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总结_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校本课程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2014年校本课程总结
张玉美
传统语文教学往往侧重阅读教学,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陶冶精神情操,对具体的人物事件作出一定的评判,从而形成一定的认知能力、道德标准等。但从实践来看,这对构建学生比较完整的价值体系,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其人文素养,其形式是比较单一的,作用还是有限的。语文教学的现状求新、求变化、求发展、求突破,这是可喜的,教材编排体系有许多变化,但重视阅读轻视写作这一传统痼疾仍然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在阅读教学的形式内容上力求新颖、丰富。其实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所以。本次的校本课程编写就试图从写作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培养人文精神的角度作一些肤浅的探讨。现总结如下:
一、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人的第一要素是真实、真诚、真心、真为。写文章第一要素是思想内容的真实,言为心声,强调真情实感,而不是假大空,矫情虚饰。写作教学落实这一要点无疑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反之胡编乱造、胡说八道贻害无穷。现在许多学生在表达伤感情怀时,写作素材大多数是家中亲人不幸去世,情感是有了,但多么虚假多么可怕。这样的人走向社会其人文精神是多么低劣,这对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影响是多么的坏。胡适的治史观是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这对我们培养学生的认知观是大有裨益的。著名的历史学家罗尔纲在1936年发表《清代士大夫好风气的由来》一文,其中有一段论清代士大夫好利是由于清初朝廷的有意提倡,引申清人管同的话。胡适看了这段话,非常生气,写了一篇长信严厉责备他说:“这种文章是做不得的,这个题目根本不成立。”胡适告诉他:“我近年教人,只有一句话:有几分论据说几分话。有三分论据然后就说三分话。治史者可以作大胆假设,然而决不可作无论据的概论也。”做人,写文章的道理是一样的,这就是真实。真实有利于培养人的正直情怀,高尚的人格决不能虚伪虚假。
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世界是不停地运动、变化、发展的,不可能一成不变。真理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认知这个世界要有科学的发展观。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我们传授的技法,诸如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一波三折、结尾的出乎意料等,实际上就是源本于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的变化发展。发展的结局有几种,一种是悲情式的,它能激起人们对于苦难、不幸的同情、理解、关注;一种是喜剧式的,它能让人们的内心深处升腾起一种情感,这就是热爱生活,珍惜幸福;一种是憧憬式的,没有具体的结果,它让你对生活充满期待。例如,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苏比反复作恶为的就是能进监狱度过难熬的冬天,但警察就是不抓他。但当他在教堂赞美诗的感召下决心弃恶从良、靠劳动谋生时却被警察抓走。小说结尾的这一变化发展符合社会生活的本质的一面,有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事物朝着黑暗的方向发展对每一个读者都是一种深刻的教育,有重大的警醒作用。再如日本著名小说《一碗阳春面》,小说感人之处不仅在于生动传神的细节,更重要的是不幸的人生在主人公母子三人的共同努力下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直面苦难,积极进取,再大的不幸也能度过,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人生难免遭遇不幸,如果我们在中学时代就能树立正确的人生发展观,以后无论面对苦难还是幸福都能科学地从容地对待。
三、思维角度多维化,观点多层面。
简单的认知方式不能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会获得关于事物的全面的清晰的认识。写作教学要能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引导学生科学地思维,自主探究,换位思考,获得人生启迪。从因预果,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量变到质变,由现象到本质,由异求同,由同存异,层层分析,找到科学的方法,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加合理、正确。2008年全国大部分省区遭遇了几十年未遇的一场大雪,给春运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沿海省市热情倡导外来人员“留下来,一起过年吧!”企业纷纷行动,通过发红包、分年货、摆年夜饭等各种激励措施,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新春游项目,挽留外来工留下来过年。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过程和结果,避免了简单的就事论事,且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民为本的精神,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施助与感恩的情怀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却得到了空前的和谐彰显。另外,这一场大雪给通信、电力设施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全国增调许多技术骨干支持受灾极为严重的贵州抢修,充分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充分显示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从这个角度认识,会培养学生更真切地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的感情。再从各地捐资、捐物支援灾区的行为看,人间自有真情在。而赈灾义演场面感人,感动中国,感到世界。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便会获得不一样的人文感受。写作教学注重思维训练,找到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的还有美好的人生感受。
四、反思出新观点。
先来看一则发表在今年《中华工商时报》上的故事。作者与一位韩国朋友谈汉字起源这一话题,措辞严厉地批评说汉字起源于韩国之类的说法让中国人无法接受!出乎作者的意料,那位很有身份的韩国朋友同样对韩国学者表现出不屑,他说:“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在我接触的韩国人中,99%以上的人都不认同那种说法,那只是个别学者的一家之言,我们也觉得可笑。但网络的力量太大了,我上网去看了一下,很多谩骂其实完全可以避免的,关键是大家要知道真相。我们大部分韩国人不是这样的!”这则故事耐人寻味,人们在不明真相的时候,往往以偏概全,容易产生错觉、产生误会、产生怨愤。在明了真相的时候,常常觉得汗颜、无地自容。如何避免这种状况发生,那就要求我们学会对事情进行反思,了解的事实是真还是伪,是假象还是本质,是片面还是全面,是过去还是现在,是个别还是全部,是普遍还是特殊,要保持一份宽容的心态,待到水落石出之后,再褒或再砭,方为上策。再如,面对韩国人抢先申报端午节非物质性遗产这一事实,国内一大片诘难声。认真反思,这里既有教训,说明我们挖掘、保护传统文化这方面工作滞后、保守,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别人抢注我们的传统的文化遗产固然是一大遗憾,但只要我们注重历史教育、文化教育,屈原所代表的 一种冰清玉洁、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怀还是会扎根于我们民族、扎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会一脉相承,代代相传的。这种反思比单纯的责骂、声讨要更有实际意义,更能培养人的冷静心态、健全人格、大度的胸怀和符合我们民族精神本质的情操。从这个角度讲,写作教学中的反思,是对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也是在培养学生更健康的人文主义精神。
五、关注现实,关注民生,以民为本。
以史为鉴,观照现实。写作中涉及到历史,更要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关注社会。写作不是闭门造车,不是想当然,不能凭空杜撰,不能坐井观天,不能只是一味歌功颂德。要教育好学生注意社会底层,反应民生疾苦,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民为贵,社稷次之,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写什么、反应什么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要引导学生深深关注农民工生存、工作状况,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老百姓看病难求医难的情况,旧城改造中房屋拆迁百姓利益受侵害情况,教育乱收费情况,贫困地区儿童失学情况,下岗工人再就业情况,物价上涨导致部分居民生活陷入困顿情况,如此等等。
希望学生能在写作中了解并感受世界,在观察中思考,会在不断叩击自己的心扉、拷打自己的灵魂、责问社会的良知,从而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少年觉醒,则国有希望;少年有良知,则国有脊梁。写作教学面对客观的社会现实,避免了空洞的说教,以感性为基础,以理性为方向,年轻的一代会在自我创作中磨练意志,净化灵魂,绽放出充满健康人性的奇葩!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影音欣赏》校本课程总结电影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以图像、声音和字幕相结合呈现教学信息,显示出极丰富的表现力,极强的感染力。对开拓视野、丰富知识......
校本课程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校本课程总结,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诵读领袖诗词,强我爱国情怀!———特色校本课程工作总结现在的孩子从小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许多学生认为这是自然显现象,都这样,不值得感谢,就是感谢也只是知道感谢父母,忽略了党和......
校本课程总结(一)一、活动目的为传承中国古典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培养他们对生活积极的态度,我们就把《三字经》和古诗文诵读定为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