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测先进事迹 气象(精选4篇)_气象先进事迹
观测先进事迹 气象(精选4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气象先进事迹”。
第1篇:气象观测年度总结
蔚西公司四井
2012年气象观测总结汇报
审核:
编制:
资料收集:
2013年1月13日
一、气候概况
1、降水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接近常年
年降水量分布:局部257~498毫米;与常年相比,局部偏少3~4成。
2、气温大部接近常年或偏高
年平均气温分布:蔚西四井 2.1~3.0℃,与常年相比,偏低0.7℃,年平均气温最高为14.5℃,最低2.3℃。
3、日照大部偏少
年日照时数3148小时
二、气象灾害
本年度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干热风、风雹、暴雨、洪涝、阶段性干旱、持续阴雨或雾。
1、干热风
2012年5月30日出现轻度干热风天气,6月2日、3日出现2天左右轻度干热风天气,因持续时间短、程度轻,未对矿井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2、大风、冰雹
2012年4月23日,出现大风冰雹天气。2012年6月23日,出现暴雨、冰雹灾害。
2012年7月14~16日,遭受风雹灾害,受灾区最大风力达7~8级,冰雹最大直径15毫米。
3、暴雨、渍涝
2012年7月24~25日,遭受渍涝灾害,风井和主井河流河水暴涨,与常年相比,低于历年同期水位。
2012年8月14~16日,出现强降雨,造成局地渍涝,风井和主井河流河水暴涨,与常年相比,低于历年同期水位。
4、阶段性变化情况
2012年6、7月份出现阶段性干旱阶段性阴雨或雾
8月14~19日,出现不同程度的持续阴雨天气,导致日照不足,平均每天日照2~4小时,同时持续阴雨。
9月1~3日南部地区,8~18日出现不同程度的持续阴雨天气,累积雨日数大部在7天以上。
10月8~13日、21~23日、29~31日出现持续阴雨或大雾天气。
5、冬季气温情况
11月5日迎来第一场暴雪,平均厚度500mm,气温在-5℃~-28℃,西北风5级。
12月21日冬至节气温在-11℃~-32℃,西北风七级。
第2篇:气象工作先进事迹
气象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加强气象事业建设 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近年来,——市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气象为农服务不动摇,狠抓气象防灾减灾不放松,大力发展气象事业,促进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XX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亿斤。——连续三年获全国产粮大县殊荣。
一、高度重视,把气象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坚持把气象工作做为保障农业发展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其他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一是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主管农业副市长任组长,气象、农业、林业、电业、安监、交通、国土、教育、广电、民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乡长为成员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把责任细化落实到部门、到人头,构筑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体系。二是完善规章制度。把气象灾害预警体系纳入市、乡、村三级应急管理体系中,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的通知》等文件,建立了预警预报、险情巡查、灾情速报等制度,提升了防灾减灾快速反应能力。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把气象服务列为市政府重点工作,制定了气象服务考核制度、奖励制度,把工作情况纳入到干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中,严格对标考核、兑现奖惩,提高了各乡镇、各部门抓好气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大投入,完善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把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服务农业生产、实现防灾减灾的重要保障,不断加大气象设施投入、加强队伍建设,构筑起了“人、财、物有保障,声、光、电齐上阵”的高标准、全覆盖的气象服务体系。一是强化软硬件建设。采取向上争取、政府投入相结合的方式,累计投入资金220多万元,加强了气象服务软硬件建设。突出服务的全面性和直观性,建立了一个系统、两个平台、五个站,进一步夯实了气象服务硬件基础。聘请农业专家成立了专家联盟,结合——气候特点编写服务方案、工作历和农事建议,及时、有针对性地发布农业气象信息,便于农民随时根据天气情况安排农业生产。二是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在各镇村都配备了气象信息员和气象协理员,延伸了服务的触角。定期聘请气象专家就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气象灾害防御及措施等方面对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提升了基层的工作水平。三是推行了“直通式”气象服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及乡镇政府合作,通过手机短信、电话、络、电子显示屏、农村大喇叭等形式,为群众提供针对性强、便捷度高的农业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组织实施“科技人员送服务下农村”活动,为农民提供面对面的气象咨询,实现了乡村气象服务的“零”距离。
三、多措并举,强化气象预警服务
坚持把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作为防灾避灾的根本前提,努力在“精准”上下功夫,在“便捷”上作文章,切实发挥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工作的“消息树”、“指挥棒”和“发令枪”作用。一是加强了气象预测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气象部门的要求,及时更新气象预测设备设施,为科学预测天气变化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定期组织气象预测工作人员外出学习充电,提高了气象队伍的预测能力。建立了气象预测会商制,每遇特殊气象现象,在 及工程建设,在全市11个乡镇85个行政村安装电子显示屏90部,定时发布气象信息。同时,安装广播预警喇叭,对特殊气象情况及时向农民预警,便于农民提前预防灾害天气,目前已安装55部,今年将再安装30部,达到农业气象信息发布全覆盖。三是实施气象服务站建设。按照“六个有”标准,在全市11个乡镇分别建立了气象服务工作站,搭建起了市、乡、村三级指挥、联防、联动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四是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针对绿色水稻农业示范园区、大棚蔬菜采摘园示范区、烤烟等,实施了物候期观测、小气候观测、土壤状况观测、病虫害观测等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并将监测结果、气象条件分析和灾情调查分析、灾后生产建议及补救措施,及时准确地提供给相关部门,尽最大可能降低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四、积极应对,大力实施人影作业
坚持把人影作业作为应对自然气象灾害的重要手段,利用有利天气时机组织实施人工增雨或消雹作业,有效地避免、减轻、缓解干旱和冰雹等自然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证了农业生产安全。一是加强物资装备。成立了人影作业工作队,配备了高炮3门、火箭发射装置1套以及其他必要的装备。二是规范操作程序。制定了人影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强化人影作业流程、安全操作规程和弹药保存管理,实现了人影作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三是强化区域间协作。以“场县共建”为契机,与域内农垦企业联合开展了4次人工增雨、消雹等防灾减灾工作,实现了“1+1>2”的双赢效应。XX年以来,共组织实施增雨作业8次,消雹作业5次,总受益面积达到120万亩。
第3篇:气象先进集体事迹
气象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今天阴有小雨,气温十五摄氏度,明天……”从198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第一档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开始,气象预报走进了千家万户,可气象编导作为气象服务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却鲜为人知。气象预报制作过程是怎样的?气象编导又是“何方神圣”?
一个是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窗口,一个是中国气象人才培养的摇篮,中国气象局华风影视信息集团与我校的联系日益紧密。连续多年来校参加全国气象部门招聘会,并开创性与我校合作培养气象影视人才,华风集团的“气象先生”、“气象小姐”魅力夺人眼球,也引领我们去探秘气象服务幕后的故事。
一、气象人闯入编导天地
“夫风者,天地之气也”。来到坐落在中国气象局大院里的华风影视信息集团,身后便是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演播大厅。演播厅外,华风影视信息集团气象编导部负责人管理资料下载欣然和记者聊了起来。
1996年,管理资料下载本科毕业于我校天气动力学专业,1999年至2002年在我校攻读大气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华风集团,从事气象编导工作。“进入这个部门有偶然的因素,不过更多还是自己的选择。”管理资料下载跟记者谈起了自己与气象编导的结缘。在气象部门工作了两年的管理资料下载毅然选择了重返母校充实自己。硕士毕业后,曾经在安徽做过气象广播播报的经历给了她信心和机会成为华风集团气象编导部的一员。
在她加入以前,气象编导多是由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担任。“气象编导部有着专业的定位,和气象关系非常密切。”进入华风后,凭借扎实的气象专业基础和对气象节目制作的了解,这位“气象人”在编导天地里恣意展现着才华。
2004年,管理资料下载调至与凤凰卫视合办的节目“凤凰气象站”担任主编,从气象编导迈入了纯电视领域;后来又在新近开通的中国气象频道工作直至2007年底。“中国气象频道是全天24小时循环播出,里面大多数人都是学电视的,非常需要气象专业的人与电视编导进行沟通,对频道的气象信息进行把关。”2008年初再回到华风气象编导部,她完成了自己的完美蜕变,“在母校的学习给了我扎实的气象功底,单位又给我很多机会去尝试新的东西,无形中也促进了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架通气象预报和应用的桥梁
气象编导们凭借其专业的气象知识和敏锐的服务嗅觉,成为架通气象预报和应用的桥梁。
通过了解记者不禁感叹,原来平日里耳熟能详的各种天气预报制作的过程有着如此多的学问。气象编导们将气象台发布的纯专业的预报信息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转变成通俗易懂的信息,并讲授给电视编导们,再由电视编导根据电视台的定位和节目的类型进行细化,将气象信息融入各类生活服务的元素,形成如交通气象、景点天气,体育天气、健康天气等服务产品。
每位气象编导在保证气象产品丰富性的同时,还必须为电视编导繁衍的内容进行把关,保证专业性、权威性,保留中央气象台的信息原汁原味不走样;保持节目的通俗易懂性,把握好繁衍的度。“可以说,气象编导架通了预报和应用的桥梁。”
“做气象服务和做天气预报还不一样,需要更多的积累,真正提供老百姓需要的信息。”来到华风,就意味着要将气象、表达、电视、服务串起来,理解和把握服务受众的需求,着眼于节目和服务的效果。“不能单单把精力放在预报的准不准确上,创新和服务意识的增强更是关键。” 管理资料下载说。
三、气象人也能看镜头
除了在格子间里完成编导工作,气象编导们还有一个特别的任务,就是从幕后来到镜头前,在气象服务节目中作为现场记者或气象观察员出镜。
可以说,气象节目出镜考察的是综合能力,既需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养,出色的表达能力,思维和应变能力也不可或缺。“充当受众的望远镜,融入到事件当中,带领着受众去看去想,方能带来真实、生动的报道。”
自2004年培养出镜人才至今,一批来自华风的优秀气象编导走入观众的视线,分赴四面八方为人们带来一手的气象信息。部门最年轻的出镜记者是个1985年出生的“小丫头”,别看年纪小,镜头感很强;一位被大家称为“出镜专家”的小伙子竟然也是个80后。“出镜对他来说是很过瘾的事情,他不会觉得无话可说,而且对节目有自己的理解,长久以来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现在的气象服务对专业要求越来越高,但我对他们很好完成出镜任务的能力深信不疑,美国的出镜专家也都是学气象的!”管理资料下载斩钉截铁地说。
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远也更要攀登
目前,华风集团气象编导部的工作人员有80%来自我校,整个华风集团的南信大毕业生也占据了半数以上。连续多年参与集团人才引进工作的管理资料下载给予我校毕业生很高的评价,“南信大是气象人才的摇篮,我们一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认为南信大走出来的人才也应该占据行业的最尖端。”
作为华风集团的“老员工”,管理资料下载对集团和岗位的需求有着客观的评价,“虽说不是气象业务单位,但华风集团对专业性要求还是比较高的,简单接触几门气象类课程与在气象专业摸爬滚打了几年的人还是有差别。”她谈到了自己参与2008年人才招聘的一个例子:一位我校地理信息系统的男生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参与过多项社会实践,表达能力很强,简历上写着“学过气象学相关课程”,但对于面试官提出的最简单的气象问题哑口无言。这个经历让管理资料下载惋惜不已的同时开始反思集团人才引进和气象人才培养的问题。
“大学生实习多数是‘蜻蜓点水’,对未来工作没有针对性。”她建议大学生们在大学时期就有目的、有针对性、有重点地了解某一气象岗位的工作,总结经验,做好积累,才能做到走上工作岗位后处变不惊。“不能因为自己是南信大气象专业毕业的就自满起来,如今的人才竞争是多么激烈,不攀登就会被淘汰。”
第4篇:气象观测数据的重要性
气象观测数据的重要性
气象观测信息和数据是开展天气预警预报、气候预测预估及各类气象服务、科学研究的基础,是推动气象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的重要基础。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 在防灾减灾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为了有效防御和减轻所造成的损失,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的气象保障能力,迫切需要实现对气象灾害的综合、立体、连续观测,提高对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气候和气候变化导致人类生存条件的变化,这不仅是科学问题,更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外交问题。为了深化对气候变化事实和规律的科学认识,推进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工作,减少或消除有关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增强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能力,提高对气候变化的定量描述和预估水平,制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及措施,需要开展代表性好、精度高、长期稳定运行的基准气候监测,并对气候系统多圈层(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及其相互作用进行长期连续观测。
—— 在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方面。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是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的核心。为了建立满足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各类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系统,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提供均一性更好、时间序列更长的观测资料,需要建立时空布局精细、合理的观测站网,以获取陆地气象服务区、天气气候敏感区和关键区及海洋地区的高精度、高准确度、及时、稳定、可靠的观测数据,提高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能力。—— 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建设方面。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越发展,气象条件对各行业特别是天气气候敏感行业的影响越大,气象服务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要求越来越高。农业、交通、航空、航天、水利、环境、电信、电力和能源等行业对各类专业气象观测的需求日益增强。
—— 在履行国际义务方面。多年来,我国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参与观测数据的国际交换,为全球气象预报服务业务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全球观测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包括世界气象组织(WMO)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和国家发起实施了许多地球观测计划,旨在将现有及新建的各类观测系统集成一体,相互协调,共享观测数据和信息,以提高观测系统的效益。中国作为参与国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也对我国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 在大气科学方面。气象观测是大气科学发展的基础。由于大气现象及其物理过程的变化较快,影响因子复杂,除了大气本身各种尺度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外,太阳、海洋和地表状况等,都影响着大气的运动。虽然在一定简化条件下,对大气运动作了不少模拟研究、大气运动模型实验,但组织局地或全球的气象观测网,获取完整准确的观测资料,仍是大气科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途径。历史上的锋面、气旋、气团和大气长波等重大理论的建立,都是在气象观测提供新资料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不断引进其他科学领域的新技术成果,增强气象观测能力,是发展大气科学的重要措施。
酸雨观测题一、单选题1、酸雨是指pH值小于(D)的大气降水。(*1) A、14.0 B、8.2 C、7.0 D、5.602、复合电极在第一次使用前,应在纯水(或3M氯化钾溶液)中浸泡( A )小时以上,进行活化......
附件3 地面气象应急加密观测管理办法(试行)为适应地面气象观测业务改革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地面气象观测效益,规范地面气象应急加密观测流程,为气象预报服务提供可靠的气象观测资料......
摘要:本文对目前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现在大学生的现状,提出了对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看法与建议,这些建议对提高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观测地面气象数据的方法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观测地面气象数据的方法论文摘要:本文对目前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现在大学生的现状,提出了对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