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_力》知识点总结_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_力》知识点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一章 力》知识点总结
7.1力(F)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一、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 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 校零;
C、被测力的方向要与轴线的方向一致 ;
E、视线要与刻度线 垂直。
7.3重力(G)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 地球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 G 表示。
3重力的大小:
①大小叫重量(物重)
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G=mg其中g= 9.8N/kg,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顿。
④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4施力物体: 地球重力方向: 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
①原理:是利用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6作用点: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7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第七章质量与密度§第1节力□ 力 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牛顿(newton),简称牛,符号是N。 □ 产生力的条件:至少有两个物体,且发生相互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改变物体的......
第七章 第一节: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2.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它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3.力的作用效果:1.......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第七章《力》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力”这个字,学生已经非常熟悉,它用在不同的地方含义是不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要使学生明确物......
第七章《力》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知道力的单位。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