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职业道德主要内容总结_事业单位基础知识总结

2020-02-28 其他工作总结 下载本文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职业道德主要内容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事业单位基础知识总结”。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职业道德主要内容总结 职业道德主要内容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职业道德的涵义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社会普遍的认可。

(2)职业道德是长期以来自然形成的。

(3)职业道德没有确定形式,通常体现为观念、习惯、信念等。

(4)职业道德依靠文化、内心信念和习惯,通过员工的自律实现。

(5)职业道德大多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和强制力。

(6)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对员工义务的要求。

(7)职业道德标准多元化,代表了不同企业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观。

(8)职业道德承载着企业文化和凝聚力,影响深远。

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要理解职业道德需要掌握以下四点:

首先,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它不是一般地反映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的要求,而是要反映职业、行业以至产业特殊利益的要求;它不是在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特定的职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它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所特有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甚至造成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在道德品貌上的差异。如人们常说,某人有“军人作风”、“工人性格”、“农民意识”、“干部派头”、“学生味”、“学究气”、“商人习气”等、其次,在表现形式方面:职业道德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它总是从本职业的交流活动的实际出发,采用制度、守则、公约、承诺、誓言、条例,以至标语口号之类的形式,这些灵活的形式既易于为从业人员所接受和实行,而且易于形成一种职业的道德习惯。

再次,从调节的范围来看,职业道德一方面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加强职业、行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它也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用来塑造本职业从业人员的形象。

最后,从产生的效果来看,职业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职业道德虽然是在特定的职业生活中形成的,但它决不是离开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而独立存在的道德类型。在阶级社会里,职业道德始终是在阶级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制约和影响下存在和发展的;职业道德和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就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任何一种形式的职业道德,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的要求。同样,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在很大范围上都是通过具体的职业道德形式表现出来的。同时,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实际从事一定职业的成人的意识和行为中,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成熟的阶段。职业道德与各种职业要求和职业生活结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比较稳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习惯,以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在学校生活阶段和少年生活阶段所形成的品行,影响道德主体的道德风貌。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职业道德具有以下特点。

1.职业道德具有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每种职业都担负着一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由于各种职业的职业责任和义务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

2.职业道德具有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由于职业具有不断发展和世代延续的特征,不仅其技术世代延续,其管理员工的方法、与服务对象打交道的方法,也有一定历史继承性。如“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古至今始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3.职业道德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由于各种职业道德的要求都较为具体、细致,因此其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4.职业道德兼有强烈的纪律性。

纪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但它是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规范。它既要求人们能自觉遵守,又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就前者而言,它具有道德色彩;就后者而言,又带有一定的法律的色彩。就是说,一方面遵守纪律是一种美德,另一方面,遵守纪律又带有强制性,具有法令的要求。例如,工人必须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军人要有严明的纪律等等。因此,职业道德有时又以制度、章程、条例的形式表达,让从业人员认识到职业道德又具有纪律的规范性。

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会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具体表现在:

1、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职业道德的基本职能是调节职能。它一方面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即运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促进职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与合作。如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地为发展本行业、本职业服务。另一方面,职业道德又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如职业道德规定了制造产品的工人要怎样对用户负责;营销人员怎样对顾客负责;医生怎样对病人负责;教师怎样对学生负责等等。

2、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

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信誉,也就是它们的形象、信用和声誉,是指企业及其产品与服务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程度,提高企业的信誉主要靠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而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高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有效保证。若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很难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

3、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行业、企业的发展有赖于高的经济效益,而高的经济效益源于高的员工素质。员工素质主要包含知识、能力、责任心三个方面,其中责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从业人员其责任心是极强的,因此,职业道德能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4、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职业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个从业者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工作,同时也是一个从业人员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表现;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发展的成熟阶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职业道德也是一个职业集体,甚至一个行业全体人员的行为表现,如果每个行业,每个职业集体都具备优良的道德,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会发挥重要作用。职业道德概述

一、道德及其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道德,是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个人和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道德是人区别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道德始终被社会所重视,将其看作是做人的根本 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

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它是从伦理学的意义上,提出做人的准则,即规范个人行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如果有人突破了道德规范,就要受到批评教育、舆论谴责或自责

道德的约束主要靠自律

根据道德的表现形式,将道德分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三大领域。

二、道德和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一)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

一是在调节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而法律的适用范围相对窄。

二是调节主体上:法律代表国家意志,通过国家司法部门强制执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风俗和人们的良心来指导和约束

三是调节方式上: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滞后性 道德主要通过改变人们的内心信念和思想觉悟—改变态度和言行,具有自觉性和事前性

(二)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联系

一是从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来看,德治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是从道德和法律的内容看,二者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三是道德和法律都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道德评价

所谓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活动。(扩散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三、职业道德

(一)职业

社会分工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演变而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职业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职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和方式。

第二,通过职业劳动使自己的体力、智力和技能水平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第三,通过自己的职业劳动,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承担特定社会责任是职业的本质。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对从业人员来说,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素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

(四)职业道德的特征

1、鲜明的行业性

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

3、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4、一定的强制性

5、相对的稳定性

6、利益相关性

四、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

(一)导向功能 其一,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使企业和从业人员提高社会责任感,坚持社会文明前进的方向。其二,根据企事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引导企事业和从业人员集中指挥和力量,促进企事业健康发展,推动从业人员取得事业成功。

其三,通过职业道德基本要求,引导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符合企业发展的具体要求,确保从业人员岗位活动不出偏差。

(二)规范功能

一是通过岗位责任的总体规定,使从业人员明白职业活动的基本要求;

二是通过具体的操作规程和违规处罚规则,让从业人员了解职业行为底线,避免受处罚。

(三)整合功能

一是通过企业目标吸引员工的注意力、促进组织凝聚力;

二是通过企业价值理念调整内部利益关系,高扬精神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消除分歧,化解内部矛盾; 三是通过硬性要求,增强威慑力,抑制投机、“越轨”心理,以有效消除偏离正常轨道的思想和行为。

(四)激励功能

激励的功能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是通过教育引导,帮助从业人员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二是通过榜样、典型的示范,提供鲜活、明确、具有感召力的行为参照系。三是通过考评奖惩机制,促进从业人员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

五、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一)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行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内部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职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二)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道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三)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六、我国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容

(一)我国职业道德历史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

(二)我国传统职业道德的精华

1、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

2、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

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

4、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

5、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6、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

七、国外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及主要内容

(一)国外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二)西方发达国家职业道德的精华(社会责任至上、敬业、诚信、创新)

(三)当代西方国家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加强道德立法工作、注重信用档案体系建立、严格的岗前和岗位培训)

八、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及其特点

一、社会职业道德性质和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确立以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规范和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行为准则。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

1、继承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2、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3、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江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江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经典考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科学性;实践性;阶级性。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

事业单位招聘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常识(重点知识记忆)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依法取得的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应先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可......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职业道德练习题

http://jiaxing.offcn.com/ 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职业道德精选练习题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道德部分的内容不容忽视。职业道德是指与人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即在一定的......

云南大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四库全书》

dali.offcn.com2018云南大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四库全书》云南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题库《公共基础知识之《四库全书》》,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

红河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测试题

航帆培训祝您事业有成!第1题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监护人可以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的条件是()。A.征得被监护人的同意B.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C.征得其他监护人的同意D.征得监护人所......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职业道德主要内容总结.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职业道德主要内容总结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事业单位基础知识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 考试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基础知识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 考试 事业单位
[其他工作总结]相关推荐
[其他工作总结]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