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亲爱的同学,初中三个月的紧张学习生活一定带给你不小的收获。现在,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希望你取得优异的成绩。温馨提示:请你看清题目,认真答题,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50分)
1、下面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倏(shū)忽 忍俊不禁(jīn)B.虐(nuè)杀 荫(yīn)蔽
C.篡(cuàn)改 喧嚣(xiāo)D.嫌恶(wù)喑(yīn)哑
:
2、下面词语中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号 A.直接霄汉 变化无常 B.水波鳞鳞 惊惶失措
考C.窸窣作响 昂首挺立 D.姿态万千 苦心孤诣
3、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B、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的 手上,“好好拿着,别难受,看我呆会儿揍她!”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D、我知道今天卫生委员安排谁打扫教室?
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考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孙小龙模仿赵本山的表演真是,让大家不时地捧腹大笑。(2)经过长时间的试验,主要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 了。:(3)这部 的艺术作品,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图画。
名A、惟妙惟肖 不攻自破 得天独厚 B、栩栩如生 不攻自破 匠心独运 姓C、栩栩如生 迎刃而解 得天独厚 D、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匠心独运
6、口语交际中委婉地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想想看下面的情境,那位女士是怎样回答 的()(3分)
两位男士在谈话,其中一个说:“在家里妻子不让我抽烟,真难受。”边说边拿出香烟,问 旁边的女士:“我能抽烟吗?”女士笑了笑,回答了一句话,既不让这位先生抽烟,又说得很幽 默,引得两位男士笑了。女士的回答是:
:A、嗨,你害人又害己呀﹗ B、看,没见写着“禁止吸烟”!级C、你夫人还没有把你管教好吧。D、先生,你像在家里一样。班
7、古诗文填空(每空2分,共18分)
(1)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沉迷酒色的诗句是:。《泊秦淮》
(2)_________________,似僧相识燕归来。《浣溪沙》(3)正如万山圈子里,_________________。《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如梦令》(5)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6)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找出描绘春景的语句:,8、《伊索寓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以下哪些故事不是出自这部书的。()(3分)A《狼和小羊》《衔肉的狗》 B《赫剌克勒斯和财神》《乌龟和老鹰》 C《蚂蚁和蝉》《两只口袋》 D《骆驼和宙斯》 《狐假虎威》
9、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以“燃烧”为话题,再补写一个句子。(3分)
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燃烧。我们拒绝腐烂,因为腐烂意味着灭亡,且在灭亡之后,会让自己遗臭万年。
仿句:
10、综合性学习(8分)
(1)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请默写出两句和月亮有关的诗句:(4分)。(2)请写出与月亮有关的别号或雅称(不少于两个)(2分)
(3)请猜谜语:“中秋菊盛开”,打一与月亮有关的成语。(2分)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24分)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到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11、本文的作者是,其代表作是。(2分)
12、解释加点字词的意思(8分)(1)尘气莽莽..然()(2)裁.
如星点()(3)恒.不一见()(4)危楼..
()
13、翻译下面句子(6分)(1)、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2)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14、选出译文正确的一项(4分)
(1)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A、不久,看见几十座宫殿,(都是)碧瓦飞甍,开始悟出那是山市。B、没多久,看见几十座宫殿,(都是)碧瓦飞甍,才明白那是山市。C、不久,看见几十座宫殿,(都是)碧瓦飞甍,才明白那是山上的集市。D、没什么,看见几十座宫殿,(都是)碧瓦飞甍,就明白那是山上的集市。(2)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A、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见山上人烟集市和世间没什么区别,特意称它作“鬼市”。B、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见山上人烟集市不能和人世分开,所以起名字叫做“鬼市”。
C、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见山上人烟集市和世间没什么不同,所以给它起名字了叫“鬼市”。D、又听说有早起赶路的人,看见山上人群烟火集中,所以又称之作“鬼市”。
15、从文章内容看,山市蜃景的变化可分为哪几个阶段?你觉得最奇异的是哪个阶段?为什么?(4分)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号一样。
考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 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 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 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 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场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考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 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6.“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2分)A.母亲老了,她依赖长大了的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
B.母亲老了,没有自己的主见,就像小时候我没有自己的主见一样。
C.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肩上转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依赖我,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D.母亲老了,只能听从我的安排,就像小时候我只能听从母亲的安排一样。:17.第③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 _ 描写方法。(2分)
名18.文中画线句子反映了人物________品质,体现了________的家庭关系。(2分)姓19.如何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中加粗的词语?(4分)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6分)。
后母的三巴掌
从六岁至今,跟后母一起生活了30年,烙在我骨血里磨不掉的是后母印在我屁股上的三巴 :掌。
级第一巴掌是我8岁那年夏天,我同伙伴从卖甜瓜的老头儿筐里偷了一只甜瓜,跑回家躲在门后头吃。
班“哪来的?”后母看出不对劲儿了。“偷的。”我还觉得挺得意,挺能耐。“啪!”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拽过去照准屁股就是一巴掌,又响又干脆。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
“做贼!与老鼠一个祖宗!恨死人!把瓜扔了!不许吃!给,给老头儿送钱去!”后母那严酷的表情是我从没见过的,我怕极了,不敢哭,接过两毛钱扔了瓜咧着嘴给卖瓜的送钱去。
从此,别人多稀罕的东西都没动过我的心。第二巴掌是我10岁那年。
要过年了,父亲交给后母一沓钱说:“准备过年,再给二小买几袋奶粉,别光喝炒面糊糊了。” 二小是我刚出生的弟弟,后母没奶水,老喂他炒面糊糊。我看见后母将钱压在席底下。“阿巧”,前邻居二奶奶一大清早叫开我家门,喘着粗气在院子里跟后母说话,“章媳妇要生孩子生不出来得送医院,你手头有钱不?”
“有。”我听见后母只说了一个字便往屋里跑。我赶紧把席底下的钱换了地方。“嗯?”后母揭开席一怔。“兴许是他爹又换了地方了,你先送人上医院,我去找他爹,随后给你送去,200块整。”
二奶奶小跑走了。我神秘兮兮地把钱给后母看:“过年呢,不借给她。”
后母二话没说,一把把我从被窝里薅出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
“小孩子家家的,不学理性,谁还能没个病灾的,等自己陷在坑里就找不着道儿了。”后母回来后并不哄我,还瞪着眼训我。
父亲知道了,说该把屁股打碎。从此,“帮”字在我的理解里有了深刻而特殊的含义。第三巴掌是我14岁那年。
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初中,但吃住自理家里负担不了。“我不上了,帮娘喂猪吧。借人求人多难。”我吃饭时说。
后母二话没说,把我揪起来照准屁股“啪”就是一巴掌。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一指头年纪,还没见事就先低头!抬起来!不念书,大了能中屁用!我去求人借,还用你费心!再有这想法眼睛抠出来喂猪!”
我哭了,不是因为屁股疼,而是在我理解后母一片心血之后感动得哭了。我在内心发誓:“等我会写文章时,一定先写后母。”
20.文章的一条清晰的线索是:以 为线索。本文描写人物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是: 描写。(2分)
21.简要概括引出“后母的三巴掌”的三件事:(3分)
答:
22.“后母的三巴掌”给“我”的深刻教益分别是:(3分)。
23.文中三次细写了“我”挨打后的感受,试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3分)
“疼得我腿肚儿直转筋......,咧开嘴半天没哭出音来。”“疼得我直蹦高...,她却夺过钱跑出去了。”“疼得直钻心...,但我没哭,因为我稍懂人事了,知道听后母巴掌后的教训才重要。” 答:
24.简析后母的性格特征。(2分)
25、文中后母的教子方法正确吗?为什么(请结合你的成长经历谈谈,不少于30字)(3分)
答: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D2、A3、B4、C5、D6、D7、略
8、略
9、如:我们选择 燃烧,因为燃烧意味着给予,且在给予之时,会让生命熠熠生辉。
二、阅读
(一)课内现代文阅读
1. C 2.心理 3.尊老爱幼 亲密和谐 4.“走得很仔细”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他们如同生怕惊动整个世界那样,生怕稍有点闪失给老人和孩子带来惊恐、不安甚至伤害。因此他们“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整个世界”是指:一个是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是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当然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意思,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
(二)、课外现代文阅读
16.后母的三巴掌(或时间线索)语言
17.偷瓜;藏钱;不想念书(抓住大意即可,允许灵活表达))
18.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帮助他人的含义;念书的重要性(言之成理即可,也可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19.这些词语细腻的描绘出我挨打后的痛苦感受,表明了后母给我的教训之深刻,写出了后母的严厉(“痛苦感受”“深刻教训”“后母严厉”答出一条即可视为正确)20.爱子心切,教子严厉(必须抓住“严厉”来回答)
21、言之有理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
22、(1)广大;(2)通“才”;(3)有的;(4)不久
23、略
24、B ;C25、初生、发展、高潮(后问略)
三、综合性学习
26、略
27、略
28、花好月圆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调研七年级语文学科试卷(满分:150分 其中含卷面分2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30分)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8分)憧憬()zèng亮()积......
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科学试卷分析一、试卷情况分析本次试题结构合理、题型全面、题量适中,同时侧重双基,体现了知识与技能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联系的新课标要求。本套试题......
15初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测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 姓名--------------- 班级--------------总分------------一、积累与运用(39分)1、下列加点字......
2007春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一.积累和运用.1.根据提示默写诗句.(8分)①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 ②,红杏枝头春意闹。 ③春色满园关不住,。 ④,春在溪头荠菜花。 ⑤,多少楼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