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测试题_政治测试题和答案
政治测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政治测试题和答案”。
政治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传播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2.彩色动画影片《大闹天宫》自上个世界60年代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其后通过录像带、VCD、电视生播使影响更加广泛,甚至登陆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如今人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3D版的《大闹天宫》。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B.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D.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3.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4.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
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5.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A.①② B.①④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C.②③
D.③④
6.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8.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动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A.不同的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统一性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9.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A.①② B.③④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C.①③
D.②④
10.2008年10月,第31届世界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 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11.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两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
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12.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②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③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3.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族、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下图“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 4
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② 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A.① 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君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两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7.“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产生于西汉时期的儋州调声,是儋州人民自己创造的原生态歌谣,直到今天仍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区域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④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随着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网络电视、手机报、电子书等新媒体日益深入们的生活,催生了数字出版等新的文化产业。这说明,科学技术是()
①文化创新的不确定因素 ②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多样性产生的根源 ④推动大众传媒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 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1.“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较大的包容性
C.相对的稳定性
B.较强的保守性 D.鲜明的民族性
22.2008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③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A.①②
二、非选择题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材料一 2012年7月1日,在第三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澄江化石地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自然遗产的空白。6月29日,我国申报的元上都跨越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三十项世界文化遗产。这两项申遗成功,也意味着中国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到43项,在数量上居于世界第三位。材料二: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该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一体化战略布局中的一部重要法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们必须保护文化遗产的理由。
24.材料一:我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作为文明亮点的传统节日不下数十个,其中许多是从远古发展而来的。尽管各个节日的功能不同,但作为综合性文化载体,传统节日都承载着比普通节日丰富得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内涵。
材料二:发祥于中国的“端午”,却由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因而,保护与复兴民族传统节日,已经刻不容缓。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就联合下发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全社会对华为节日的保护意识。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保护民族传统节日。
选出依次填入下面各题各空正确选项:1.毛泽东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提出的“两个务必”是:务必使同志仍继续地保持________不骄不纵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仍继续地保持___......
政治小测试题 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中华儿女身上的中国印。以上材料说明①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几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爱因斯坦1939年在获悉铀裂变及链式反应以后,曾在匈牙利物理学家希拉德的推动下,......
说明:根据院党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的有关安排,为检验前期学习效果,促进学习十七大精神,现在全院教工和离退休老同志中进行一次测试。答卷时可参考资料,相......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2分)6、“船在垃圾山上行”这句话表明()A、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B、我国自然资源匮乏C、我国水土流失严重D、我国存在着严重的环境问题7、当今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