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系统设计课程知识点考点总结_机械系统设计课程总结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知识点考点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机械系统设计课程总结”。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资料整理
机械系统设计总结
1.机械是机构和机器的统称。机械零件是组成机械系统的基本要素。人与机器组成了生产中的最基本单元。
2.系统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 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若干个要素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3.系统可以分为两种:流系统(柔性连接),结合系统(刚性连接)。
4.机械系统的定义:任何机械都是由若干装置 部件和零件组成的一个特定系统,是一个由确定的质量 刚度和阻尼的物体组成的,彼此有机联系的,并能完成特定功能的系统。
5.机械系统的组成:动力系统 传动系统 执行系统 操作控制系统 框架支承结构系统 润滑系统等子系统组成。机械零件是组成机械系统的基本要素。
6.内部系统:机械本身构成的系统外部系统:人和环境构成的系统
7.现代机械系统: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协调与控制 用于完成包括机械力 运动和能量流等动力学任务的机械和(或)机电部件相互联系的系统。
8.从系统类型来看,机械系统本身通常为结合系统。
9.机械系统特性:集合性 整体性 相关性 目的性 环境适应性。
10.整体性是系统所具有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性。
11.动力系统包括动力机及其配套装置,是机械系统工作的动力源。按能量转换
性质的不同,动力机可分为一次动力机和二次动力机。一次动力机是把自然界的能源转变为机械能的机械,如内燃机 汽轮机 水轮机等。二次动力机是把二次能源(如电能 液能 气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械,如电动机 液压马达 气动马达等。动力机输出的运动通常为转动,而且转速高。
12.选择动力机时,应全面考虑执行系统的运动和工作载荷 机械系统的使用环境和工况 工作载荷的机械特性等要求,使系统既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又有较好的经济性。
13.执行系统包括机械的执行机构和执行构件,是利用机械能来改变作业对象的性质 状态 形状和位置,或对作业对象进行检测 度量等,以进行生产或达到其他预定要求的装置,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各种机械的执行系统也不同,而且对运动和工作载荷的机械特性要求也不同。
15.执行系统通常处在机械系统的末端,直接与作业对象接触,其输出也是机械系统的主要输出。因此,执行系统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执行系统除应满足强度、刚度、寿命等要求外,还应充分注意其运动精度和动力学特性要求。
16.传动系统是把动力机的动力和运动传递给执行系统的中间装置。
17.传动系统功能:减速和增速、变速、改变运动规律或形式、传递动力。
18.当使用动力机变速不经济、不可能或不能满足要求时,通过传动系统实现变
速(有级或无级),以满足执行系统多种速度的要求。
19.如果动力机的工作性能完全符合执行系统的要求,传动系统可以省略,而将
动力机和执行系统直接连接。
20.框架支撑结构系统包括基础件和支承构件,它是用于安装和支撑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和操纵系统等,是机械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机械中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及位置精度、运动部件的运动精度、机械系统承载的能力等主要依靠支撑系统来保证。
21.操纵系统和控制系统都是为了使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执行系统彼此协调运
行,准确可靠地完成整机功能的装置,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操纵系统指通过人工操作来实现上述要求的装置,通常包括起动、离合、制动、变速、换向等装置。控制系统是指通过人工操作或测量元件获得的控制信号,经由控制器,是控制对象改变其工作参数或运行状态而实现上述要求的装置,如伺服机构、自动控制装置等。良好的控制系统可以使机械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并有较好的经济性
22.机械系统的功能要求:运动要求、动力要求、体积和和重量要求、可靠性和
寿命要求、安全性要求、经济性要求、环境保护要求、产品造型要求、其他要求。
辅助系统:支撑系统、冷却润滑系统、通风除尘系统、照明系统。
23.机械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开发新的机械产品和改造老的机械产品
24.机械系统设计中,创造性是最基本的特点,最优化是最终目标的要求
25.机械系统设计的原则:满足需要原则、可靠性原则、经济合理原则、标准化原则、安全性原则
26.从设计角度出发,实现经济合理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措施:合理确定可靠性
和安全系数、采用新技术、改善零部件结构工艺性、提高产品的效率、合理确定经济寿命
27.零部件结构工艺性包括铸造工艺性、锻造工艺性、冲压工艺性、焊接工艺性、热处理工艺性、切削加工工艺性和装配工艺性
28产品的质量事故有50%是出于设计失误造成的产品的成本60%~70%以上取决于设计
29.良好的工艺性是减小劳动量、提高生产率、缩短生命周期、降低材料消耗和制造成本的前提,也是实现设计目标、减少差错、提高产品质量的基本保证
30.标准化的水平,是衡量设计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31.标准化通常包括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
32.机械工业的技术标准有以下三大类:基础标准、方法标准、产品标准
33.国际标准主要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两个国际性的标准化机构公布的标准
34.机械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机械系统执行与其功能的安全性和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性
35.机械系统执行预期功能的安全性是指机械运行时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如满足
必要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磨性等要求
36.设计上可归于四大类:环境设计、系统设计、产品设计、零件设计
37.常用零件的设计,如标准件(紧固件)或通用件(联轴器),设计时只需注意
规格的选择以及互换性要求
38.从有无样机可参考的角度,机械设计分为三类:开发性设计、适应性设计、变形设计
39.传统设计是指经验设计和半理论半经验设计
40.机械系统设计一般程序:拟定计划、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
41.机械系统设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功能原理设计阶段、实用化设计阶段、商品化设计阶段
42.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明确、简单、安全可靠
43.简单是指整机、部件和零件的结构,在满足总的功能前提下,尽量力求结构
形状简单、零部件数量少。
安全技术可分为:直接安全技术法、间接安全技术法和提示安全技术法
直接安全技术法主要遵循下列三个原理:安全存在原理、有限损坏原理、冗余配置原理
设计结构的基本原理:任务非配原理、自补偿原理、传递原理、变形协调原理、力平衡原理、等强度原理、稳定性原理。
常见的自补原理的应用形式有三种:自增强、自平衡、自保护
方案设计有三种基本活动组成:创造、分析、决策
方案构思常见的方法:黑箱法、列举法、移植法、筛选法
设计任务抽象化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产品的总功能
明确任务之后,把一个机械系统抽象为三个基本要素:能量、物料、信息
任何功能结构图,都有下面三个结构形式组成:串联结构、并联结构、循环结构(四路结构)
功能结构图与功能分解图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功能结构图体现了功能与分功
能之间的关系
54根据机构在运动转换中的功能,可以把各种机构分成五类:实现运动形式的变换的机构;实现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机构;实现运动轴线位置变换的结构;实现转速变换的结构;实现运动分支、链接、过载保护等其他功能的结构。
55.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应考虑下列因素:机械的结构尽可能简单、机械系统的运动链要短、所包括的运动件和运动副尽量少、机械的尺寸要紧凑、传动条件要好、惯性力利于平衡
56.机械系统的总部局的基本要求;保证工艺的过程的连续和流畅;降低质心的高度、减少偏置;保证精度、刚度及抗振要求;充分考虑产品系列化的发展要求;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操作、维修、调整简便;造型合理、实用美观;提高人机系统整体的效能
57.传动系统的布置:简化传动链;合理安排传动机构顺序;注意传动系统的润
滑和密封的可靠性
59.机械系统安全可靠的工作,基本条件:组成机械系统的零部件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1 《机械原理》是研究各种机械的组成原理、机器常用机构的运动及动力性能分析与设计、机器动力学等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系统:由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要素组成,具有特定功......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机械系统设计》结课综合设计(论文) 专业班级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08-4 姓 名 123456789 学 号 08041406 开课系室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系......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论文基本要求1.成绩组成:课程论文(系统综合设计与分析):35分 课后作业:10分 大作业:10分 课堂:10分 实验:20分 读书工程:15分2.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论文 命题类型:设计类......
系统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诸多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机械系统:由若干机械要素组成,彼此间有机联系完成特定功能。1系统的特性:1 目的性 2 整体性 3相关性 4环境......
课程资料教材及教学参考文献:1.朱龙根.机械系统设计(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ISBN7-111-03089-32.杨家军.机械系统创新设计.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ISBN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