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救灾材料_抗旱救灾的措施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抗旱救灾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抗旱救灾的措施”。

各位领导:

在全市上下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抗旱救灾保民生、促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市书记及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亲临开封指导,这充分体现了胡书记对开封的关心和重视,更为我们做好抗旱救灾等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鼓舞了斗志。这里我代表开封镇党委、政府对胡书记及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五月份以来,镇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降水量是1958年以来同期最少的一年。持续干旱造成全镇供水水源可供水量严重不足,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旱等情况。面对特大干旱,镇认真落实“千方百计抗大旱、全力以赴保民生”的各项要求,全镇上下紧急行动,切实抓好抗旱各项工作,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作简要汇报:

一、受灾基本情况

镇有耕地面积88000亩。2011年全镇玉米播种面积37000亩,马铃薯播种面积40000亩,烤烟种植22481亩。从全镇情况看:

一是可用蓄水少。地上水严重补充不足,地下水位严重下降,部分溪河断流,水井、水窖储水严重不足,镇内各大水库已降至历史最低水位,塘坝基本干涸,全镇各类蓄水工程的库存水量仅为45万m3,占应蓄水量的20%。其中水库存水量为36.4万m3,占17%。二是受灾范围广。全镇10个村委会均不同程度遭受旱灾,其中马图、火石、三道、多乐、海子、灰硐、开封受灾比较严重。三是旱灾损失重。据不完全统计,全镇因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万元。玉米损失70%左右,绝收26500亩,马铃薯减产50%,烤烟减产20%左右,绝收1000亩。长期干旱已造成1.5万村民和300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二、抗旱工作措施

面对严重旱情,开封镇党委政府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来抓,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灾害损失。

(一)落实领导责任,精心组织抗旱。一是在8月初,我们未雨绸缪,专题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和部署抗旱工作,并召开全镇抗旱救灾动员大会,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各村各部门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抗旱岗位责任制要求,分级包干落实抗旱责任。坚持班子成员联系包村制度,班子成员全部下到所包村委会,组织干群开展抗旱救灾。三是建立了“四个一”的抗旱工作机制:即保障水利工程、一名领导负责、一套班子专抓、一村一个实施方案。现已组织500余人次干部下乡,带领群众抗旱救灾。四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抗旱工作宣传发动,增强了广大干群抗旱救灾的紧迫感和自信心。

(二)突出重点难点,科学部署抗旱。始终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远水后近水,先活水后死水,先地上水后地下水”的原则,组织群众抗旱。一是以人为本,采取抽、拉、提、引的办法及时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严格财政补贴政策,对小水窖灌满水的按每口30元及时补助到位。二是科学调度,保证农业抗旱。实行严格的供水调度管理方案,集中管理现有水资源,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充分利用水库现有库存发挥抗旱主力军作用。三是大力推广节水高效技术。适时调整用水结构,推行喷灌、滴灌、免耕栽培等节水灌溉技术,认真搞好渠道防渗和田间配套,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用水效益。

(三)实行分类指导,有序开展抗旱。一是按照“大春损失晚秋补”的思路,千方百计落实农民稳产增收措施。认真抓好大春作物中后期管理和收割工作,做到颗粒归仓;抓好晚秋生产的落实,认真做好物资准备工作,加大改种、扩种、套种力度,结合实际大力发展粮菜兼用、适销对路的短期经济作物,积极扩大马铃薯、秋豆类、秋蔬菜等播种面积,特别是努力扩大烟后套种马铃薯、秋豆类和秋蔬菜等种植面积,弥补旱灾给大春造成的损失。二是按照“大春损失畜牧业补”的思路,扎实落实中央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确保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等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加强督导检查与指导服务,强化科技服务支撑,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努力避免区域性重大疫情的发生及传播。三是按照“大春损失劳务收入补”的思路,进一步开展以“阳光工程”为主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继续加大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积极拓宽农民外出就业渠道,增加农民务工收入。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主动抗旱。我们将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做好长期抗旱的准备,分析好全镇的情况,进一步健全抗旱工作机制,层层落实干部责任追究制,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精力凝聚到抗旱救灾当中;进一步引导各村各部门和广大干群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旱情,牢固树立抗长旱、抗大灾的思想,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坚持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全力抗灾自救。

二是科学抗旱。加大对水库的调水力度,坚决制止任何破坏水利设施的行为,维护正常用水秩序,最大限度发挥现有水资源作用,实施科学管水;进一步倡导节约用水意识,推广喷灌、滴灌等一批先进节水生产技术,实施科学用水。

三是协同抗旱。组织各相关部门,围绕抗旱救灾工作,切实履行部门职能,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下乡抗旱救灾,着重调查抗旱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认真做好物资准备和生产技术服务,挽回灾害损失。组织广大群众抢修水利设施,提高抗旱保灌能力。

总之,我们将尽最大努力,解决好人畜饮水难题,调解好用水纠纷,保障好灾民正常生活,防止森林火灾,确保不因旱灾而出现人员伤亡和影响社会稳定事件,有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开封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九月一日

一、旱情与灾情

我县属淠史杭灌区,耕地面积183万亩,灌区面积120万亩,其中50多万亩处于江淮分水岭区。继去年“两旱一涝”自然灾害以后,今年我县再次遭受严重旱灾。截止7月30日,全县在地作物受旱已达165万亩,成灾136万亩。其中,125万亩水稻,受旱116万亩,严重受旱70万亩;49万亩旱经作物,成灾45万亩,绝收22万亩。渔业损失惨重,受旱养殖水面4.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846万元。畜牧直接损失1524万元。受灾人口89万人,成灾73万人,29万人饮用水发生困难。

今年旱情来得早、来势猛、发展快,其主要原因:

一是降水少。自3月份以来,我县降雨量仅123.1毫米,比历年平均值少371.1毫米,比大旱的2000年同期少329.3毫米。特别是6月份以来,近60天的高温天气,全县降雨仅81.4毫米,只有历年平均值的30%,日蒸发量都在10毫米以上,致使旱情日益加剧。

二是可提水源少。去年大旱期间,淮河正阳关水位高达23米以上,我县境内瓦埠湖、肖严湖、梁家湖倒灌外河水2亿多方,保证了抗旱水源。而今年淮河水位仅15.4米,低于瓦埠湖近2米,无法实施倒灌。目前全县除瓦埠湖尚有少量水可提外,其它湖泊已无水可提。而瓦埠湖因水位太低,上梢也已无水可提。近期,城区供水都已发生困难。

二、抗旱主要措施

面对严峻旱情,省委、省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省长许仲林、省委副书记方兆祥等负责同志亲临寿县检查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在省、市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县政府把抗旱救灾作为“三个代表”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动员和组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投入抗旱救灾斗争。

一是切实加强对抗旱救灾工作的领导。5月份以来,我县先后3次召开抗旱救灾紧急会议,及时研究对策,把抗旱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县里成立了瓦东、瓦西、安丰塘等5个前线抗旱指挥所,由县六个班子领导及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带队,坐镇乡镇帮助基层开展抗旱救灾工作。目前,全县有1600多名县乡干部投入到抗旱斗争中,其中县直干部710多人。

二是千方百计广开水源。本着“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手段,挖掘一切水源”的指导思想,全县上下采取上引、下灌、全面提的措施,按照一保人畜用水、二保精养鱼塘用水、三保高效经济作物用水、四保水稻用水的原则,采取库塘蓄水、湖河提水、挖塘打井、人工增雨等多种办法进行抗救,能保一亩保一亩,能保一块是一块。目前,全县已投入抗旱劳力46万人,开动各类提水机械7100台套5.13万千瓦,提水1.3亿方,耗电1310万度,耗油2755吨。共打各类抗旱井3620眼。先后3次实施人工增雨。全县已投入抗旱资金2852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462万元。全县抗救面积达47万亩,临时解决了4.53万人饮用水困难问题。

三是不失时机发动群众挖塘打井。按照省委副书记方兆祥同志关于“临渴掘井、遇旱挖塘”的指示,根据我县水利建设“十五”规划,引导群众大力开展水利夏修穿插战。全县共挖当家塘38口,增加蓄水量150万方;打抗旱井3620眼,解决1。2万人饮用水困难,抗救在地作物5。3万亩。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四是注意做好群众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一方面,组织全县各级干部深入到群众去,战斗在抗旱第一线,与

群众同甘共苦,注重引导群众情绪,及时发现、化解、处理各种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组织民政部门及时查灾核灾。目前,全县已开仓借粮2200万公斤,发放救灾款182.22万元,其中69.3万元购买救灾大米45.35万公斤。

三、下步措施和几点请求

当前,我县大部分库塘已经干涸,绝大部分乡镇已无水可用。全县三座中型水库都已达到或接近死库容,抗旱形势十分严峻,灾情正在急剧发展。下一步,县委、县政府决心做到旱情一日不除,抗旱一日不止。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灌渠多供水。二是全力抢提瓦埠湖水,保证沿湖地区用水。三是挖塘打井,计划在丘岗地区打深井178眼,挖大塘105口。四是积极开展生产救灾。以工补农、以副补农、以秋补夏,把旱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五是认真做好群众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请求解决的几个问题。鉴于我县去年遭受了严重的“两旱一涝”,今年又遭受了如此严重的旱灾,为了减轻群众负担和财政压力,我们请求上级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1、随着抗旱投入越来越大,群众和财政负担将越来越重,请求上级帮助解决抗旱经费500万元,解决抗旱平价电量1000万度。

2、为彻底解决江淮分水岭地区缺水问题,我县共计划打井940眼,需要资金1092.7万元。今年计划打井178眼,需要资金445万元。请求上级帮助解决打井补助经费200万元。

3、我县年年干旱的主要原因是,有16个乡镇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同时,我县又是淠史杭灌区末梢,用水十分困难。目前仅瓦房、三觉两乡镇列为省江淮分水岭治理乡镇。请求省将刘岗、炎刘、保义、茶庵、广岩等其它14个乡镇列入省江淮分水岭治理项目区。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文秘

相关公文:

教师个人学习工作总结

抗旱救灾

2010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抗旱救灾一、名词解释 通辽人才网,通辽人才市场,通辽网络招聘会,通辽现场招聘会,通辽求职,通辽招聘,通辽人事信息网,通辽人才中心,通辽人事局,......

抗旱救灾

抗旱救灾奉献爱心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抗旱救灾奉献爱心》。 自去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至今仍没有缓解,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

抗旱救灾

某乡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汇报2010年3月8日2009年以来,我乡降雨量与常年相比明显偏少,境内河流流量、水塘蓄水量逐渐减少,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针对严峻的旱情形势,我乡及......

抗旱救灾

2010年湖北公考申论热点之“抗旱救灾”2010-03-30 湖北公务员网 【字体:】一、名词解释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和旱灾......

抗旱救灾先进事迹

联手抗旱救灾保住生产生活 ——洋坝村驻村工作组抗旱救灾先进事迹“来水了,这下可好了,驻村干部还是能干,这下米可以下锅咯”,一位村民大声喊着,眼前一股清澈的河水从铁管里涌入......

《抗旱救灾材料.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抗旱救灾材料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抗旱救灾的措施 材料 抗旱救灾的措施 材料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