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党课演讲稿(精选4篇)_80后微型党课演讲稿
微型党课演讲稿(精选4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80后微型党课演讲稿”。
第1篇:微型党课演讲稿
党员干部要心怀责任勇于担当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一生总面临着成千上万的选择。当困难来临,有人会挺身而出,有人为了个人利益,却一味逃避。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省委书记夏宝龙在《浙江日报》上作出批示的《“老炮儿”书记》这篇文章。“老炮儿”书记陈宏伟并不老,正值壮年。他的“当官”履历只有一句话:2013年上任至今。说他像一部电影中的“老炮儿”,是因为他“规矩”不离口,骂人时有股糙劲儿,更是因为他办事老道,上任1个月,就把原本分成两派的社区班子,拧成了一股绳;4个月,竟攻下397座坟地的搬迁难题。
我们都知道农村人最忌讳的事情之一——迁祖坟,难度可想而知。陈宏伟说,这件事做成除了讲规矩,还靠的是社区干部团结、党员干部带头。在一次次上门走访动员过程中,“老炮儿”放下身段、收起脾气。别人指着鼻子骂,他陪着笑脸;别人胡搅蛮缠,他摆事实、讲道理;别人闭门谢客,他拉着一群亲戚、朋友,软磨硬泡。这才促成了任务如期完成。
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干部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他有脾气、肯吃苦、懂策略、会变通、敢挑战、勇担当。那么,何为担当?在词典里的注解是“接受并负起责任”,现实中,既代表着“在其位、谋其政”的尽责,也体现着“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执着,还召示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位党员干部身上是否真正能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
勇于担当,就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将理想信念比作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那就谈不上担当不担当的问题。
勇于担当,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在其位,谋其政,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面对原则问题立场坚定;面对矛盾问题迎难而上;面对急难险重任务顶得上;面对各种歪风邪气敢于较真。
勇于担当,就要具备担当重任的能力。“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有着眼大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果水平跟不上,只会好心办坏事。很多不敢担当的背后,反映的是能力不足,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面对新情况,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习惯于以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盲干蛮干,结果虽然是做了工作,有时候还做得很辛苦,但事与愿违。要做到能够担当,就必须不断学习、多多实践,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正确的对待成绩和失误,不断的提升工作能力。
勇于担当,就要有担当的底气。当你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种勇气来源于清正廉洁。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己行得正、做得端,才有底气去做别人的工作。如果自身存在问题,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不敢去硬碰硬,不敢去较真。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做到一身正气、廉洁奉公。
老炮儿书记身上还有很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例如做群众工作就要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让群众理解我们办实事的心,用变化的可人成绩去回报群众的支持。有句话说人看人、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让群众干的活,党员要首先干,一块儿苦、一块儿干、群众服气,自然指哪打哪。每一位党员干部,心头装着老百姓,干事创业就有底气,就能像老炮儿书记那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带领群众谋发展。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面对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需要广大基层干部能想群众之所想,念群众之所念,把群众的心声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群众的期盼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两脚沾泥、心怀民生,做一名勇于担当的好党员,共同建设和谐美丽好缙云。谢谢大家!
第2篇:微型党课演讲稿
科学发展观 ——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针对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素质全面且特长明显的学生, 这是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作为党员教师,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更新理念,推动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爱。
杂志上曾刊登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年寒冬,有所学校从外面运来了一车木头,本来是为学校食堂准备的。校长看到堆在食堂门口的木头突发奇想,他让老师们在一堆木头里挑出自己认为有用的。老师们挑来选去都觉得没什么可以挑的,只有个别老师挑了一两块,其他人都空手而回。接着校长又找来了一位木匠,让他来挑选。木匠说:那还用挑吗?每一块都有用,大点的做椅面,长点的做椅腿,小点的做木楔……在期末总结会上,校长提到了老师们早已忘记的这件事。校长说,千万别小看挑木头这件事,如果我们把木头比作学生,它折射出我们育人的眼光!当老师的需要有一双木匠发现每一块木头都有用的眼睛,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发展着的学生。
诚哉斯言。由这位校长的话,我想到了陶行知先生在上世纪20年代从事乡村教育时提出的,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本领”为总目标,使之具有“农夫的身子”、“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这实际上也是他理想中的具有全面素质的“现代人”。人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教育不应用僵化的形式作用于人,否则就会限定和束缚人的自由发展。人又是不可限定的,教育不能限定人,只能引导人全面、自由、积极地成长,才能发展得全面。学生们要全面发展,需要教育者用理性和情感去呵护,需要教育者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
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首先意味着应该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中国有句古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确切地反映了这样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意味着变化。青少年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其变化是永恒的,其潜在的能力是无限的,正如有人所说,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其多大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
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还意味着应该以一种独特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个性。现代儿童身心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在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个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原因是,每一个具体儿童在某个阶段的智力水平、认知能力、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各不同。教师不能用机械的、凝固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而应当尊重其个别差异,促进其健康发展。因此,了解和关心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灵性,并加以培植,促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完善,这是发展的应有之义。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是新一轮课改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形成科学的学生观和评价观的基础。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就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做是有丰富思想、有丰富情感、有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只是需要从不同角度去欣赏而已:都是百花园中一朵美丽的鲜花,只是花开的时间不同而已;都是生长在肥沃土地上的禾苗,只是收获的季节不同而已。
发展的眼光是期待的眼光,老师给学生一株花苗,他会给你一座美丽的花园;老师给学生一粒种子,他会给你一个金色的秋天;老师给学生一片阳光,他会给你一个灿烂的春天。
第3篇:微型党课演讲稿
微型党课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市儿童医院王俊士。在当今医患关系如此紧张情况下,怎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更好服务于民众。通过对“三严三实”的学习领会,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工作中应该以身作则将“三严三实”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认真履行职责,扎实推进工作,加快学科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为广大患儿提供更加温馨、更加周到、更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
就在去年 9月夜里收治一名由派出所送来的弃婴。送来的时候是用一块旧布包裹,T2.3kg。打开布只见孩子双眼紧闭,头发上密密麻麻的小虫子,脖子肩膀上大量的血迹,包扎脐带的敷料已被血迹浸湿,浑身散发着腥臭味,送来的警察也皱着眉头捏起了鼻子。我立即做了简单的清洗,过程中发现患儿臀部腋窝皮肤破溃,调节温度,放入暖箱保暖,积极配合医生完成相关的治疗。自发捐款买奶粉、衣服、尿不湿等婴儿用品。每3h给孩子喂奶一次。不到2h换一次尿不湿。因为臀部腋窝皮肤破溃、脐部有感染,所以每次换完尿不湿都要用温水洗净,晾干再涂药。早晨最早一个到班上仔细听完夜班护士报告,晚上最后一个走。看着小不点从刚开始的5ml每次奶量增加到60ml。整个住院过程35天,天天如此。主动放弃休息。
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演员在舞台的表演,希望获得的是观众的掌声;作为医务工作者不图回报的付出,希望赢得的是病患满意的笑容。
通过对照“三严三实”逐项检查,自我剖析,使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也更增强了我改进不足、提高修养的动力,今后的日子里,我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实际行动落实“三严三实”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净化自己品格;坚守岗位,热爱工作,奉献事业,忠于党和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用崇高的人格影响人,用过硬的业务带领人,用奉献的精神感动人。
宿迁市儿童医院
王俊士
第4篇:微型党课演讲稿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
有这样一位老人30多年来从一名土改小组长一步步走上更加重要的领导岗位,担任地委领导20多年,但他却始终认为,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为人民谋福祉。他,就是“草鞋书记”杨善洲。
61岁的杨善洲从保山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休,婉言拒绝了搬到昆明安度晚年的邀请,执意选择回到家乡施甸县植树造林。20多年来,曾经山秃水枯的大亮山完全变了模样:森林郁郁葱葱,溪流四季不断;林下山珍遍地,枝头鸟语花香……
一位地委书记,为何退休后选择到异常艰苦的地方去种树?植树造林20余年,他遇到了多少困难和挑战?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让夕阳人生散发出炫目的光彩?
关于种树,杨善洲是这样解释的:“担任地委书记期间,乡亲们不止一次找上门让我为家乡办点事儿。可是我是保山地区的书记,哪能光想着自己的家乡。但毕竟是家乡养育了我,于是我就向他们承诺,等退休后一定为家乡办点实事。”为了实现承诺,60多岁的老人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毅然走进了大山,他用生命的余热把曾经尘土飞扬的荒山变成了山清水秀的林场。杨善洲工作的目标是群众的利益,工作的方向是群众的需求,求实名而不务虚名,求百姓口碑而不求功名丰碑,这样的境界,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杨善洲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告诉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应该为了谁、依靠谁和我是谁。
为了谁?一切为了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我个人认为,如何“为”才是关键。是蜻蜓点水,还是全心全意;是把群众挂在嘴边,还是把群众放在心里;是喊破嗓子为群众,还是甩开膀子为群众?其结果自然大相径庭。只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把群众装在心里,甩开膀子干,干成事、干好事,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我们党的根基才能更牢固。
依靠谁?一切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变革和前进的根本力量。只有依靠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理解群众疾苦,才能避免关起门来决策,闭着眼睛空谈,拍着胸脯表态。只有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贴近群众生活,贴近群众愿望和诉求,贴近群众的心灵和情感,才能在不断密切与群众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中做到依靠群众,群众也才心甘情愿的,积极主动地让我们依靠。
我是谁?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公务员!我是一名组工干部!我就应该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和使命,应该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本职,踏实工作。因为我所在岗位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组织的信任;这就要求我对人民负责,对组织负责;公道正派并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谋得福祉。
杨善洲老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我想这是杨善洲的群众路线,也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的群众路线。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有这样一位老人30多年来从一名土改小组长一步步走上更加重要的领导岗位,担任地委领导20多年,但他却始终认为,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为人民谋福祉。他,就是......
微型党课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市儿童医院王俊士。 在当今医患关系如此紧张情况下,怎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更好服务于民众。通过对“三严三实”的学习领会......
多彩崇文,育我绚丽成长5年前,一脸稚气的我背着双肩包走进师范大学,在那里,严谨的校风,严格的基本功训练,让我明白了教师这两个字眼的深刻含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5年后,我已然身......
党员干部要心怀责任勇于担当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一生总面临着成千上万的选择。当困难来临,有人会挺身而出,有人为了个人利益,却一味逃避。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省委书记夏宝龙在《......
学行合一,创先争优在美国,有一本杂志的封面上精明地写着一行字:“要么进修,要么衰亡!”这句话激发了人们普遍而深刻地思虑,被全世界的各类媒体竞相引用。为什么?因为它揭示出一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