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不应陷入高考的狂欢_高考之后的狂欢剧本
媒体不应陷入高考的狂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考之后的狂欢剧本”。
媒体不应陷入高考的狂欢
(2014-06-27)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草地周刊·文武之道
■常江
随着各地高考成绩的逐渐公布,一度沉寂的高考话题骤然沸腾了起来。最近两天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叫做“请问我儿子/女儿/亲戚家小孩XX分能不能考上你们学校咨询师”,每天都会收到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电话和信息,咨询报考情况。我也只能无奈地对人家解释:我只是个搞教学科研的,实在不懂招生工作。只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每次挂断电话,都会有点心有戚戚:13年前的自己和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惴惴不安呢?
“人生高考忧患始”,恐怕是每个中国小孩的共同际遇。高考之前,一切都很平静美好,虽竞争激烈、气氛紧张,但终究是一种比较无忧无虑的状态。高考之后,情况为之一变,孩子们纷纷离开故乡的小镇,去往教育资源更“扎堆”的大城市;而他们所就读的学校和专业,也将成为未来的日子里界定其身份的最重要的标签。有人欣喜若狂,就必然有人伤心低落。无论选择了录取自己的大学,还是决心“回炉”再战,人生都必然与“前高考时代”不同。
在这样一个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十分敏感而脆弱的时期,舆论却多少显得有些残忍,在媒体的报道和大众的言谈中,高考似乎就应当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是属于“人生赢家”的游戏。
一方面,对于高考状元及其“传奇人生”的过度渲染充斥着媒体报道。如去年辽宁省高考文科状元弃学香港大学复读,今年再度以状元身份考入北京大学,被媒体赞誉为“彪悍的人生不需要理由”。关于分数和传奇的“成功者狂欢”充斥着各种版面和网页,虽然是新闻报道和媒体舆论的常态,却也多少令人唏嘘:无论怎样,最终依旧是成王败寇的古老神话吗?
另一方面,以往关于高考制度和高等教育的种种批判和反思也似乎在狂欢的氛围中消弭无形。如面对辽宁高考状元为换个学校只能复读重考的事件,只有很少的人去思考这种对于资源和时间的巨大浪费是否与分数有效期问题和转学制度的缺失有关;此外,不少高考成功者往往不是“书呆子”,而是有着非常乐观的个性和非常健全的人格,这一点也并未引发专家学者们对于现行制度下青少年的成长问题的关注和反思;更没有人关注在这场竞争中“失利”的个体,去剖析是否有环境或制度性的因素制约着水平的正常发挥。围绕高考展开的为数不多的讨论,多少都带有一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色彩。网友们更是以“痛说高考家史”的方式,为狂欢提供着情绪而非理性的佐料。
总而言之,围绕着高考而形成的舆论和话语是高度狂欢性的,理性的阐释和反思不是没有,却也十分微弱。这样的舆论和话语,即使在无关痛痒之处提醒人们应当关注制度可能存在的问题,却于总体上不断强化着“分数决定论”,并以种种方式提醒人们“不能输”“输不起”。这是一种十分焦灼,甚至有一点反动的价值倾向。尽管高考制度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里不断进行着革新,但民众对于高考的理解依然没有和以往的“科举式”高考时代有什么明显的差别。这一状况理应引起教育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学观察者、研究者的重视。
随着各省成绩的陆续发布和各批次录取线的“出路”,更多的喜剧和悲剧都将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上演。在这个时候,媒体和网络更要保持高度的自制,不要成为渲染狂躁或悲情氛围的助推手。这既是专业主义的要求,也是普遍人性的要求。而对于高考制度的批判和反思,也应在这样特殊的时刻发出响亮的声音。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陷入散文诗,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陷入散文诗一、陷入阅读的温暖与思念里,腾升一种清新,使人感动,感动在微雨霏霏的凉意里。近距离的与作者灵魂接触,洒脱的倾听笔者刻骨的呐喊,犹如大雨倾盆,那是漫天的急骤,是寰宇的......
陷入危机_800字孟飞四人心里充满了问号:顽为什么会突然消失?我们为什么会来到这里?那些追兵呢?......正想着,他们又被卷入了另一个世界,那里有一座硕大的城堡,雪白雪白,野郎拿起双天......
Steel3g钢铁资讯网-内部资讯2011钢铁行业陷入低谷当前,由于市场价格低迷,钢厂出厂价格与市场价格倒挂,国有钢铁企业中已有近半数钢企陷入困境,民营钢铁企业有三成陷入亏损,2012年......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陷入漩涡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