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_美学原理2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美学原理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学原理2”。

鲍姆嘉通:“美学之父”。认为感性认识也应该成为科学研究对象。建议成立一门新的科学,专门研究感性知识。1750年,正式以“伊斯特 克”这个术语出版了他的《美学》第一卷。我国最早接受美学的是王国维,他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红楼梦》等文章中,阐明“古雅”作为美学范畴位置等。他继承了 康德、叔本华的美学观点。古希腊的柏拉图是在欧洲美学史上最早对美的问题作深入的哲学思考的人,最早提出“理念说”,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他认为现实中的一切事物的没都根源于“美的理式”,即美本身。康德的美学是建立在先验论基础上的认为美只能是主观的。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在美学上,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亚里士多德 达芬奇,在《画论》一书中要善于窥视自然,他认为美并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要重视比例和谐,比例论在文艺复兴时期很受重视,《神圣比例》 荷迦兹,英国著名画家,艺术理论家,《美的分析》得出的结论:美正事现在所探讨的主题,我所知的原则就是:适宜,变化,一致,单纯,错杂,和量。所有这一切彼此矫正,彼此偶然也约束,共同合作产生美,他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从社会生活中探索美的根源。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孔子,“里仁为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如有周公之才之美” 墨子,“万民之利”才是美的标准。孟子继承了孔子发展孔子的“仁”变“修身”为“养性”突出人性的作用。在美的观点上提出了“充实之谓美”,主张“人性善” 荀子主张“人性恶”

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省立斜阳暮’。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空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纯粹关照,情感没有外露,通过客观的描写对象传达出作家的思想情感。郭熙《林泉高致》

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但是在生产劳动中的产品并不是一切都是美的。

在美的产生过程中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从实用价值到什么价值的过度,这中间人类的观念形态起了中间环节作用。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它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表现。社会美首先表现在那些作为实践主体的先进人物身上。其次表现在劳动产品上,这主要是指那些已经改变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的劳动产品。社会美直接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是一种积极的肯定的生活形象。

社会美重在内容。“心灵美”“精神美”“性格美”“内在美”都是强调美的内容,即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等等。

自然美是自然事物的美。

形式美和事物的美的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事物的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有着直接的密切联系,而形式美是指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特征,形式美所体现的内

容是间接地、朦胧的。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艺术美来源于客观现实生活,但不等于生活,它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

传神-----神形兼备。传神在艺术中主要是指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也包括为花鸟鱼虫传神。

简答题

1.西方美学史上探索美的本质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其中有哪些合理因素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

一部分美学家是从精神世界去探索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的根源归结为绝对观念,或主观意识、审美感受。

另一部分则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探索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的根源归结为自然事物本身的某种感性特征和属性。

2.自然美在教育上的意义。

祖国大自然的美,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方志敏烈士曾把祖国的山河比作母亲的肌体,著有《可爱的中国》,激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自然美还可以培养人们的优美的情操,寄托自己的理想,还能使人们在怡静中消除疲劳,得到休息。音乐家贝多芬酷爱自然,他曾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爱田野”,正因为他是如此地热爱大自然的美,才能谱写出优美、动人的乐曲。、3.形式美的主要法则,在美的创造中有什么意义?如何灵活运用

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也叫和谐。

上述形式美法则说明,人类在长期实践中自觉地运用形式规律去创造美的事物,并在美的创造中积累愈来愈丰富的经验。形式美的法则概括了现实中美的事物在形式上的共同特征,研究形式美是为了推动美的创造,以便使形式更好地表现内容,达到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运用上需要结合内容灵活地掌握,形式美的运用应当有助于美的创造,而不是束缚美和艺术家的创造。研究形式美的法则主要是为了提高美的创造能力,培养我们对形式变化的敏感,善于在探索美的形式时,从内容出发选择最适当的形式以加强美和艺术的表现力。

4.黑格尔对艺术美的看法

否认艺术美来源于生活。真正的美是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

抽象的发展了人的能动性,强调想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

反对机械的模仿自然。

5.优美与崇高的对比

优美的特点是: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和平衡状态。它在形式上的特征表现为柔媚、和谐、安静与秀雅的美。从美感上看,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和心旷神怡的审美感受。这种优美的表现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或是山明水秀、波平如镜、倒影清澈的自然景色;或是夕阳西下,一脉金晖斜映在山头水面。这些境界就是优美,给人以和谐安静的审美感受。

崇高的特点是: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它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的气势。它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粗狂、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在社会生活中,崇高通过严重的阶级斗争,艰巨的实践,展示出人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

论述题

1.为什么说艺术美源于生活。

生活是艺术家进行创造的前提、基础。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创作素材都来源于现实生活。艺术美是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自然美丰富生动,是艺术家的创作源泉。

生活是想象的土壤,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艺术家的创造性想象活动,必须依靠生活中所积累的大量的感性材料,掌握愈丰富,想象就愈自由。

生活孕育了艺术家的激情。情感是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事物的态度,它是客观实践的产物,艺术家脱离实践就无法培养对生活的感情。

生活推动艺术家的技巧。艺术技巧不仅为表现生活思想情感服务,而且是在表现生活与情感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技巧的提高是没有止境的。生活在不断发展,要求艺术家在技巧上也要相应的变化。

以上三个方面都说明,生活是艺术美的源泉,艺术美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身所呈现出来的外在优美形象完美统一的美。

它包含两个要素:一是源于品行、修养、人格等内在方面的精神特质,包括道德、理想、才识、情感等,称内在美;二是人的外在体现,包括语言、举止、风度、服饰、仪容、形体等,称外在美。

特点:人的美既有社会性又有自然性人的美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结合。外在美是人的美的形式,内在美是人的美的内容。

欣赏一个人,既要欣赏他的外在形象,也要注重他的内在表现。

一个真正具有美感的人,应该是内在美和外在美高度统一、协调一致。人的美既包括个人的美也包括人类群体的美。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国、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及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

(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就出现了矛(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生理学观点。

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在审美类型中,优美通常是指一种单纯的美、常态的美。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优美的本质就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的和谐统一,并且在对象世界中得到感性的显现。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见、奇特的特点。在审美类型中,崇高的基本特征是突出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冲突。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之间处于尖锐对立与严峻冲突。客体企图以巨大的气势和力量压倒主体,主体在严峻冲突中更加激发自身的本质力量与之抗争,最终战胜与征服客体,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比在优美事物中更加充分的显现。崇高的核心在于“冲突”。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审美主体所受到的挑战越严重,遇到的冲突越激烈,斗争的历程越险恶,就越能激发和显示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也就越能令人感到崇高。论述题:

美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社会美:社会美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美,它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2.优美:优美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1、美学名称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2、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3、审美活动的基本特点?1)、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人性的需求,没有......

美学原理

《美学原理》心得体会在没有上美学这门课时就感觉到这门课程不是那么的容易去懂, 虽然说现实 生活中到处都是和美有关的事物,但是当自己真正来体会是却很难。就像有一句 话是:......

美学原理

第一编美的本质 美学之父。 鲍姆嘉通。他的他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美是主观的感受。 这是从主观方面对美的本质的理解。山鹰在空中盘旋......

美学原理

王国维的作品有《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西方第一个从哲学思辨的高度谈论美学问题的哲学家是柏拉图西方美学不是从鲍姆嘉通开始的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

《美学原理.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美学原理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美学原理2 美学 原理 美学原理2 美学 原理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