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红色之旅总结
延安红色之旅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红色之旅总结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周年,为庆祝党的生日,同时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对全国青年学生发出的“要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的讲话精神,密切党群关系,在社会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民生置业有限公司党委发起了“红色之旅”为主题的党建活动。
我们经过千里跋涉,终于踏上了这片红色圣土。杨家岭,枣园,延安革命纪念馆,每一处伟人们驻足过的旧址,每一样前辈们使用过的遗物,都让我们肃然生敬。英雄已逝,宝塔依旧,半个多世纪的岁月过去,我们却仿佛还听见,在当年革命战场上的冲锋声和呐喊声。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我们像当年揣着抗日救国的赤子之心奔赴延安的热血青年们一样激情豪迈!
从1935年到1948年的十三年间,就是在这片黄土高原上,在这简陋的窑洞里,中共中央指挥着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带领全国人民把红旗从陕北一隅打到了全国。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形成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从1949年到2011年,62年励精图志,30多年改革开放,革命圣地不再只有扑面的黄土,陕北人也不再是一幅白羊肚手巾红腰带的模样,我们看到,延河大桥上,车流滚滚,延安大学里,学子莘莘,整个延安一片繁华胜景。
当我们结束在延安的行程乘车离开时,一回头,好像看到宝塔山在笑。
红色之旅途中,党支部书记发起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参与的组织生活会,从思想、党性认识上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重大洗礼。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技术骨干和入党积极分子踊跃响应,积极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知识。
通过这次红色之旅,使我们有机会来到革命圣地,回顾革命历史,缅怀先烈光辉业绩,从而更加清楚的知道新中国的诞生源之于无数仁人志士、革命先辈们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坚持自己的理想,坚定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战斗而换来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仍然坚持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饭,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行动来自于思想,而一个人思想境界的升华,必定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古以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能
引导一个人走正道,有大爱、树大义、留英名;而错误的人生价值观,则往往害人害己,导致悔恨。加强自身的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只有这样,平凡人才能真正理解革命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保持蓬勃朝气,才能真正坚定信念,指导个人行动。
我们生活在条件优越、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很多人的人生都是在一条平淡的轨迹上行走,最需要的但却是最缺少的恰恰是革命先辈们的这样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个人活得有热度、有深度,才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我们学习革命精神,不仅要学习他们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豁得出去,用智慧、鲜血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英雄举动,更要学习他们在干事业中沉得下身子、耐得住性子、守得住清贫的高贵品格,学习他们面对困境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要积极提倡团队精神,在学习中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在急事、难事、重大任务面前互相帮助,共同面对。
我们要把这次红色之旅当作我们人生的一次新的起点,要用崭新的精神面貌,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学习中,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努力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把我们参观红色之旅,继承革命先烈遗愿,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崇高革命精神的落实到实处,贯彻在学习当中。
西行记——赴延安、西安异地教学侧记春分已过,清明未至。古老的关中大地上已是群岭吐翠,春意盎然。我作为带班工作人员,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一起,满怀对革命圣地的崇敬,追寻着新中......
追寻红色足迹之旅心得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周年,为庆祝党的生日,同时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对全国青年学生发出的“要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的讲话精神......
延安红色之旅濉溪县实验小学 赵远利六月三十晚上八点多,我们党员学习小组带着多年的崇仰之情到达了革命圣地延安。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革命......
暑期社会实践感想一.7.6号我们去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枣园,革命纪念馆中陈设最多的是红色抗战时期革命前辈们的武器装备和日常生活用品,和缴获的日军武器装备相比更显简单低级,但......
延安红色之旅心得诚如毛泽东所言:“没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被后世称为“延安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