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置换试验段总结报告_强夯置换试验段总结
强夯置换试验段总结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强夯置换试验段总结”。
强夯置换试验段总结报告
由我单位(青海省海西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察格高速公路鱼水河连接线路基工程,起点K0+000,终点K2+565.04,路线全长2.56504KM。设计文件中K1+210~K2+550段路基为强夯置换处理,为使本工程特殊路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经我项目部选择K1+500-K1+600段为试验段,取得数据以指导大面积施工。
一、路基强夯试验段目的1、确定夯击击数和夯击遍数;
2、确定两遍夯击之间的间隔时间:
3、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或面积。
二、施工所得参数
1、暂定强夯置换施工参数
根据设计及施工经验暂定以下施工参数,待试验段施工后,总结确定能指导本合同段强夯施工参数。
(1)有效加固深度
按照设计文件要求,本合同段地基有效加固深度为5m以内。
(2)单击夯击能
单击夯击能为夯锤重M与落距h的乘积。
由于有效加固深度H=0.5(Mh)0.5,式中:M-为夯锤重,t;
h-为落距,m;
Mh-单击夯击能,t.m。
Mh=9.8H2/0.52;一般来说夯击时锤重和落距大,则单击能量大,夯击击数少,夯击遍数也相应减少,加固效果和技术经济指标好。单击夯击能太小,就无法使水与土颗粒产生相对流动,水就不能排出,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靠增加夯击数不能产生加固效果,甚至可能使地基形成“橡皮土”。因此单击夯击能不能太小,一般根据工
程要求的加固深度来确定。
(3)锤重和落距
点夯夯锤:锤重25t,圆柱体形锤,有气孔,底面积A=4.71m2
满夯夯锤:锤重25t,圆柱体形锤,有气孔,底面积A=4.71m2
点夯夯锤落距:落距为13m。
满夯夯锤落距均为10m。
(4)夯点夯击次数:
每一点的夯击次数,应以使土体竖向压缩最大,而侧向位移最小为原则。频率为每分钟夯击1~2次。在施工中,要满足下列条件:
a、对于点夯最后两击的平均沉降量不大于5㎝。
b、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较大的隆起。
c、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5)夯击遍数、夯点布置及间距:夯击遍数根据地基的性质确定,土体压缩层越厚,土质颗粒越细,同时含水量较高,需要的夯击遍数越多。第1、2遍为点夯,夯点布置成正方形。夯点间距根据设计确定,夯点间距为4.0m,为了使深层土得以加固,第一遍夯击点的间距要大,这样才能使夯击能量传递到深处。第二遍夯点布置在上一遍夯点的中间。第三遍为满夯,是以较低的夯击能进行夯击,彼此重迭搭接,一般搭接四分之一锤径,用以确保地表土的均匀性和较高的密实度。夯点布置和间距4米正方形排列。
(6)施工机具
a、夯锤:夯锤选择时应考虑锤底静压力要求,设计要求锤底静压力在25~40Kpa之间。点夯夯锤采用圆柱形铸铁夯锤,方案B点夯夯锤采用圆柱形铸铁夯锤。满夯夯锤采用圆台形铸铁夯锤。锤中部设4-7个直径为10~20cm的排气孔,以利于夯击时空气的排出和减小起锤时的吸附力。
b、起重机:选用波兰1207型的履带式起重机。
2、工艺流程
(1)清除设计处理范围场地内的杂草等,清理完毕后用推土机将场地推平,并
测量夯前地面高程。对于易遭受雨水及积水浸泡路段,应开挖临时排水沟排水。
(2)按夯点设计图进行测量放线,定出第一遍强夯各夯击点的位置用白灰或小木桩标示,偏差值不得大于5cm。为保证每遍夯点位置准确,在坑外设控制桩加以保护。
(3)机具设备进入工地,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试吊重锤,检查脱钩器开启情况,测定起重锤高度,并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4)将夯锤起吊到设计高度,待夯锤脱钩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落锤应保持平衡,若发现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要将坑底整平,每击均需测量夯沉量,并填写强夯施工记录。
(5)在第一遍强夯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地面推平,一周后进行第二遍强夯,完成后推平。
(6)施工过程中,单击夯击能、击数、收锤标准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对于夯坑过深、起锤困难、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夯点,满夯前必须进行补夯。
(7)按设计要求完成强夯后,将场地推平,并测量夯后地面高程。
(8)强夯完成后,对地基加固效果进行检测。取得各种数据,与夯前原位测试相比较,以检验强夯效果。
3、强夯施夯顺序
强夯一般先行施工外围点,第一、二遍为点夯,夯点布置5*5正方形布置。首先施工正方形顺路基方向右侧顶点,全部施工完成后接着施工正方形延路基横向相邻顶点。为减少起重机移动次数,每遍强夯时起重机易放置在相邻四个夯点中间,对每个夯点依次施夯。第三遍为满夯2遍,锤印彼此重叠。
4、强夯施工监测与质量控制
强夯施工过程的监测至为重要,必须有专人负责,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作好详细记录。
(1)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量和落距以及夯锤吊环是否准确处于重心位置。
(2)在每遍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应及时纠正。
(3)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夯的夯沉量及其周围的沉降、隆起和挤出的情况。
(4)土基含水量的控制:土基在适宜的湿度范围内(最佳含水量附近),强夯加密效果最显著。
(5)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强夯的质量检验分强夯过程中的检验和夯后检验两种,其检验指标分别为施工控制夯沉量和有效加固深度。强夯过程中,每遍的每夯点的夯击次数用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控制:点夯夯沉量应小于5㎝;满夯夯沉量应小于2㎝。此外,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
(6)在施工过程中,基本技术要求为:单点夯击能,击数、收锤标准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夯击时点位偏位不得大于5㎝;对于夯坑过深,起锤困难、达不到要求的夯点,满夯前必须补夯;应有组织按顺序进行夯击,并进行详细的施工记录,避免偏夯、漏夯。
(7)夯击标准。最后两夯夯沉量之差小于5㎝为止,否则加夯。
青海省海西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4月29日
试验段特殊路基强夯施工方案根据招标文件技术规范要求,我项目部选定K74+100~K74+150段作为强夯试验路段,试夯路段长50m,宽55m,夯击面积为2750m2,该段路基自重Ⅲ级(严重)湿陷性,填土......
**集团项目第三经理部强夯工艺性试验总结报告DK296+275~DK296+350和DK296+715~DK296+840段强夯工艺性试验总结报告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和要求以及强夯试夯施工方案、方法、......
海南恒大海花岛3#岛首期第三批次第一阶段(1区)强夯置换法地基处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拟建的海花岛3#岛详勘工程位于儋州市滨海新区海花岛3#岛,拟建2层建筑一栋、3层建筑47......
强夯试验段施工方案1、试验段概述:我项目计划在DK121+000~DK121+080段作强夯试验段,段落长度80m,原地面强夯面积640m2。2、人员、设备组合:1、试验段由路基施工队负责人、主要人......
204-1营运便道底基层试验段施工总结我项目通过2月16日临时营运便道长山河北岸K0+340-K0+640段施工,掌握了施工过程中要点、重点及提高结构层施工质量的措施;总结如下:一、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