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先进事迹_党员先进事迹介绍
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党员先进事迹介绍”。
一位检察官的铿锵承诺
——追记“全国模范检察官”、最高检反贪总局副厅级检察员刘宝瑞
刘宝瑞,最高检反贪总局副厅级检察员。生前参与查办了成克杰受贿案等在全国有影响、备受各界瞩目的大案要案数十起,审查督办各地疑难复杂案件几百件。办案的繁忙令他三次耽搁体检,最终错过最佳医治时机。2010年11月,刘宝瑞因癌症病逝。
问及刘宝瑞的生前特点,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局长陈连福表示,刘宝瑞的“上进心”令他印象最深。
据陈连福介绍,刘宝瑞的“上进心”表现在办案敢于攻坚克难,结案后从不揽功诿过、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他的“上进心”还表现在从没为提拔任用找领导、拉关系。陈连福说,刘宝瑞甚至从未因自家困难向领导、同事、朋友开过口。“30年从检,做到这一点,令我非常佩服。”
办案承诺:
法律在上 尽心履职
1980年,结束了北京大学学习,26岁的农家子弟刘宝瑞走进我国法律监督最高机关大门,成为一名最高检检察官。
高起点的工作,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也磨砺着当事人的意志。年复一年,刘宝瑞对检察官职业的分外珍惜,终于开花结果。在历任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员之后,反贪检察官刘宝瑞迎来了事业的“井喷期”:
1995年,参与办理山东省泰安市原市委书记胡建学系列受贿窝案。
1999年,参与办理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受贿案。
1999年,参与办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受贿案。
2001年,参与办理广西南丹特大透水事故矿难背后系列腐败窝案。
2010年6月,最高检确定刘宝瑞率领工作组赴黑龙江、吉林两省检察机关开展案件评查工作。而此时,距刘宝瑞去世不足5个月。
查处职务犯罪,是同人作斗争。处理疑难复杂案件,更是检察官与犯罪嫌疑人智力和毅力的较量。一次次较量中,刘宝瑞尽心履职,将经手的每起案件办成经得起法律检验的铁案。
在办理胡建学系列受贿案中,有线索指向泰山石化原董事长徐某为企业改制上市向胡建学等人行贿,涉案金额巨大。当时,企业股份制改造在国内属新生事物,更为棘手的是,大量涉嫌行贿的账目已被人为损毁。账目证据是指控胡建学犯罪的重要间接证据,掌握了它,1 才有破冰攻坚的希望。面对重重困难,刘宝瑞与山东省人民检察院的办案人员一起研究案情,制定侦查方案。白天,他与办案人员到国资委、银行、证券监管部门和证券公司,一家一家查询取证。晚上,他经常熬得满眼红血丝,与司法会计努力恢复毁损数据。凭借北大经济学扎实的功底,凭借不怕推倒重来的毅力,终于掌握了徐某行贿的证据。
1999年12月到2000年7月,刘宝瑞全程参与办理成克杰案件。从前期审查材料到案件侦查终结,他奋战在办案一线。频繁往返北京、广西两地调查取证,迫使他放弃了元旦、春节和五一长假。在240多天的办案过程中,累计出差时间超过200天。
2001年,广西南丹发生特大透水事故,81名矿工遇难。事故背后隐藏着贪污受贿、渎职行为。反贪总局选派刘宝瑞参加案件督导。他接到任务,通宵达旦,对检察机关立案的60余起涉嫌犯罪案件,在定性、证据、结案等环节层层把关。最终相关人员均受到法律严惩。
人生取舍:甘于平凡 不甘平庸
在出色办理成克杰案后,刘宝瑞坚辞组织上给他记功的建议,执意把机会留给别人。
在反贪总局许多检察官的回忆中,每次年终考核,刘宝瑞毫无例外地首先表态,建议把评优评先机会让给年轻同志。他常说:“年轻同志干劲足,发展空间大”、“评优评先对年轻人更重要。”
“刘宝瑞会毫无保留地把办案经验传授给年轻人”,检察官赵珉对刘宝瑞的叮嘱记忆犹新,“一定要学好学透业务知识。”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季新华说:“宝瑞为人厚道,善待下属,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点上级领导机关的架子和派头。”
曾与他多次共同督办案件的反贪总局检察官王德光说:“宝瑞工作能力强,但他在荣誉、职级待遇面前,一再推让。宝瑞说:‘这辈子想都没想过要当官。能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得到群众认可,就心满意足。’”
在最高检搜集整理的回忆文章中,记者注意到多名检察官回忆起刘宝瑞,都提到他“高标准做事,低调做人”。
“和宝瑞共事心里踏实、宁静”,很多检察官说。问起缘由,有的说,刘宝瑞不贪不占,和他一起办案,不会担心他抵制不了诱惑、经受不起威胁;有的说,刘宝瑞心思缜密又敏锐果敢,和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水平一流;有的说,刘宝瑞包容、正派,时时为他人着想。
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刘宝瑞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渴望和对工作的惦念,他忍受着癌变疼痛打电话和同事商量未办结案件。他开导妻子:“就我现在的状况,组织上肯定不会给我安排新任务了,做事要善始善终,手头上的事还是让我做完吧。”
刘宝瑞在平凡的岗位上,以自己的模范行动诠释了人民检察官的价值追求,为全体检察人员树立了光辉榜样。他去世后,被追授“全国模范检察官”等荣誉称号。
“这样的干部,国家正需要”
——追记四川省郫县唐昌镇城建办原副主任税成康
如果不是因为工作日记被发到网上,税成康的名字也许只是刻在墓碑上冷冰冰的3个字。可是,当人们在网上读到他的工作日记时,无数的网友被感动,其日记被称为“史上最感人的公务员日记”。
其实,税成康只是四川省郫县唐昌镇的一名普通公务员。尽管担任城建办副主任的职务,从级别上讲,他连科级干部都算不上。这位36岁的公务员,以忘我的态度,履行工作职责,直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给我30分钟,让我美美地睡上一觉吧”
“明天,又是星期天了,谁还在工作呢?不管它吧,在又是太阳升起的日子里,保持一份平常心吧,加班也是一种颇折腾的工作。努力吧,既然当了一天的和尚,那就尽情地去干好撞钟的工作吧。”
“给我30分钟,让我美美地睡上一觉吧。”
“感冒之事,让人太难受了。在秋天来到的季节,让人失却了收获的心情和诸般喜悦。”
今年10月3日晚,在成都本地知名的网络社区——成都全搜索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帖子,题为《睡不着,只有看着他的工作笔记一直想他》。楼主“思康”正是税成康的妻子张亚霞。
“思康”在帖子里说:“已经送走他两天了,却还总是想着他。电脑桌上摆了4大本工作笔记,我也是这几天才第一次翻开来看,两天来,也基本上看得差不多了。现在他已经走了,看着空荡荡的屋子,我什么都不想做,摘抄几段他的工作笔记,当做怀念吧!”
在此后的几天里,“思康”陆续贴出税成康的工作日记。结合“思康”回答网友提问的帖子,一个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状态渐渐呈现在网友面前,感动了无数网友。
许多网友安慰“思康”,还有网友模仿《史记》的文体,为税成康写了长达1000多字的“列传”。直到12月10日,还有网友跟帖志哀。
冒生命危险核实“化工厂爆炸”传言
郫县隶属于成都市,位于成都市区和都江堰之间,唐昌镇处于郫县和都江堰的交界处。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当地基层政府面临繁重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税成康的工3 作量瞬间成倍增加。
2008年5月14日5时多,唐昌镇政府门口突然出现了大批受灾群众,人们如潮水般纷纷往成都方向跑。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各种交通工具上都挤满了人,有的乘客坐在成袋的大米上,旁边放着饮用水。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发现,几乎每人手里都拿着一块毛巾捂着鼻子和嘴巴。
“上游的化工厂爆炸啦!快跑!”一条令人不安的消息迅速在唐昌镇传开了。
可是,消息真假难辨。要不要组织群众疏散?如果消息不属实,却组织数万群众转移,极有可能引发社会混乱。如果真有其事,没有及时疏散群众,后果将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税成康和另外两名镇干部主动请缨,到上游去核实情况。3人开着一辆奥拓车,逆着人流往可能的事故发生地赶去。一路上,税成康不停地打电话向指挥部报告沿途情况,他们亲口品尝河水,了解水质变化,为抗震救灾指挥部传回了准确的情报。
经过一系列勘查,事实证明,上游并没有发生化工厂爆炸事故。准确的消息传到了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部果断决定安抚群众,不撤离。
这件事令唐昌镇副镇长苏绍海印象深刻。当时外逃群众较多的地方,发生了不少治安案件,而唐昌镇却民心稳定。税成康冒着生命危险去现场核实情况,功不可没。
“等大家的气过去了,再作细致解释”
在税成康的日记中,出现字眼最多的是川电南小区的重建工作。作为城建办副主任,税成康担任甲方代表,负责规划、建设以及施工质量监督等工作,他在小区建设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然而,重建工作异常艰难。最大的阻力来自居民对补偿政策的不理解。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唐昌镇所在的郫县被国家认定为一般灾区,受灾补助的标准参照一般灾区执行。仅一河之隔的都江堰市,则被认定为极重灾区,当地群众享受极重灾区的补助政策,补偿标准更高。这引起了一些业主的不满。
在川电南小区重建中,每户平均能拿到2.5万元的补助,要住进新房,每户还要再掏5万~6万元。
税成康反复组织业主开会,解释重建政策。在会上,一些情绪激动的业主认为政府想“吃钱”,甚至辱骂税成康。在这种情况下,税成康从来不发火,“在大家最生气的时候,他总是不说话,等大家的气过去了,他再作细致的解释”。
67岁的居民易乾贵实在看不过去,多次安慰税成康。税成康总是说:“没关系,群众的心情我能理解。”
除了解释政策,税成康还以实际行动来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有业主认为小区重建的建材价格高了,税成康就开着自己的车,带着业主代表到外地的钢材厂、水泥厂实地考察建材价格。业主代表跟厂家谈价格的时候,他从不干涉,一概回避。
考察了一圈回来,业主们接受了这个价格。事实证明,小区的建材采购价比市场价还要低。小区建成后,实际每平方米造价比由预算的1074元降到了1031元,为业主节约了成本。
新建的川电南小区已经于今年9月底交房,并具备了市场竞争力。12月10日,本报记者在小区看到,墙上已经贴了不少出租、出售房子的广告。记者拨通其中一个电话,对方表示,小区内70多平方米的房子,售价已超过每平方米2000元,大约是造价的两倍。
在好友刘涛眼里,税成康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是因为有在崇德学校的建设经历。
2004年年底,在当地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过程中,唐昌镇原来的3所中小学校合并为一所学校。原来的3所学校校舍陈旧,一些建筑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有的已经是危房。税成康和另外两位同事负责学校建设项目的协调、监督工作。
建设过程中,税成康常常过了下班时间还守在工地上。为了保证工程质量,税成康连钢筋的粗细都要亲自过目,还蹲在现场盯着工人浇灌混凝土。
新建的崇德学校经受住了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地震中学校建筑没有倒塌,全校3000多名师生没有发生一起伤亡事故。
事后,税成康曾对刘涛说了两个“幸亏”:幸亏我们突破征地阻力坚持把新学校建起来,幸亏我们保证了施工质量,否则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忙到倒下的那一刻
从其日记中可以看出,税成康整天忙于各种繁琐的事务。了解当地情况的干部都知道,税成康所做的琐事,其背后是地方乃至国家的大事,是攸关群众利益的大事。
从2009年8月起,在灾后重建的工作之外,税成康又多了一项任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都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重要的基础工作。
按照成都市的部署,第一步工作就是对农民的承包地、宅基地等进行测量、确权,之后予以颁证。对农民来说,确权、颁证工作事关切身利益。比如,成都市将根据确权后的承包地面积,每年向农民发放每亩360元的耕地保护金。若出现数据差错,少量一分地,农民一年就少拿36元耕地保护金。
在当地很多干部眼里,产权制度改革任务重、难度大,“真不是人干的活儿”。上面部署的工作任务,常常是今天通知,明天就要上交。更棘手的是,里面涉及大量的矛盾和利益的调整。比如,涉及田地的分界,村民常常发生争议,税成康和村干部只好一户一户地做工作。
按照分工,税成康不仅要联系柏木村,还要从面上指导全镇17个村的确权工作,工作量剧增。
“小税每天都要到村上来参加测量、数据整理工作,还要协调村民的争议,但他从来不在村里吃饭。”说起税成康这位小老弟,柏木村村主任何英就心疼。有一次,税成康和村干部、各村民小组的组长聚在一起给图纸编号,突然他提出“想眯两分钟”,说完拉过4把木椅子躺下就睡着了。这是何英第一次听税成康主动提出休息。
大家不忍心打搅他。没想到,不到5分钟他自己就醒来开始工作了。
遇到妻子加班,税成康就带上女儿税忆宁一起到村里,自己在加班,上幼儿园的小姑娘在一边玩儿。
妻子张亚霞理解丈夫的工作,不过,有一次她还是生气了。张亚霞的婶婶去世,按照习俗,亲人要在葬礼的前一天前去祭拜。张亚霞下班后就直奔柏木村,叫税成康一起去吃晚饭。张亚霞等了半个小时,税成康事情没办完,还是走不了。一气之下,张亚霞先走了。
半个小时后,税成康发来短信,向妻子道歉。张亚霞说,像这样的道歉短信,她手机里已经存了不下100条。
亲戚们总是不理解:“税成康不是领导干部,他怎么也那么忙?”
税成康忙到了他倒下的那一刻。
今年9月14日,税成康因头痛、呕吐、高烧不退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仍然不断接到川电南小区业主反映问题的电话。易乾贵给他打电话的时候,她感觉税成康的声音跟平常不一样,“以为他在很远的地方出差”,就挂断了电话。没想到,第二天,镇上一位干部就主动找到易乾贵帮她解决问题,这位干部说,是税成康通知他来的。
9月26日下午,因病毒性脑炎,税成康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年仅36岁。在生命最后时刻,税成康的嘴里喃喃地重复着:建丰、先锋、青春„„12、13、17„„人们都以为是他意识模糊,在说胡话。一旁的镇干部说:“他不是说胡话,他念叨的是产权制度改革的几个试点村和川电南小区的楼栋号。”
67岁的易乾贵万分难过:这样的好干部,国家正需要,他不该走啊!
创先争优 永葆本色
——追记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
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这样称赞他:“杨善洲同志之所以退休后放弃省城的舒适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荒山、植树造林,就是因为他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正是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杨善洲同志把全部精力倾注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山区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了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给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
永葆本色尽忠诚
自从1951年参加工作,杨善洲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施甸刚建县时,县委只有一辆吉普车,说是书记的专车,其实是由县委办公室统一调度。杨善洲下乡多是骑自行车,办公室给他安排车,他说“现在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坝区骑自行车可以锻炼身体,没有必要坐小车。”
杨善洲对人民群众爱得深沉,而对自己、对家人、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却显得十分“苛刻”。在计划经济时代,“农转非”指标十分紧俏。他去农村调研,看见很多民办教师兢兢业业一辈子,因为还是农村户口,老了没有任何保障,他下决心给全地区的民办教师统一办理了“农转非”。按照政策,担任地委书记多年的杨善洲是可以为老伴和未成年女儿解决“农转非”的,当时办公室已经把他妻子“农转非”的申请表都领来了,他往抽屉一放:“先办其他人吧,我老伴往后摆一摆。”这一摆就摆到他去世,人们才从他的遗物中翻出这张没有填写的空白申请表。
1980年10月23日,一位中央领导到保山视察,来到地委书记办公室,却没有见到杨善洲„„原来,当时一切保密,省委只是让杨善洲在保山待命,不要外出。而那时正是农忙时节,杨善洲在办公室里呆不住,就去了板桥公社的田间,给农民群众做示范,卷着裤腿一起干。直到中央领导来了,地委工作人员赶紧去田里叫他,他才一身泥一身水地急忙赶回来。中央领导亲切地赞扬说:“像你这样朴实的地委书记不多了。”
以身作则践行承诺
1988年3月,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拒了领导和组织上劝其搬至省城安度晚年的安排,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回到家乡施甸县种树绿化荒山。
面对人们的疑问,杨善洲坦然地说“担任地委领导期间:,有乡亲不止一次找上门,让我为家乡办点事情。我是地区书记,哪能光想着自己的家乡,但毕竟心里过意不去呀,于是我就向他们承诺,等退休后,一定帮家乡办点实事。”
杨善洲从小生长在大亮山下。曾几何时,大亮山青山绿水,何其美哉。但是到上世纪80年代,大亮山已变得黄沙弥漫、一片荒凉。这成为杨善洲一块心病,他决心用自己生命的最后几十年,再造一片森林,还家乡人民一个大亮山。
1988年3月1日,大亮山林场指挥部、大亮山林场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杨善洲亲任指挥长。3月8日,杨善洲就率人从施甸县城出发,用18匹骡马将行李物资运进了大亮山。当晚,杨善洲对同来的人说:“这次不是临时上来干一阵子,不到大亮山都绿起来,就不下山了。”
他不仅把自己平生的所有积蓄都投入到造林,还跑省城、进保山,用自己的老关系四处讨要资金,一分不留全部交给林场。钱不够买树种,他就到施甸城、保山城去拣果核。他经常守在水果摊边,见到人家吃剩的果核丢在地上,就赶紧弯腰拾起来。女儿对他说,“爸,不要再去街上拾果核了,您毕竟是地委书记,您不怕丢脸,我们这面子往哪儿搁呢。”杨善洲生气了:“面子,面子!人都是自己把自己当回事!街上那么多人,自己不说,哪个人又知道你曾经是地委书记!”
20多年过去了,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如今已变得郁郁葱葱,溪流不断„„
2009年4月,杨善洲把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有人算过一笔账:大亮山林场共占地7.2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价值已经超过3亿元。
当时已年届八旬的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这就是一位老共产党员的风采,创先争优,永葆革命本色。
明德尚义 奉献如歌
——郭明义先进事迹报告会侧记
10月11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大礼堂。6000多名听众毫不吝啬地把掌声送给了一名普通人——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公路管理员郭明义。
听众中,有朝气蓬勃的高校莘莘学子,也有白发苍苍的离退休老干部;有中央和国家机关的干部,也有来自北京市街道社区的普通群众;有军容严整的人民子弟兵,也有来自生产一线的企业职工„„大家齐聚一堂,聆听郭明义和他的领导、女儿等人的讲述。
郭明义,连续15年风雨无阻每天提前2小时上班,相当于多了5年工作量;连续20年,先后55次无偿献血或捐献血小板,累计达6万毫升,相当于成人自身总血量10倍;连续16年,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自己一家3口至今还住在一处不到40平方米的郊区旧楼房里。
鞍钢集团党委副书记闻宝满难以忘记,2006年8月的那个夜晚,采场公路的一条坡道刚铺好,半夜突降大雨,山体滑坡导致新路段走形塌陷,需马上修整,否则就会导致路断停产。睡梦中被暴雨惊醒的郭明义,套上衣服鞋子就往门外跑。为了尽快赶到,他选择了最近却最不好走的一条路——一处90多米高、45度的陡峭山坡„„在郭明义的带动下,工人们在暴雨中全力抢修,仅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排除了险情,保障了生产。
沈阳军区某团政委杨延江深情追忆,那时郭明义所在连队生活条件艰苦,吃水要到200米外的山坡去挑。他主动抢下了这个活,天不亮就从被窝里爬起来,冒着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严寒,往返在满是冰雪的山路上。一个冬天下来,他挑着水走了200多公里。有人不解地问他:“连个党员都不是,这么干图个啥?”郭明义回答得很坦然:“入党是为多干点工作,8 干工作可不是为了入党。”
今年暑假,女儿郭瑞雪在家里不经意地翻到了两本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证书。打开一看,上面写着爸爸妈妈的名字。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的郭瑞雪语带哽咽:“你们把自己的身后,都交给了社会。可我在茫茫大千世界中,到何处去寻找你们的影子啊!从那时起,我更加懂得了,什么是奉献。”
也有人不解地问郭明义,你这么做究竟值不值得?郭明义的回答铿锵有力:“如果发出一点光,放出一点热,能够换来孩子幸福的笑脸,换来他人生命之花的绽放,换来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谐,这样的人生,我无怨无悔!”
站在人民大会堂讲台上,郭明义还在想着,还有什么任务没有完成:矿山采场公路排水系统得赶紧修;今年爱心团队希望工程助学大会还没有召开;这次到北京,要去看看帮助的两名大学生,一个在清华大学,一个在首都医科大学,给他们送点生活费„„
“他所做的,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好人好事。他代表着我们社会的道德力量和精神高度。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怎样走向快乐和幸福;一个伟大的国家,应该怎样建设;一个伟大的民族,应该怎样前进!”采访了郭明义几个月的辽宁省委宣传部干部王雪,被他的忘我、无私奉献所感染,“千万不要以为,奉献会使郭明义贫穷。正相反,他才是真正的富有者!”
台上深情诉说,台下掌声一次次热烈响起,一行行泪水悄然流淌。掌声传递着敬意,泪水净化着灵魂。
尽管对郭明义事迹早已耳熟能详,听了报告会,齐大山铁矿党委书记金增恒对郭明义的理解更深了一层,“大爱之中见真情,持久之中见高尚,平凡之中见伟大。作为郭明义所在单位,我们一定在学习郭明义活动中走在前列,引导全体职工学习、弘扬好明义精神、明义品格。”
北京师范大学大二学生崔欢欢一边听一边记,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下了两页半。“郭明义的人生选择、价值观,给我们‘80后’、‘90后’树立了人生坐标系,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崔欢欢说,郭瑞雪在讲到父母都签订了遗体(器官)捐献书时,这个跟我同龄的女孩激动地流下了眼泪,我能体会到她当时的心情,“他不仅是女儿的人生教科书,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教科书!”
“郭明义以实际行动阐释了公民道德的高度、无私奉献的价值。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奉献就在身边,我们在奉献中生活,也应在生活中奉献。”听了报告,来自空军指挥学院的王斌表示,“要从自身做起,向退伍老兵郭明义看齐,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我叫赵旭涛,是新和镇热斯特社区的一名个体工商户居民党员,本人一直以一名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力求在经营、学习上有进步,在党性修养上......
本人自98年进中油以来历任过车队队长、油库、加油站治安消防主管,督导各站培训工作、油站经理等。98年9月份中油在苏北成功收购了第一座(盱眙下草湾)油库、加油站,在这期间我有......
xx,男,1969年12月生,中共党员,现任xx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党支部副书记、副局长。任现职来,该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在局机关党务工作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辛勤工作,出色......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
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男,壮族,1972年生,大专学历,中共党员,于1990年3月参加工作。现任****公司供电站站长,共产党员、技术业务骨干,一名品学兼优的青年。思想上坚决拥护中国共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