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_老山界答案
老山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老山界答案”。
课题:老山界 学习目标:
1、学习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
3、学习和掌握按时间顺序、地点转移记叙事情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
2、难点:理解生动描写对表达中心的意思的作用。
学习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习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导入:
(一)关于作者。
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解放日报》总编辑、宣传部部长、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1996年5月9日在北京逝世。
(二)关于背景。
1934年10月初,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北上抗日,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粉碎了反动派的围追堵截,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抗日根据地——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又叫越城岭。
(三)根据要求独立完成以下课前作业。
1、给加点字注音:
惊惶()欺侮()搀()酣()然入梦 蜷().....矗立()咀嚼()呜咽()澎湃()......骨碌()缀()捉摸().....
2、《老山界》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故事,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按时间顺序记叙的,请你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第一天下午—傍晚—天黑—夜里—半夜—第二天黎明以后—下午
二、探究学习:
(一)导入
(二)课堂学习
1、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难”体现在哪几方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2、面对困难,红军战士以什么态度面对,是如何克服的,体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可用文中语句回答)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3、作者在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说“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突出长征路途的艰难,也更能突出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只要有这种豪迈的精神,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4、本文把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乐观精神刻画得具体形象,靠的是生动的描写。(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2)揣摩语言描写:细读文中的语言描写,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如“别掉队、做乌龟、顶着天、哈哈笑”等,表现了相互鼓励,豪迈乐观。(3)揣摩场面描写:找出最典型的场面描写并分析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一奇观的?这样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之”字奇观。着重于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的理解,想象场面的雄奇壮观。烘托出红军英勇豪迈的英雄气魄。
“见”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以什么为序?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
星星、山峰、山谷;自上而下;比喻、排比 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细听耳边声,可见红军战士的镇定与豪迈。这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形象刻画。鼓着勇气、继续前进。毫不畏惧、嘲笑敌机。
行动、语言、场面、景物
(4)揣摩景物描写:半夜醒来观赏夜景(所见所闻)。
(三)小结: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老山界》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长征的革命传统;二、学习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的特点;三、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教学重点、难点......
《老山界》 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层次。2、体会本文朴实优美语言里行间流露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3、学习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老山界》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老山界》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老山界》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山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