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_赤壁免费
赤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赤壁免费”。
吊古抒怀,抚今追昔
——《赤壁》、《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濉溪初级中学
邵理中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杜牧、张养浩的文学常识;背诵和默写。
2、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走进诗境,理解诗的含意。
3、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赤壁》
一、导入新课
《赤壁》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二、朗读此诗
三、写作背景及作者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
《赤壁》作者杜牧,唐朝诗人。他生活在日趋衰落的晚唐时期,他的最大政治抱负是恢复唐王朝天宝以前的兴盛景象。他反对最高统治者穷奢极欲、不恤国事,始终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未能施展抱负,所以一直慨叹忧郁。杜牧在诗歌方面成就较显著,后人称盛唐时期的杜甫为“老杜”,称晚唐时期的杜牧则为“小杜”。
四、细读品味
1、疏通大意
折戟沉沙铁未销,(折断的画戟沉没在泥沙中尚未销融)自将磨洗认前期。(拾起磨洗一番,仍可隐约看见历史的刀光剑影)
东风不与周郎便,(倘若东风不来,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铜雀春深锁二乔。(建造铜雀台广罗天下名姬的时候,东吴美人大乔和小乔可能就深锁铜雀,春恨无限了。)前两句是第一层,交代兴感之由。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后两句是议论,是第二层,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间接
反映这种变迁。
2、问:《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3、问: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五、教师小结
这是一首咏史诗,写的是三国赤壁之战,诗人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讽嘲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得胜的侥幸,对历史兴亡成败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板书设计:
赤壁之战
兴感之由(借物)——议论感慨(咏叹)
——借古讽今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便是一首散曲。
二、整体感知:
1、“潼关”,关名,在今陕西潼关县境内,雄踞陕西、山西、河南三省的要冲。“怀古”,意思是凭吊古代遗迹,追怀古人古事,抒发作者的情怀。
2、作者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这是作者路过潼关途中所作。当时“关中大旱,饥民相食”,作者深感忧虑,写下此曲。
三、细读品味:
1、师生共读(可采取多种形式)。
2、疏通大意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心情很不愉快)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2、梳理层次 全曲分三层:
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
第三层(末四句):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
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3、问: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明确:一个“聚“字,不仅写出“峰峦”之多,而且化静为动,赋予群峰以生命和意志,生动地表现了群峰聚集的动态;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一个“怒”字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汹涌澎湃、奔腾咆哮的气势。
4、问: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明确:“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四、教师小结:
这是一篇怀古抒怀之作,通过描写潼关地势的险要和朝代的兴衰,表达了作者对苦难中挣扎的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对历代统治者的谴责。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曲。
板书设计:
山坡羊·潼关怀古
写景——怀古——抒情 ——吊古抒怀,悲愤伤感
整合总结
一、学生集体背诵
二、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咏史怀古诗、曲,咏史怀古诗、曲: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赤壁 拾起一把断戟,上面还残留着时间所赋予的青铜和血的气息。那种味道,经过历史的洗涤更显沧桑。杜牧一身青衣,恍若一个侠客。他手持断戟,轻轻抚摸着。仿佛能从断戟上找到曾经......
火烧赤壁摘要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扫平河北,北征三郡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建安十三年元月,曹操回到邺郡,造玄武池训练水军,准备南征,统一天下。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曹操率大军十余......
赤壁经典台词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能够利用到台词的场合越来越多,台词可以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感情,加强剧情的表现力。那些脍炙人口的台词都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
很久没有动笔写影评了,毕竟现在想看的电影越来越少。《赤壁》等了一年,终于看了,但失望大于希望,谁都没有想到这是部轻喜剧,整部片子两个小时里,不时地你能自觉的发出一阵阵爆笑。......
泛舟赤壁,放飞心境溶溶皓月,淡淡清风,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你摇着桂棹兰桨,泛于断岸千尺的赤壁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像一团浓浓的哀愁,淡淡地晕着。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