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武城农机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_农机培训的工作情况
关于对武城农机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机培训的工作情况”。
关于对武城农机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机械大量推广使用,但由于农机手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限制了农机最大效益的发挥。为打破这一限制农机化发展的瓶颈,武城县农机校在省、市农机局的关怀支持下,在武城农机局的正确领导下,根据上级意见精神,围绕农机化管理、技术和作业服务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大力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武城农机培训现状
武城农机校各种规章制度健全,教学教务和后勤管理规范,各种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善,现拥有教练车7台、示教板和教学挂图6套、电化教学设备5套、主要教学零部件实物80余件,教学设施包括教室170M2、教练场地2000M2、办公用房300M2等,教职员工13人,其中教师8人、教练3人,全部持证上岗。今年已获县政府批准新建一所农机校,在城区内西半部,占地10.5亩,总体设计分北楼、东楼、南检测线、西车库四部分。北楼设计为单面五层楼办公房,东楼设计为双面三层楼房,包括新农机具展示、学员宿舍、伙房餐厅等,南部设计为单层拱顶中空农机检测线,西部设计为单层平顶车库,院中设计为教练考试场地。
2011年全年共培训农机驾驶员800余人次,培训农机实用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其中保护性耕作技术人员1300余人次、经济作物技术人员近800人次、职业技能鉴定500余人次,“阳光工程”农机服务人员培训200人次,全部结业合格,为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村各业机械化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农机培训的特点
(一)争取外部工作环境上突出“主动”。该校在深刻学透上级指示精神的前提下,不是被动地等待政策的落实而是主动争取政策,主动地推介自我,主动地向各级领导汇报农机培训工作,使各级领导详细的了解农机管理工作特别是农机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对农机培训工作的支持力度。无偿划拨新建农机校土地,这是县委县政府对农机培训工作的肯定。
(二)落实培训工作计划上突出“严格”。建立严格的教师教练工作管理制度和责任倒查追究制度,严格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授课。把上级布置的各项培训任务项目化、具体化,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奖惩措施,明确专人负责,明确个人责任,具体工作有步骤、有要求,明确分工职责、相互密切合作,人人身上有压力、有担子、有责任,杜绝了布置任务文件化、落实任务形式化,确保行动轰轰烈烈、效果真真切切。
(三)培训效果突出了两个字“实用”。为了增加农机培训的实用性,在完成规定培训内容的同时把玉米机械化收获、保护性耕作、薯类机械化种植收获和机械化植保技术等适合当地的农机新技术列为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一改过去“一边认真教、旁边认真学”的形式,变为教学与教练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理论消化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确保培训的效果不仅仅表现在试卷上,更要表现在动手操作上、利用农机知识发家致富上。
(四)加强自身建设上突出 “务实”。打铁还需自身硬,该校加强自身建设,从软环境和硬条件两方面入手练好内功。一是鼓励教师教练主动走出去,到经销厂家,到田间地头,到维修门市,有针对性的与农机一线人员交流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教学能力。二是通过购买和租赁两种形式逐步完善教学教练用具,资金充足就购买,资金不足就租赁,无论如何要保证教学教练需要。三是用发展的眼观看待农机培训工作,立足长远,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悲观失望,逐步争取和积累资金用于新农机校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机办学水平。
三、农机培训存在问题
从整体分析,农机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由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造成。
(一)社会重视程度低,资金投入匮乏。农机培训属社会成人职业教育,应该享受职业教育的优惠条件;又属涉农科技教育,应该享受支农惠农的优惠条件,农机培训应列为国家投资、农机校实施的国家全民科技普教范围。以武城为例,今年国家财政投入9.6万元用于“阳光工程”农机培训 200人,农民提高了操作技能,机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政府赢得了广泛的民心。而该校的其他农机培训超过5000人次,短期和长期农机培训班平均都按7天算,要想达到 “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的标准计算,学校至少要投入240万元培训费用。这笔资金仅凭县级机校自筹,困难很大。社会重视程度低,投入资金的严重匮乏,造成了“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尴尬局面。
(二)培训不能与时俱进,现代素质亟需提高。教学教练设备设施老化,农机培训大部分仍然沿用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进行教练,使用统发教材、编写教案、黑板版书、教学挂图和示教班进行授课。教室教练员的经验丰富体现在知识掌握全面、口头表达能力强、实际操作技能强,而使用信息化手段授课的能力不足。教学教练形式仍然是组织学员集中学习,只不过是现在培训地点灵活了,集中时间灵活了,但从根本上没改变面对面授课的形式。以武城为例,50岁以下的农民使用手机率超过90%,30岁以下的农民家庭电脑普及率已达到80%以上。农机培训作为传授先进农机技术的阵地,应该与时俱进,但现在仍然沿用“录音机”时代的方式开展工作,不能有效地利用现代手段,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三、农机培训的建议
(一)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培训的支持力度。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家对涉农支持力度仍然有很大提高空间,建议可逐步加大类似“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形式的培训资金支持力度,可加大类似“千亿斤粮食项目”农机推广服务站项目的机校基础设施支持力度,也可出台类似农机购置补贴的机校教练车、电子桩考仪购置补贴的政策等。重视农业生产必须偏重农业教育、偏重农机教育。农机校属于社会服务性的职业教育,有了资金的支持才能更好地为农民服务。不重视农机教育,空喊重视农业现代化生产犹如水中捞月、缘木求鱼。
(二)加强自身形象建设,提高社会影响力。各地的农机校大部分隶属于当地农机管理机关管理,建议将农机校、监理站、推广站、鉴定站等农机其它科、室、站捆绑形成农机系统集体向社会宣传,主动向各级领导汇报工作,加强农机培训工作的信息宣传,争取社会的认同。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农机培训社会影响力。不能形成“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的恶性循环,要保持“人穷志不短、人穷志更坚”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坚定自身工作的信念,创造条件,去拼搏奋斗,主动地改善自身形象,把农机培训工作做大做强。
(三)苦练内功,加强自身正规化建设。
一是建议农机系统内部组织省级或市级的优秀农机教师制作农机教学的光盘或课件,择优根据各市县情况发放,各县农机校进行复制或转成音频转存于学员手机内存卡,实现教育资源全省、全市共享,有条件的到农机校集中学习,无条件的可在家学习,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到时候参加集中考试。如果条件允许设立系统内部教育网站,只需输入密码便可进行网上学习。
二是建议上级农机系统多多组织农机教师教练员的脱产集中培训。笔者自1990年参加农机培训工作以来,就参加了仅有的一次原“德州地区农机局机校”组织的“BSY-1型功率油耗仪”培训,这应该说是机校教师教练集中培训的缩影。进行集中脱产培训,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定期更新培训知识和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能熟练地掌握现代教学手段。
三是建议各地农机校挖掘内部潜力,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盘活现有资产,或租或联与其它职业学校开展多种课题的培训。机校的教学教练设施和强大的教学教练队伍是进行职业培训的资本,培训任务再重也不是天天有,合理合法的利用本职培训空闲时间和教学教练设施,发挥资产最大效益,增加机校收入,壮大机校自身经济实力。(武城县农机局)
关于武城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调研报告近日,按照省站《关于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调研的函》(鲁农机监理字〔2011〕8号)和市站《关于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调研的通知》(德农机监理......
关于武城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李顺强武城县位于鲁西北,属黄泛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38万人口,农业人口30万,耕地面积68万亩。随着现代农业的发......
关于武城农机安全监理“三率”的调研报告近年来,在市农机办具体指导下,我局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宣传教育,加强安全监管,创新管理理念,强化管理措施,促......
西峰区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工作调研报告庆阳市农机推广站:按照你站《关于做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培训工作调研的通知》要求,我站本着“实事求是、科学准确”的原则,深入各农机专......
武城农机推广现状及对策分析“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机械化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机推广。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生产的需要,使农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推广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