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工作总结_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2020-02-27 其他工作总结 下载本文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中共宣汉县委农办

关于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打算的报 告

2010年,全县“三农”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2010年工作成效

(一)粮油生产喜获丰收。今年,尽管受到“7.18”特大洪灾等自然灾害影响,由于生产早预谋,群众早发动,技术早培训,措施早落实,粮油生产喜获丰收。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74.2万亩,预计总产60.06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0.7%和2.9%。大春粮食播种面积124.49万亩,总产47.06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0.84%和3.5%。其中,水稻播种面积49.22万亩,总产20.38万吨;玉米播种面积27.21万亩,总产16.22万吨;薯类播种面积33.64万亩,总产8.7万吨;其他粮食播种面积14.42万亩,总产1.76万吨。小春粮食播种面积49.71万亩,总产13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0.42%和0.77%。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9.6万亩,总产5.19万吨;洋芋播种面积21.61万亩,总产6.95万吨;其他粮食播种面积8.5万亩,总产0.86万吨。油菜播种面积43.1万亩,预计总产7.64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0.67%和1.32%。

(二)高产创建成效显著。全县 30.2 万亩玉米平均亩产 624.9 公斤,实现了玉米整县制突破 600 公斤/亩的创建目标,创造了西南地区整县制大面积玉米高产纪录;油菜高产创建1.42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209.5公斤,1260亩千亩展示片平均亩产213.4公斤,135亩百亩核心攻关片平均亩产225.6公斤;马铃薯高产创建单个田块最高亩产达4339.3公斤,创马铃薯单个田块产量最高纪录。其中,150亩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3120公斤,1500亩千亩展示片平均亩产达2513公斤,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达2312公斤。

(三)畜牧经济稳步增长。全县出栏生猪111.92万头、肉牛13.41万头、肉羊35.77万只、家禽1151.63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2.73%、4.69%、2.82%和2.35%。肉类总产量12.7万吨、禽蛋产量1.2万吨、奶产量1.2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29%、3.85%和8.65%。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2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97%,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达1816元、农民人均增收105元。

(四)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茶果产业。在漆碑、土黄等6 个重点乡镇建立茶叶基地4万多亩,辐射带动全县茶叶面积达到8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2100吨(其中名优茶950吨),产值1.05亿元,茶农户平收入3600元以上。其中,改造低产茶园3216亩;新建良种茶园1.02万亩(漆碑乡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1320亩);在漆碑、土黄等乡镇开展安全高效茶园面积1.53万亩。全县水果总产量达到2.5万吨,产值0.84亿元。其中,在东乡、南坝等5个乡镇发展青脆李4000亩,辐射带动全县发展青脆李1.1万亩;在天台尖包村、昆池农场建立青脆李现代化育苗基地40亩,繁育优质青脆李苗80余万株,预计今年可出圃合格苗40万株以上,可新发展青脆李7500亩。精品蔬菜。引进培育佳通等公司,在胡家镇滑山村、双河镇方斗村、塔河乡大店村建立了1000亩精品蔬菜园区,建生产大棚720个,发展番茄、苦瓜、丝瓜、海椒等特色蔬菜,年供精品蔬菜5000吨,年产值1000万元。在峰城、大成等乡镇发展萝卜、米椒等加工型蔬菜3500亩,产值1000万元。通过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全县发展蔬菜30万亩,总产60万吨,农民人均收入850元。同时,积极做好黑木耳泡菜配套产品“绿丝豆”、“七星椒”试验示范工作。林业产业。共造林16万亩,其中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3.5万亩、营造特色经果林1.2万亩、种植中药材5.8万亩、新造木耳原料林0.5万亩、种植粉葛1万亩、完成两大工程造林及社会造林4万亩。成功举办了“宣汉首届杜鹃花节”。

(五)、农业“四区”快速推进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示范区建设。一是全力打造以“一园两线”(双河方斗示范园、普[光]石[铁]公路沿线、南[坝]樊[哙]公路沿线)为重点的食用菌产业核心区,建立了方斗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食用菌核心示范园区1万亩。在双河、柳池、明月、黄金、厂溪、新华等6个食用菌产业重点乡镇建立袋栽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全县26个乡镇114个村新发展袋栽黑木耳、香菇、黄背木耳等5600万袋。在方斗核心基地建立了宣汉县二级菌种生产场,占地20余亩,新建接种、发菌、检验、留样室等1000余平房米,出菇场地3000余平方米。在黄金、双河、南坝三个镇建立了3个三级菌种场。二是以峰城、茶河、桃花、观山4个乡镇为核心打造现代烟草农业单元,带动全县25个种烟乡镇共种植白肋烟3.9万亩。三是引进培育佳通等公司,在胡家镇滑山村、双河镇方斗村、塔河乡大店村建立了1000亩精品蔬菜园区,建生产大棚720个,发展番茄、苦瓜、丝瓜、海椒等特色蔬菜,年供精品蔬菜5000吨,年产值1000万元。在峰城、大成等乡镇发展萝卜、米椒等加工型蔬菜3500亩,产值1000万元。通过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全县发展蔬菜30万亩,总产60万吨。四是在三河、下

八、黄石、黄金等乡镇新发展短周期工业原料林 20000 亩。在黄金、土主、新华、普光、厂溪、毛坝等乡镇发展木耳原料林5000 亩,在三墩、渡口、龙泉、漆树等乡镇发展木本中药材 5000 亩,在君塘、双河、芭蕉等乡镇发展了粉葛 10000 亩。林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在五马林场、观山坪林场、楠竹场养殖野鸡、羊、野猪、蜂、黄牛等 2726 只(头、桶),在五马林场种植了天麻、党参、黄连等名贵中药材。五是邀请省农科院专家高起点进行规划设计,并编制了《宣汉县现代食用菌产业发展专项规划》,100万元高薪引进浙江“云和师傅”实地指导,引进人才高水平组建菌研所,选派优秀农技干部30人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目前,我县被列为全省5个食用菌产业基地强县培育县之一。

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一是重点打造了210国道沿线9个乡镇20个村示范区建设。硬化村社道46.2公里,新建田间、户间道35.3公里,整治山坪塘库30口,新建沼气池1158口,新建蓄水池50口,新建打机压井478口,新解决安全饮水11990人。带动全县硬化村社道路135.5公里,维修整治山坪塘库316口,新增有效灌面5200余亩,新解决农村安全饮水5.1万人次。二是打造了君塘杨家河、大成锁辖、双河方斗、胡家滑山4个集中居民点整体风貌改造。新建房屋790户,改(扩)建房屋845户,风貌整治3270户,院坝硬化1455户,改厨改厕改圈1533户,新建垃圾池90口,改建公共服务中心1个,改建村小学4所,改建村幼儿园6所,新(改)建村卫生室10个,改建村文化站4所,新(改)建村级活动阵地5个,配套了农记书屋、远程教育网点等基础设施。

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建设。完成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143个,其中建成生猪养殖小区90个、肉牛养殖小区45个、奶牛养殖小区8个。标准化养殖小区促进双河镇新建规模养兔场1个,君塘镇、东乡镇新建禽规模养殖场各1个;示范带动饲养肉牛10头以上养殖户1789户,饲养奶牛5头以上养殖户115户(存栏奶牛数达10831余头),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户1310户。全县出栏生猪111.9万头、肉牛13.4万头、肉羊35.7万只、家禽1151.6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2.73%、4.69%、2.82%和2.35%。肉类总产量12.7万吨、禽蛋产量1.2万吨、奶产量1.2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29%、3.85%和8.65%。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2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5.97%。新发展规范运作、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1个。全年完成劳务开发总人数34.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8.5亿元。

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引进了驻南坝工业园区的佳肴食品加工厂,该厂总投资5000万元,今年完成投资2500万元,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六)、基础设施全面夯实

完成各类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9500余万元,共整治了东乡镇大田沟等8座小(2)型水库,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924处(其中整治山平塘365口、渠堰650处,新建蓄水池550口);新增有效灌面1.1万亩,发展节水灌面1.3万亩。新建机耕道45条72.2公里,硬化18条25公里,整治48条55.5公里,建设天台乡机耕道示范乡镇1个。完成基本口粮田建设5117亩,粮食基础能力建设标准农田4901亩。完成2009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治理面积1万亩。全面完成沼气民生工程目标任务1750口,新增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21个。荣获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甘露杯”一等奖3个(农业综合管理、农业建设、林业建设)、二等奖3个(交通建设、水利建设、农机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抗灾能力依然较弱。宣汉自然条件较差,十年十灾,农村损毁水利工程特别是病险水库和山坪塘仍然多(小(二)型病险水库36座,病险山坪塘3768口),整治任务重。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宣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档次低,龙头企业总体实力不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带动能力不强。三是农民增收困难。农民是宣汉最大的社会群体,占全县总人口的85.4%,这其中有相当部分仍然从事纯农业,他们增收的空间愈来愈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

三、2011年工作打算

扎实抓好现代农业基地园区建设。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思路,着力抓好粮油、烟叶、菌菜、茶果、林业、水产六大产业发展,全年实现粮食产量60万吨,油菜总产7.7万吨。食用菌产业,以“单元+园区”模式,重点全力打造以双河方斗示范园区、普(光)石(铁)公路沿线、南(坝)樊(哙)公路沿线乡镇“一园两线”为重点的食用菌产业核心区。烟叶产业,力争完成烟叶种植4.1万亩。

突出抓好现代畜牧业养殖小区建设。大力发展生猪,突破性发展肉牛、奶牛、肉羊等草食牲畜,加大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力度。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157个(其中生猪养殖小区94个,肉牛养殖小区55个,奶牛养殖小区8个),全县规模养殖生产比重达到50%以上。

努力抓好农产品集中加工园区建设。在胡家、南坝工业园区,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力争入驻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以上。抓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引进,促进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龙头企业做大与基地规模种植,全年培育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着力规范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对示范影响大、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和奖励力度,全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

务实抓好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规划大片区,开展大示范,形成大辐射,按照一定三年不变的原则,继续加大力度建设胡家镇滑山村、双河镇方斗村、大成镇瓦窑村等8个乡镇20个示范村,着力打造新农村大示范片。切实抓好天台片区、峰(城)桃(花)片区和君塘片区的巩固完善提高。全力推进胡家镇滑山蔬菜示范园、双河镇方斗农业示范园、大成镇奶牛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和提档,围绕产业发展和村庄建设,抓好道路、水利、人饮、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劳务开发总人数34万人次,实现劳务开发总收入28亿元。

2010年12月23日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一、抗震救灾方面第七届村委会成立刚刚4个月后的5月12日,XX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位于极灾区的XX县花荄镇联丰村也未幸免,灾情发生后,村委会在第一时间内成......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范文4篇XX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xx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农业为核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用......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渑池县农业农村工作2010年总结及2011年打算 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建设新型农村住宅社区、林业生态县和发展......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农业 工作总结 农村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农业 工作总结 农村
[其他工作总结]相关推荐
[其他工作总结]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