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教案_贺新郎教学设计教案

2020-02-27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贺新郎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贺新郎教学设计教案”。

《贺新郎》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现代诗歌与现代散文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1.理解这首词的内涵,领会作者的真挚情感,体会诗歌以情动人的特点;

2.学习诗歌的抒情艺术;

3.品味诗歌语言,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通过此作语言和情景分析品味毛泽东这首词中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2.学习赏析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难点:1.在朗读中品味词的意境,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教学设计说明】:

1.教学设备:多媒体

2.学习方法:诵读法、对比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教学计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提及毛泽东其人,同学们首先映入脑海的会是什么内容呢?可以只说出关键词。(其中可能会有诗歌、伟人、开国领袖等,只需引导出诗词即可)

今天,我们先撇开政治等内容不说,但拿诗人毛泽东说事儿。大家还记否我们学过的毛泽东诗词有哪些呢?集体诵读已学毛泽东诗词,其中主要背诵《沁园春·长沙》。

像《沁园春·长沙》一样,我们学过不少毛泽东诗词,其中能够被我们所识记的大多有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今天我们将要来学习我们一代伟人为数较少却颇具味道的抒情之作。

二、整体感知:

(一)诗歌创作背景简介:

建党初期,毛泽东在湖南做工人运动,有声有色,很受中共中央的委员长陈独秀器重。1923年4 月,陈独秀让他去上海参与筹备中共 “三大”,促进国共合作。随后在广州召开的 “三大”上,毛泽东进入中央局,相当于今天的政治局,并担任秘书,协助委员长陈独秀处理中央日常工作。9 月,毛泽东以国民党党员身份回湖南筹建湖南国民党地方组织。可12月底,他又要离开长沙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时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第二个儿子毛岸青则是在一个月前刚刚出世的。

清水塘边的小道,夫妻俩不知走了多少回。而这天拂晓的送别,清冷的天色,清冷的弯月,清冷的水塘,清冷的草路,再加上妻子杨开慧那清冷的眼泪,《贺新郎》就这样从心底里涌了出来。

(二)学生反复诵读。(播放名家范读录音,要求学生在诵读是要投入情感,运用语调的轻重、高低、疾徐来表情达意,也就是要做到抑扬顿挫。)

(三)同学们经过多次的诵读,是否还有不甚明了的诗句?如果有的话请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参考:学生可能多会问及以下诗句:

A知误会前番书语。(我知道你可能还在误会以前书信中的那些话。)

B人有病,天知否?(双重含义,借指当时社会又对应上文中的“吾”和“汝”。)

C重比翼,和云翥。(等到我们重新团聚的时候,我们一定化作比翼鸟,向着天空,直冲云霄)D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重点分析“还”字)

(四)记得在作文如何写得有文采中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过如何将诗歌语言散文化的特点,下边我们对这种方法进行巩固。请大家用散文的风格表述“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结合学生散文化的语句,进一步导入。

1,怎样的环境描写对于词作有什么样的作用?诗人通过环境描写再现了送别画面。参考:抓住关键词,结合景物特点,合理想象,再现画面。

从此就要和你挥手告别远去。在分别之际,我们凄苦的心啊,哪能承受住如此难舍的悲伤的相望!从此,我又将独自一人浪迹天涯。何时是归期?只好把我此时的离愁别苦的心情向你说了又说。可纵是千言万语,万语千言也倾诉不尽!我知道,此刻你的心也和我一样柔肠寸断。我看见你的眼角眉梢都写满了离愁别恨。但坚强的你,却在强忍着悲哀,不让泪水落下。也许,你还在误会我上次的信中所说的话,悲痛中还带着些许的怨气。但是,我相信,我们之间的误会就像那过眼云烟,很快就会消逝的。因为啊!仔细想想,在这个纷纷攘攘的人世间,我们是最知心的患难夫妻。谁也没有你我最了解对方。可是,此时我对你难舍的眷恋和深藏在心底的痛苦,即使是洞察秋毫的老天爷也不见得知道啊!

今天早晨,小吴门路上的冬霜疑结得好厚好厚啊!半空中一轮残月还斜照在家门前的池塘上。显得是那么的凄凉!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潸然泪下!突然,又听见火车启动的汽笛声,更让我肝肠寸断,难舍难分啊!别了,我的爱妻!别了,我亲爱的孩子们!从此,我又将孤身一人去闯荡天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我不得不抛家别业,远离亲人!临行前,我希望你割断这千般愁万种恨,坚强勇敢地为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而奋斗。我们应该像昆仑山的绝壁倒塌和台风横扫宇宙那样,彻底摧毁这万恶的旧世界,创造一个平等自由的新世界。请你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会在革命的胜利中夫妻相逢,就像那雄鹰一样和着绚丽的云霞,在天空中比翼翱翔!

(五)小组内自主合作学习:(请同学们讨论,并分享)

问题一,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中难得一见的婉约之作,其间流露的情感丰富复杂。请大家想想,“此时”的“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问题二,结合上文说说作者在词中是如何来表达离愁别绪的?

参考:词的上阕把跟爱妻离别时的那种难舍难分,无限依恋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凄切动人。词的下阕回到离别的场景,用悲凉的环境衬托出一对青年夫妻的离情别绪。同时也用非凡的气势体现出诗人准备勇猛奔向革命征程的高尚境界。词的末句还体现出诗人热切期望着不久的将来夫妻团聚,比翼双飞。

注意体现情景交融!提示:抓住两种情感之间的过渡部分(汽笛声)

三、小结课后探究性作业:

一、课后作业:

古人历来爱拿离别说事儿,那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所熟知的描写离别的诗词。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4.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5.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6.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古人或依依惜别,或乐观豁达,或低沉哀婉,当然我们不可能数尽古人如何述说离愁别绪。所以请同学们课后再对古人如何抒发离愁别绪作进一步的探究。

试比较柳永的《雨霖铃》与毛泽东的《贺新郎》,试得出两首词对于情感表达的异同点。(可从情感、结构、表达手法等方面入手)

二、小结:人生自古伤别离,离别总是在杨柳依依的春天里,在人流攘攘的站台上;在血浓于水的亲人之间,在满写着师生情谊的校园;有时送别的可能是自己曾走过的一段路,或曾经历过的一段时光„„她,是发生在人间最感人的故事。

贺新郎

贺新郎·邑中园亭宋 辛弃疾甚矣我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

贺新郎

《贺新郎·别友》毛泽东在创作《贺新郎·别友》一词中采用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一方面用真切细致的白描,把夫妻间的离情写得细致入微,具体感人。通......

贺新郎

贺新郎·读史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 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 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 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 郊原血。注释译文【只几个......

贺新郎

贺新郎教学目标 1、学习赏析诗歌时,从景物描写入手,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好处。2、在朗读中品味词的意境,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3、理解这首词的内涵,领会......

贺新郎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⒈学习赏析诗歌时,从景物描写入手,体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好处。 ⒉在朗读中品味词的意境,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2.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

《贺新郎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贺新郎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贺新郎教学设计教案 教案 贺新郎 贺新郎教学设计教案 教案 贺新郎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