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小论文_地理小论文资料
地理小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地理小论文资料”。
地理小论文
阙贞贞
指导老师:王梅兰
上周,我们一行人来到黄坑村,共同参观了古建筑群。鳞次栉比,屋瓦相连的数十栋清代古建筑一栋连一栋,一间挨一间,连绵展开,仿佛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村子坐落于新余、高安、上高三市交界处,西与蒙河相邻,北面紧邻狮琴山,东面紧挨着流霞崇山峻岭。正是凭借着三面环山一面环水的独特地理优势,村子迅速被建立并壮大起来。由于三面环山,村子像一个布袋子,易守难攻,有效抵御了外敌入侵,使之免于许多战乱,保障了村子的安全。如果说山是黄坑村的忠实卫士,那么蒙河,无疑是黄坑村的生命线。由于三面环山,极大阻碍了人们的出行。若走陆路,你必须翻过一个又一个的山头,而蒙河,则为人们提供了极其便利的交通,人们在这里建立了码头,通过蒙河连接外面的世界,于是,这里形成了繁荣的码头市场,人来人往,船支来回穿梭,村内商铺生意兴隆。这里曾是远远联名的棉集散地,其棉花布匹生意曾一度垄断江南。
西、南面广褒的良田也促成了村子的繁荣。古人曾说:“金宝庐舒、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可见农田对百姓的重要性,自古以来,历代帝王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在小农经济封建体制下,一切生产活动都建立在农田上。家业是立国之本。拥有良田,为黄坑村带来了丰富的粮食,为其他生产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繁荣起来。
温暖的气候是村子繁荣的温床。黄坑村位于我国南部,地处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热量充足,夏季高温多雨,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水热条件。因为全年热量充足,此地农作物十分丰富,为村民带来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并蕴育出一个繁荣的村落。
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不稳定,黄坑村旱涝灾害频繁。为此,黄坑村的村民的房屋构造堪称绝妙。古屋内部为木质结构,四周砌起高高的砖墙,外面刮风听不到。每个天井都连接着排水系统,有些排水沟还分上下双层结构,至今依然功能齐全。古屋之间靠小巷连接,出门不用受风吹日晒,小巷的地板由青石板铺成,最远一直延伸到河边,甚至连结了附近的村庄,有“下雨天穿布鞋走路都不会湿鞋”之称。建筑一栋紧挨一栋,纵横相交,左右相连,人字形双坡屋顶由青瓦覆盖,波浪般向远方绵延这极有利于排水,很好地适应了气候。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日新月异的进步,黄坑村逐渐走在了时代后头。
三座大山极其高大的挡在他们面前,使他们和外面的联系逐渐减少。随着汽车、飞机、火车等其他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该地区水运地位逐渐下降。黄坑村的经济等各项活动开始衰退,村民的生活条件也停滞不前,甚至于每况日下。至此,一个繁荣的村落由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逐渐没落。
随着改革开放在全国如火如茶地进行着,黄坑村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希望。村子里许多年轻人走出了这个村子,到外面的世界进行找拼、奋斗。功成名就后就回到家乡,盖起了洋房。政府也将马路铺到了村子里。村民的生活水平又得到很大的提高。可这些古建筑,逐渐被遗忘在人们的脑海深入。如今,许多建筑由于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杂草丛生。甚至有些房屋早已坍塌。
老房子里藏满了时间给我们准备的珍馐。木门上的劣迹斑斑,却能深深吸引着人,小路上的青苔点点,沁透人的心脾,那些被时光剥落的锈迹朵朵,如青墨般晕开在心底。一番洞天,一串闪着金光的故事,一扇门,还有青石板砌成的老故事,一座房子就是是一宅故事,一个梦„„
希望政府部门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黄坑村,好好守护这世代人的梦。
地理小论文长江三峡工程是早在民国的时候就提出过的工程,经过多年的勘探和论证,于1992年通过兴建长江三峡水电工程的议案。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大坝。设计正常蓄水l75m......
地理小论文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作用越来越广,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也日益增强。同时......
治理大气污染 推进生态文明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十分重要的。但在满足我国人口的粮食需求后,不科学的农业生产也给我过带来了不小的环境污染,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文......
地理小论文推进生态文明从自身做起推进生态文明从自身做起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形式,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和社会关系上的具体体现。生态文......
交通运输条件的评价-----以铁路为例中国服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不平衡,铁路运输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占有突出优势,是重要基础设施、国家的大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