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荣先进事迹材料_好邻居先进事迹
杨智荣先进事迹材料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好邻居先进事迹”。
他将满腔热血倾注于山区的教育事业
——记宕昌县沙湾镇杨何家小学校长杨智荣
杨智荣,男,汉族,1961年出生,高中学历,中共党员,1978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宕昌县沙湾镇杨何家小学校长,小学高级教师。
杨智荣同志,自1978年9月担任杨何家村民办教师后,伴随着家乡的教育事业,度过了三十四个春秋,从一个年方18岁的年轻人,变成了年逾半百而满头花发的中年人,三十四年的沧桑岁月和艰辛而平凡的从教历程,倾注了他全部心血,将家乡的教育事业一步步推向发展之路。
一、立志教育,无怨无悔
杨何家村位于宕昌县沙湾镇水峪沟最北部山区,距公路二十多华里,山大沟深,那时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极其艰苦,既无学校也无教师,邻近四个行政村近四千人口当中能识字者却寥若晨星,文盲充斥,村民素质低下,面对如此落后现状,杨智荣同志便暗自立下了现身家乡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的决心,他把人生的坐标定在了为家乡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轨迹上,从此便步入了他三十四年艰辛而曲折的教育里程,自1978年9月任教后,做民办教师19年之久,直到1997年转正为国家正式教师,在那19年间经历了他人生中最艰苦的岁月,经历了生活与志愿的严峻考验。19年间他的月工资曾为15元、17.5元、22.5元、40元、80元、135元,靠
这些如此微薄的工资报酬根本无法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仅靠体弱多病而身体弱小的妻子种地维持家计,面对艰难困苦的生活考验,他却咬紧牙,克服重重困难,无怨无悔,矢志不渝,坚持教学。因他的心里放不下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放不下自己曾设下的心愿,无论如何困难,他从未离开过孩子们和那三尺讲台。
二、倾尽心血,改善设施
在任教之初,既无教室更无桌凳,他便把自己的家里当作教室,向村民借门板、小方桌充当课桌。在自己家里一教就是三年,直至1982年经多次向村委会、镇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争取,修建了土木结构的三间简易教室,配置了一些旧桌凳,在这三间简陋的教室里与孩子们度过了15年之久,直至1997年又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争取,终于由国家扶贫项目投资建起了四栋22间砖木结构的完全小学,配置了最基本的一些教学设备,合并了赵家坡、杨何家的教学点。正式挂牌成立了宕昌县杨何家小学。其后由于学生的日益增多,现有教室无法容纳在校学生,更困难的是教师无处住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再次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争取扩建项目。5.12地震后,原有的教室受损,又将杨何家小学列为灾后重建项目。于2009年扩建了一栋三层1824平方米的框架教学楼,一栋两层660平方米的砖混教师住宿楼,在杨智荣同志的不懈努力下和多方争取下,该校的基础设
施,经过从无到有,从差到好,从低到高的漫长发展历程,一步一步地将那里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前进。教学设施不断改善与发展的历程中他付出了艰辛的代价,在一次次向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争取的过程中,在一次次的建校过程中,他不知跑了多少路,接待了多少人,花了多少钱,付出了多少时间和心血。杨何家小学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历程,凝聚了他一生的心血和奉献。
三、辛勤的耕耘,屡结硕果
在他任教之前,既无学校有无学生,他任教后,便走家串户,动员适龄儿童入学,首次动员了30多名儿童入学了,在他的引领下,在偏僻的山村里响起了朗朗读书声。在校学生数便从3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350多人,最多时2008年前后在校学生数为470多人,从一个自然村的教学点发展到辐射邻近四个行政村,八个自然村,四千多人口的完全小学。他任教34年来,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校,热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做教师这个圣神的职业,他坚持教人先教己的理念,坚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及其他文化知识,在学中施教。在施教中学习,不断提高自教能力和水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从1978年至1997年的19年间,三个年级的语文、数学和其它课程始终由他一个人担任,在简陋黑暗的房间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业绩,任教后的第二年二年级数学在全学区统考中取得了第二名,1992年三年级数学在全学区统考中取得了第一名,1994年三年级数学在全学区统考中取得了第三名,1997年在冬季扫盲中先后由县委县镇府和陇南行署被评为“扫盲工作先进个人”,得到了全体教师和上级领导的认可。故于2002年由县教委任命为杨何家小学校长。任校长后,他更加坚定了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的信念。建立各项制度,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担任校长的11年来。使该校的校容、校貌、校风和教学质量日新月异,焕然一新。
四、恪尽职守,科学治校
不负重任,不负期望,不辱使命的责任感,更加坚定了他恪尽职守,从严治校的信念,从而使该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从多方面进入了规范化、科学化、创新化的管理。
首先,他认为健全制度,是教育实现规范管理的前提条件,任职后首先建立了教师考勤制度、安全责任制度、教研教改和校本培训制度、教师家访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寄宿生管理制度,2012年初还制定了营养餐发放管理制度等,在健全制度的基础上以身作则,自己率先垂范,严格执行使学校实现了有章可循,规范管理。
其次是他把学生的安全管理始终作为自己及每位教师的主要责任。杨何家小学地处深山峡沟之中,学生大部分住在高山坡上,特别是赵家坡坡陡路窄,学生往返行走,极不安全,尤其是雨雪天气,更加危险。他作为校长,时刻心系学
生安全,他不仅在学生中推选了安全负责人,而且还制定了教师护送和学生家长接送制度,遇到雨雪天气,他亲自护送学生,为学生扫雪开路,学生有时被淋湿时,总是将学生领回他家中烤干考暖为止。由于他的严格管理,精心护送,任职11来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他关爱学生恪尽职守的行动感化了学生,也感化了家长。
三是强化教学管理,严格教学考评,使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在2002年全学区六年级统考中获得第二名,2003、2004年连续取得六年级统考第三名,2006年,2008年先后两次由县委、县镇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自建校以来的16年间,先后共毕业800余名学生,有很多学生走进了初中,高中和大学,有的已经读了硕士研究生,彻底改变了山区教育的落后面貌,基本实现了他最初的诺言和心愿。
四是待人以诚,处事以正,时刻关心教师生活。由于该校自然条件差,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到那里工作,就是已到那里工作的,大都是身在该校,心在外,他为了留住那里工作的每一位教师,他总是方方面面的给予关心和照顾。对每位教师分配来总是首留在自己家里吃住,直至食宿条件具备时,才另行食宿,教师在生活用品上有困难或生病时,他总是全力以赴地去帮助解决和照顾,从而得到全体教师的好评和爱戴。
五是为了创造一个美丽的教学环境,他严格按照县上主
管部门的要求和规定,认真实施了校园文化建设,修建了体育场和花园,购置了盆景,墙壁上张贴了书画作品、名人名言和校风、教风、校训。校园内实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为师生创造了舒适的教学环境。
回首岁月,杨智荣同志扎根乡村,忠诚于山区教育,任劳任怨地为偏远艰苦的山区教育事业抒写着无悔的青春,身为教师他34年如一日,全身心的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无怨无悔,兢兢业业,他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身为校长,他恪尽职守,公正无私,倾尽心血,他肩负着乡村基础教育事业管理者的圣神使命。
他对得起学校,对得起学生,对得起教师,对得起父老乡亲,对得起他最初许下的诺言和心愿!
他走过的一条艰辛而不平的路,看到的都是山区孩子们充满希望而光明的未来。
自强模范“残疾人企业家杨茂荣“的先进事迹介绍杨茂荣,黔南州都匀东方神杖装潢公司经理,十几年来,他白手起家,从手工作坊到装潢公司,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打造了“诚信立德......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班会目标:1.让学生了解感恩,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 2.让学生懂得怎样去感恩。 班会过程:一、播放视屏《让生命充满爱》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过别人的帮......
学习杨善洲高德荣兰辉事迹心得体会 xxx 看了电影《杨善洲》又从云南日报上看了杨善洲、高德荣、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震撼很大,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杨善洲、高德荣、的精......
抢抓机遇促落实凝心聚力保成效杨智书记在“希望厨房”慈善活动专题活动扩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7月5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希望厨房走进大别山试验区行动”专题会议,主要......
技 术 工 作 报 告桃园煤矿通风区杨智2014-12-20技 术 工 作 报 告(桃园煤矿通风区 杨智)我叫杨智,现年38岁,现任通风区测气(瓦检)队副队长,大专学历, 1997年7月毕业于原淮北矿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