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县第一次水利普查试点总结报告(上报)_县水利普查工作报告
竹山县第一次水利普查试点总结报告(上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县水利普查工作报告”。
竹山县第一次水利普查试点总结报告
竹山县作为全国56个水利普查试点县之一,在竹山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县38位水利普查指导员、51位普查员和759位调查员的共同努力,行程3000多公里,跑遍了全县254个行政村,调查了26081处水利工程,较好地完成了试点阶段的各项普查任务。通过水利普查,基本查清我县各类水利工程的数量与分布、规模与能力及效益;经济社会用水状况;河流开发治理保护的基本情况;水利单位的数量及分布、从业人员数量及结构、资产规模及运营状况等基本情况,为我县制定十二五水利规划及水利发展战略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我县作为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保护区,通过水利普查,摸清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协调好开发与治理保护的关系,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现将我县水利普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水利普查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自4月开展水利普查试点工作以来,我县按照上级水利普查机构的安排布署,迅速成立了水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了大批水利普查工作人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普查宣传,由于领导重视,工作措施得力,我县水利普查工作开展顺利,取得数据真实可靠,按时圆满完成了各阶段的普查任务。
1、组建了水利普查机构。5月13日,我县成立了由县长佘立柱同志担任组长的“竹山县第一次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水利普查机构。
2、充实了水利普查的工作力量。县水利普查办公室印发了组建文件,办公室下设水库、水电站、水闸、泵站普查组,农村供水工程普查组,塘坝、窑池、水井工程普查组,行业能力组,灌区工程普查组,经济社会用水普查组,水保普查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技术组共十一个工作小组,工作人员由从水务系统各二级单位和机关各专业股室抽调的25名业务技术骨干组成。同时,从17个乡镇共抽调了64名干部专门负责各地的水利普查工作。
3、开展了宣传动员和技术培训。5月14日我县召开了由全县17个乡镇党委书记参加的水利普查动员大会,县长佘立柱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随后我县利用网站、电视、报纸、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对水利普查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开通了水利普查宣传网站,成立了竹山县水利普查QQ群,悬挂宣传条幅101幅,张贴宣传标语754幅,通过宣传使我县的水利普查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营造了一个领导重视、群众参与、社会关心的良好氛围。6月7日-10日,在开展水利普查前,我县对从17个乡镇及15个成员单位抽调的水利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共89人进行了为期4天的县级培训。在水利普查过程中,县普查办又组织了以乡镇为单位对各村干部进行的乡级培训,共培训乡村干部759人。通过对水利普查目的意义,水利普查内容,水利普查工作流程和表格填报方法的讲解,使基层干部明白了水利普查为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基本上让普查人员掌握了水利普查的技术路线和要求。
4、制定了水利普查的各项工作制度。针对水利普查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难度大,竹山县普查办为确保如期完成普查任务,制定了集中办公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工作联系制度、请示报告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文件及印章管理制度、考勤登记制度、奖励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明确了水利普查员和指导员的工作职责,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普查制度,规范了水利普查人员的行为,使水利普查工作有章可行,确保了水利普查顺利进行。
5、落实了水利普查工作经费。县财政从预算中拨付10万元作为水利普查的工作经费,用于水利普查培训费、差旅费、车燃费、印刷费、办公费、普查人员补助费等。
6、实地进行了清查登记与普查数据的采集、普查表的填报。通过宣传发动和进行专业培训,为我县的水利普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清查和普查阶段,由县普查办抽调的25人组成了8个工作专班以乡镇为单位划分清查分区,分片包乡镇,与乡村普查人员一起进村入户进行地毯式的实地调查工作,对每一处的水利工程进行了认真的登记核实和普查数据的采集,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及普查数据的真实可靠。同时,按照普查表的填报要求,由填报单位填表签字盖章,普查人员核实,确保普查表填报规范准确。
7、认真进行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对水利普查收集到的数据,实行普查对象填报单位内部审核、普查员审核、普查指导员审核、普查机构会审和质量抽查审核五级审核制度,并通过各组交叉作业的方式进行抽查验收,每个乡镇抽取2-5个村,对填报的表格进行检查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重填重报,直到符合《质量控制与验收工作细则》规定的标准。在数据录入阶段,设置了录入和复核人员。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工作措施,确保了水利普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主要工作经验和启示
我们采取了“组织、培训、解答、查阅、走访、核实、录入、审核”十六字工作方法开展了清查和普查工作,给我们的经验和启示是: 一是领导重视是前提。这次水利试点工作由县长亲自任水利普查领导小组的组长,并在全县乡镇党委书记参加的水利普查动员大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县普查办主任多次对全县水利普查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署。各乡镇都成立了水利普查领导小组,有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亲自抓,并安排了1-2名乡镇干部参加县组织的培训,专门负责水利普查日常工作,全过程参与和指导各村、组水利普查数据的填报和清查,协调村、组和农户之间的信息传递,确保了水利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宣传发动是基础。各乡镇在参加完全县召开的水利普查会议后,在本乡镇都组织召开了村以上干部的水利普查动员大会,安排部署了相关工作,各乡镇共悬挂了101条水利普查宣传条幅,张贴了754幅宣传标语,通过宣传,使社会各界对水利普查工作有了感性认识和了解,全县90%的群众知道要开展水利普查工作,能够积极参与和配合水利普查工作,为开展好水利普查和赢得当地群众对水利普查的支持打下了基础。
三是工作经费是保障。在启动全国试点县以来,水务局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了水利普查试点县的工作开展情况,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先期从财政预算中拨付10万元作为我县水利普查的启动经费,从而确保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深入实际是关键。对于所有这次水利普查的调查内容和存在疑虑的数据深入实地调查和走访群众是确保普查数据准确的关键。在本次核查数据中,县普查办工作组和乡镇普查员对各供水企业、供水工程、灌区工程和重点单位做到全部深入现场进行核查,按照“一村不漏、一项不漏、一处不漏” 的总要求,与各村文书和填报人员采取座谈、查阅资料、走访农户等方法进行逐项核实,真正做到了数据翔实、资料可靠。
五是专业队伍是核心。水利普查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我县从水务系统抽调的2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水利普查工作小组是这次水利普查的核心力量,通过他们深入各地进行实地调查,在各乡镇的积极配合下,基本摸清了我县的水利工程现状,确保了水利普查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
六是严明纪律是手段。我们制定了集中办公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工作联系制度、请示报告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文件及印章管理制度、考勤登记制度、奖励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各项普查规章制度,规范了水利普查人员的行为,使水利普查工作有章可行,确保了水利普查顺利进行。
七是
(四)其他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在普查员的选聘上,一是从水利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普查技术骨干,作为水利普查的核心力量。二是从各成员单位抽调普查人员,具体负责协调配合工作,为水利普查提供已有的部门普查数据。三是从各乡镇抽调中专以上的、有工作责任心,认真负责的年轻乡镇干部,负责与县水利普查办联系,做好上传下达,配合县普查办搞好当地的水利普查数据调查和收集工作。通过发放培训资料,对上述普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通过培训使水利普查人员基本掌握了水利普查的技术路线,工作流程和表格的填报方法,确保了水利普查的顺利进行。
在普查数据质量控制上,我们将各乡镇的水利普查纳入到全县的年终经济目标考核中,对水利普查做的好的乡镇,县政府在年终给予重奖。同时,县水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与各乡镇签订了水利普查目标责任书,明确各乡镇的工作目标和职责,确保各项水利普查工作落到实处。
在数据处理软件使用上,对试点工作中发现的各种问题,通过及时的向上反映和沟通,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三、主要问题与建议
(一)普查工作责任的落实
我县水利普查办基本上全部由水务系统抽调的人员组成,相关成员单位的协调不够,有些被调查单位为了本单位的利益,不愿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而普查办没有相应的应对措施,致使有些普查数据失真。建议在今后的水利普查中,明确成员单位具体职责,并抽调专人,专职负责水利普查中的协调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提供虚假数据的单位给予处罚。同时,要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对水利普查的思想认识,要通过水利普查与水利建设项目挂钩,与各地的政绩挂钩,实行一票否决,从资金投入和行政管理上来调动各地开展水利普查的积极性,确保水利普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普查工作组织
一是在普查员的数量、构成上,各乡镇抽调的水利普查人员素质不一,数量不足,加之水利普查技术方案复杂,专业性强,造成了许多普查人员没有完全掌握普查的技术路线和要求,建议加大水利普查的培训力度和增加培训时间。二是省级支撑单位对县级普查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了大量及时的电话技术支持,建议上级技术人员到各县进行实地技术指导,与基层普查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三是在普查经费上严重不足,普查宣传、培训、资料复印、购置设备、实地调查租车、普查人员补助等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而仅仅只有60万元的经费远远不能满足普查的需求。建议国家对地方财政拨付的普查费用以明确的文件形式进行规范,确保普查费用足额到位,并对享受西部政策的国家级贫困县增加经费补助。
(三)普查培训与宣传动员
水利普查涉及范围广,普查指标多,技术要求高。普查培训是普查成败的关键,我县培训分县级、乡级两种方式,培训范围包括水利专业人员、乡村干部,采取集中培训方式进行,由于时间短,再加上受普查经费限制,村级干部没有培训教材,使许多基层参与实地调查的普查人员没有全面熟练地掌握普查方案和方法。建议在培训上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同时增加培训时间,采取集中授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广大基层干部弄懂学透普查方案和要求。
(四)各专项普查实施方案 各专项普查实施方案总体上,普查内容设计全面,科学合理,但也有些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
1、水利工程:农村供水工程清查表,要求清查200人或20吨/天的工程,而普查表把20人以上的列入集中供水工程。清查表与普查表没有关联。建议:应与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过程中的以200人以上为集中供水工程相统一,将普查表中的集中供水工程标准界定为200人以上。否则容易给基层工作人员造成概念上的混淆。农村供水工程普查表(规模以下)的分散供水工程中的雨水集蓄工程的“供水人口”数量与窖(池)普查表中“供水人口”的合计值相一致是错误的,因为雨水集蓄工程还包含10m3以下的工程人口。河堤工程如何界定?有些河堤是上世纪由当地农民直接用公益工做的,没有设计资料,防洪标准很低,这样的河堤是不是也要进行统计?
2、河湖开发治理保护:河湖取水口和排污口没有下限值,所有的取水口均要统计上报,数量太多,工作量非常大。同时由于没有计量设施取水和排污流量确定困难。
3、灌区专项普查:灌区取水量无计量设施,只能用灌溉定额计算用水量,与实际可能有些出入。灌区划定概念不明确,是按流域、水源,还是按独立的排灌系统来划分灌区,要有明确的划分标准。
在普查方式上,虽然清查与普查分两个阶段进行,有利于进行准确的普查,但由于水利普查专业性强,仅仅依靠乡镇的普查人员,无法取得准确的普查数据,必须由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这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利于节约经费,建议将清查与普查阶段合并成一个阶段,有利于节约经费,只要安排合理,并不影响普查质量。
(五)普查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
1、在部门协作方面,为了加强部门间协作,实现资料共享。应从各职能部门抽调专职工作人员,在水利普查办公室上班,负责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
2、工作底图工作量大,技术要求高,建议把电子版的工作底图发放到县,便于工程的标注。
3、软件中汇总表与普查表不一致,普查表改动后,汇总表没有变,造成汇总数据不准确。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培训总结报告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市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培训工作,培训期间共开办了河湖基本情况、水利工程基本情况、经济社会用水情况、河湖开发治......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上报及验收管理办法为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汇总上报工作,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实施方案》、《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细则》和《第......
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全面反映水利发展状况,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2010〕4号)和省......
XX县水利普查培训总结报告按照市水利普查办公室转发的《转发关于做好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培训总结评估工作的通知》(驻水普办【2012】5号)要求,现结合我县实际,就我县水利普查培......
湖北省通山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试点工作汇报(2010年8月25日)4月22日,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试点工作启动会议在北京召开后,我县水利普查试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水利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