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健康知识讲座教案_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教案
高血压防治健康知识讲座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教案”。
健康知识讲座教案
课 题:高血压防治知识
教学目的:让居民掌握高血压高血压诊断标准和理想降压目标、高血压的危害、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及高血压最佳治疗(HOT)知识与方法,走出高血压治疗的14个误区及高血压病人的一些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及主要特点: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近年来不断升高,已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958—1959年,在年龄15岁以上的人群中抽样调查494331人,高血压患病率为5.11%;1979-1980年间,共调查4012128人,患病率7:73%;1991年调查950 356人,患病率为11.88%。我国20世纪50~70年代,每年新发高血压100余万人;到了80~90年代,每年新发高血压300余万人。年龄越小,发病率增幅越大,其中25~49岁年龄组,上升幅度显着高于其他年龄组。目前,我国人群中,高血压患者已逾1亿,涉及几千万个家庭,平均4个家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中国高血压联盟常务理事洪昭光教授指出,我国高血压及其治疗存在“三高”、“三低”、“三个误区”的现状特点。“三高”,即指高血压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及致残率高。患病率高,据推算,目前已有1.1亿多患者;死亡率高,是指高血压死亡率已居心血管患者死亡的首位;致残率高,每年因高血压可新发150万脑卒中患者,现幸存的600万脑卒中患者中,有75%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
动能力。“三低”,即指知晓率低、服药率低及控制率低。知晓率低,是指了解自己患高血压的,还不到高血压患者1/2;服药率低,是指知道自己患高血压需要服药,但能遵医嘱服药的还不到1/4;控制率低,由于不遵医嘱服药等原因,高血压发病的控制率不到5%。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往往存在“三个误区”,即他们或不愿服药,或不难受不服药,或不按病情科学地服药,这是非常不对的。因为,提高服药率及控制率,是当前治疗高血压成败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并引起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对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视,以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及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国家卫生部自1998年起,确定每年10月8日为全国高血压日,向社会各界显示了控制高血压的决心和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一定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一、高血压诊断标准和理想降压目标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也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据统计,全世界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6亿,据估计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1.2亿人。1998年9月29日至10月1日,第七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的高血压大会在日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明确了诊断高血压的新标准,全面提出了高血压的防治方案。这一指南被认为是最为全面的高血压防治方案,方案于1999年公开发表。我国高血压联盟于1999年公布了相应的高血压防治指南,根据这一指南,规定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经多次测量血压(一般是在同一上臂测量血压,连续3日),如果血压≥140/90毫米汞柱,即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舒张压
大于或等于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压了。血压<130/85毫米汞柱为正常血压。介于两者之间称“高正常血压”。理想的血压值是<120/80毫米汞柱。
1.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最主要的危害是会发生心、脑、肾并发症,长期未经良好控制的高血压,会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肾损害等一系列病变,轻者造成患者丧失劳动力,生活不能自理,重者会造成死亡。又由于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早期多无症状,悄无声息,故高血压被医学家形象地称为“无声杀手”。据估计,若使血压平均下降5~6毫米汞柱,就可使冠心病减少16%,脑卒中减少38%。因此,加强对高血压的防治,对于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有很大的意义。2.理想的降压目标是 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应降至<140/90毫米汞柱,≤138/83毫米汞柱更为理想。轻度患者以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为好。中青年应降至<130/85毫米汞柱,老年患者以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为宜,单纯收缩压高者亦应将收缩压控制在140毫米汞柱以下。若合并糖尿病或心、脑、肾等脏器损害时,应尽量将血压降至<130/85毫米汞柱或达到理想水平。
3.降压注意事项 降压要平稳,药物开始用小剂量,逐渐递增,直至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忌突然换药或忽服忽停,否则因血压大幅度波动易导致意外。故有人建议,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初始降压目标可将收缩压高于180毫米汞柱者降至160毫米汞柱以下,收缩压在160~179毫米汞柱之间者使之降低20毫米汞柱。平时,高血压患者要坚持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
高血压可增加某些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如卒中、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治疗高血压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但治疗高血压是一项复杂的任务,而说清楚什么是高血压也很困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较低血压也有危险,这就改变了我们对最佳血压的认识。
4.收缩压与舒张压 现有研究表明,舒张压不再是血压状况的主要决定因素,收缩压和脉压已经取代舒张压成为血压状况的主要决定因素。有证据提示,收缩压、脉压和舒张压都是病人血压特点的一部分,而患者的年龄决定了这三个测定值的相对重要性。最近的分析显示,年龄小于50岁的人,舒张压仍是心血管事件危险的最强预测因素;年龄小于60岁的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相同;但≥ 60岁的人,收缩压和脉压是心血管病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在此年龄组,脉压增大是评估危险的最重要因素,但它几乎总伴有收缩期高血压。如收缩压> 120 mmHg,并保持不变,危险性随脉压增大而增加(此时舒张压降低)。≥ 60岁的病人,收缩压和危险呈正相关,舒张压和危险呈负相关。在某一特定收缩压值,舒张压越低,心血管病危险越大。舒张压与心血管病危险之所以呈负相关,是由于在年龄增长过程中,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学发生相应改变。从中年开始,大动脉逐渐变僵硬,收缩压增高,舒张压下降。而收缩压和舒张压平行增高,可反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5.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 总的说来,血压大于正常高限(收缩压为130~139 mmHg或舒张压为85~89 mmHg)的人中,约有41%将在4年内发展为长期高血压。所以血压大于正常高限的人群
也应接受降压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是降低血压相关心血管事件危险的适当方法。经常运动(至少每周3次,每次30分钟),进食低脂肪、高纤维膳食,特别是多吃水果和蔬菜,可使收缩压降低8 mmHg,舒张压降低3 mmHg。
6.高血压最佳治疗(HOT)减轻体重也可降低血压,每24小时减少钠摄入量44 mmol可使舒张压降低0.9 mmHg,收缩压降低1.7 mmHg。
研究表明,虽然将舒张压降至≤ 80 mmHg,并不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但严重心血管事件(心梗、卒中或因心血管病死亡)亦不增加,即使舒张压降至70 mmHg也如此。其临床意义在于,如积极治疗收缩期高血压导致舒张压降低,即使舒张压降至70 mmHg也是安全的。研究证明,对于各期高血压病人,应将收缩压降至
二、高血压治疗的14个误区
高血压病是一种需要持续不断治疗的慢性病;走出防治高血压病中的一些误区。为此,要大力普及高血压病的有关知识,对有高血压病家族史、儿童时期血压偏高、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个体更要加强预防,而预防的主要手段,就是远离不良生活方式,也即一级预防(详见“高血压病的一级预防”)。一旦患了高血压病则要积极、有效地加以治疗,要知道治疗高血压本身就是对心脑肾等并发症的最有力的预防(即二级预防)。
走出不愿服药的误区;走出不能坚持治疗的误区;降压治疗的益处来自长期控制血压;走出服不服药无多大差别的误区;走出单纯依赖药物,不做综合治疗的误区;走出以感觉估计高血压的误区;走出不按病情科学治疗的误区;走出不求医、自行治疗的误区;走出只顾服药、不顾效果的误区;走出长期服用一类药、每日一次的误区;走出贵药就是“顶药”的误区;走出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的误区;走出能降压的都是“好药”的误区;走出睡前服降压药的误区。
三、给高血压病人的温馨提示
高血压病人的“三个三”:即“三个半分钟”、“三个半小时”和“三杯水”。
“三个半分钟”是指夜间起床时和清晨醒来后要继续平卧半分钟,再在床上坐半分钟,然后双腿下垂床沿半分钟,后再下地活动。在临床上发现,脑血栓、脑溢血、心脏猝死等常发生在夜间。“三个半分钟”简单易学,只要付诸实际,至少可以使50%的心脑血管病人免于猝死。
“三个半小时”是指早上散步静走半小时,中午睡半小时,晚睡前散步半小时。世界卫生组织特别提醒心脑血管病人最适合的运动是步行。步行运动要注意“三五七”,“三”是指每天要步行3000米以上,且保证30分钟,坚持作到有恒有度;“五”是指一星期要运动5
次以上;“七”是指运动后,心率+年龄=170,例如5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要达到120次。
“三杯水”就是晚上临睡前饮一杯温开水、半夜起来也要饮一杯水(当然不必刻意为半夜饮水而影响休息)、早晨起床饮一杯水,可以起到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形成和通便的作用。
四、小结方法。改变生活方式是降低血压相关心血管事件危险的适当
健康知识讲座教案课 题:高血压防治知识教学目的:让居民掌握高血压高血压诊断标准和理想降压目标、高血压的危害、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及高血压最佳治疗(HOT)知识与方......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教案课题: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知识与技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教学重点:高血压的危害及其严重后果 教学......
健康知识讲座教案课 题: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知识与技能,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教学重点:高血压的危害及其严重后果 教学难点......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高血压病知识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
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高血压目前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被称为国人"第一疾病",为增强社区老年朋友自我健康保健意识,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5......
