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与思考_大学生村官的思考

2020-02-25 其他范文 下载本文

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与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村官的思考”。

学年论文

题目: 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和思考

学生姓名:

徐淑娴

号: 1015402027

别:

公共管理系

业:

公共事业管理

指导教师: 封少杭

2013 年 2 月 25 日

目 录

摘 要................................................................................................................................................1 关键词..............................................................................................................................................1

一、引言...........................................................................................................................................2

二、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2(1)、自发探索阶段...............................................................................................................2(2)、全面试验阶段...............................................................................................................3

三、大学生村官的“小事业,大理想”.......................................................................................3(1)、畲族山乡里的“80后”女大学生村官......................................................................3(2)、大学生村官张亚欧.......................................................................................................4 四、大学生村官是农村社会工作的增长点.................................................................................6(1)、开拓了公共管理新思路...............................................................................................6(2)带动了农村科学技术的发展.........................................................................................6(3)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6(4)减轻了就业压力.............................................................................................................7

五、对大学生村官的理性思考...................................................................................................7(1)心理上的不适应.............................................................................................................8(2)环境上的不适应.............................................................................................................9(3)缺乏经验.........................................................................................................................9

六、对公共政策的建议...................................................................................................................9(1)加强宣传、转变观念.....................................................................................................9(2)建立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机制.......................................................................................10(3)建立对大学生村官定期考核、考评制度...................................................................10(4)锻炼培养后备人才.......................................................................................................10

七、结束语.....................................................................................................................................10

八、参考文献.................................................................................................................................12

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与思考

摘 要

当前,“大学生村官”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本文从大学生的发展历程开始,对大学生村官有了一定认识。包括自发探索期和全面发展期。通过两个例子讲述了大学生村官的优秀事例。讲述了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建设的作用,一是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二是开拓了公共管理新思路;三是带动了农村科学技术的发展;四是减轻了就业压力。同时也对大学生有一定的理性思考,大学生作为村官也有一定的不足。在心理方面有一定的压力,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不够强,处事能力也不足。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加大宣传,转变观念;二是建立对读学生的管理机制;三是建立对大学生村官的定期考核、考评制度。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认识;思考;

一、引言

从1995年开始,大学生“村官”的实践在全国已经走过了15年历程。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05年中央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2008年中央又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从2006年起,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和村主任助理的热潮,无数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怀揣着对农村的无比热情、对新农村建设的无限热忱,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到广阔的农村,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历程(1)、自发探索阶段

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定安、临高、东方等市县先后组织招聘大学生“村官”。同年,浙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方式,成为全国第一个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地区。这一时期,大学生“村官”人数较少,但形式多样,逐步打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分子回流到农村的正式渠道,为后来发展积累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2000年3月,广州市天河区公开招聘52名大学生“村官”,全国各地3000多名大学生前往求职。2002年河南省鹤壁市招聘205名大学生“村官”,拉开了河南省大学生“村官”工程序幕。2004年,河北省邢台市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决定每年选派1000名大学生到农

村工作,5年内实现全市5200个行政村都有大学生“村官”的目标。到2004年底,全国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省市区发展到10个,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逐步进入到多省联动、以地区为单位的整体推进与探索阶段。(2)、全面试验阶段

2005年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年2月,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此后,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试验阶段。

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贵州、陕西、山西、安徽、上海、吉林、湖南、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市区先后启动大学生 “村官”计划。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

三、大学生村官的“小事业,大理想”(1)、畲族山乡里的“80后”女大学生村官

我愿意为村民说话、为村官发言”,4日,全国人大代表、“80后”女大学生村官桂千金对中新社记者如是表示。来自江西省贵溪市樟坪

畲族乡黄思村的党支部书记桂千金,是江西代表团里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

2010年7月,从南昌大学毕业的城里姑娘桂千金,考取了樟坪畲族乡大学生村官,来到偏远的山区担任村主任助理,2012年2月担任樟坪畲族乡黄思村党支部书记。

樟坪畲族乡是江西为数不多的几个少数民族乡,畲民们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从最初的水土不服,到学会骑摩托车走村串户;从周围村民对城里孩子的不屑,到如今已被当地畲民们接纳为“山哈女”。

在代表驻地,初见桂千金时,中等个头、一身职业装打扮的她,透出一份自信与干练。这位1987年出生的姑娘,首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来到北京,也带来了很多当地畲族村民的愿望。

“希望政府能够加强农村道路建设,让当地畲族村民进城更方便、更快捷。”桂千金说,虽然村里到县城的公路修通了,但村民到县城依然不是很方便,因为县城到她所在乡的班车每天只有一班。此外,农村留守儿童和医疗卫生问题也是桂千金特别关注的问题。桂千金说,此前,她在全乡进行了一次走家入户大调研,认真了解留守儿童情况和医疗卫生现状,她希望此次能把最基层的真实声音传递上去。

(2)、大学生村官张亚欧

在襄垣县,很多环卫工人、煤矿工人的服装,都由本地一家制衣公司提供。这家制衣公司的创办人是一名大学生 “村官”,他叫张

亚欧。因为创办企业带动大批农村妇女就业,张亚欧在当地小有名气。

初识张亚欧,是在襄垣县委组织部,脸上满是朝气,满是激情。他说:“我是一名农村娃,2007年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所在的南田漳村以煤为主、靠煤生活,男人都在围着煤炭转,妇女大多闲坐在家。”办一个企业,让村里人都动起来,致富的路子更宽些,体现大学生“村官”的价值,这就是他当初办公司的初衷。因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妇女多,所以选择了制衣行业。他展示着刚刚办理的营业执照,信心满满。

再识张亚欧,是在他的制衣公司。公司就在村委会对面,占地600平方米。尽管不算大,但产品却不少,西服、工作服、运动服、内衣,都能做。公司每个月能制作500余套服装,去年一年卖出6000多套。2012年山西省老年运动会上的舞蹈服就由他的公司制作。因为张亚欧的勤快和诚恳,周边很多工矿企业都成了他的客户,工作服已经成了一项稳定收入。公司里,几十名农村妇女正在埋头裁剪衣服,曾经闲坐在家,现在月月都领上了工资。又识张亚欧,是在他家。妻子秦丽也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共同的理想把他们牵到了一起。创办制衣公司启动资金需要30万元,这对于一户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当初,秦丽把陪嫁的钱全部拿了出来。因为张亚欧的点子好,县委组织部、所在乡村和工商部门都给了不小的帮助。说到这里,张亚欧有些激动,其中有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艰难,也有对多方面支持的感激。他说:“说难也不难,最关键还是得有切合实际的好法子。”如今,他的制衣公司已有了起色,按他的话说就是有了自己的“小事

业”。张亚欧觉得,如果能建立一个让全村人都致富的路子才是大理想,所以他还会继续往前干。

四、大学生村官是农村社会工作的增长点(1)、开拓了公共管理新思路

由于受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工作思维方式的影响及农村传统思想观念的制约,村干部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方面的职能主要体现在抓计划生育和社会治安上。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却未能得到充分重视,义务教育,社会保障,供水、供电、生态环境等公共产品的提供一致未能提上日程。而农村干部在观念上和思路上的缺陷则是大学神村官的优势,大学生村官像一条“沙丁鱼”。给老的村干部注入了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管理思想。

(2)带动了农村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学生村官都是年轻一辈,都追求科技改变生活。会更多的把专业知识用到发展经济上,会更多的帮助农村人民用科技致富,改变以往的耕种技术,生活方式。他们帮助协会将建章立制,民主管理业务活动、管理党组织建设等环节逐步纳入规范化轨道;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顺班,提高农村非政府组织会员的行业素质,帮助他们尽快掌握科学经营方法和技术手段。(3)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的战略目标,村官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有开拓性和创新性思维,而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则是村干部年龄偏大,知

识结构偏低。而作为新鲜血液输入的大学生村官,他们不但年纪轻、素质高、精力充沛、劲头足,而且有老村官没有的新知识,新技能、新思维。从而可以在很多方面和老村官形成优势互补(4)减轻了就业压力

据资料显示,我国城镇近几年每年需要就业的人数仍将保持在2400 万人以上,而新增岗位和补充自然减员大约只有1200 万人左右,供大于求的缺口约在1200 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08 年达559 万人,2009 年达610万人,2010 年达630 余万人,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从大学生自身来看,高校的扩招,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市场,这就必然导致职业岗位的供不应求,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08年底,教育部在连续多年作出“就业形势严峻”的判断后,再次发出了“2009年更严峻”的重要提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在2009年《经济蓝皮书》中称,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大学生就业被普遍认为进入30年来最艰难的时期。而在4年前,这一数据只有338万。而高校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面对大批的失业高校大学生,势必是一种浪费,到农村中去担任村官,既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才能发挥的途径。大学生选择去当村官,可以减轻一部分就业压力,缓解了社会矛盾。

五、对大学生村官的理性思考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继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镇担任乡镇长助理后,中央及省委采取的又一项重大决策,这项工作既是

中央和省市着眼于农村的改革深化,为农村输送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而实施的“强基工程”,也是为党政干部队伍储备后续力量,培养造就有基层工作经验、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高素质领导干部人才的“育苗工程”,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创业而开辟的一个重要渠道。

但是,毋庸讳言,由于工作性质及培养目标的不同,大学生村官显然有别于一般的大中专学生,更不能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村干部,因而,在以后的工作中,所受到的管理要比一般干部严得多,肩上的担子比别人也要重得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受年龄、阅历及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村官尤其是未接触过农村工作的年轻同志就感到有些不适应,一时难以渡过角色转换的磨合期。

(1)心理上的不适应

由于离开校园时间较短,部分同志工作中一时半会还脱不了学生气,想问题、办事情比较单纯、片面,存在着浮而不深,依赖心理强,承受心理弱的问题,加之以前没有接触过农村工作,面对复杂的环境和棘手的事情,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打退堂鼓,感到心灰意冷、提不起精神。有些同志则认为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具有知识厚实、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优势,是各级组织部门百里挑一选拔出来,帮助村上谋发展、攻难关的,思想上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难以放下架子和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还有个别同志,或许是出于择业的无奈,从内心深处对选择当村官还是感到不理想、不满意,心里多少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放松了自我约束,工作中随意性强,自制力差,只要

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履行职责情况比较差,甚至存在着遇事不请假,随意离岗现象。

(2)环境上的不适应

由于多年在外求学尤其是大学校园生活的经历,部分人已经习惯了都市的生活,因而在选择当村官后,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面对基层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较差的生活条件,还是感到与自己的想像落差太大,一时难以适应,心理准备不足,不能尽快地进入角色。

(3)缺乏经验

大学生刚走出校园,对于社会上的人和事了解还不够,处理事情的经验也不够。对于所到的地方的民情风俗也不够了解,使得一些同志适应乡镇环境较慢,加之缺乏必要的实践,工作中被动应付、得过且过,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有效结合起来,使个人的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尤其是面对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虽有热情却方法欠妥,应对能力和策略不足,独立工作能力不强。

六、对公共政策的建议(1)加强宣传、转变观念

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毕业生了解当前毕业生的优势,了解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有关政策,是他们正确客观地认识到村工作的价值和希望所在,从而吸引更多的毕业生到村工作,同时使已经到村工作的大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真正做到安心工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统一镇、村干部思想,使他们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做好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

(2)建立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对大学生村官的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培养、压担子。

二是要落实责任人,进行“传帮带”。

三是切实落实待遇,完善大学生村官扎根于进一步发展的政策。(3)建立对大学生村官定期考核、考评制度

大学生刚出学校就当了村官,难免还有些地方不足的。通过定期的考核和考评制度,可以让大学生村官们知道自己的不足。有了量化的考核指标和浮动的薪酬考评,可以使他们对照指标,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的办事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核制度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4)锻炼培养后备人才

选拔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不仅优化了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村干部老化,跟不上朝代的局面,有利于加快干部队伍的知识化和职业化,也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毕业生到村工作,通过直接体验农村生活,参与农村基层的社会活动,使他们全方位得到了锻炼,既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又增强了他们的素质能力,加快了他们的成长。

七、结束语

通过本文对大学生村官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大学生村官是一个不

错的平台。就大学生自身而言,要担任好村官这一职务,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农村的能力,这不只是专业方面的能力,还需要在到农村工作后,树立一种村民意识,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把自己作为农村的一员,融入农村生活;其次,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安心工作,不断提高自己,服务“三农”,不让农村失望;再次,还需摆正一种心态,转变择业观念,敢于挑战世俗的眼光,认识到工作是没有高低之分的,关键是要适合自己。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特别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深知民间现状,更应当响应“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号召,回到农村,运用自己的所学,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去。

八、参考文献

[1] 大学生村官网 http;//www.daodoc.com/ [3]大学生村官资讯网 http://www.daodoc.com/gwy/cunguan/ [4]《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6月

[5]宋相义.《农村村级组织建设的创新之举—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调查与思考》,《前沿》,2007年第2期.

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和思考

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和思考众所周知,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担当村官,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项决策无论是对国家、对农村还是对大学生村官自身而言都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对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几点思考

对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的几点思考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既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也是为农村基层组织提供新鲜血液,更是加快农村快速崛起、实现农民快速致富的需要。大......

对大学生村官培养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大学生村官培养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共海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顾华随着各地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大学生“村官”数量的增多,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我们......

对村官的认识

广阔天地 大有作为大学生村官,是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村官......

对大学生村官选聘和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对大学生村官选聘和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选聘和培养大学生村官是党中央对于基层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举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选拔和培养各有特点,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影响......

《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与思考.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对大学生村官的认识与思考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大学生村官的思考 大学生 村官 大学生村官的思考 大学生 村官
[其他范文]相关推荐
[其他范文]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