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新闻采编规范》_电视新闻采编规范
多选《新闻采编规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电视新闻采编规范”。
(五)《新闻采编规范》
1.获取事实的基本原则有哪些?(ABCD)A.法律原则B.道德原则C.伦理原则D.正当原则
2.新闻报道过程中要遵守的伦理原则有哪些?(ABD)A.无害原则B.知情同意原则D.保守机密原则
3.为尽量做到对新闻当事人最小伤害,新闻报道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细则包括。(ABCD)A.尊重采访对象的意愿B.注意保护采访对象的隐私C.不要对采访对象作出道德评判D.不展示不恰当的内容
4.新闻真实与准确的要求有哪些?(ABCD)A.保证确有其事,不道听途说B.对所引用的一切资料等都具备确切的来源C.核实关键性事实D.报道若出现失实,及时地更正
5.怎样核实关键性事实?(BCD)B.到达新闻现场,核实新闻来源C.多方求证,核实新闻核心要素D.查找权威资料,核实具体精确事实
6.怎样解释新闻事实?(ABC)A.用事实说话,不能主观臆断B.内容表述直截了当,慎用情感性词语C.写作准确具体,减少修饰性词语
7.如何确保新闻报道的公正?(ABC)A.禁止对任何人的歧视B.保持中立,做到利益规避C.平衡呈现各方观点,保持中立
8.怎样做到利益规避?(ABCD)A.不接受采访对象的好处,新闻报道不得收取任何费用B.不做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C.要特别注意语言方面的中立D.对新闻事件中的冲突双方,要注意均衡报道
9.直接引语的特点有哪些?(AD)A.直接引述别人的原话,并放在引号内D.具有现场感
10.使用新闻引语需遵循以下哪几点原则?(ABD)A.保持真实、准确、完整性B.尽量多用直接引语D.不要“异口同声”
11.引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改动?(ABC)A.原话有语病B.表达模糊C.出现方言时
12.直接引语有哪些效果?(ABC)A.保持新闻真实感B.增加信息量C.增加趣味性
13.下列哪些引语的使用规范是正确的?(ABC)A.尽量不用间接引语B.直接引语应是某人所说的原话,除对语法和句法错误进行必要的纠正之外,记者不得制造直接引语,不得对采访对象的话语进行添加或篡改C.应当避免在引语中出现括号或省略号
14.使用消息源时,以下哪几点是错误的?(AB)A.使用权威消息源时,可以完全信任B.完全依赖网络作为消息源
15.当消息源有多重身份,如何选择?(AB)A.选择与本报道最相关的职务B.征询受访者哪个身份更合适
16.通常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匿名消息源?(AB)A.消息源主动提出要匿名B.消息源本身不愿接受采访,记者为了得到关键信息,进行匿名处理
17.理论上,以下哪些是只能作为引述而不作为事实进行叙述的消息来源?(ABC)A.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体所发布的信息B.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提供的案件记录、情况说明等非正式材料C.权威机构内部文件
18.当对受访者的身份、观点不明确时,记者应该怎么办?(BCD)B.使用其他消息源代替C.再次采访受访者D.不使用
19.在匿名消息源的处理上,记者应注意哪些问题?(ABD)A.保留录音、手记等一手材料B.与编辑沟通,得到编辑的指导和同意D.保护匿名消息源
20.制作新闻标题的规范有哪些?(AB)A.准确B.传神
21.下列哪些不是新闻事实组成部分?(CD)C.社论D.编者按
22.以下哪些内容,可以作为权威的消息来源?(ABC)A.司法机构、仲裁机构、行政机关、公证机关在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中确认的事实B.具有合法地位的政党、国家机构在公文、正式出版物、蓝皮书、白皮书等具有法律效力文件中确认的事实,或其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及其他正式而公开的场合,以该政党、国家机构的名义发表的讲话C.为配合待定机关履行职责的需要而发表的信息
23.新闻语言的规范有哪些?(ABCD)A.新闻语言要简洁、清晰、准确B.要避免使用不熟悉的术语或专业词汇C.新闻报道语言应该尽可能使用叙述性语言D.把数字转换成普通人易于理解的语言
24.下列哪些媒体是可被援引的权威媒体?(ABCD)A.党报党刊B.行业性报刊C.国家通讯社D.电台、电视台
25.微博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的影响和改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BCD)B.消息来源C.生产机制D.行业互动
26.记者新闻微博使用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BC)B.发新闻要再三确认C.发表观点要讲证据
27.采编与经营的“防火墙”原则有哪些?(ABCD)A.采编与经营严格分开B.严禁“有偿新闻”C.规范专业性记者的个人投资行为D.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在外单位兼职取酬
28.西方发达国家媒体主要采取哪些“编营分离”的措施?(BC)B.发行人制度C.激励—约束机制
29.广播电视新闻的引子与报纸新闻标题有什么不同?(ABCD)A.引子应该是完整的句子B.引子应该自成一体C.引子与其他新闻或广告内容分离D.制作人在引子里提出有待回答的问题
30.在批评报道中,如何注意平衡?(ABCD)A.记者经过努力仍没有采访到某一方,应在稿件中加以说明B.对报道中受到批评的当事人,给予答辩的机会C.报道语言平实,避免主观D.标题更要紧贴事实,切忌主观色彩
(五)《新闻采编规范》1.为了公共利益,记者可以适当使用不正当的手段制造新闻事实。(× )2.记者不能为个人或亲属的利益利用其职业关系获取任何机密信息。(√)3.媒体应以一种平......
(五)《新闻采编规范》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D遵守法律)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A知......
广电总台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新闻采编工作的意见》活动情况汇报材料按照市委宣传部有关指示要求,广电总台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新闻采编工作的意......
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新闻事实的提供者。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写作时,必须弄清每一个事实的来源及其真相,避免失实。交待新闻来源,可以使读者、听众、观众判断新闻的可靠程度,是取得受......
新闻采编自荐信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我提升的今天,各种自荐信频频出现,自荐信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什么样的自荐信才是好的自荐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闻采编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