gbps)的波分复用系统。

二、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分析、网民规模达到5.13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

《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与前几年相比,中国的整体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

我国网民规模继续扩大,但增速逐渐放缓。《报告》分析,过去五年内助推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几类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即将触顶,而其他年龄段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对互联网的接受速度很难达到年轻和高学历群体的水平,造成中国网民增速的放缓。

《报告》同时显示,2011年,在大部分网络娱乐类应用的使用率继续下滑的同时,网络视频的使用率呈逆势上扬的态势,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势头相对良好。2011年,网络音乐、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等娱乐应用的用户规模有小幅增长,但使用率均有下滑。相比之下,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则较上一年增加14.6%,达到3.25亿人,使用率提升至63.4%。

用户规模的增长对网络视频行业是一个良好的信号,但就行业发展而言,网络视频仍面临着较大考验。《报告》指出,由于各大视频网站需要靠聚合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版权内容来获取高流量,使得网络视频业版权价格提高、运营成本大幅攀升,同时视频广告价格较

低、其他盈利模式无法在短时间内培养成熟,因而网络视频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这一现状目前还很难改变。

总结过去五年中国网民增长情况,从2006年互联网普及率升至10.5%开始,网民规模迎来一轮快速增长,平均每年普及率提升约6个百分点,尤其在2008年和2009年,网民年增长量接近9000万。在2011年,这一增长势头出现减缓迹象。

图 1中国网民规模与普及率

网民群体范围扩大

当前互联网在全民中的普及率不到四成,网民增长还有十分广阔的空间,但是考虑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等种种因素,目前我国居民中具备上网条件和技能的人已经基本转化为网民,接下来网民规模增长的难度加大。

年龄方面,过去五年内10-29岁群体互联网使用率保持高速增长,目前已接近高位,未来在这一人群的提升空间有限;而50岁以上人群的互联网使用率变化幅度很小;30-39岁群体的互联网使用率逐步攀升,目前还有一定增长空间,将成为下一阶段网民增长的主要群体。

学历方面,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使用率在2011年已达96.1%,目前基本饱和;过去五年内高中学历人群的渗透率增长最为明显,2011年网民比重也已经超过九成,达到90.9%;而在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渗透率增长始终缓慢。总之,过去五年内助推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几类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即将触顶,而其他年龄段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对互联网的接受速度很难达到年轻和高学历群体的水平,未来中国整体网民规模的增速会进入平台期。

由此可见,降低互联网接入和使用门槛,鼓励高龄人群、低学历人群等新技术的晚期接受者尝试使用互联网工具,将是下一阶段推动我国网民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重要条件。2011年,我国政府扎实推进通信业转型发展,在互联网方面,积极推动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截至2011年11月,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55亿户,3G网络已经覆盖全国所有县城和大部分乡镇,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备为互联网深入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网站规模止跌回升 CN域名现转折点

《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站规模达到229.6万,较2010年底增长20%。经过一年多的下跌之后,在2011年下半年,网站规模显现出稳步回升的势头,有望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与此同时,国家顶级域名.CN的注册量也开始转身向上:2011年底.CN域名注册量达到353万个较2011年中增长26000余个。

网站规模的回升,一方面得益于传统企业对互联网的重视、建设和应用推进;另一方面,网站规模的回升,是泡沫被挤压、水分被蒸发之后的回升,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将更加健康,网络应用将更加扎实,发展也将更加稳健。

团购用户热情不减 流量尚未带来利润

《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团购用户数达到6465万,年增长高达244.8%。团购用户热情不减,但团购网站数量却在下半年开始下滑。《报告》分析指出,由于团购服务本身存在低门槛、弱约束等问题,加之团购网站前期投入资金较大,遭遇资本市场整体转冷,市场负面因素显现,导致团购网站数量大幅下降。

流量虽大,人气虽足,但是仍面临盈利难的尴尬局面。《报告》认为,网络团购经过2011年的行业“洗礼”后,行业将寻找新的均衡和稳定。以购物网站、旅行预订为代表的其他互联网服务商的进入将挤压小型团购网站的生存空间,而有定位清晰、有核心竞争力的团购网站仍将受到市场的青睐。

娱乐应用持续走低 网络视频逆势上扬

2011年,在大部分网络娱乐类应用的使用率继续下滑的同时,网络视频的使用率呈逆势上扬的态势,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势头相对良好。《报告》显示,2011年,网络音乐、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等娱乐应用的用户规模有小幅增长,但使用率均有下滑。相比之下,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则较上一年增加14.6%,达到3.25亿人,使用率提升至63.4%。

用户规模的增长对网络视频行业是一个良好的信号,但就行业发展而言,网络视频仍面临着较大考验。《报告》指出,由于各大视频网站需要靠聚合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版权内容来获取高流量,使得网络视频业版权价格提高、运营成本大幅攀升,同时视频广告价格较低、其他盈利模式无法在短时间内培养成熟,因而网络视频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这一现状目前还很难改变。

2010.12-2011.12网民城乡结构

报告显示,2011年,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比2010年增加1113万,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6.5%。与2010年相比,农村网民占比下降0.8个百分点,其增幅依然低于城镇。近年来,我国农村网民比例在低位徘徊,其中包含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等整体人口结构变动因素的作用,然而农村居民自身缺乏电脑和网络使用技能是制约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障碍:2011年有57.8%的农村非网民表示“不懂电脑/网络”是其不上网的原因,这一比例在城镇非网民中为45.7%。在大力改善农村地区互联网接入条件的同时,提升农民网络使用技能和意识也是缩小互联网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手段。

图 1 手机上网网民规模

手机终端访问互联网大幅上升

同时,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上升至69.3%,而使用台式机上网的网民比例同比则下降5%,为73.4%,手机终端的使用率正不断逼近传统台式电脑。

2009年,电信运营商为了抢夺用户,大幅降低无线网络流量资费,刺激手机网民规模爆发增长,当年手机网民增速高达98.5%。到了2010年,降低流量资费的推广效应逐渐被市场消化,手机网民增长速度大幅降低。

2011年手机网民整体规模增速继续下降,主要因为运营商将市场推广重心放在了终端上,希望通过智能手机的普及获得更多的手机用户。智能手机更友好的上网体验吸引了部分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但由于其现阶段价格仍然较高,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中高端人群和现有网民,对手机网民整体规模来说,智能手机的推动作用不是特别明显。

未来,创新应用将是推动手机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目前手机网民在手机用户中的渗透率仅为36.5%,手机上网需求不足是大部分手机用户未能接入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原因。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庞大的智能手机网民规模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爆发提供了基础,各大互联网服务商也开始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而激烈的竞争必将催生能够满足细分人群需求的创新应用,并进一步推动手机网民进入下一轮高速增长周期。

网民性别和年龄结构及学历和城乡差别

《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3.56亿手机网民中,男性占比近六成,达到58.1%,男性占比较女性高出16.2%,大于整体网民的男女比例之差。显示出我国男性手机上网使用率明显高于女性的特点。与2010年相比,男性手机网民占比还略有上升。

年龄结构方面,与整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用户更加集中在年轻群体,20-29岁人群占比达到36.0%,比整体网民中这一年龄段占比高出超过6个百分点。然而30-39岁人群比例在2011年有明显上升,显示出手机网民年龄的成熟化趋势。

而在学历结构和收入结构方面,手机网民学历结构与2010年相比变化不大,小学及初中学历人群比例稍有上升,高中人群则下降至34.3%。中高收入群体手机上网的使用率增长较快,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群体占比由2010年的33.0%增长至41.2%。

《报告》同时显示,手机网民的城乡分布情况与整体网民基本相同,农村手机网民占比为27.3%;其城乡差距也有所拉大,与2010年相比,手机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下降了近两个百分点。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摘要一、基础数据◇ 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下为《报告》的“第五章网民规模与结构”部分:一、网民规模(一)总体网民规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2012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告全文下载>>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一、什么是报告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一)资料

2015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第一章:调查介绍:一、调查方法(一)网民个人......

《互联网发展现状及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分析.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互联网发展现状及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分析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 互联网 发展现状 发展状况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 互联网 发展现状 发展状况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