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总结_机电一体化工作总结

2020-02-28 其他工作总结 下载本文

机电一体化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机电一体化工作总结”。

1.什么是机电一体化?

答: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2、发展机电一体化的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

答:这些共性关键技术有检测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伺服驱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精密机械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

3、机电一体化系统构成的五大要素?相应的五大功能?

答:五大要素:机械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动力系统,传感器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相应的五大功能:动力功能,计测功能,控制功能,操作功能,构造功能。

4.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类型?

答:大致有三类:1.开发性设计2.适应性设计(在设计方案,原理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更改,或用微电子技术代替原有的机械结构或为了进行微电子控制对机械结构进行局部适应性设计)3.变异性设计(在设计方案和功能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仅改变现有产品的规格尺寸)。

5.滚珠丝杠副的组成及特点?

答:滚珠丝杠副由丝杠,螺母,滚珠和反相器死部分组成。特点:具有滚珠闭合流动的闭合回路,还具有轴向刚度高,运动聘问,传动精度高,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但由于不能自锁,具有传动可逆性,在用做升降传动机构时,需要采取制动措施。

6.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与预紧的实质?

答:滚珠丝杠副在有负载时,滚珠与滚道面接触点处将产生弹性变形,换向时,其轴向间隙会引起空回。这种空回是非连续性的,既影响传动精度,又影响系统的稳定性。所以常采用以下几种调整预紧方法。(1)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式(2)双螺母尺差预紧调整法(3)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法(4)弹簧式自动调整预紧式(5)单螺母变位导程预紧式和单螺母滚珠过盈预紧

7.滚珠丝杠副支承方式及其结构简图?

答:(1)单推-单推式(2)双推-双推式(3)双推-简支式(4)双推-自由式

8谐波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答:谐波齿轮传动与少齿差行星齿轮传动十分相似。它依靠柔

性齿轮产生的可控变形波引起齿间的相对错齿来传递动力和运动的。谐波齿轮传动由波发生器和刚性轮,柔性轮组成。波发生器为主动件,刚轮和柔轮为从动件。刚轮有内齿圈,柔轮有外齿圈,其齿形为渐开线或三角形,齿距相同而齿数不同,刚轮的齿数比柔轮的齿数多几个齿。柔轮是薄圆筒形,由于波发生器的长径比柔轮内径略大,故装配在一起时就将柔轮撑成椭圆形。如具有双波发生器的谐波减速器,其刚轮与柔轮的齿数之差为2,其椭圆长轴的两端柔轮和刚轮的牙齿相啮合,在短轴方向的牙齿完全分离。当波发生器逆时针转一圈时,两轮相对位移为两个齿距。当刚轮固定式,则柔轮的回转方向与波发生器的回转方向相反。

9.齿轮传动间隙的调整方法及特点?

答:1.偏心套调整法;2.轴向垫片调整法;3.双片薄齿轮错齿调整法;

10.刀口支撑的特点?

答:刀口支撑主要由刀口和支座组成,多用于摆动角度不大的场合。优点:摩擦和磨损很小。刀口刃部是半径很小的圆柱面,故当零件摆动角度不超过容许值时,支承中的摩擦是纯滚动摩擦。

11.铸造机座如何合理选择截面开口和尺寸?

答:为了不是开口后机座的刚度降低太多,开口应沿机座或机架壁中心线排列,或在中心线附近交错排列,孔宽以不大于机座或机架壁宽的0.25倍为宜,即b0/b=0.25。

12.由矩形和矩形组成的闭式组合导轨副的特点?

答:支承面和导向面分开,因而制造与调整简单。导向面的间隙,用镶条调节,接触刚度低。闭式结构有辅助导轨面,其间隙用压板调节。当以两侧面作导向面时,导轨间距大,热变形大,要求间隙大,因而导向精度低,但承载能力大;以内外侧面作导向面时,导轨两侧面间距较小,加工测量方便,容易获得较高的平行度。热变形小,导向精度高;以两内侧面作导向面,导向面对称分布在导轨中部,当传动件位于对称中心线上时,避免了由于牵引力与导向中心线不重合而引起的偏转,不致在改变运动方向时引起位置误差,故导向精度高。

13.掌握常用导轨副的简图?

答:————————

14.槽轮间歇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

答:槽轮机构由拨销盘,槽轮组成。工作原理:拨销盘以不变的角速度旋转,拨销转过2β角度时,槽轮转过相邻两槽间的夹角2α在拨销转过其余部分的角2(π-β)时,槽轮静止不动,直到拨销进入下一个槽内,又重复以上循环。

15.导轨副的截面形状及其特点?

答:常见的导轨截面形状,有三角形,矩形,燕尾形及圆形四种,每种又分为凸形和凹形两类。凸形导轨不易积存切屑等赃物,也不易储存润滑油,宜在低速下工作;凹形导轨则相反,可用于高速,但必须有良好的防护装置,以防切削等赃物落入导轨。三角形:磨损后能自动补偿,不会产生间隙,故导向精度高。矩形:结构简单,制造检验和修理方便,导轨面较宽,承载能力大,刚度高,故应用广泛。燕尾形:结构紧凑,可以承受颠覆力矩,单刚度较差,摩擦力较大,制造检验和维修都不方便。圆形:可有两个自由度,适用于同时作直线运动和转动的地方。

16.旋转支承部件的种类及基本要求和结构简图?

答:按其相互摩擦的性质可分为滑动,滚动,弹性,气体摩擦支承。对支承的基本要求应包括:1.方向精度和置中精度;2.摩擦阻力矩的大小;3.许用载荷;4.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5.耐磨性以及磨损的可补偿性;6.抗振性;7.成本的高低。

17.简述双向桥式PWM直流驱动调速,换向的工作原理?答:根据图来说。——————

18.伺服电机控制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答:速度控制,转矩控制,位置控制。

19.简述步进电机步距角的计算方法?

答:步距角的大小与通电方式和转子齿数有关,其大小可用下式计算:

a=360/(zm)z—转子齿数m—运行拍数,通常等于相数或相数整数倍,即m=kn(n为电动机的相数,单拍时k=1,双拍时k=2)

20.步进电机驱动与通电方式的关系?

答:步进电机的定子有六个均匀分布的磁极,每两个相对磁极组成一相,即有A-A’,B-B’,C-C’三相。磁极上饶有励磁磁阻。当A B C依次通电时,正转。否则反转。电机每转过一步所过的角度为步距角,布距角越小,则精度越高。根据通电方式可有,三相单三拍,A-B-C-A-….;三相双三拍,AB-BC-CA-AB-……;三相六拍,A-AB-B-BC-C-CA-A-…….等等。

21.步进电机从转子结构上分几类?

答:分为 可变磁阻型(VR)永磁型(PM)混合型(HB)

22.矢量控制是对哪个矢量控制达到最佳的?

答:是利用微处理器和计算机数控对交流电动机作磁场的矢量控制,从而获得对交流电动机的最佳控制。就是同时控制电动机输入电流的幅值和相位,以得到交流电动机的最佳控制。

23.点—位控制为什么要进行加速度控制?

答:在一般情况下,系统的极限启动频率是比较低的,而要求的运行速度往往较高。;如果系统以要求的速度直接起动,因为频率已超过了极限启动频率而不能正常启动。可能发生丢步或根本不能启动的情况。系统运行起来之后,如果到达终点时突然停发脉冲量,令其立即停止,则因为系统的惯性原因,会发生冲过终点的现象,使点-位控制精度发生偏差。因此在点位控制过程中,运行速度都需要一个加速-恒速-减速低恒速-停止的过程。

机电一体化__总结

1.什么是机电一体化?答: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2、发展机电一......

机电一体化总结

1、机电一体化(Mechatronics)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的统称,并把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先进制造技术的生产线和制造过程也包括在内,发展了机电一体化的含义。包......

机电一体化总结

理论水平方面。实践需要理论指导,只有理论成立才有实践的可能,工作后,我时刻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电厂是生产一线,各个环节充满着技术,但对于普通的操作等工作,即便是吃老本,也是能......

机电一体化总结

机 电 一 体 化 课 程 总 结机电一体化是在以机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为主的多门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技术学科,而机电一体化产......

机电一体化总结

第一章1、机电一体化的含义:机电一体化是在微型计算机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向机械工业领域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测试技术、电力......

《机电一体化总结.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机电一体化总结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机电一体化工作总结 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工作总结 机电一体化
[其他工作总结]相关推荐
[其他工作总结]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