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建材十大行业年终总结_家居建材年中工作总结
家居建材十大行业年终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家居建材年中工作总结”。
2007年的家居建材行业发展如何?这里我们来回顾一下07家居建材业的风雨历程。家装
精工家装进入整体后产业时代
市场的竞争就是品牌的竞争。国际市场的普遍规律是:20%的强势品牌占据80%的市场。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家装行业。在告别了属于第一代家装的游击队、提供轻工辅料的第二代小型装饰公司、以主材代购的集成家居模式的第三代家装后,我们走入第四代家装整体后产业时代。整合了多方资源,甚至拥有主材研发能力的大牌家装公司们,开始圈地打造属于自己的家装王国。通过巩固和强化品牌的知名度、企业实力以及施工技术与高科技等结合,从而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占有率。
软装
专业与扩张两极分化
据调查,目前成都绝大部分新装修家庭,其平均装修费用为71038.6元,其中硬装花费为57591元,占总装修支出费用的81.1%,而用于软装潢的平均消费为13447.6元,占总装修支出的18.9%。面对如此巨大而诱人的软装市场,今年以来本土众多原本以单一软装品种或单一经营模式起家的企业也开始在行动,要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营销品种,要么拓展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开创新版图,均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转而形成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新型品牌,打响市场争夺战。
卖场
用思想深度领航
思路决定出路,而这个思路来自掌门人。成都红星的王伟、好百年的向世毅、美克美家的陈刚、创美的林超、新创意的卢小华和圣地亚的辜婉宁,他(她)们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段,掀起行业一波又一波的震荡。表面上有的含蓄、有的直接、有的张扬、有的温和,在所有的现象下却暗流涌动,杀机无限。2007年的家居业血雨腥风,原本只有几万平方米的沿海家具营业面积,现在高达几十万平方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突破。家居业的高速发展已经超过了市场的限有空间,谁会离开这个舞台?谁能继续站在这上面?是非常残酷而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木门楼梯
缺乏行业标杆
四川木门市场10亿元的巨大诱惑,吸引着众多木门强者在此跃跃欲试,而这块还未被开发的西南高端木业市场,也吸引了许多楼梯品牌们独到的眼光。
今年,不少木门品牌将渠道之争、人才之争作为重点,为明年市场的扩大埋下伏笔。但是,消费者消费意识不强,导致了仍有许多劣质木门在市场内流通,也影响了整个木门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而同属于木业的楼梯业尚属新兴行业,市场利润空间大,在利益驱动下许多相关材料生产商进而涉足楼梯行业,如家具、钢材等,但因各自为政,具有市场领导力的国内品牌寥寥无几,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与恶性竞争,是阻碍目前四川楼梯品牌成长的重要因素。
橱柜
走品牌之路就是出路
今年,成都橱柜行业销量与去年相比有大约5-10%的增幅,销售额有望突破6亿元人民币,橱柜消费意识在不断觉醒和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注重企业的实力和品牌知名度。市场中,成都本土橱柜品牌占35%左右,外省橱柜品牌占30%左右,进口橱柜品牌份额在6-8%左右,其余份额为家装公司的现场制作和大量零散的小橱柜作坊瓜分。走品牌发展之路争夺市场份额则是今年成都一线品牌的重大战略举措。成都的倍特、百V、益有、德贝、好百年等均采取了强大的品牌营销攻略。伴随着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成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也相应提升,今年表现最为明显的是3000元左右的橱柜所占的市场份额出现较大萎缩;5000元以上橱柜已经普遍为消费者接受,成了市场主流;一万元/套的消费比例在逐步递增,数万元一套的橱柜的购买人群还是定位在少量的高收入人群。
家具
四川家具研发能力大幅提升
今年4月,在四川省家具行业商会组织下,四川20多家家具企业对湖南长沙红星集团四川品牌家具城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此行意义重大,四川家具进军全国已是箭在弦上势在必行。其目的在于提升、改变四川家具业在全国的战略重新布局,坚决贯彻'走出去'战略,集中四川家具业优势主力抱团走出盆地,以此辐射南北,抢占国内的一级市场。8月10日,四川家具工业园正式奠基,同时,该区家具原创研发中心也正式成立,这是四川家具业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研发中心的成立将极大地提升四川家具业的家具研发水平,极大地改变四川家具业抄袭沿海及国外的不利形象,为四川家具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涂料
需求日益扩大
2007年油漆涂料仍保持20%左右的增幅高速增长,即使外部环境并不容乐观。并购风起、原料涨价、市场无序这些影响涂料油漆市场发展的因素并未影响到国内市场旺盛的需求。分领域来看,随着国家对建筑外墙装饰涂料的推广运用(省会城市外墙装饰应用率应达60%以上,高楼大厦禁止使用瓷砖),外墙涂料的需求正以迅猛势头增长,在资本、技术、质量、性能等方面较有优势的立邦、多乐士、嘉宝莉、紫荆花、大师、佐敦、来威等强势企业仍占领着大中城市领域内的高档市场,而规模较小、集中度低的中小企业只能占领欠发达地区的细分市场。而由于中国家具的蓬勃发展,木器漆也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
木地板
优胜劣汰加剧
经过2006年'风雨交加的寒冬',2007年中国木地板行业的天空依然没有放晴。反倾销反补贴、原材料价格上涨、'锁扣'专利侵权、遭遇美国337败诉、332调查、出口退税率再次调低、人民币升值加速、成本上涨、'中国名牌'**......外资品牌必美表示:内忧外困使一个尚未完全成熟的行业长期处于无规则、非正常竞争状态之中,很难出现优胜劣汰、整体洗牌的迹象。一批生产设备简陋,靠打价格战维生的小厂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原材料的涨价而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大量的贴牌产品由于质量不稳定,缺乏资金、销售网络、完善的售后服务等,也已经从一线市场销声匿迹。
卫浴
动荡格局困境中前行
2007年,对于大部分国产卫浴品牌而言,似乎经历了极为动荡的一年:4月19日,鹰牌、东陶等13家陶瓷企业联合签署了一份倡议书,拟于6月1日产品提价5%-15%;5月1日起,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报批的《卫生陶瓷》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而新标准的实施意味着9升以上的洁具要全面退市;6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布45种淋浴水嘴产品的比较试验结果,结果曝出某著名品牌水嘴因耐腐蚀性未达标赫然名列不合格的'黑榜'之中;而国家出口退税调低导致国产陶瓷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国家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宏观政策调控加强,土地资源紧张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外资品牌的强势进入,均对国内的卫浴企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利润进一步缩小,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弱肉强食的定律使得整个行业在今年呈现出大浪淘沙的态势,部分小企业采取了转行或关闭的措施。地砖
精彩的价格博弈
2007年初,业内人士即刻预测新一轮墙地砖涨价幅度将在20%以上,墙地砖、卫浴涨价风来源于原材料和运输动力价格的上扬,属于人力难以控制的刚性涨价趋势。油价激增,这让物流运输和以油为燃料的高温煅烧的成本急剧提升。人力成本也在近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现象。多种因素的交错影响,已经让普通建材经销商难以承受,惟有提价减亏。但成都的地砖市场却出其不意,不涨反降。降价的背后,就是几大建材城之间的直接博弈。
建材家居行业经营体会2010年岁末,应邀参加云南建材家居行业营销高峰论坛暨新春联谊会,组委会领导要求我谈谈有关澳都这十个年头取得的一些成绩发表自己的心得,分享与会代表,我就......
建材家居行业网络营销策划方案当前,我国建材家居行业的整体网络营销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究其原因还是大部分企业对网络营销项目没有一个系统性、策略性的认识,没有做好项目的前......
《容纳建材家居商业评论》建材家居行业终端拦截策略文·黄春桥 情况一、客户走过你的专卖店门口连看都不看一眼,基本无视你专卖店的存在; 情况二、客户走过你的专卖店门口只是......
2014年中国十大家居建材流通公司排名2010年以前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建材市场不足1000家,而且市场水平仅处在1-2代之间,销售额几乎无法统计,管理较为混乱。到“十一五”末,2010年全......
市场分析家居建材产业成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福建已经发展壮大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建筑陶瓷、水暖器材和石材、橱柜、安防等优势建材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