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_五水共治心得

2020-02-27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五水共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五水共治心得”。

推进五水共治 建设美好家园

浙江因水而名,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水是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生命之源。

一.背景材料:

浙江的经济发展了,可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江南水乡,为找到

能游泳的河流寻寻觅觅;平原水网,不时为饮用水被污染的传闻困扰。某地市民甚至要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浙江“缺水”,有海岛地区资源性缺水制约,也有一些山区工程性缺水因素,但主要是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江南水乡没水喝”,根子就在过于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粗放增长模式。面对青山依旧、绿水不再的尴尬,浙江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对浙江可持续发展的担当,围绕治水目标,把水质指标作为硬约束倒逼转型,以短期阵痛换来长远的绿色发展、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2014年的改革,要从时间表倒排最急迫事项改

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抓治水完全符合这“四个改起”的要求,符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整改的要求。治水是新形势下浙江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生态文明建设的诉求、政治文明建设的追求。必须通过治水牵一发动全身,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治水和转型的实际成效,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五水共治”好比五个手指头,治污水是大拇指,摆在第一位;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分别

是其他四指,分工有别、和而

不同,捏起来就形成一个拳

头。”

“五水共治”分三年、五年、七年三步。其中,2014-2016年要解决突出问题,明显见效;2014-2018年要基本解决问题,全面改观;2014-2020年要基本不出问题,实现质变。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鸟的举措,既扩投资又促转型,既优环境更惠民生。水文化的价值在于它让人们懂得热爱水、珍惜水、节约水;进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

1江建设的题中之义,直接关系平安稳定、关乎人水和谐。

二.相关教材知识分析:

1.水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2.自然资源(水资源)重要性: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生存之本。

(水)环境重要性: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3.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关系:

①水资源过度开发、浪费损失等都会给水环境造成压力甚至形成水环境问题。②水环境是水资源存在的载体,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都会造成水资源减少甚至短缺。

③节约水资源有利于保护水环境。

4.浙江省委提出“五水共治”决策的出发点是什么?人民的根本利益

5.“五水共治”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哪一布局?符合哪一重大战略?符合和谐社会的哪些特征?

(1)生态文明建设。(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人与自然和谐、安定有序。

6.“治好五水、人人受益,五水共治、人人有责”体现了教材中的什么道理?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7、有关的战略、发展观、意识、国策等

(1)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2)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3)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人均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等

(4)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计划生育

(5)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6)道路:走一条人口、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7)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8)环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8.我省(国)水资源的现状(现存在的问题):

①我国水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

②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③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

④水资源污染严重。„„

9.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对策(根据材料选择回答)

国家:①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政府)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保护水资源意识。

③加大环保投入,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入。

④加强水利建设,并且规划要合理。如修建水库、疏浚河道等。

⑤实施跨区域调配水资源。如南水北调、义乌到东阳买水等。

⑥加强法制建设,把保护水资源纳入法制化轨道上来。

⑦加强监督和管理。

⑧加大执法力度并严格执法。如关闭或整改用水量大而又污染严重的粗放型企业等。

⑨建立“河长”制度,并将责任落实到人„„

企业: ①加强科技创新,依靠科技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治污水抓节水的关键靠科技)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型经济发展道路;

③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改漫灌为滴灌或喷灌。„„

个人: ①宣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向市民发出倡议。

②如发现向江河乱排放污水的行为要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③在日常生活中:

节约用水的建议:做到一水多用。如关紧水龙头;用洗脸水洗菜水浇花等 保护水资源的建议:不把垃圾倒入江河中;不购买使用含磷的洗衣粉洗衣

服等.实行“五水共治”的意义(根据材料选择回答)

①体现了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到实处。

②加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③加强对水利建设的投资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有利于在社会上形成节约、节俭的新风和正气。

⑤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⑥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的稳定。

⑦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的亲水、爱水、节水、保水意识。„„

11.污水的主要来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倒入江河。

12.污水的危害:破坏生态平衡,会造成水资源短缺;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制约社

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3.如果发现乱排、偷排污水的现象,你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做法:行使监督权,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原因: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②公民依法享有监督权等政治权利;

③乱排、偷排污水是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14.治污水有利于保护公民的哪一权利?其地位如何?

(1)生命健康权;

(2)是公民最根本的、首要的人身权利,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它一

切权利的基础。

15.浙江容易爆发洪灾的原因:

自然原因: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沛,加上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产生降水集中和年降水量的不稳定,从而产生水灾。

人为原因:乱砍乱伐导致生态环境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堵塞河道,使河道

排水不畅;盲目围湖造田,造成畜洪能力下降等。

16.洪灾的危害:会破坏生态环境;会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会制约甚至

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

17.城市涝水产生的人为原因:城市规划不合理;把垃圾倒入排水管道造成堵塞;执法

不严等等

18.浙江“缺水”的主要表现:

①海岛地区资源性缺水;(是指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②一些山区工程性缺水;(是指特殊的地理和地质环境存不住水,缺乏水利设施留不住水。)

③主要是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是大量排放的废污水造成淡水资源污染而短缺的现象。)

19.供水不足(江南水乡闹水荒)原因:

自然:降水不足,分布不均衡等

人为:①人口聚集某些城市用水量增长过快,导致人均水资源短缺。

②水资源利用不够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③水资源污染严重,导致水资源短缺。

„„

五水共治

一、(11分)材料一: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五水共治”,这是“浙江决策”。五句话,三五十五个字,看过后字字句句都能入眼入心,因为“水”跟老百姓太息息......

五水共治

因地制宜,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松阳县四都乡 周卫星[摘要]“五水共治”是近年来我省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治水工作的成败不仅关乎我省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更关乎百姓民......

五水共治

五水共治东不表来西不表,今天要表那一条。 十八大发了号召,生态文明要搞好。 五水共治要搞好,吃水事体最重要。 上级政府提出了,五水共治认真搞。 各家厂家要做到,污水排除很重要......

五水共治

五水共治五水,是指污水、洪五水,是指污水、洪水、涝水、饮水和节水。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针,是推进浙江新一轮......

五水共治

11家外省浙江商会发出倡议:助力“五水共治”2014年01月13日 来源:钱江晚报“绿水青山是浙江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而建设和保护美丽浙江是我们广大省外浙商义不容辞的责任。......

《五水共治.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五水共治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五水共治心得 五水共治 五水共治心得 五水共治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