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_xx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xx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瓦渡乡近四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为深入全面推进瓦渡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质量,在区委、区政府发展思路的指导下,瓦渡乡从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认真的研究和分析,确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以新农村驻村指导员为依托,通过每月召开新农村总结工作,总结新农村建设成功经验,确保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序进行。现将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四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瓦渡乡位于隆阳区东南部,怒山山脉末端的澜沧江西岸,东与永平县隔江相望,南接丙麻乡,西依河图、汉庄镇,北邻水寨、金鸡乡,南北长22千米,东西宽约20千米,国土面积227平方千米。
瓦渡乡以乡政府驻地瓦渡而得名,距市区38千米。2006年末,全乡有10个村民委员会,109个自然村,149个村民小组,24122人。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泡核桃、蚕桑、茶叶、山葵等,粮食作物以包谷、小绿豆、啤酒大麦为主,畜牧业以牛、猪、羊为主。瓦渡坝南北各有大量的石灰石林立,引人注目。全乡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46%。全年平均气温16℃左右,年降雨量900—1040毫米,无霜期235天,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盛产茶叶、核桃、柿子、花椒及各种中草药,特产蕨菜、鸡、树毛、刺五加、白花、枸杞菜、鸡脚香、苦圈圈菜等绿色环保野生保健食品。
到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6元,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口控制在25000万人以内,自然增长率7‰以内,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谐瓦渡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格局。
二、保障措施
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副书记为副组长,乡直各机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06年新农村建设以来,瓦渡乡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工作原则,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大胆实践,发展特色产业和亮化工程。
三、四年来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一)2006至2007年(下寨)新农村试点建设基本情况 道路硬化1081米3243 m;41户院场硬化1230m;20户墙体粉刷4000 m;16户入户道路320m;27户人畜分离。建设完成5个产业发展扶持项目:250亩的高产包谷样板;19头猪母本改良;进行2头大牲畜的冻精改良;新建69平方米的小蚕共育室1间;新建26间不小于20平方米的大蚕房。成立红白理事会,整治遗风遗俗,改善乡风文明。建立“一事一议”制度,成立相应的组织,对村内各项事务进行民主商议。新建法治宣传栏、政务公开栏、新农村宣传栏,进行五星级文明户评选,打造下寨自然村文化长廊等。该项目总投资72.5万元,其中区级补助20.5万元,2
222
2乡镇配套10万元,农户自筹42万元。
(二)2008年平场子村委会石门坎自然村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发展200亩高产包谷样板;建20㎡大蚕房29间;进村主干道水泥路面硬化两条708米;2米宽入户砼路56户560米;人畜分离42户;院场硬化45户;墙体粉刷48户9600㎡;村务、政务公开栏、科技宣传栏、十星级文明户。项目总投资43.06万元,其中区级补助20万元,乡镇配套10万元,群众自筹13.06万元。
(三)2008年整村推进项目实施点建设情况
我乡2008年启动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建设两个点,为荒田村委会上寨二组和荒田小组,项目收益72户349人。主要建设内容为:村内道路硬化两条550米;支砌挡墙82米;2米宽入户砼路355米;卫生厕所56个672㎡;卫生圈46个552㎡;8m上流式浮罩沼气池46口;节能灶33眼;墙体粉刷60户12000㎡;人畜分离60户;院场硬化53户2650㎡;种植泡核桃400亩;工程标志碑一座;开展劳务输出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两期100人次。项目总投资93.16万元,其中区级补助30万元;部门整合1万元;信贷资金3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32.16万元。
(四)2008年市级新农村试点建设(下寨)建设情况 我乡下寨2008年新农村建设内容为:给予下寨5个村民小组99户种桑户合计361.33亩的桑树进行肥料补助;进行3亩大棚素菜项目建设,推广新技术,科技兴农;硬化试点村道路162米;
3实施墙体文化建设,“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项目建设资金5万元由上级补助。
(五)新农村试点产业发展情况
石门坎自然村2008年种植烤烟129.5亩产值18.76万元;蚕桑30亩产值1.4万元;泡核桃200亩,目前泡核桃没有挂果;种植高产包谷200亩产值16万元;畜牧业年产值22万元。
(六)2008年非试点村新农村建设情况
我乡平场子村委会清水沟自然村、券桥河自然村群众新农村建设积极性很高,在没有争取到项目的情况下,村民自己组织投资投劳开展新农村建设。目前,清水沟自然村修建了4.6千米的村内主道路;券桥河自然村修建了4.5千米的村内主道路,两条道路的扩建使村容村貌有了一定的改观。
(七)2009年省级重点建设村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内容为15户危房改造及硬化长400米、宽3米的通村道路一条。省级补助15万元,其中7.5万元用于危房改造(15户每户补助5000元),7.5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项目自筹资金按1:1配备,整个项目总投资22.5万元
(八)指导员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省、市、区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乡及时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派驻我乡10个村的指导员共计40人,其中:市级单位下派3人、区级单位下派12人、乡镇下派25人。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部分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不强;
二是群众经济来源单一,资金投入较为困难; 三是乡级财政困难,资金投入不足;
四是村组之间、农户之间贫富差距较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容易造成建设进度上的差距,少部分困难群众对自己实施的项目难以完成。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起来,极力打造我乡垭口村委会阿田寨小组新农村建设亮点,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借助“核桃王”的名声打造该小组优质泡核桃、优质板栗品牌,建设远眺澜沧江,近观“核桃王”的新景点。
二是把新农村建设与蚕桑产业结合起来,极力打造我乡平场子村委会周家组新农村建设亮点,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把该小组打造为产业示范自然村。
三是着力打造安和古集,加强古集的打造力度,把深入推进安和老街综合整治、开发作为2010年2015年重点工作。
四是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发展蚕桑、烤烟、泡核桃、茶叶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五是继续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努力引导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 六是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切实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七是有计划有组织地教育培训农民,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
八是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继续完善项目规划,做好后续项目实施准备。
瓦渡乡在新农村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对取得的成绩我们不能自满。我们将继续努力,总结经验,发挥优势,长抓不懈,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使我乡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瓦渡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四月十二日
2008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自身实际出发,理清工作思路,转变职能,优化环境,突出实效,找准工作切入点,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
2009年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为深入全面推进××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质量,在县委、县政府实施“四大战略”和建设“四大基地”发展......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xx镇按照县十二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尊重农民意愿,开展......
2010年吉庆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2010年,镇党委、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依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
2010年杨梅山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2010年,镇党委、政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依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