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重点总结_微生物学重点总结

2020-02-28 其他工作总结 下载本文

微生物重点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微生物学重点总结”。

微生物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益生菌(probiotics):某些细菌或真菌有利于宿主胃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平衡,能抑制对宿主有害的微生物的生长。

(2)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是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原微生物的动物。

(3)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细菌芽孢、霉菌孢子在内的全部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

(4)消毒(disinfection):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仅要求达到消除传染性的目的,而对非病原微生物及其芽孢、孢子并不严格要求全部杀死。

(5)消毒剂(disinfectant):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化学药品。(6)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能使接种的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7)半数感染量(ID50):某些病原微生物只能感染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但不引致死亡,可用ID50来表示其毒力。

(8)毒力因子(virulence factor):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称为毒力因子,主要有侵袭力和毒素。

(9)机会致病菌(oppotunistic pathogene):是指某些细菌通常并不主动入侵宿主,但当宿主的免疫屏障被打开或免疫功能异常时,这类细菌就会进入机体的血液或组织,造成感染并治病。

(10)质粒(plasmid):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多为环状双螺旋DNA分子。质粒可以自身复制,随宿主菌分裂传到子代菌体。(11)毒力岛(pathogenicity island):PAI是指病原菌的某个或某些毒力基因群,分子结构和功能有别于细菌基因组,但位于细菌基因组之内,因此称之为“岛”。

(12)转化(transformation):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被受体菌直接摄取,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转化。

(13)转导(transduction):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菌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菌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分遗传性状称为转导。

(14)微生物:(micro live):是一类肉眼看不见,有一定形态结构,能在适宜环境中生长繁殖的细小生物的总称。

(15)菌落(colony):细菌在适合生长的固体培养基或内部生长,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独立群体称为菌落。

(16)培养基(culture medium):是人工配制的基质,含有细菌生长繁殖必须的营养物质。

(17)虑过除菌(sterilization by filtration):是通过机械、物理组留作用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除去的方法。但滤过除菌常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以及细菌L型等颗粒。

(18)感染(infection):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内持续存在或增殖。(19)接合(conjugation):是两个完整的细菌细胞通过性菌毛直接接触,由供体菌将质粒DNA转移给受体细菌的过程。

(20)侵袭力(invasivene):病原菌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内化作用,繁殖和扩散,这种能力称为侵袭力。二 填空题

(1)1683年荷兰人吕文虎克用自制的放大200倍的显微镜首次观察到微生物。

(2)八大类微生物:细菌 真菌 放线菌 支原体 螺旋体 立克次氏体 衣原体 病毒。

(3)巴斯德用曲颈瓶实验证明了自然发生论是谬论。

(4)细菌的大小以生长在适宜的温度和培养基的幼龄对数期培养物为标准。

(5)细菌的基本形态分为球状 杆状 螺旋状。(6)细菌的繁殖方式都是简单的裂殖。

(7)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特有的成分,肽聚糖是细胞壁所特有的物质。

(8)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 S层 鞭毛 菌毛 芽孢等

(9)细菌菌体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物质摄取

生物合成 聚合作用

组装4个步骤。

(10)热力灭菌法分为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两大类。

(11)在干热的情况下,由于热空气的穿透力低,需要160摄氏度维持2小时,才能达到杀死所有微生物及其芽孢 孢子的目的。(12)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于121·3摄氏度维持15-20分钟可杀死包括芽孢之内的所有微生物。

(13)遗传变异一般包括基因突变和基因转移两个方面,基因突变一般包括点突变和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是指染色体的一大段发生了变化,包括染色体结构上的缺失 重复 插入 易位和倒置。(14)2005我国曾有猪链球菌2型大范围感染人和猪的报到。(15)大肠杆菌抗原主要有O K H 三种。(16)粘附素包括菌毛 外模蛋白

紧密素等

(17)病毒的核酸分为两大类,DNA 和RNA,二者不同时出现,把MRNA的碱基序列作为标准,凡与此相同的核酸称为正链,与其互补的称为负链。

(18)真菌从形态上分为酵母菌 霉菌及担子菌三大类。

(19)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的细菌,具多形性,可通过细菌滤器。(20)能形成芽孢的杆菌有:

简答题革兰氏染色的步骤有哪些?

2细菌的生长曲线如何确定?有何意义? 3大肠杆菌与沙门氏杆菌的生长特性有何区别? 4细菌芽孢有何作用?

5确定某种细菌是否致病性的依据主要有哪些?

6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水平的科赫法则取得了那几点共识?

7内毒素与外毒素的生长特性有哪些区别? 8鸡霍乱与鸡新城疫的区别有哪些? 9溶血分为哪几种?主要特点有哪些? 10如何鉴别支原体菌落 细菌菌落及细菌L型菌落? 11抗原性漂移与抗原性转移有何显著特点? 12病毒的一般特征?

环境微生物重点总结

复习大纲 微生物学基础绪论及第一、二章复习要点 微生物分类系统,命名法则常见细菌的拉丁文名称E.coli (Escherichia coli) 大肠埃希氏菌 ( 大肠杆菌 ) Candiada utilis 产......

微生物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基本内容:(1)微生物学的特点与研究对象 (2)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3)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4)未来微生物的发展展望 基本要求:(1)掌握微生物的定义及其特点 (2)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卫生微生物考试重点

一.卫生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1.环境中与人类相关的微生物即卫生微生物 2.卫生微生物所处的环境: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 二.卫生微生物学的应用及研究前景?1.在感染性疾病中的控制和......

微生物总结

微生物:一类分布广泛、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到,微小生物的总称。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理化或生物因素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损的细菌在高......

微生物总结

观察细菌的大小和形态,应选择适宜生长条件下的对数生长期为宜。 L form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者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

《微生物重点总结.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微生物重点总结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微生物学重点总结 微生物 重点 微生物学重点总结 微生物 重点
[其他工作总结]相关推荐
[其他工作总结]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